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兵

航空兵

航空兵裝備軍用飛機,在空中遂行作戰任務的兵種或部隊。是空軍的主要組成部分。陸軍、海軍和防空軍一般也編有航空兵。航空兵具有高速機動、遠程作戰和猛烈突擊的能力,能協同地面部隊和艦艇部隊遂行作戰任務,也可單獨作戰。按裝備的飛機,可分為殲擊航空兵、轟炸航空兵、殲擊轟炸航空兵、強擊航空兵、偵察航空兵、運輸航空兵、反潛航空兵等。航空兵主要進行空中作戰的軍種。

基本信息

簡介

航空兵航空兵

航空兵裝備軍用飛機,在空中遂行作戰任務的兵種或部隊。是空軍的主要組成部分。陸軍海軍防空軍一般也編有航空兵。航空兵具有高速機動、 遠程作戰和猛烈突擊的能力, 能協同地面部隊和艦艇部隊遂行作戰任務,也可單獨作戰。按裝備的飛機,可分為殲擊航空兵、 轟炸航空兵、 殲擊轟炸航空兵、強擊航空兵、偵察航空兵、 運輸航空兵、反潛航空兵等。

航空兵主要進行空中作戰的軍種。航空兵裝備的機種,通常有殲擊機、轟炸機、殲擊轟炸機、強擊機、偵察機、運輸機、直升機及其他特種飛機。

基本任務

擔負國土防空,對敵後實施空襲,進行空運和航空偵察。少數國家採取航空兵、防空軍分立制,航空兵不承擔國土防空任務。航空兵具有快速反應、高速機動、遠程作戰和猛烈突擊的能力。在過去相當長的時期里,航空兵主要是支援陸軍、海軍作戰。隨著裝備技術水平和戰爭形態、作戰樣式的演變,現代化航空兵不僅能與其他軍種實施聯合作戰,還能獨立遂行戰役、戰略任務,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產生重大影響,成為現代國防和高技術局部戰爭中一支重要的戰略力量。

分類

航空兵分轟炸航空兵,殲擊轟炸航空兵,強擊航空兵,偵察航空兵,運輸航空兵和反潛航空兵。

發展歷史

1903年12月17日,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偉大時刻來到了。美國的萊特兄弟利用修理腳踏車的技術,並在對以往的滑翔機進

航空兵航空兵
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進的基礎上,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架真正意義上的飛機----"飛行者"1號。該機機長6.43米,翼展12.3米,重340千克,機上安有一台12馬力的柴油發動機。10時35分,弟弟奧威爾.萊特勇敢地登上了飛機,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駕機飛上天空的人。雖然此次飛行並不十分成功,但它標誌著飛行時代的到來,從此開闢了航空領域的新紀元。此後,在歐洲便出現了一股“飛機熱”,很快就使飛機的各項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已達到了實用水平。不久,水上飛機、艦載飛機也相繼問世。隨著飛機性能的不斷提高和其適用的範圍迅速拓展,有人便自然地將它與戰爭聯繫到了一起。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09年,美國陸軍裝備了世界上第一架軍用飛機。1911年10月23日,義大利在和土耳器作戰時,第一次使用了飛機。隨

航空兵航空兵
後,軍用飛機在德、英、法等歐洲國家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當然,飛機最初在戰場中主要用於偵察和通訊,但在戰場上不免與敵方飛機相遇,當時的航空兵不得不用隨身攜帶的步兵武器進行互射。為此,各國紛紛在飛機上加裝殺傷力較強的機關槍,這就出現了主要用於空中格鬥的飛機-殲擊機,不久又出現了主要用於打擊地面目標的轟炸機。一戰結束後,各國對飛機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不斷對飛機進行改進,隨著冶金和機器製造技術的進步,飛機的性能不斷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戰

航空兵航空兵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有的飛機時速達到了500公里左右。大戰中、後期,有的殲擊機時速已能達到大約750公里。大戰後期,德國和英國製造的噴氣式殲擊機開
始用於作戰。這一時期飛機的主要代表有蘇制伊5、伊15、伊16殲擊機;英國的“蚊”式殲擊機;德國研製的“彗星” 殲擊機-世界上第一架超音速飛機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軍用飛機的戰術技術性能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武器作戰效能越來越高,活動範圍也越來越廣。現代殲擊機的最大速度一般為M(馬赫)2.0左右,米格-25飛機最大速度可達M3.0;在飛行高度上,一般不超過2萬米。轟炸機多為亞音速,個別的最大速度達到M2.2;最大航程可達1.65萬公里,如進行空中加油,每加油一次可使航程增加20-40%。偵察機最大飛行高度2.4-3.5萬米,航程超過7000公里。巨型軍用運輸機可載運200噸甚至更多的貨物。飛機的種類也因其性能和用途的增加而增加了許多。

現代

目前,軍用飛機可分為殲擊機、轟炸機、強擊機、殲機轟炸機、偵察機、預警機、軍用運輸機、電子對抗飛機、空中加油機軍用教練機和軍用直升機等。在二戰後的一些局部戰爭中,制空權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而空軍是爭奪制空權最主要的兵種,因此,一些軍事大國都在不遺餘力地發展本國的空軍力量。

武器裝備

航空兵航空兵

航空兵裝備隨著航空兵種和作戰任務的不同而不同,如殲擊航空兵主要裝備殲擊機,機載武器除航炮外,還可攜載航空火箭彈、航空炸彈和中、近距空空飛彈,可用以在中距攔射和近距格鬥中殲敵航空器。

轟炸航空兵

轟炸航空兵裝備有轟炸機,它作戰半徑較大,載彈量多,可攜載各類常規炸彈(航爆彈、航殺彈、航殺爆彈、航穿彈、航燃彈、航子母彈、航坦彈等)、制導炸彈,也可攜載核彈,還可攜載照明彈、煙幕彈照相彈等輔助炸彈。

殲擊轟炸航空兵

殲擊轟炸航空兵主要套用于海防部隊,除執行空中戰鬥任務外,還具備一定的對海、對地攻擊能力,即轟炸,其裝備的飛機除具備殲擊機的特點外,還具備了轟炸機的一些性能,故名為殲擊轟炸機,機載武器兼容了殲擊機和轟炸機的機載武器裝備。

強擊航空兵

強擊航空兵以低空、超低空抵近攻擊地面、水上目標為主要手段遂行作戰任務的航空兵。主要用於攻擊敵戰術縱深和淺近戰役縱深內的小型活動目標,直接支援陸、海軍作戰,以及參加奪取制空權的鬥爭,強擊航空兵裝備強擊機

偵察航空兵

遂行偵察任務的航空兵,用於查明各種戰術、戰役和戰略目標以及敵區地形、天氣等情況,為各軍兵種的作戰行動提供航空偵察情報資料,其除了裝備一些常規飛機外,還配有一定數量的改裝機、直升機無人駕駛飛機

運輸航空兵

運輸航空兵遂行空中輸送任務的航空兵,用於保障空中機動、空降作戰和航空兵機動,並可擔負空中補給、空中救援、空中通信等任務,一般裝備大型運輸機,另有一定數量的運輸直升機。

反潛航空兵

遂行海軍反潛艇任務和海上搜救任務,其裝備通常為反潛直升機,有的國家還配有大型噴氣式飛機,其機載武器一般為反潛魚雷或深水炸彈等。

選拔標準

航空兵航空兵

在飛行活動中,大約有95%的信息來源於視覺。視力隨高度的變化會發生變化。視力在3000米高度時開始下降,每升高600米,視力下降5%。視力1.0的飛行員,在高空可發現3000米遠的目標(指在空中飛行的小型飛機)。如果視力0.8就只能發現2500米的目標。白天視力1.0的飛行員,暗夜視力僅有0.1。因此飛行員需要有良好的夜間視力適應能力。

鼻、口腔、耳部的健康也非常重要。按照飛行員的體檢標準,慢性鼻炎鼻竇炎患者不合格。在飛行中,飛行上升或下降使鼻竇腔內氣壓急劇變化,造成鼻竇口阻塞,易引起劇烈頭痛。有齲齒的飛行員在飛行時易引起航空性牙痛。航空性中耳炎是直接影響飛行員聽力和飛行安全的病症之一。隨著飛行高度的增加,大氣壓力降低。溫度一定時,氣體的體積與其受壓的壓力成反比,也就是說壓力越小,氣體體積越大。

在高空胃腸產氣容易增多,形成胃腸器官積氣。如果腸胃功能不良,會引起腹脹加劇,導致腹痛。不過,並非所有身體素質過硬的人都適合做飛行員,尤其是從事民航運輸工作的飛行員。一名優秀的飛行員,不僅要具備過硬的身體素質,更要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所以要成為飛行員身體素質方面必須具備幾個方面的條件:報考者身高須在165―185厘米之間;體重在52公斤以上;平靜血壓不超過18.4/11.7千帕(138/88毫米汞柱);按空軍“C”字型視力表,申請者雙裸眼視力分別要在1.0以上,無色盲和色弱;身體上沒有文身和刺字

中國概況

中國航空兵組建於建國初期。20世紀20年代左右,中華民國政府組建了中國正式的空軍航空兵。之後中國共產黨曾選派

航空兵航空兵
幹部去蘇聯學習航空技術。抗日戰爭初期,又選派40多名幹部組成航空隊,去中國新疆學習航空技術。解放戰爭時期,於1946年中國在其東北部建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所航空學校,培訓了一批飛行員和航空工程機務幹部。

1949年3月,中國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組建軍委航空局,統一領導中國人民航空事業。同年7月,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主席決定建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1951年2月,正式確立“在中國陸軍基礎上建設空軍”的方針。以中國陸軍調來的建制機構和軍事指揮幹部、政工幹部為基礎,以中國東北航校的人員為骨幹,吸收一批知識分子和原中國國民黨航空技術人員,先辦航校,後建部隊,中國航空兵在短期內迅速成長起來。1949年12月-1950年1月,中國第一批航校建成開學。1950年8月,中國解放軍組建第一支空降兵部隊——空軍陸戰第1旅。隨後又陸續組建殲擊、轟炸、強擊、偵察、運輸航空兵師、團和新的院校,成立了其各軍區空軍領導機關。

裝備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中國航空兵開始裝備國產飛機。中國陸軍航空兵是1985年開始組建的,經過短短十多年的建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多種機種和機型,適應現代高技術局部戰爭的新兵種。陸軍航空兵是以直升機為主要裝備,用以支援地面部隊作戰的現代陸軍高技術兵種。武裝直升機在當今戰場上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中國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組建陸軍航空兵部隊,其目的在於加強陸軍的快速反應能力,同時形成陸軍各兵種間的相互協同的強大的立體攻防體系,從舊有的以步兵為主的野戰軍體制轉為機械化程度很高的能適應現代戰爭的合成化集團軍

中國陸軍航空兵成立之初,空軍接收了一大批裝備,包括中國國產的直-5直-6,直-9和進口的美制S-70C“黑鷹”(24架)及法制AS-342L“小羚羊”(8架),形成了陸航的基本框架。其重點放在以直-8直-9的現有國產先進機型為原型的專用改進型號(如戰術支援型),並集中力量突擊專用(中型)武裝型和輕型反坦克型。中國陸航通過改進引進相結合,發展通用型號中國國內最早生產裝備的直-5及發展型直-6,直-7和於八十年代引進技術生產的直-8(原法制“大黃蜂”),直-9(原法制“海豚”)及直-11[原法,英合作“松鼠”(單星)]皆屬此類,有數十載研發歷史,可謂功底深厚,枝繁葉茂。80年代始又先後引進了美制S-70C“黑鷹”和俄制米-8米-17,既獲得了多方面的先進技術,且在較短時間內充實了數量。此類機型的特點是技術的通用性,用途的廣泛性及使用的經濟性都較強(可“平戰結合,軍民通用”)。是目前基礎最好和發展得最順利的一類型號。

過程

航空兵航空兵

眼下中國陸軍航空兵還缺乏的是20噸以上級的重型機(直-8,米-8,米-17均為13噸級,S-70C為9噸級),計畫中的理想機型是美制CH-47D“支奴乾”軍用直升機或其民用型波音 234(主要區別是發動機型號和功率),但俄制米-26卻未見有被選擇的跡象。陸軍在2005年左右需要大約1000架以上的通用戰術支援型直升機來替代退役的直-5系列機型。“樹梢高度的輕騎兵”------輕型反坦克直升機,輕型反坦型號是中國陸航最早擁有的反裝甲直升機,1987年中國從法國引進了8架AS-342L“小羚羊”,每架攜帶4枚“陶”(TOW)式反坦克飛彈,構成了最初的反坦力量的底子。其本國產的武裝型也是從這一型號開始的,它們是中國哈爾濱飛機公司發展的4噸級的武直-9(WZ-9)和2噸級的武直-11(WZ-11)。武直-9研製始於1988年,是在原直-9A的基礎上高了發動機的功率(從原725x2馬力提至925x2馬力),加裝了與中國國產“紅箭”-8配套的紅外探測器和火控系統以及軸同步瞄準裝置,可攜帶4~6枚“紅箭”-8或改進型反坦克飛彈。武直-11則似乎是中國陸航的一種用途更為廣泛的軍用直升機,該機型與法、英合作的“松鼠”---單星(指採用單發的軍用型,“雙星”是雙髮型)相似,採用一台710馬力的發動機,該型機的顯著特點是外部掛載能力突出(可達近2.5噸,絲毫不亞於4噸級的直-9)。除可攜帶4枚“紅箭”-8執行反坦克任務外,還可配合專用武裝型進行搜尋,偵察等任務(如美軍裝備的OH-58),將成為中國陸軍航空兵今後大量裝備的主要機種(據估計在800架以上)。另外,中國還與法 國、新加坡合作研製了一種多用途輕型機型------EC-120,也是一種2噸級的多用途機型。

“專武工程”------尚在幕後的真正“大腕兒”中國軍界完全認識到了大型專用武裝直升機是未來戰場上無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於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實施“專武工程”,該計畫的目標是發展一代大型的專用武裝直升機。西方的媒介較傾向的看法是,該計畫即引進生產俄制米-24“母鹿”的出口改進型米-35M的最新改進版,採用西方技術結合俄的原有技術對米-35M進行大改,以達到AH-64A“阿帕奇”的水平。然而實際上這也只是一個近期的替代方案,因為中國軍隊可能認為“母鹿”仍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專用武裝直升機,例如,該機型有相當的空間被用作兵員載艙這樣與反坦克並無直接關係的用途,從某種角度來說是一種“浪費”,從設計的立場說,“每一公斤重量”都套用來滿足反坦克的需要。中國之所以首先選擇米-35M是因為它經歷過長期使用和實戰的檢驗是可靠的------這也是中國引進大型高技術裝備的一貫原則(另如Su-27戰機,“現代”II級驅逐艦,“基洛”級潛艇的引進也說明了這一問題),真正的“專武工程”應是完全由中國自行研製的一種8~10噸級的大中型專用武裝直升機,攜載12枚以上的本國產第三代經雷射駕束制導的反坦克飛彈(紅箭-X,第一代為紅箭-73無線電手控,第二代為紅箭-73B和紅箭-8紅外跟蹤制導,第四代毫米波制導的完全“發射後不管”的反坦克飛彈已在高級研製階段)和“前衛一號”或PL-8,PL-9對空飛彈。和所有重要裝備一樣,中國還有一套並行的引進方案------俄國的卡莫夫設計局與中國軍用電子設備的傳統提供者------法國的湯姆遜CSF公司合作,在卡-52“短吻鱷”上安裝了法國製造的雷達火控系統作為樣品供中國陸軍選擇。

航空兵航空兵

卡-52在總體設計和機械方面無疑是世界領先的,但由於中國對西方的具體技術(如電子,材料,加工工藝等等)十分興趣甚至著迷,所以,卡-52並非唯一的國外競爭者,卡-52是12噸級的大型機,若中國願意選擇稍小一點的型號的話,還有法,德合作的“虎”式和更小的義大利的“貓鼬”可以選擇。而米里設計局的米-28N也不會輕易放棄中國這一廣闊的市場。中國會在2005年之前裝備500架以上的大中型專用武裝直升機。除上述型號外,中國還有研製裝備專用殲擊直升機的計畫,首先是採用改型,如卡-50/52,而後發展專用型號。最終使中國陸軍航空兵形成由大中型專用武裝型,輕型反坦克型,通用戰術支援型和少量專用殲擊型與重型運輸型(五種型別的比例約為0.35:0.4:0.2:0.02:0.03)構成的飛行勁旅,達到量與質的飛躍,成為與地面裝甲部隊協同進擊的名副其實的“飛行鐵騎”。

中國海軍航空兵成立很早,1952年1月,中國海軍司令員肖勁光向中國總參謀部報告,提出必須儘快組建海軍航空兵的領導指揮機構和部隊。不久,建議得到批准。4月,中國海軍航空兵部在北京成立。6月27日,中國人民海軍第一支航空兵部隊——海軍航空兵第一師,以中國海軍航空學校畢業的第一期空、地勤學員為基礎,接收陸軍第30師弟90團團部、空軍第9師弟25團團部及所屬3個飛行大隊,在中國上海虹橋機場成立。中國海軍航空兵第一師是一個混編航空兵師,編有水魚雷轟炸機團和殲擊機團;配備的飛機都是蘇聯製造的。

中國陸軍航空兵

1986年,中國開始組建陸軍航空兵部隊。1986年10月,中國陸軍航空兵在北京郊區悄然成立。
20年來,這個新成立的兵種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步成為我軍陸軍實現非線式、非接觸、全縱深機動作戰的骨幹力量。
在負重中艱難起飛。上世紀60年代初,直升機已成為美國陸軍部隊的主戰裝備。如今,美軍的直升機總數已達到近6000架。在我軍陸軍航空兵組建之前,空軍為數不多的直升機,僅僅作為運輸用的“貨櫃”而存在。中國陸航,在世界軍事變革的浪潮中艱難起飛。
一紙命令下來,空軍某運輸團團長邢喜貴上校把藍色的空軍褲子一換,成為了一名陸航團長。他帶著從空軍抽調的幾名骨幹,借了10間平房,把陸航的軍旗一插:“這就是團部!”“沒有地,沒有人,只有你想像不到的困難。”現任總參陸航部部長馬湘生少將這樣回顧陸航的成長壯大。這位共和國的同齡人曾是空軍的特級飛行員,也是我國第一批武裝直升機飛行員,參與了陸航部隊組建的全程。
新組建的某集團軍直升機大隊同樣困難重重:地面沒有夜航設施,地勤人員為了部隊能夠迅速組訓,便用油漆把馬燈刷上紅黃綠顏色,代替跑道燈指引直升機夜航。每一次夜航,地勤人員就開著卡車沿途擺放馬燈。這個大隊的所有飛行員,在馬燈引導下,完成了某新型直升機的夜航訓練。
在馬燈引導下起飛,在艱難困苦中創業,是陸航部隊創業之初最真實的寫照。一批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從空軍部隊抽調而來,一批批性能先進的直升機陸續到位,創業者在遠離鬧市的機場裡自己動手平整跑道、修繕機庫、組織訓練,創造了當年組建、當年訓練、當年改裝、當年形成戰鬥力的奇蹟。
1999年10月1日,共和國50周年慶典上,馬湘生少將帶領25架國產軍用直升機組成的空中受閱編隊,以磅礴之勢經過天安門廣場。中國陸航首次享受到了讓全國人民仰視的禮遇,也令世界各國刮目相看。

兵種大全

匯集軍種諸多兵種,展示各兵種特點 。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主要兵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