漢源節孝牌坊

漢源節孝牌坊

漢源節孝牌坊,位於四川漢源縣九襄鎮東南約200米處的川滇古道上。系縣內拔貢黃體誠請旨旌表其母之節孝而建的節孝牌坊。它的文物與藝術價值很大,難怪在古時就有成都出南門第一坊美稱。

簡介

漢源節孝牌坊漢源節孝牌坊

石牌坊位於縣城西北20公里處的九襄鎮東南約200米處的川滇古道上。建於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系縣內拔貢黃體誠請旨旌表其母之節孝而建的節孝牌坊。
牌坊座北向南,石質構造,建築式樣為四柱三間、七樓牌坊

背景

這牌坊建於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系縣內拔貢黃體誠請旨旌表其母之節孝而建的節孝牌坊。牌坊座北向南,石質構造,建築式樣為四柱三間、七樓牌坊。牌坊為紅砂石構造,由坊座、坊身、坊頂組成,通高11.70米,寬6.90米,深2.70米。四柱三間,四層四檐,東西對稱,南北兩大面。整座牌坊由四根51公分見方的方柱支撐,並將牌坊分隔為中門和東西側門。柱底南北兩側由雕有跨獸人物的抱鼓石夾持。坊身逐內收,到坊頂聚合為一1.8米高的樓空寶塔矗立於頂蓋的中脊上。在各層樓蓋的脊頭上鐫刻有背插寶劍張睛翹尾的八個吻穩咬脊頭,岔脊上有十六朵凌空高翹的雲紋飛檐。支撐牌坊的4根大石柱,前後兩面有8尊威武的雄獅,每尊雄獅的身上還各跨著1尊慈善肅穆的菩薩或古佛,可惜現在除1尊完整外,其餘均已殘破不全了。石牌坊有4層,稱為“4層多脊檐”。

建築特點

牌坊座北向南,石質構造,建築式樣為四柱三間、七樓牌坊。牌坊為紅砂石構造,由坊座、坊身、坊頂組成,通高11.70米,寬6.90米,深2.70米。四柱三間,四層四檐,東西對稱,南北兩大面。整座牌坊由四根51公分見方的方柱支撐,並將牌坊分隔為中門和東西側門。柱底南北兩側由雕有跨獸人物的抱鼓石夾持。坊身逐內收,到坊頂聚合為一1.8米高的樓空寶塔矗立於頂蓋的中脊上。在各層樓蓋的脊頭上鐫刻有背插寶劍張睛翹尾的八個吻穩咬脊頭,岔脊上有十六朵凌空高翹的雲紋飛檐。支撐牌坊的4根大石柱,前後兩面有8尊威武的雄獅,每尊雄獅的身上還各跨著1尊慈善肅穆的菩薩或古佛,可惜現在除1尊完整外,其餘均已殘破不全了。石牌坊有4層,稱為“4層多脊檐”。
今天石牌坊經歷許多風雨,顏色已經褪去,有的地方已經風化,有的地方被人毀壞,不管怎樣,它的文物與藝術價值還是很大的,難怪在古時就有成都出南門第一坊美稱。2011年8月正在進行維修。
坊上雕刻內容非常豐富,多為鏤空或半鏤空的深浮雕,雕刻技藝十分精湛。有浮雕169幅,圓雕13座,雕刻人物571個。內容以戲曲題材為多,也有出自小說、傳說故事等。

石牌坊最引人入勝的是集中雕刻於下邊2層上的川劇經典名劇的精彩坊景浮雕。浮雕以“忠、孝、節、義”為主題,選擇了48部傳統川劇戲曲的169個精彩場景,雕在牌坊的各處。有關學者對牌坊上的169幅浮雕戲劇場面一一考證,已考證出的劇目有20多部;浮雕上雕刻的人物有570多個,個個面目清晰,個性鮮明,栩栩如生,充分展現出中國古代石刻藝術的精湛。

主要景觀

據當地老人們講,清朝道光29年,偶然發跡、捐貢出身的黃體誠,為感念寡母、恩嫂的養育之恩,打點清溪縣令(漢源縣古為清溪縣)上報清廷,經道光皇帝批准並頒發聖旨,修建的雙節孝石牌坊。 
民諺傳,坊上雕有48本戲的場面。現經四川省川劇藝術研究院考證的有:《雪梅教子》《斬經堂》《岳飛辭家》《天門陣》《秦仲別家》《武採桑》《卸甲封王》《渭水河》等18個戲曲場面。眾多人物雕刻表情各異,個性鮮明,造型生動;各種裝飾造像也雕刻得玲瓏剔透,相映成趣。坊上雕飾全部上彩。

牌坊上的題刻有陰刻楹聯4付,匾額12道。牌坊中間最高一層下方的南北為前傾15度鏤空八龍盤繞的火焰邊"聖旨"豎匾,兩邊有鏤空園雕的文臣武將護衛。此下正中南北為“節孝”匾額,再下南北為黃家姑媳守節盡孝事跡橫匾,最下邊的枋上南為"姑媳冰霜",北為建坊工程記。
東西兩側門上方各有一橫匾,北面分別為“渾金”、“摸玉”,南面分別為“鍾禮郝法”。陰刻楹聯分別刻在四根立柱的南北兩面。北面內聯為:“誓地下為未亡人,孝養承歡,婦職克兼子職;幸膝前有成立子,義方是訓,女宗不愧儒宗。”下款為:清溪縣知事謝聯全題。外聯為:“此日龍游標綽楔;他年芬浩表隴阡。”下款為:清溪縣學政楊延三題。南面內聯為:“竹柏凌霜,勁節永延千歲蔭;芝蘭耀秀,榮封仁荷九重褒。”下款為:四川學政文清顏題。外聯為:“光爭日月昭千載;志凜冰霜苹一門。”下款為:清溪縣知事吳雲程題。整座牌坊造型美觀,莊重華麗。

戲曲選目豐富多彩,有許多是古代膾炙人口的故事。如表現古代婦女的忠烈節義及巾幗不讓鬚眉的“十二寡婦征西”的《穆桂英掛帥》;宣揚“百善孝為先”人倫道德的《木蓮救母》、《安安送米》;歌頌中國人義字當先、大智大勇的《三英戰呂布》《趙雲六保阿斗》《空城計》;表達人們祈望福祿壽喜的《蟠桃會(大和圖)》等。

傳承意義

忠孝節義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忠主要指臣對君的竭誠;孝指子女對父母的順從;節主要指妻子對丈夫的服從;義具有封建道德準則的意義,這裡主要指君臣之間或不同階級、階層的人們之間的一種道德責任。提倡“忠孝節義”的實質,在於強化封建禮教,增強封建道德對人心的約束力。忠孝節義明清時期開始盛行,它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九襄這處牌坊可以看見是這個時候這種禮教的反映。

評價

今天石牌坊經歷許多風雨,顏色已經褪去,有的地方已經風化,有的地方被人毀壞,不管怎樣,它的文物與藝術價值還是很大的,難怪在古時就有成都出南門第一坊美稱。

中國著名牌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