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雲生

石雲生

石雲生,1956年7月參加解放軍。1960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2000年被授予海軍少將、中將、上將軍銜。1958年6月畢業於空軍第1航空預備學校。1962年7月畢業於空軍第7航空學校。1962年-1969年先後任海軍航空兵飛行員、中隊長、副大隊長、副團長。1976年9月任北海艦隊航空兵副司令員。1979年入讀海軍指揮學院,後又入讀國防大學契約班。1981年4月任海軍航空兵師長,1983年6月任南海艦隊航空兵司令員。1990年6月任海軍航空兵部副司令員。1992年11月任海軍副司令員。1996年11月至2003年6月任海軍司令員。中共第十五、第十六屆中央委員。

基本信息

人生經歷

石雲生(ShiYunsheng,1940~)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海軍中將。1940年1月,生於遼寧省撫順市。195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56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76年9月,任海軍北海艦隊航空兵副司令員。1981年4月,任海軍航空兵師長。因工作成績突出,記三等功1次。1983年8月,任海軍南海艦隊航空兵司令

石雲生石雲生
員。1988年,被授予海軍少將軍銜。1990年6月,任海軍航空兵部副司令員。1992年11月,任海軍副司令員。1994年7月,晉海軍中將軍銜。1996年11月起,任海軍司令員。是中共第十三、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
石雲生。1950年,10歲的石雲生目睹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保家衛國、擊落擊傷敵機的輝煌戰果,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立志長大後要做一名殲擊機飛行員。1956年,石雲生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夙願,進入空軍第一預備學校。兩年後,畢業進入空軍第七航空學校,學習殲擊機駕駛技術。1988年9月,石雲生被授予海軍少將軍銜,之後,任海軍航空兵副司令員、海軍副司令員。1993年石雲生進入國防大學深造,1994年晉升為海軍中將。1996年11月,繼肖勁光葉飛劉華清張連忠之後,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任海軍司令員。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2000年8月晉升為海軍上將。

海軍戰略

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對海軍建設非常重視與關心,他多次親臨海軍部隊視察。江主席囑咐海軍,為了確保中國海疆的安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必須加快海軍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石雲生上將指出,在新的世紀,解放軍海軍首先將堅持“近海防禦”的海軍戰略。並做好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海上局部戰爭的準備,實現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轉變。

石雲生中國艦艇
第二,加快發展先進武器裝備,研製一批新型號的大中型水面戰鬥艦艇潛艇戰鬥機飛彈魚雷、艦炮和電子裝備等,使裝備質量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第三,抓緊培養高素質人才。爭取用10年左右的時間,培養一批既精通軍事又精通專業技術、既懂戰略戰術又懂謀略的指揮人才;培養一批海軍各專業學科的帶頭人;培養一批能熟練使用新裝備的技術能手。繼續深入持久地開展學習高科技知識活動,進一步開展科技練兵活動,全面提高海軍部隊的快速反應能力、信息對抗能力、聯合機動作戰能力和綜合保障能力。 
石雲生石雲生
21世紀是海洋世紀,中國是一個瀕海大國,開發和利用海洋,對於中國的長遠發展,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當前和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國際間爭奪和控制海洋的鬥爭將日益尖稅,中國的海上方向也還存在一些複雜的不安全因素。中央軍委確定的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賦予海軍光榮而艱巨的使命。海軍處於軍事鬥爭準備的前沿,維護中國海洋權益的任務十分艱巨,這對海軍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海軍必須認真落實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對海軍建設的各項要求,紮實抓好海軍質量建設,堅定不移地走科技強軍之路,海軍加快進行現代化建設,縮小與世界軍事強國的差距,提高海軍的綜合作戰能力,做好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海上局部戰爭的準備,實現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轉變。

苦練精兵

石雲生說,改革開放20年來,海軍邁向現代化的步伐不斷加快,成果顯著。軍事訓練適應高技術條件下的海上局部戰爭。2000年來,海軍先後組織了幾十次有各類艦艇、飛機參加的大型合成訓練和演習。海軍全訓合格艦艇和甲類飛行團的比例比過去大幅度提高,湧現了一大批全訓合格艦艇長、全天候飛行員。

石雲生石雲生和海軍將領
新一代主戰裝備交付使用。以新型驅逐艦、新型潛艇、新型戰鬥機為代表的新一代主戰裝備,以及與其相配套的新型飛彈、魚雷、艦炮、電子戰裝備等武器系統陸續交付使用。目前,海軍已擁有飛彈驅逐艦、飛彈護衛艦、飛彈護衛艇、飛彈快艇獵潛艇、常規潛艇和核潛艇等主戰艦艇,海軍航空兵已裝備了轟炸機殲擊機強擊機、殲擊轟炸機、反潛機以及偵察機、巡邏機、電子干擾機水上飛機運輸機等勤務飛機。海防飛彈形成系列,不僅有岸對艦飛彈、艦對艦飛彈,還有艦對空飛彈、空對艦飛彈、空對空飛彈等。
初步形成現代化後勤保障體系。目前,已建成了一批以大型軍港為龍頭的“軍港城”,以骨幹機場為核心的“機場網”,以中心倉庫為主的後方“倉庫群”。海軍補給和維修能力不斷提高。
科研試驗取得豐碩成果。海軍對幾百個現役裝備項目實施科技攻關,取得科研成果上萬項,直升機上艦、電子戰設備上艦、新型艦炮上艦、戰術軟體上艦、深水炸彈反潛武器系統化、艦艦飛彈超視距、魚雷加裝智慧型頭、護衛艦全封閉等幾十項關鍵技術獲得突破;海軍的試驗靶場,完成了數百項新裝備的試驗任務,試驗範圍從陸上到海上,從空中到水下,形成了綜合性的海上試驗體系。

海軍建設

有著35年戰鬥機飛行員經歷的石雲生中將,1996年就任海軍第五任司令員。在海軍司令部辦公大樓里,石司令員介紹了人民海軍走過的50年光輝歷程後,談到了中國海軍的現狀,並滿懷信心地展望了人民海軍21世紀的發展前景。

進入90年代,海軍認真貫徹軍委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以打贏高技術條件下海上局部戰爭為目標,以提高訓練質量為核心,堅持科技興訓,訓練手段逐步現代化,人才培訓質量不斷提高,在戰法研究和訓練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近幾年來,海軍先後組織了幾十次有數百艘各類艦艇、飛機參加的大型合成訓練和演習。艦艦對抗與協同、艦機對抗與協同、水面艦艇與潛艇對抗與協同、轟炸機長途奔襲等高難訓練科目取得好成績。在訓練中,採用了電子、雷射、紅外、計算機等新技術。
後勤保障堅強有力

石雲生補給艦
人民海軍已初步形成現代化後勤保障體系。完成了潛艇基地、水面艦艇基地西沙群島南沙群島、駐香港艦艇大隊後方基地等一批重點建設工程。海軍後勤部隊擁有的大型油水船、測量船、打撈救生船、運輸船、拖船、醫院船等多種勤務艦船的噸位比70年代增加了2倍。2000年來,又裝備了一定數量的萬噸級大型綜合補給船,可為艦艇編隊遠航實施綜合補給。補給的手段和裝備也日趨現代化,在海上航行狀態下,可實施縱向、橫向和空中立體補給。海軍艦船維修能力不斷提高,建成了數十個艦船及裝備修理廠,還建成了大噸位的升降船台和船塢,初步形成了廠與所結合、固定與機動結合、地面與地下結合、前沿與後方結合的裝備維修配套區,可修理各類大型艦艇和各型飛機,大大提高了海軍裝備的完好率。

科研試驗成果突出
海軍的現代化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先進技術的套用。改革開放後,海軍積極利用國內的先進科技成果和有選擇地引進國外新技術,對現役裝備加以改進,提高研製裝備的起點。為此,組織了上百個關鍵技術攻關組和軟體開發中心,對幾百個裝備項目實施科技攻關。20年來,取得科研成果8000多項。80年代初,海軍成立了艦船、飛機、電子、武器、自動化、戰役戰術、情報資料等多門類和多專業的論證研究機構,至今已完成千餘項軍事科研任務,使海軍的建設與發展走上了科學決策的軌道。海軍超長波發信台是綜合性通信樞紐,人民海軍在大洋上航行可與祖國傳遞信息,標誌中國超長波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海軍的試驗靶場,可承擔海軍各種艦船、飛機及武器裝備的試驗任務。

集中力量加快發展先進武器裝備
精良的裝備是高技術條件下取得作戰勝利的重要物質基礎。裝備技術水平的高低反映著海軍建設的質量。必須爭取時間,加快武器裝備建設步伐,研製一批新型號的大中型水面戰鬥艦艇、潛艇、戰鬥機、飛彈、魚雷、艦炮和電子裝備等。進一步加大裝備的科技含量,使裝備質量邁上一個新的台階。著眼於綜合作戰能力的形成與提高,搞好武器裝備特別是主戰裝備的協調配套發展。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把學習引進先進技術、先進裝備和自己的創造相結合。重視現有武器裝備的技術改進和維護管理,充分發揮其作戰效能。加強海軍質量建設,必須走科技強軍之路。要努力提高海軍的科研水平特別是科技創新能力,積極吸收和運用最新科技成果,使科學技術成為海軍現代化建設的強大推動力。同時,要繼續搞好體制編制的調整改革,以提高綜合作戰能力為標準,在壓縮規模

石雲生主炮
的同時,進一步最佳化結構,理順關係,提高效能,推動海軍建設朝著“精兵、合成、高效”的目標邁進。

抓緊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海軍是知識密集、構成複雜、技術含量高的軍種,具有高技術、多層次、多兵種、全空間、高度合成等突出特點。駕馭現代化的軍艦、組織指揮高技術裝備的部隊需要每個軍官、每個士兵都掌握相應的高科技知識和技能。中國海軍近年來裝備發展較快,一批技術含量高、性能先進的武器相繼裝備部隊。隨著綜合國力的提高,今後還將有更多的新裝備陸續加入現役。特別是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海軍武器裝備更新補充的周期越來越短,科技含量越來越大,對官兵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掌握高新技術裝備,迎接新技術革命的挑戰,關鍵是要有一大批高素質的人才。因此,要面向社會廣招高素質人才,立足海軍院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爭取用10年左右的時間,培養一批博士碩士艦長和飛行員;一批“上天能駕機、下海能操艦”的複合型人才;一批既精通軍事又精通專業技術、既懂戰略戰術又懂謀略的指揮人才;培養千名海軍各專業學科的帶頭人;培養萬名駕馭新裝備的技術能手。科學設定海軍院校的專業學科,加大研究生、博士生的培養規模;增加接收地方高等院校的高學歷人才;加強對外交流,選派軍官到國外軍事院校學習深造。與此同時,繼續深入持久地開展學習高科技知識活動,促進海軍官兵素質的提高。進一步開展科技大練兵活動,組織高難度訓練,增強部隊的實際操作能力,促進人與武器的最佳結合。重視軍事訓練方法的模擬化,從實戰需要出發,按新戰法從嚴施訓,全面提高海軍部隊的快速反應能力,信息對抗能力,聯合機動作戰能力和綜合保障能力。

外交活動

石雲生抵美訪問
美國台灣的年度軍售會議即將召開之際,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石雲生中將2000年4月15日抵達美國訪問;美國國防部強調,石雲生應邀來訪是雙方例行軍事交流計畫的一部分,與對台軍售會議時機上純為巧合。
石雲生原本去年六月就已排定訪美,但受到北約炸中國駐南使館事件影響,中美的軍方交流計畫中斷,石雲生訪美行程也因而延後。石雲生抵達紐約,將於十七日前往華盛頓府訪問三天,拜會美國國防部長科恩等官員。同一天,美國將召開年度對台軍售會議。
石雲生還預定前往華盛頓州參觀美國海軍核子飛彈艇基地及造訪太平洋美軍總部,石雲生上任海軍司令員以來,正積極推動解放軍海軍的現代化。

石雲生訪問法國

石雲生石雲生
2001年4月26日中、法兩國海軍高官在此間表示,雙方保持和加強交流有助於世界的穩定與和平。

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石雲生上將率領的中國海軍代表團四月二十三日起對法國進行正式訪問。石雲生一行是應法國海軍參謀長讓-呂克·德洛奈上將的邀請前來訪問的。訪問期間,石雲生與德洛奈就進一步加強兩國海軍的友好合作關係舉行了會談,雙方一致認為:兩國海軍保持和加強交流對增進相互了解和友誼具有積極意義,有助於世界的穩定與和平。

石雲生還向德洛奈通報了最近發生的美國偵察飛機撞毀中國軍用飛機的情況,闡明了中方對這起事件的立場。訪問期間,石雲生還分別會見了法國三軍參謀長凱勒什上將和國防部長外事顧問勒謝爾維等,參觀了法國海軍最新建造的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拉法耶特級飛彈護衛艦和戰略飛彈核潛艇以及海軍學校等。石雲生一行將於二十七日離開巴黎回國。

石雲生訪問智利
石雲生司令員是應智利海軍總司令貝爾加拉的邀請於2001年2月26日抵達聖地亞哥開始訪問的。訪問期間,石雲生一行拜會了智利國防部長巴切萊特,並同智利海軍總司令貝爾加拉上將舉行了會見。

與此同時,石雲生一行還訪問了設在智利海濱城市瓦爾帕萊索、比尼亞德爾馬和塔爾卡瓦諾的一些海軍機構和設施,其中包括海軍司令部、國家艦隊、潛艇部隊、海軍陸戰隊、海軍航空兵和海軍造船廠。石雲生司令員在結束訪問後指出,代表團此次對智利的訪問獲得了圓滿成功,對開展交流、增進了解、加強兩軍和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促進兩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十分必要和有益。

他認為,中國和智利、巴西等南美一些國家在海軍建設方面有著許多共同點,無論在依靠本國力量、引進部分裝備並加以適當改造進而提高海軍戰鬥力方面,還是在裝備管理科學化和通過職業化留住人才方面都有許多東西值得相互學習。

全程陪同石雲生司令員進行會見和參觀訪問的中方人員有北海艦隊旅順基地司令員張治新少將、北海艦隊青島基地司令員韓芳潤少將、北海艦隊航空兵司令員張志成少將和中國駐智利大使館武官王達余大校。中國駐智利大使任景玉也參加了上述會見和參觀訪問的主要活動。

潛艇失事

2003年5月2日,中國海軍一艘常規動力潛艇在內長山以東中國領海進行訓練時,因機械故障失事,艇上70名官兵

石雲生海軍361潛艇遇難官兵追悼會
不幸全部遇難。中央軍委、總部和有關部隊領導對事故處理高度重視,對遇難烈士表示沉痛哀悼,對其親屬表示親切慰問。現潛艇已拖回港口,善後工作正在妥善處理。

5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江澤民發唁電,對海軍361號潛艇遇難官兵表示深切哀悼,向遇難官兵親屬表示親切慰問。5月3日,江澤民、胡錦濤等中央軍委領導同志專程趕赴部隊駐地,親自調查了解有關情況,夜以繼日地工作。他們親自登上361艇,下到每一個艙室,仔細查看每一個戰位,詳細詢問有關細節。江澤民、胡錦濤等軍委領導同志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與部隊領導和有關專家座談,一起分析失事原因。軍委領導同志反覆強調,要本著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精神,認真總結吸取教訓,切實改進工作,努力把軍隊現代化建設搞得更好。

6月12日公布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軍委發布命令,任命張定發為海軍司令員、胡彥林為海軍政治委員。免去石雲生的海軍司令員職務、楊懷慶的海軍政治委員職務。6月13日公布海軍361潛艇失事原因已查明,是由於指揮操縱不當造成的。中央軍委作出決定,對361潛艇特大事故負有責任的有關人員進行嚴肅處理。給予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兼海軍北海艦隊司令員丁一平、海軍北海艦隊政治委員陳先鋒行政降職處分,同時分別給予其他8名有關人員以行政撤職、降職等紀律處分。

個人影響

石雲生上將說,隨著亞太國家綜合國力的提高和該地區海洋權益鬥爭的日趨激烈,各國都普遍重視發展海軍力量,出現了積極調整海軍戰略、增加海軍經費、加快更新海軍作戰裝備的明顯趨勢。對二十一世紀亞太地區海洋鬥爭的複雜形勢,海軍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石雲生石雲生授銜儀式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宣布了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和捕漁區,發生了幾百起海域劃界糾紛,當然包括亞太地區一些眾所周知的爭議。中國一貫主張人類要共同和平、合理地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中國對海洋權益的理解,與歷史上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的海權思想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在新世紀裡,中國必須站在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戰略高度,去認識、維護和捍衛自己的海洋權益。某些國家四處插手亞太事務,有關國家在一些軍事合作條款基礎上頻繁進行各類演習,只能加劇這一地區的動盪和不穩定。中國堅決反對任何憑藉武力控制海洋的強權主義做法和覬覦、掠奪別國海洋資源的行徑,反對以任何形式和藉口侵害中國海洋權益的行為,否則,世界和平與發展在新世紀將面臨嚴重威脅。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