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洛級潛艇

基洛級潛艇

基洛級潛艇(英語:Kilo-class submarine)是一些西方國家對蘇聯海軍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建造的一型常規潛艇的北約代號。其正式名稱為877型潛艇(俄語:Подводные лодки проекта 877)綽號:比目魚(Палтус)。 本型艇是原蘇聯海軍時代研製的最成功的常規潛艇,主要用於在近海淺水區域進行反艦與反潛作戰,是目前俄羅斯出口量最大的潛艇等級。以火力強大、噪音小而聞名,爾後基洛級在經過現代化等改裝後形成了基洛級改進型(Improved Kilo),俄方正式命名636型潛艇(Подводные лодки проекта 636),綽號:華沙工人歌(Варшавянка)。其改進型更成為了柴電動力潛艇中的佼佼者,是世界上最安靜的柴電潛艇之一。

基本信息

發展沿革

一張珍貴的基洛級首艇B-248艇照片 一張珍貴的基洛級首艇B-248艇照片

1974年,蘇聯位於聖彼得堡的紅寶石中央海事設計設計局(Rubin Central Maritime Design Bureau, St Petersburg)開始規劃一種新型柴電攻擊潛艇,稱為Project 877比目魚級(Подводные лодки проекта 877 «Палтус»),北約稱為基洛級(Kilo class),首艇B-248於1980年9月於阿穆爾河(即黑龍江)河畔的共青城造船廠(Komsomolskna Amure, Shipyard imeni Leninskogo komsomola) 下水,1980年底交付,1982年成軍。  

技術特點

基本設計

基洛級潛艇初期型線圖 基洛級潛艇初期型線圖

基洛級採用淚滴型艦殼,外觀相當寬闊圓潤,前水平舵位於艦首,尾部控制面包括一對水平尾舵以及下方一面垂直方向舵,但沒有上方的垂直舵面。基洛級是蘇聯第一種採用單軸推進的柴電潛艇,噪音較低;以往蘇聯潛艇由於機械故障率較高,都比較偏好雙軸甚至三軸設計。

浮航排水量約2300噸,潛航排水量超過3000噸,算是大型的柴電潛艇,艦體採用雙殼結構,任務潛航深度約240m,最大潛航深度約300m,艦體預留浮力高達30%,在柴電潛艇里十分罕見。基洛級的內部分為六個水密艙段,最前端為魚雷艙,第二個艙區上層為指揮室,下層為電瓶室;第三個艙區上層為船員寢室及廚房,下層亦為電瓶室;第四個艙區為柴油發電機艙,第五個艙區為主推進電動機艙,第六個艙區為備用電動機艙;由於基洛級的預備浮力極為可觀,因此六個水密艙中任一艙進水都能確保不沉。  

動力系統

正在建設的基洛級艇尾 正在建設的基洛級艇尾

早期基洛877的動力系統包括兩具功率各1000kW(1341馬力)的4DL-42M柴油發電機組、一具最大功率5800馬力的PG-141M潛航用推進用電動機、一具150馬力的PG-142低速巡航用發電機組、二具 各102馬力的緊急用柴油發電機組以及兩組蓄電池(各由120個單元組成),單軸六葉片螺鏇槳推進 ,螺鏇槳轉速500轉/分,最大潛航速率17節,浮航速率8~10節,以7節速率呼吸管航行具有6000海里續航力,以3節速率潛航則具有400海里的續航力,最多能持續在海上作業45天,艦上編制52名人員。基洛級擁有許多降低噪音的措施,包括艦體外層的吸音塗料、 輪機安裝於減震基座上、機艙採取隔音設施等,噪音較以往蘇聯潛艇有顯著降低,與西方一流水平的差距大幅縮小,因此被西方國家稱為“海底黑洞”。  

船電系統

基洛級潛艇潛望鏡 基洛級潛艇潛望鏡
潛望鏡布局 潛望鏡布局

基洛級配備MVU-110EM戰鬥系統,是蘇聯海軍首度在傳統動力潛艇上裝備與西方類似的整合式艦載管理系統,能自動結合聲納、雷達來匯整所有戰術情報,並將相關參數輸入武器系統,能同時追蹤5個目標,並同時自動接戰其中3個目標(另外2個可以靠手動接戰);然而與西方潛艇比起來,877型的射控系統仍比較簡陋。潛艇的船位、航速等導航信息由Andoga導航系統提供,並自動輸入MVU-110EM戰鬥系統 。基洛級用於水面上的電子系統包括一具MRK-50 Tobol平面搜尋/導航雷達、MRP-25雷達截收系統、Khrom敵我識別器以及Squid Head截收定位系統等。基洛級的艦首下方配備MGK-400 Rubikon聲納系統,包括主動偵測、被動監聽、測距以及水下通訊等功能 ,而艦首的大型低頻被動聲納陣列為圓柱狀,直徑約4m;為了減少誤差並強化目標方位辨認能力,這套聲納系統使用雙通道技術 。MGK-400對潛艇目標的最大偵測距離約16~20km,對水面艦目標偵測距離則約60~80km,自動測距功能的涵蓋扇面達130度。艦上的伸縮式桅桿群包括搜尋/攻擊潛望鏡組、MRK-50平面搜尋/導航雷達、 北約代號為Squid Head的電子截收定位系統等等。  

艇載武裝

正在下水的一艘基洛級艇首的魚雷發射管 正在下水的一艘基洛級艇首的魚雷發射管

武裝方面,基洛級的艦首上半布置了六支533mm魚雷管,分成上下兩排,而將艦首下半部完全讓給聲納音鼓。艦上的魚雷艙可儲存12件武器,連同魚雷管內的6枚,總共可攜行18件 ,或者換成24枚DM-1水雷,每個發射管能同時裝填兩枚水雷;魚雷艙具有高度自動化的再裝填系統,單一發射管能在15秒內重新裝填完畢,全部6具魚雷管能在兩分鐘內完成裝填作業。基洛級從877M開始,其中兩支魚雷發射管可以配合發射線導魚雷。  

正在裝填俱樂部-S飛彈的印度基洛級 正在裝填俱樂部-S飛彈的印度基洛級

基洛級使用的魚雷包括53-65K、53-56B、53-56BA等反艦魚雷,以及SET-53M、SAET-60M等導向反潛魚雷;而較新的基洛877M、877EKM、636M等使用53-65K反艦魚雷以及TEST-71ME、TEST-96等反潛魚雷。其中,TEST-71ME與TEST-96型是線導反潛魚雷,TEST-71雷體全長7.9m,全重1820kg,戰雷頭重205kg,采電力推進,使用銀鋅電池,航速30~45節,航速40節時射程15km,航速35節時射程20km,攻擊深度達400m,採用線導與終端主/被動聲納尋標器 ,尋標器能追蹤1500m以內的水下目標或180m內的水面目標;操作人員能透過導線在魚雷航行途中變更事先選擇的目標,或者控制魚雷在二個軸向中運動。

正在裝填53-65KE魚雷的俄羅斯基洛級 正在裝填53-65KE魚雷的俄羅斯基洛級

反艦魚雷則為較舊的53-65KE型,是一種尾流追蹤魚雷(UGST),雷體長度7.945m,重2100kg,雷頭戰鬥部重300kg,使用煤油與氧的熱力循環發動機,以最大速率45節航行時射程19km,使用終端主/被動聲納以及尾流歸嚮導引,可追蹤敵艦尾跡;此外,基洛型也能兼容於較老的SET-53M等魚雷。除了魚雷之外,艦上還可選擇攜帶24枚水雷。

9K38防空飛彈 9K38防空飛彈

基洛級配置的防空飛彈是衍生自陸軍Igla肩射防空飛彈(俄羅斯編號9M-313,北約代號SA-N-8 Gremlin與SA-N-10 Gimlet)的Strela-3型,採用紅外線尋標器,兩者彈頭重2kg,最大射程5km,射程5km,速度1.65馬赫;飛彈發射器可能位於帆罩的一支伸縮桅桿上,艦上總共儲存8枚備射彈。不過這種防空武器只能在浮航時使用,而且射程短,主要是在緊急情況(電力耗盡被迫上浮)下自衛之用。  

改進升級

基洛級改進型 基洛級改進型
基洛級改進型剖視圖 基洛級改進型剖視圖

20世紀90年代初期,北方設計局為了開拓Kilo型潛艇的銷路,以Project 877 EKM為基礎, 於1993年推出新一代的基洛級改進型636型。相較於877 EKM,636型的艦體增長至73.8m,浮航排水量增為2350ton,滿載排水量增至3126ton。增加的艦長鹹信主要用於安裝更精良完善的輪機隔音制震基座與艙壁隔音措施,此外由於增加了燃油攜帶量,作戰半徑獲得延長(以7節速率下續航力延長為7500海里)。636型的主要改進在於靜音項目,包括在艦體外部敷設新型消音瓦,不僅能吸收抑制本身的噪音,還能大幅降低敵方主動聲納的回波強度;

此外,使用先進高曲度七葉片螺鏇槳,並將螺鏇槳轉速降低至250轉/分,能大幅減低空蝕效應的噪音。經過種種降噪措施後,636型取得了比877型更優異的靜音能力 。Kilo 636也以更新型的476型電池取代原本Kilo 877的446型電池,使用壽命由兩年增至五年。    

戰鬥系統

基洛級改進型的多功能顯控台 基洛級改進型的多功能顯控台

636型擁有新型整合式潛艇戰鬥系統,由AVPOPA的LAMA-EKM多功能指揮控制系統與AGAT的OMNIBOMNIBUS-E的多功能指揮管制及顯示系統組成,其中OMNIBOMNIBUS-E由三具雙從多功能顯控台組成,能同時處理40~50個目標。俱樂部反艦飛彈射控系統由AGAT提供,擁有一具重550kg的多功能顯控台,透過100M bit/s的Ethernet區域網路連線其他系統,最多能控制8枚相同型號的3M54E俱樂部反艦飛彈攻擊目標。而LAMA-EKM由兩座多功能整合顯控台組成,使用的軟體為LAMA-ER, 透過自動化資訊整合系(Automated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System,AICS),整合艦上的導航、聲納、雷達、潛航深度測量、機械控制、電力輪機管理等不同功能,通過一條訊號纜線與Club反艦飛彈系統連線,而與武器系統連線的傳輸線路有五組。

基洛級877EKM型 基洛級877EKM型

LAMA-EKM不僅整合各感測器的資訊,同時自動計算射控參數並輸入武器,並對艦上人員提出戰術以及武器選擇等方面的建議。LAMA-EKM的整合訊息顯示系統能同時處理50個目標,追蹤其中的10個,一次導控最多4枚魚雷攻擊其中1~2個目標,整個射控計算只需3秒便能完成。艦上的自動化控制系統為Palladij-M型,負責水面與水下的航行控制,整合有控制各個舵面的PIRIT航行姿態控制系統,具備一個多功能顯控台,具備自動的故障檢查能力。  

船電武裝

聖彼得堡造船廠為越南建造的基洛級改進型 聖彼得堡造船廠為越南建造的基洛級改進型

636型換裝經過改良的MGK-400EM數位化聲納系統,其後端系統經過大幅改良,具備更好的數位化程度與資料處理能力,並具備目標識別功能。而MG-519高頻主動聲納也升級為MG-519EM,提升過的後端使其具備更好的解析能力,例如偵測水雷等小型目標;至於敵我識別器也升級為Khrom-M。武裝方面,636型仍維持六具533mm魚雷發射器,主要的改良在於增加俄制3M-54E1俱樂部(Club-S)潛射反艦飛彈的發射能力,其戰鬥部重450kg,射程達220km。  

性能數據

參考數據基洛級初期型Project 877/877EKM基洛級改進型Project 636
72.6米 73.8米
艇寬 9.9米 9.9米
吃水 6.6米 6.2米
排水量 浮航2,325噸 潛航3,075噸 浮航2,325噸 潛航3,126噸
乘員 60人約60人
動力系統 2×4DL-42M柴油機/2682 /4023(EKM) 1×PG-141M推進用電動機/5800 1×PG-142低速巡航用發電機組/150 2×緊急用柴油發電機組/204 2×4DL-42M 柴油機/4023 1×PG-141M推進用電動機/5800 1×PG-142低速巡航用發電機組/150 2×緊急用柴油發電機組/204
續航力 呼吸管:6880/7節 潛航:400/3節 呼吸管:7500/7節 潛航:400/3節
航速 浮航:10節 潛航:17節 浮航:12節 潛航:19節
船電武裝基洛級初期型Project 877/877EKM基洛級改進型Project 636
主要武器 6×533mm魚雷發射管 裝填反艦魚雷、反潛魚雷和水雷 6×533mm魚雷發射管 裝填反艦魚雷、反潛魚雷和水雷
次要武器 1×潛用9K38防空飛彈發射器 1×潛用9K38防空飛彈發射器(可選)
聲納系統 MGK-400/400E主/被動聲納系統 MGK-400EM/400V1主/被動聲納系統
MG-519 Amfora高頻主動避雷聲納MG-519EM Amfora高頻主動避雷聲納
偵測系統MRK-50/50E搜尋/攻擊潛望鏡組MPK-50 Kaskad搜尋/攻擊潛望鏡組
MRP-25雷達截收系統 MRP-25E雷達截收系統
作戰系統 MVU-110 Uzel戰鬥系統  MVU-110EM Uzel戰鬥系統 

服役外銷

噴射泵推進系統的Project 877V 噴射泵推進系統的Project 877V

在1980至1991年,總共有23艘Kilo 877(另有四艘未能完工)進入蘇聯海軍服役,至2000年代初期約還有14艘在俄羅斯海軍現役,7艘封存備役。此外,俄羅斯還建造一艘Project 877V(B-871),用來測試噴射泵推進系統,此外還建造一艘Project 877LPBM(B-800)實驗艦。上述這些蘇聯/俄羅斯自用的基洛系列都由共青城造船廠以及位於下諾夫哥羅德的紅色索爾莫沃造船廠(Nizhny Novgorod, Krasnoye Sormovo)。  

印度

印度海軍的一艘基洛級潛艇 印度海軍的一艘基洛級潛艇

印度在1986年購入8艘Kilo877 EKM,其中7艘由Admiralteyskie verfi船廠建造,一艘由Nizhny Novgorod 廠建造,從1986至1991年服役。爾後,印度又追加兩艘Kilo潛艇,由Admiralteyskie verfi 廠建造;首艘Sindhurakshak(S-63)仍為Kilo 877EKM規格,而二號艦INS Sindhurakshak(S-63)則是改良後的Kilo 877.3規格建造(相當於Kilo 636),也是印度第一艘能發射俱樂部反艦飛彈的潛艇。蘇聯解體後印度與俄羅斯簽約,從1997年開始陸續將9艘Kilo 877EKM升級為Kilo 636的水平,契約價值8000萬美元,此計畫稱為project 08773 。在這次改裝中,這些Kilo 87將聲納系統由MGK-400/MGK-519升級為MGK-400EM/MG-519EM,換裝NCS-MK-02無線電通信系統與Porpoise雷達,改進冷卻系統來提高艦上裝備的運作可靠性,並增添了俄制3M-54E1俱樂部(Klub)潛射反艦飛彈的運用能力。

正在燃燒的辛杜拉克沙克號 正在燃燒的辛杜拉克沙克號

在2008年1月10日,INS Sindhughosh(S-55)在孟買附近浮航時與一艘貨船MV Leeds Castle發生碰撞意外,Sindhughosh號的帆罩受損,使該艦停役一個月進行整修。在2010年2月26日,INS Sindhurakshak(S-63)發生一起電池火災意外,造成1人死亡、2人受傷。  

2013年8月14日印度海軍稱,一艘停靠在孟買海軍造船廠的名為辛杜拉克沙克號(INS Sindhurakshak)的印度常規動力潛艇凌晨發生爆炸起火事故,大量官兵跳艇逃生,但仍有18人被困。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之中。  

中國

中國的基洛級潛艇 中國的基洛級潛艇

在1994年,中國向俄羅斯簽約購買2艘Kilo 877EKM,由Nizhny Novgorod造船廠承造,兩艦分別於1995年2月與1996年交付,舷號分別為364與365,配屬於東海艦隊,而中國也一併引進TEST-71/97反潛魚雷與53-65KE型反艦魚雷。

2005年交付中國的基洛級 2005年交付中國的基洛級

1996年,中國又與俄羅斯簽約購買兩艘Kilo 636型潛艇,成為636型的第一個國外客戶,兩艦由Admiralteyskiye Verfi廠建造,分別於1998年和1999年交艦成軍,舷號為366與367,仍部署於東海艦隊。這些基洛型潛艇都以重型半潛舉升船舶進行載運,之後中國進一步購買的基洛型也以此一方式運交。中國首度訂購基洛型潛艇的同時,第一艘國產的039宋級柴電潛艇(舷號320)還在進行測試,許多設計上的缺失尚待解決,並未立即投入建造,因此中國在同時購入基洛型可以讓艦隊迅速獲得即戰力的新型柴電潛艇,同時也能順便接觸基洛型的技術,回頭改良本身的設計

R級潛艇 R級潛艇

在2002年5月22日,中國與俄羅斯簽約,進一步購買8艘Project 636M潛艇,此外也一併引進首批50枚左右的3M-54E俱樂部反艦飛彈,這是中國首度獲得的此型武器,不僅大幅強化了潛艇的遠程打擊能力,也讓中國有機會仔細研究這種也被假想敵印度所使用的飛彈;而中國在1998、99年獲得的首批兩艘Kilo 636也在2006年左右追加了俱樂部反艦飛彈的射控能力。

這八艘Kilo 636回國後,中國總共擁有10艘Kilo 636與2艘Kilo 877EKM,取代印度成為Kilo系列的最大出口國。與此同時,中國本身也在2000年代初期建造超過十艘的改良型039型潛艇以及2艘039A型潛艇,顯示中國急於儘速替換大批老舊的R級潛艇,使整個潛艇部隊的體質得以現代化。  

越南

一艘為越南建造的正在下水的基洛級 一艘為越南建造的正在下水的基洛級

在2009年4月底,俄羅斯宣布越南將斥資18億美元向俄羅斯購買六艘Kilo 636MV型潛艇,建造廠為Admiralteyskiye Verfi船廠;至2009年12月15日,越南宣布與俄羅斯正式簽約,購買六艘Kilo 636MV潛艇, 契約總值18至21億美元(如果加上新建基地與後勤支援設施以及配套的武器彈藥,契約總值可達到40億美元左右),一同簽約的還包括如採購蘇-30戰鬥機在內的項目,而這是越南海軍首度擁有潛艇。越南購買的Kilo 636 MV使用最新的科技,包括最新改良的MGK-400EM(又稱為MGK-400V1)聲納系統、新的光電型攻擊潛望鏡(包含電視攝影機、紅外線熱影像儀與雷射測距儀)以及更適合熱帶環境的空調系統,並獲得俄羅斯輸出新的GE2-01反潛/反艦魚雷、3M-54俱樂部反艦飛彈與3M-14對陸型俱樂部巡航飛彈。  

在俄羅斯船廠建造中的越軍基洛級潛艇 在俄羅斯船廠建造中的越軍基洛級潛艇

越南海軍將於2013年11月7日從俄羅斯手中接收6艘“基洛”級636型潛艇中的首艘“河內”號。11月中旬這艘潛艇將駛向越南,並於2014年1月底抵達越南金蘭灣軍事基地,正式簽署接收檔案。  

俄羅斯向越南交付第三艘“基洛”級潛艇 俄羅斯向越南交付第三艘“基洛”級潛艇

俄造船領域高級官員2014年11月1日表示,第三艘柴電動力636型潛艇將於2014年年末交付給越南海軍。  

伊朗

伊朗海軍的基洛級 伊朗海軍的基洛級

在蘇聯解體前後,伊朗購買三艘Kilo潛艇;在1993年交付第二艘Kilo給伊朗時,雖然美國表達強烈抗議,俄羅斯仍依約交付。在美國揚言制裁報復的施壓之下,俄羅斯在1995年1月承諾不再進一步出售軍火給伊朗,不過先前簽約購買的武器仍會履約,因此伊朗購買的第三艘Kilo潛艇仍在1996年1月中旬交付。日後伊朗的Kilo潛艇需要大修時,伊朗要求潛艇能在其境內船廠進行整修,但俄羅斯堅持潛艇必須回俄羅斯的船廠進行大修,在2012年5月底,伊朗媒體宣布,在沒有俄羅斯的支援之下,伊朗自行完成了對一艘Kilo潛艇的整修,更換了包括動力與傳動組件、舵面、螺鏇槳推進器、泵和電子設備在內的各項伊朗國產裝備。  

其他

阿爾及利亞的基洛級潛艇 阿爾及利亞的基洛級潛艇

2014年3月17日印度尼西亞海軍上將馬爾謝季奧稱,印尼國防部決定取消購買俄羅斯二手基洛級潛艇。印度尼西亞此前共訂購兩艘俄羅斯二手基洛級潛艇。印度尼西亞海軍上將馬爾謝季奧透露,印尼方面檢查俄潛艇後發現,該潛艇已經在碼頭停泊兩年,其動力裝置已經損壞,並且相關專家估計潛艇的維修費用將“相當高昂”。因此,印尼國防部決定取消購買俄羅斯二手基洛級潛艇。   阿爾及利亞擁有2艘基洛級877型(1987年服役,曾在1990年大修),2艘改進升級工作將在2009年至2010年間完成;波蘭擁有1艘基洛級877型;羅馬尼亞擁有1艘(由於電池全部損壞,無法正常服役)。  

後續發展

基洛級636.3動工儀式 基洛級636.3動工儀式
建造中的基洛級636.3 建造中的基洛級636.3

俄羅斯在本世紀初推出了新的Project 677拉達級潛艇(Lada class,亦由Admiralteyskiye Verfi廠建造),然而這型潛艇的建造測試工作極不順利,首艇聖彼得堡號(Sankt Petersburg B- 585)開工以來歷經漫長的13年才在2010年服役,然而據說聖彼得堡號的推進系統 、聲納、戰鬥系統仍有許多問題遲遲無法解決,後續艦的建造計畫無法如期完成,這使俄羅斯不得不設法延長現役Kilo潛艇的役期,甚至開始新造改良型的Kilo;當然,另一種可能性是90年代規劃與建造的拉達級艦體尺寸較小(潛航排水量近1800噸),不符合2010年代以後俄羅斯海軍的需求,使俄羅斯選擇潛航排水量超過3000噸、十分成熟的Kilo 636設計。

從2010年起,Admiralteyskiye Verfi廠開工建造6艘擁有最新規格的Kilo 636.3型潛艇,準備裝備於黑海艦隊。Kilo 636.3的規格應該與同時期為越南建造的Kilo 636MV類似,擁有MGK-400V1聲納系統、光電桅桿等改良型裝備。

首艘俄羅斯自用的Kilo 636.3於2013年11月下水。  

俄軍第2艘自用型基洛級636.3潛艇2014年6月26日下水   。

拉達級潛艇聖彼得堡號 拉達級潛艇聖彼得堡號

潛艇

蘇聯
美國
法國
英國
德國
日本
荷蘭
朝鮮
其他

中國海軍現役潛艇級別

常規潛艇
元級潛艇039A型常規動力潛艇,北約稱為“元級”,由武漢造船廠建造,首艇於2004年5月31日下水。
基洛級潛艇“基洛”級潛艇由俄羅斯紅寶石設計局設計,由於優異的安靜性而被西方稱為“大洋黑洞”。中國海軍擁有的基洛級潛艇分兩個型號,即877EKM型和636型。
宋級潛艇 039型潛艇是我國設計的新一代常規潛艇,北約代號“宋”級。首艇1992年開工建造,1994年5月下水。
明級潛艇 “明”級潛艇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常規動力魚雷攻擊潛艇,該艇第一次採用了尖尾線型。
  核潛艇  
096型彈道飛彈核潛艇096型彈道飛彈核潛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目前研製中第三代彈道飛彈核潛艇,北約代號稱“唐”級,是094型核潛艇的後繼型。
095型攻擊核潛艇095型核潛艇(又名:09-V型核潛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目前研製中第三代攻擊型核潛艇,093型核潛艇的後繼型。
094型彈道飛彈核潛艇094型將是中國有史以來建造的排水量最大的潛艇,北約代號“晉”。相比於上一代“夏”級核潛艇,該艇無論在隱蔽性、感測器還是推進系統可靠程度方面都有較大提高。
093型攻擊核潛艇093型攻擊型核潛艇是中國第二代攻擊型核潛艇,北約代號“商”,首艇於2004年下水。
092型彈道飛彈核潛艇092型彈道飛彈核潛艇是中國研製的第一種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北約代號“夏”級,裝有12枚巨浪-1型潛射彈道飛彈。
091型攻擊核潛艇中國091型核潛艇是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SSN),西方國家也稱作“漢”級攻擊型核潛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