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

對坦克的作戰行動,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1916年9月,德軍在索姆河會戰中,首次以野戰炮抗擊英軍坦克的衝擊。1917年11月,在康布雷戰役中,德軍採用加寬塹壕、野炮快速機動迎擊和航空兵用磷彈對坦克俯衝射擊等方法,組織了對坦克的防禦。戰後,一些國家相繼研製了對付坦克的專用兵器,並運用防坦克壕、地雷、樁砦等障礙物阻止和遲滯坦克行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作戰雙方把集群坦克作為獨立的突擊力量,反坦克成了地面作戰的重要內容。防禦作戰中,逐步形成了以防坦克支撐點為基礎、各種反坦克火力與障礙物相結合的縱深梯次的防坦克配系,反坦克火炮的密度顯著增大,以快速設定障礙和火力相結合阻滯敵坦克的手段廣泛使用,並運用航空兵投擲空心裝藥炸彈突擊對方集結的坦克或坦克行軍縱隊。

反坦克

正文

阻滯和摧毀敵坦克的作戰行動。是現代戰爭中地面作戰的主要內容。
簡史 進攻戰鬥中,則以坦克和各種反坦克火炮實施直接瞄準射擊,摧毀對方防禦前沿支撐點內的坦克,快速地機動兵力火力和設定障礙物,遲滯、抗擊集群坦克反衝擊反突擊。抗美援朝作戰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古直木里防禦戰鬥中,創造了反坦克網狀陣地。這種陣地以要點為依託,以反坦克壕為骨幹,與塹壕、交通壕及其他工事和障礙物相結合,組成有機的整體。戰鬥中,反坦克分隊依託網狀陣地,運用各種反坦克火器、器材靈活機動地打擊敵坦克。20世紀50年代,一些國家研製了反坦克飛彈。60年代,開始使用武裝直升機攻擊坦克群和布撒反坦克地雷,以後又在直升機上裝配反坦克飛彈,用火炮火箭和布雷車快速布雷,使軍隊的反坦克能力大為提高。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敵對雙方以步兵操縱反坦克飛彈,擊毀了大量坦克;以色列軍隊還以航空兵發射電視制導飛彈和投擲電視制導炸彈同坦克作鬥爭(見中東戰爭)。
基本要求 主要是:①諸軍種、兵種反坦克力量相互配合和密切協同;②在敵坦克威脅最大的方向,集中使用反坦克兵力兵器;③掌握強有力的快速反坦克機動力量;④全面組織對坦克的防禦,把反坦克作為前方、後方所有部隊的共同任務;⑤各部隊都具有獨立的反坦克能力;⑥各種反坦克武器作疏散、隱蔽的配置並配合使用,構成遠、中、近結合的反坦克火力配系;⑦巧妙靈活地運用天然障礙和人工障礙物,使火力與障礙相結合,限制敵方坦克機動;⑧充分發揮民兵游擊隊的作用,破襲敵坦克及其補給系統。
發展趨勢 隨著坦克性能的改進和大量使用,許多國家重視研製新式反坦克兵器和研究新的反坦克作戰方法。一些國家在大力發展反坦克飛彈的同時,還把中子彈和雷射制導的炸彈、炮彈等作為對付集群坦克的有效武器。武裝直升機打坦克已成為反坦克的重要手段。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