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潛艇

獵潛艇

獵潛艇,是以反潛武器為主要裝備的小型水面戰鬥艦艇。主要用於在近海搜尋和攻擊潛艇,以及巡邏、警戒、護航和布雷等。

基本信息

歷史發展

獵潛艇獵潛艇
獵潛艇最早出現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的獵潛艇,排水量一般不超過100噸,航速約10節左右,沒有聲吶等搜尋設備,只能使用光學儀器、深水炸彈和艦炮,搜尋攻擊浮出水面或處於潛望鏡狀態的潛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獵潛艇的性能有較大提高,排水量達到300噸左右,最大航速20節以上,裝備有火箭深水炸彈或刺蝟彈、大型深水炸彈發射炮或投擲器等反潛武器和聲吶、攻潛指揮儀等設備。還出現過排水量600~1000噸的獵潛艦,其搜尋、攻潛能力和航海性能都較獵潛艇高。戰後,獵潛艦已為輕型反潛護衛艦所代替而不再建造。
20世紀50年代以後,獵潛艇進入現代化階段。以自導魚雷為主要反潛武器;裝備有性能優良的艦殼聲吶、拖曳聲吶和指揮控制自動化系統;採用輕型大功率柴油機-燃氣輪機聯合動力裝置或全燃動力裝置,最大航速40~60節;船體多採用鋁合金材料,在船型上運用水翼技術,其機動性、適航性、搜潛和攻潛能力大為提高 。如美國、加拿大等國建造的水翼獵潛艇,排水量230~400噸,船體為鋁合金材料,採用燃氣輪機或柴油機-燃氣輪機聯合動力裝置,最大航速45~60節,裝備有反潛魚雷、艦殼聲吶或拖曳聲吶,以及艦炮等。
中國於1965年建成並裝備部隊的“037”型獵潛艇,滿載排水量392噸,最大航速30.5節,採用柴油機動力裝置,裝備有5管火箭深水炸彈發射裝置4座、大型深水炸彈發射炮4座、大型深水炸彈投擲架2座,雙聯裝57毫米艦炮、 25毫米艦炮各2座,以及聲吶、雷達和火控系統等。

特點

優勢

獵潛艇獵潛艇
1. 體積小、機動靈活
驅逐艦和護衛艦既能攻擊潛艇,同時也是潛艇攻擊的目標。 在相互較量中,誰的性能好、武器強,戰術使用合理,誰就有可能取勝。所以,驅逐艦和護衛艦與敵潛艇遭遇時,可能戰勝潛艇,把潛艇 “吃”掉,但 也可能反過來被敵潛艇 “吃”掉,而獵潛艇則不然。它體積小、吃水淺,機動靈活,不能構成潛艇上的飛彈和魚雷攻擊的目標。即使潛艇用飛彈和魚雷攻擊獵潛艇,由於命中率很低,弄不好攻擊不成,反而給獵潛艇造成良好戰機,被獵潛艇消滅掉。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潛艇碰上了獵潛艇,只有趕快 躲避逃跑,否則被一群獵潛艇發現並圍攻,就很難脫身,有被消滅的危險。
獵潛艇是水面艦艇,數量可比潛艇多多了.潛艇如果想攻擊獵潛艇的話需要考慮考慮經濟性和目標價值。如果攻擊獵潛艇,自己也暴露了(反潛機隨後就來),還消耗了武器(獵潛艇有數量優勢,而潛艇自身攜帶的武器件數是有限的).所以,潛艇對於敵方反潛力量一般不採取攻擊,而是加強隱身以逃過監測.
反潛要牽扯大量的反潛兵力,在沒有美國那樣強大的空基反潛力量之前,唯一可行的還是老辦法,用水面艦艇反潛——完全用驅逐艦或護衛艦不現實,經濟上也不划算——這時如果有大量的400-500噸級左右的巡邏艇,像撒胡椒麵似的,遍地開花,就算是用簡單的深水炸彈也有作用。關鍵是數量!
2. 具有較強的攻潛能力
別看獵潛艇的噸位小,它裝備的反潛兵器還是比較強的。它裝有性能較好的聲納,能對潛艇進行嚴密的搜尋,及時發現潛艇,特別是以編隊對常規潛艇進行搜尋,效果更佳;獵潛艇上裝有威力大、命中率高的反潛魚雷,裝有較多的反潛火箭、深水炸彈及其發射裝置,能單獨對敵潛艇進行猛烈而連續的攻擊。此外,獵潛艇還能與航空兵、其他水面艦艇和潛艇。海岸聲納站協同對敵潛艇實施搜尋和攻擊。
3. 能擔負多種戰鬥任務
獵潛艇裝有比較完善的航海觀察通訊設備:在武器裝備方面,除裝有較多的反潛兵器外,還裝有小口逕自動炮,大型獵潛艇還裝有艦對空飛彈發射架;此外還能裝載一定數量的水雷等。除能擔任搜尋和攻擊敵方潛艇任務外,還可以擔負防潛警戒、護送和迎接潛艇、巡邏、襲擊小型水面艦艇和布雷等任務。
4. 造價低、建造周期短
獵潛艇的造價低,只有驅逐艇造價的 1/10 左右。建造周期短,便於戰時大量生產以適應戰爭的需要。我們知道,進行反潛戰,需要動用大量的各種反潛兵力,消耗巨額的物資,戰爭經驗證明,一個國家,即使是海軍強國,單靠一些大中型的水面艦艇和航空兵來進行反潛戰是很不夠的,還必須建造大批小型獵潛艇參與近海的反潛戰,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反潛戰需要狼群戰術。

劣勢

然而獵潛艇的噸位較小,只能裝小型聲納,其回音工作距離比較小,一般只能在 5 ~ 20 鏈左右,甚至更小些,對搜尋和攻潛受到一定限制。
其次由於適航性也較差,超過 4 ~ 5 級海況,就很難出海執行戰鬥任務。
另外獵潛艇的航速不高、跑得也不很遠,對付核潛艇受到一定限制。

用途

主要用於在近海搜尋和攻擊潛艇,以及巡邏、警戒、護航和布雷等。獵潛艇的滿載排水量在500噸以下,航速24~38節,水翼獵潛艇可達50節以上,續航力1000~3000海里,自給力3~10晝夜, 在3~5級海況下能有效地使用武器,5~7級海況下能安全航行。現代獵潛艇裝有性能良好的聲納雷達反潛魚雷發射管4~12個,多管火箭式深水炸彈發射裝置2~4座,20~76毫米艦炮1~6座,射擊指揮儀和作戰指揮自動化系統等,有的還裝有艦空飛彈。獵潛艇航速較高,搜尋和攻擊潛艇的能力較強,但適航性較差,續航力和自給力較小,適於在近海以編隊形式與潛艇作戰。

具體來說,現代獵潛艇能擔負如下 6 大任務。
1. 擔任海軍基地所屬海域內對敵潛艇的防禦,搜尋和攻擊敵人的潛艇。 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前蘇聯的一支獵潛艇部隊,與其他艦艇協同配 合,戰鬥在芬蘭灣的海面上,殲滅了大批德國的潛艇、快艇和飛機,終於在 海上保衛了列寧格勒,粉碎了德國人從芬蘭灣攻陷列寧格勒的企圖。
2. 擔任水面艦艇和運輸船舶的護航、防潛警戒和對空防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前蘇聯的獵潛艇部隊經常為驅逐艦、炮艦、運輸船等護航。在護航中,經常碰到企圖攻擊被護送的艦艇和運輸船的德國潛艇、飛機和快艇,獵潛艇進行了有力的還擊,擊沉 (或擊落)了多艘艦艇和飛機,安全地護送艦艇和運輸船舶到達目的地。
3. 擔任近距離巡邏。
4. 襲擊敵中、小型水面艦艇。
5. 護送和迎接己方潛艇進出港口、基地。
6.在布雷艦艇缺乏的情況下實施布雷。

發展趨勢

提高航速和適航性,增強搜尋潛艇的能力和反潛武器的威力,更多地建造全浸式自控雙水翼獵潛艇,發展噴水推進系統,進一步套用氣墊技術,普遍裝備作戰指揮自動化系統。排水量有增大的趨勢。一些國家正在研製能搭載小型反潛直升機的獵潛艇。

弊端

獵潛艇 獵潛艇

在現代反潛作戰中,面對航空反潛因其在反應時間、機動能力、作戰效率等眾多方面都具有突出優勢,已經被視為最重要的作戰手段。

然而,對於擁有漫長海岸線和經常面臨各種潛艇威脅的中國而言,完全依靠航空反潛和大型反潛艦艇應對敵方潛艇並不現實。就當前中國海軍而言,不僅岸基航空反潛裝備嚴重不足,而且已有的大、中型反潛艦艇也難以滿足需求。儘管獵潛艇排水量較小,反潛能力受到局限,但在目前乃至今後較長一段時期仍然是在中、近海對付常規動力潛艇的重要力量。

提升空間

獵潛艇 獵潛艇

根據比較,結合不足,應當著眼於21世紀的海戰場環境,運用現代艦船設計理念及製造技術,首先進一步提高其適航能力及續航能力,並在提高機動性的同時降低自身航行噪聲;其次,大力提高其搜潛、攻潛作戰能力,包括裝備更先進的搜潛設備,裝備射程更大及具有精確制導攻擊能力的先進反潛作戰武器,特別應當考慮攜帶和使用小型無人機甚至小型反潛直升機

通過採用雙體設計或氣墊技術的數百噸級輕型艦船在適航能力方面已經達到或接近以往2000噸級中型艦船的水平,而隨著噴水技術和氣墊技術的不斷發展,艦船的最大航速不但可達到50節甚至更高,而且能夠大大降低航行噪聲,更加有利於提高搜潛設備的探測能力。

榮成退役

2012年10月26日上午,在海軍“榮成”艇上,一條“弘揚海權文化,培塑愛國精神,共鑄魚水深情,創建軍功榮譽”的橫幅分外顯眼。交接儀式上,在140餘名駐威部隊指戰員及臨沂客人共同見證下,海軍“榮成”艇上的軍旗緩緩降下,完成了“榮成”艇退役和移交儀式。儀式後,來自臨沂的客人通過與“榮成”艇親密接觸,對“榮成”艇上的各種設施進行了解。

作為人民海軍最早服役的某型獵潛艇,“榮成”艇自1979年服役以來,先後圓滿完成奧運安保、“11.24”海難救援等重大軍事任務30餘項,受到各類表彰40餘次。作為駐守威海甲午故地的鐵騎戰艦,“榮成”艇官兵始終視人民為父母,把駐地當故鄉,積極支援地方經濟建設,曾多次擔負完成撲救山火、抗擊風雪、植樹造林等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多樣化軍事任務,湧現出勇救墜樓兒童的“新長征突擊手”劉國等一批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優秀官兵典型。退役後的“榮成”艇將在船廠拆解,分批運抵臨沂重新組裝,移送給臨沂市地方政府,成為駐威海軍部隊和革命老區人民之間的一條紐帶,為革命老區海權文化教育做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