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清涼山

石家莊清涼山

清涼山,古名石頭山、石首山,踞於南京城西隅,位於南京市廣州路西端。唐以前,長江直逼清涼山西南麓,江水衝擊拍打,形成懸崖峭壁,成為阻北敵南渡的天然屏障。吳大帝孫權在此建立石頭城,作為江防要塞,故此又有石頭城之稱。相傳諸葛亮稱金陵形勢為“鍾阜龍蟠、石頭虎踞”,這隻蹲踞江岸的老虎就指今清涼山。自唐以後,長江西徙,雄風不再。

簡介

石家莊清涼山石家莊清涼山
清涼山,又名太和山。在(陝北)延安市城東北延河對岸,隔河與鳳凰山、寶塔山三足鼎立,遙遙相望,山勢高聳峻峭,殿宇磷峋,金碧輝煌。歷代名人詠詩、詞甚多,讚頌清涼勝境。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曾登臨此山詠詩曰:“金明阻西嶺,清涼寺其東,延水正中出,一郡兩城雄。”清涼山自古就是佛教勝地,有“金仙勝境”的美稱,山上還有《解放日報》社、新華通訊社,延安新華廣播電台等革命舊址。清涼山諸風景名勝中,名列之首的是“宛若雲霞”,夕陽照射在一塊凌空飛出的大石崖上,頓然生輝,仿佛雲霞變幻,常使遊人產生各種美好的聯想。清涼山現留的石窟群,包括萬佛洞、2號窟、3號窟(彌勒洞)和4號窟。石窟中以萬佛洞最大,寬17米,深14米,高6.7米。洞中央有台基,原有3尊佛像,洞內四周石壁刻有浮雕1萬餘尊,故名“萬佛洞”。佛像神態各異,形像逼真,全著漢服,刻工細膩,充分體現了華麗纖巧的宋代石刻風格。洞頂兩屏柱間鐫刻著八角復斗式藻井3個,圖案精美。2號窟平面近似梯形,窟無前壁,呈敝口狀。

窟左右壁各雕天王像一尊,氣宇軒昂,赳赳而立。還對稱雕有騎獅乘象的文殊、普賢菩薩等16尊羅漢像。3號窟內中央多級蓮台

石家莊清涼山石家莊清涼山
坐有一尊皆大歡喜彌勒佛,袒胸露臍,闊鼻薄嘴,兩耳垂肩,姿態動人,逗人喜愛。故稱“大肚彌勒笑世佛”。4號窟,窟平面似梯形。窟壁用深浮雕手法雕刻成山崖、岩石、行雲、流水、亭台樓閣及佛傳故事等。窟頂中央為一復斗式蓮花藻井。藻並周圍鑿成棋格形天井,雕有寶相花、如意雲紋、飛龍、朱雀。花卉、幾何紋等圖案。雕造精美,富有動感。近年來,清涼山的名勝古蹟革命舊址,有的已修葺整理,有的已對外開放,還新建落成了中國第一座新聞出版專業性紀念館——延安清涼山新聞出版革命紀念館。吸引了眾多的中外遊客來此遊覽觀賞,成為革命聖地延安主要旅遊風景區之一。清涼山也是革命聖地延安的象徵之一,陳毅《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詩云:“眾星何燦爛,北斗駐延安。大海有波濤,飛上清涼山。”另一首《詠“七大”開幕》云:“百年積弱嘆華廈,八載干戈仗延安。試問九州誰做主,萬眾矚目清涼山。”今天,清涼山留下了許多革命舊址,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地方。

地理位置

石家莊清涼山石家莊清涼山
清涼山景區位於井陘礦區,東距省會石家莊48公里,市內公車203路從西王客運站發車每5鍾一次,礦區賓館為了星級景區另設有農家旅店,可接待100人左右的旅遊團。清涼山景區是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溶洞奇觀於一體的獨特風景區,是避暑、休閒、度假和探險的極好佳境。景區面積13.65平方公里,主要有水龍洞、白雲觀、神女峰、石林等六大景區共72個景點組成。清涼山山勢峻峭,涼爽無比,“清泉山”亦因此而得名。億萬年風侵雨蝕,使清涼山既有北方山峰雄偉壯觀之勢,又有南方山川秀麗險峻之韻。清涼山主峰高888米,巨大的峰巒邊際酷似一位仰天而睡的美女,故名美女峰,美女頭高百米,身長2000餘米,栩栩如生。青龍潭碧波蕩漾,湖光山色,相映生輝。清涼山還有溶洞山泉多處,長1500米的“水龍洞”內石筍、石花隨處可見,山石嶙峋,高低錯落,美不峰一帶,黃櫨灌叢漫山遍野,每至深秋,葉紅似火,層林盡染,蔚為壯觀。南天門、石林聳入白雲,好漢寨、美女峰險峻異常,惟有在懸崖絕壁上刻就的石坑扒腳蹬方能攀上,確為探險佳境。山上還有古建築多處,是訪古探幽的絕好去處。

外形結構

石家莊清涼山石家莊清涼山
清涼山名勝有18洞、24景、40多處摩岩石刻、詩詞題詞等。山頂有太和殿一座。山下有著名的萬佛洞。萬佛洞西側山坡上有盧毗崖、三世佛洞、彌勒佛洞、釋迦而不墜,傳說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到此游觀。桃花洞傳說大雪時有桃花飛舞而出。此外還有詩灣、水照延安、月兒井琵琶橋撒珠坡俊峰泉插金岩落星岩定痴泉等名勝古蹟,分布於萬佛洞周圍。清涼山山高100多米,方圓約4公里,現已建成清涼山公園。園內樹木蔥鬱,地勢陡峻。主要古蹟有清涼寺、崇正書院、掃葉樓、駐馬坡、翠薇園等。公園大門為牌坊式三拱門,中門上“清涼山”三字為掃葉樓主龔賢所書。清涼寺在清涼山南麓山坳處,現僅存五開間平房一座,紅牆黑瓦,四周植桂花與翠竹,門上書“古清涼寺”四字。房前圍牆圓門上書“清涼別苑”,房後有六角亭一座,亭內一口古井,稱還陽泉

旅遊

清涼山位於石家莊市井陘礦區西部,東距省會石家莊市區48.5公里沿石太高速和307國道均可到達。是一處集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溶洞奇觀和滑雪運動為一體的休閒度假、旅遊觀光、運動健身風景名勝區。清涼山既有北方山峰雄偉壯觀之勢,又有南方山川秀麗險峻之韻。目前已發現和開發的主要景點有:水龍洞、白雲觀、神女峰、石林、好漢寨、

石家莊清涼山石家莊清涼山
將軍救孤、滑雪場等72處。清涼山主要由下古生界灰岩構成,在大地構造上地處井陘凹陷的西緣,在內外應力長期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溫帶喀斯特景觀,經億萬年風雨侵蝕,使清涼山既有北方山峰雄偉壯觀之勢,亦有南方山川秀麗險峻之韻。因山勢峻峭,古木蒼翠,景色秀麗,山腰間多有天然溶洞,清泉常流,若炎炎夏日置身於此,頓覺清風習習,心曠神怡,實為避暑勝地,故名:“清涼山”。據民國二十年(1931年)《井陘縣誌料》記載,清涼山“有極大石坎,坎內建築神廟,規模宏大。山下有泉清淺可愛。夏季雨量充足時,即流出而成小河,亦佳景也,”說明清涼山歷史上已是井陘一帶名山勝地。清涼山山勢呈南北走向,主峰好漢寨海拔888米,是清涼山的一處勝景。山頂呈橢圓形,凸起近百米,四周為懸崖峭壁,難以攀登,只在東南方向沿著懸崖峭壁開鑿有一條嶇崎的石徑,人稱“登天梯”。不畏艱險者由此攀援而上,可達頂峰,去領略那仙境般的南天門、聳入白雲的石林和險峻異常的美女峰。由主峰好漢寨西望,巍峨壯觀的清涼山猶如一道垂直的絕壁橫亘在礦區西部,人稱“西山立壁”。由山脊構成的輪廓線,遠望酷似一位仰天而臥的美女,維妙維肖,栩栩如生,尤其在落日紅霞輝映之時,美女形態完整更加清晰逼真,極富神韻,故又稱清涼山為美女峰。仰睡神女頭高百米,身長2000餘米,堪稱山體神女(臥像)造型之最。時至深秋,滿山的黃櫨紅葉如火焰、似晚霞,分外妖嬈。清涼山還有南天仙境的座座石林、鬼見愁劉秀洞上的層層自雲,在垂直絕壁上鑿出的蹬天梯,每每使人流連忘返。

清涼山不僅以她壯美的景色招探著四方遊客,更以她眾多的神話傳說而吸引著文人墨客駐足、頌誦。據山上留存的大量墨跡、石刻印證,早在金代正隆二年(1158年)就有遊人在此登山攬勝。隨之以清涼山為題材的口頭文學便在民間廣為流傳

石家莊清涼山石家莊清涼山
。清涼山是一座道教名山。據山上碑刻記載,明代山上己建道觀曰白雲觀,道觀主持道人叫高全信。黃龍坎中所建吳天寶殿內供奉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和道德真君。山上殿堂樓閣多依懸崖絕壁而建,遠遠望去大有凌空欲飛之勢,若登臨樓閣,置身百丈懸崖,俯瞰山下,似有微微顫動之感,使人肉跳心驚、咋舌息語。樓閣周圍自雲環饒,伸手可掏。清涼山上的廟宇分為三層。第一層由南而入,經一大殿和一樓閣,便到明代成化六年建的“功德廟”,現房屋殘存,神像全無。由此迴旋而上,即是懸崖凌空的第二層。此層由三個天然溶洞構成,溶洞口原有各種神像,不知建於何代。在最南一個高大溶洞壁上刻有“金正隆三年正月二日陳××在此洞記耳”字樣。由此往南迴旋攀登而上,就到山峰主廟“玉皇廟”。懸崖之中有一廟門,高6米多,寬12米。門額橫匾有“白雲觀”三字。進門之後,左右各立一通石碑。往北有一大石坎,原來左右還各有一座巨型石碑,現不知去向。坎壁上到處皆是明清以來的題詞、題字。再向北便是昊天寶殿,青石結構,飛梁斗拱。大殿正門兩側各嵌一塊方碑,北碑寫有各州縣鄉村助緣善人姓名及村名。南碑寫“大明國直隸真定府井陘縣大化鄉
石家莊清涼山石家莊清涼山
崗頭村清涼山白雲觀靈岩雙陽洞黃龍坎創建玉皇殿謹領香頭開名於後頂神馬子九名”。兩碑均系明代萬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立。再向北通過一個廟門,上面原有古鐵鐘一鼎,敲擊鐘聲響徹雲霄,四鄉皆聞,今只有一鐵鐘。懸崖古柏、奇峰怪石是清涼山另一個獨特之處。在懸崖峭壁的懸縫中及玉皇廟周圍,生長著數百株蒼勁的側柏,有的如龍騰鳳舞,有的似傘張雲飄,千姿百態,令人稱絕。山上千年水蝕鍾乳隨處可見,造型奇特,奇形怪狀,似飛禽走曾,如花烏魚蟲,任你張開想像的翅膀,看它象什麼就是什麼。這裡還是觀賞紅葉的好去處,每至深秋,滿山的黃櫨紅葉如火焰,似晚霞,層林盡染,分外妖嬈。

清涼山有溶洞山泉多處,雖久旱無雨但從未涸竭。它給清涼山帶來了生機和靈氣。特別是長一千五百米的溶洞,名日“水龍洞”,洞內高低錯落,大致分上下兩層。主洞呈東西走向,微有彎屈,伸入山體腹內,像一條沉睡多年的巨龍蟄伏於清涼山內。

石家莊清涼山石家莊清涼山
洞內藏洞,洞壁怪石磷峋石筍石柱石花石幔等景物隨處可見,更兼洞內泉水丁冬,如鳴環佩,令人神思遐想。尤其是洞內還有一大奇觀,即太行第一大裂縫,這是地殼變動山體斷裂時留下的痕跡,那斷裂縫隙,隨山就勢,直通天外,到底多長,好像無人能說清楚,堪稱一絕。1995年夏季由於雨水充足,洞中湧出山水有三個流量,連續月余大水不斷,形成多處飛泉瀑布。北方溶洞出水實屬罕見,乃一大奇觀。目前水龍洞口己雕塑一巨龍頭高11.5米。洞口處乃一人工湖泊,面積有8畝左右,遊人可乘船從龍口入洞。洞口堤岸處桃紅柳綠,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岸邊石壁上刻“清涼勝境”四個大字,乃河北省畫院院長王懷綺先生所題。據《井陘縣誌料》記載“民國十七年,奉晉之戰,奉攻晉月余,在井陘境內而論,以西山中之清涼山蛤螟背,為最激烈”。至今殘跡猶存。此外,山頂有兩個痕跡,一曰神仙屁股印,一日楊二郎腳印,均系民間神話傳說。清涼山不僅地勢險要,景色秀麗,是旅遊避暑的勝地,而且有歷史悠久的文物古蹟,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在這裡,您春可踏青、夏可避暑、秋賞紅葉、冬可滑雪,同時可爬山健身,挑戰自我;品味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一睹北方絕無僅有的自然奇觀——石林的獨特風貌;領略喀斯特地貌覆蓋的太行第一大裂縫及天然溶洞的神奇魅力。

六大景點

掃葉樓:掃葉樓在西側山坡上,是座三開間二層翹角木結構建築,為龔賢舊居。龔賢(1619~1689年),字半千,明末清初著名畫家、詩人,明亡後在清涼山定居。他曾作自畫像,手執掃帚作掃落葉狀,因之稱掃葉樓。崇正書院

石家莊清涼山石家莊清涼山
崇正書院在清涼寺東側山坡上,明嘉靖年間修建。書院共三進,前兩進兩側有遊廊相連。第三進稱“清涼勝境”,築於高處,正殿是一座高6米、寬16米、深20米的重檐翹角古建築,殿前有水池與石刻的流水龍頭,西側是二層的“江天一線閣”,東側有假山水池六角亭。現崇正書院闢為中華奇石館。館東邊有駐馬坡、翠薇園等景點。石窟:清涼山現留的石窟群,包括萬佛洞、2號窟、3號窟(彌勒洞)和4號窟。石窟中以萬佛洞最大,寬17米,深14米,高6.7米。洞中央有台基,原有3尊佛像,洞內四周石壁刻有浮雕1萬餘尊,故名“萬佛洞”。佛像神態各異,形像逼真,全著漢服,刻工細膩,充分體現了華麗纖巧的宋代石刻風格。洞頂兩屏柱間鐫刻著八角復斗式藻井3個,圖案精美。2號窟平面近似梯形,窟無前壁,呈敝口狀。窟左右壁各雕天王像一尊,氣宇軒昂,赳赳而立。還對稱雕有騎獅乘象的文殊、普賢菩薩等16尊羅漢像。3號窟內中央多級蓮台坐有一尊皆大歡喜彌勒佛,袒胸露臍,闊鼻薄嘴,兩耳垂肩,姿態動人,逗人喜愛。故稱“大肚彌勒笑世佛”。4號窟,窟平面似梯形。窟壁用深浮雕手法雕刻成山崖、岩石、行雲、流水、亭台樓閣及佛傳故事等。窟頂中央為一復斗式蓮花藻井。藻並周圍鑿成棋格形天井,雕有寶相花、如意雲紋、飛龍、朱雀。花卉、幾何紋等圖案。雕造精美,富有動感。

詩灣:詩灣,在萬佛洞南側上方。有歷代名人學者摩崖題刻50多處,真草篆隸,參差錯落,布滿全灣。位於詩灣旁有3米多長的一個平石台,中間有一個月牙形水缽,從水缽右角斜視水面,可見鳳凰山上的延安城牆,故名“水照延安”。水缽邊上矗立一塊二龍戲珠小石牌,牌中倒刻著“水照延安”4個字,圍繞水缽俯視見水中有“水照延安”4字,格外壯麗,非常有趣

石家莊清涼山石家莊清涼山
。過詩灣便到了懸空高聳、小巧瓏的印月亭,它像一隻雄健的騖鳥,凌空俯瞰。遊人登亭憑欄探身俯視,一鉤弓月從井底湧出,故稱“月兒井”。月明星稀之夜,井中明月與天空夜月交相輝映,使人無不為之驚嘆。范公祠:范公祠,在印月亭南側。祠左右矗立兩個“望延亭”。祠中有范仲淹在延州抗禦西夏時的戎裝像。兩邊牆壁上鐫刻著范仲淹的名詞佳句。祠堂門匾額上有“宋朝人物第一”6個大字,對聯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公祠對面即為歇山四出水九脊十獸的古建殿宇,宏偉壯觀,殿門匾額上刻有“天下奇觀”4個字。還有兩幅以明“奇觀”之妙的聯語:“閱盡天下奇情事,方知世上路不平”,“縱觀二水一城古今英雄功過,遙看三川兩山歷代風流善惡。“天下奇觀”上方東山頭,就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時的新聞出版機構——新華通訊社、延安新華廣播電台、《解放日報》社等部門舊址。《解放日報》社舊址大門:建在清涼山東側山麓的《解放日報》社舊址大門,門額上石刻“解放日報”4個大字,是毛澤東的手跡。在清涼山下延惠溪的旁邊,矗立一座牌坊,牌坊兩邊刻有:“二水繞座晨望嘉嶺塔邊煙,八景環山夜對鳳凰樓上月。”橫額是:“清涼第一”。牌坊的石崖上有幾個石窟,黨中央到延安後,1937年4月24日,新華書店就誕生在這裡。

天氣概況

石家莊地處中緯度亞歐大陸東部,臨近渤海,但受亞歐大陸的影響很大,氣候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和風現象顯著,四季分明。冬季南北溫差很大,夏季普遍高溫。因此秋季出遊最為適宜。

宗教與文化(前言)

清涼山位於石家莊市井陘礦區西部,東距省會石家莊市區48.5公里沿石太高速和307國道均可到達。是一處集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溶洞奇觀和滑雪運動為一體的休閒度假、旅遊觀光、運動健身風景名勝區。清涼山既有北方山峰雄偉壯

石家莊清涼山石家莊清涼山
觀之勢,又有南方山川秀麗險峻之韻。目前已發現和開發的主要景點有:水龍洞、白雲觀、神女峰、石林、好漢寨、將軍救孤、滑雪場等72處。清涼山主要由下古生界灰岩構成,在大地構造上地處井陘凹陷的西緣,在內外應力長期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溫帶喀斯特景觀,經億萬年風雨侵蝕,使清涼山既有北方山峰雄偉壯觀之勢,亦有南方山川秀麗險峻之韻。因山勢峻峭,古木蒼翠,景色秀麗,山腰間多有天然溶洞,清泉常流,若炎炎夏日置身於此,頓覺清風習習,心曠神怡,實為避暑勝地,故名:“清涼山”。據民國二十年(1931年)《井陘縣誌料》記載,清涼山“有極大石坎,坎內建築神廟,規模宏大。山下有泉清淺可愛。夏季雨量充足時,即流出而成小河,亦佳景也,”說明清涼山歷史上已是井陘一帶名山勝地。清涼山山勢呈南北走向,主峰好漢寨海拔888米,是清涼山的一處勝景。山頂呈橢圓形,凸起近百米,四周為懸崖峭壁,難以攀登,只在東南方向沿著懸崖峭壁開鑿有一條嶇崎的石徑,人稱“登天梯”。不畏艱險者由此攀援而上,可達頂峰,去領略那仙境般的南天門、聳入白雲的石林和險峻異常的美女峰。由主峰好漢寨西望,巍峨壯觀的清涼山猶如一道垂直的絕壁橫亘在礦區西部,人稱“西山立壁”。

由山脊構成的輪廓線,遠望酷似一位仰天而臥的美女,維妙維肖,栩栩如生,尤其在落日紅霞輝映之時,美女形態完整更加清晰逼真,極富神韻,故又稱清涼山為美女峰。仰睡神女頭高百米,身長2000餘米,堪稱山體神女(臥像)造型之最。時至深秋,滿山的黃櫨紅葉如火焰、似晚霞,分外妖嬈。清涼山還有南天仙境的座座石林、鬼見愁劉秀洞上的層層自雲,在垂直絕壁上鑿出的蹬天梯,每每使人流連忘返。清涼山不僅以她壯美的景色招探著四方遊客,更以她眾多的神話傳說而吸引著文人墨客駐足、頌誦。據山上留存的大量墨跡、石刻印證,早在金代正隆二年(1158年)就有遊人在此登山攬勝。隨之以清涼山為題材的口頭文學便在民間廣為流傳。清涼山是一座道教名山。據山上碑刻記載,明代

石家莊清涼山石家莊清涼山
山上己建道觀曰白雲觀,道觀主持道人叫高全信。黃龍坎中所建吳天寶殿內供奉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和道德真君。山上殿堂樓閣多依懸崖絕壁而建,遠遠望去大有凌空欲飛之勢,若登臨樓閣,置身百丈懸崖,俯瞰山下,似有微微顫動之感,使人肉跳心驚、咋舌息語。樓閣周圍自雲環饒,伸手可掏。清涼山上的廟宇分為三層。第一層由南而入,經一大殿和一樓閣,便到明代成化六年建的“功德廟”,現房屋殘存,神像全無。由此迴旋而上,即是懸崖凌空的第二層。此層由三個天然溶洞構成,溶洞口原有各種神像,不知建於何代。在最南一個高大溶洞壁上刻有“金正隆三年正月二日陳××在此洞記耳”字樣。由此往南迴旋攀登而上,就到山峰主廟“玉皇廟”。懸崖之中有一廟門,高6米多,寬12米。門額橫匾有“白雲觀”三字。進門之後,左右各立一通石碑。往北有一大石坎,原來左右還各有一座巨型石碑,現不知去向。坎壁上到處皆是明清以來的題詞題字。再向北便是昊天寶殿,青石結構,飛梁斗拱。大殿正門兩側各嵌一塊方碑,北碑寫有各州縣鄉村助緣善人姓名及村名。南碑寫“大明國直隸真定府井陘縣大化鄉崗頭村清涼山白雲觀靈岩雙陽洞黃龍坎創建玉皇殿謹領香頭開名於後頂神馬子九名”。兩碑均系明代萬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立。再向北通過一個廟門,上面原有古鐵鐘一鼎,敲擊鐘聲響徹雲霄,四鄉皆聞,今只有一鐵鐘。懸崖古柏、奇峰怪石是清涼山另一個獨特之處。在懸崖峭壁的懸縫中及玉皇廟周圍,生長著數百株蒼勁的側柏,有的如龍騰鳳舞,有的似傘張雲飄,千姿百態,令人稱絕。山上千年水蝕鍾乳隨處可見,造型奇特,奇形怪狀,似飛禽走曾,如花烏魚蟲,任你張開想像的翅膀,看它象什麼就是什麼。這裡還是觀賞紅葉的好去處,每至深秋,滿山的黃櫨紅葉如火焰,似晚霞,層林盡染,分外妖嬈。

清涼山有溶洞山泉多處,雖久旱無雨但從未涸竭。它給清涼山帶來了生機和靈氣。特別是長一千五百米的溶洞,名日“水龍洞”,洞內高低錯落,大致分上下兩層。主洞呈東西走向,微有彎屈,伸入山體腹內,像一條沉睡多年的巨龍蟄伏於清

石家莊清涼山石家莊清涼山
涼山內。洞內藏洞,洞壁怪石磷峋,石筍、石柱、石花、石幔等景物隨處可見,更兼洞內泉水丁冬,如鳴環佩,令人神思遐想。尤其是洞內還有一大奇觀,即太行第一大裂縫,這是地殼變動山體斷裂時留下的痕跡,那斷裂縫隙,隨山就勢,直通天外,到底多長,好像無人能說清楚,堪稱一絕。1995年夏季由於雨水充足,洞中湧出山水有三個流量,連續月余大水不斷,形成多處飛泉瀑布。北方溶洞出水實屬罕見,乃一大奇觀。目前水龍洞口己雕塑一巨龍頭高11.5米。洞口處乃一人工湖泊,面積有8畝左右,遊人可乘船從龍口入洞。洞口堤岸處桃紅柳綠,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岸邊石壁上刻“清涼勝境”四個大字,乃河北省畫院院長王懷綺先生所題。據《井陘縣誌料》記載“民國十七年,奉晉之戰,奉攻晉月余,在井陘境內而論,以西山中之清涼山蛤螟背,為最激烈”。至今殘跡猶存。此外,山頂有兩個痕跡,一曰神仙屁股印,一日楊二郎腳印,均系民間神話傳說。清涼山不僅地勢險要,景色秀麗,是旅遊避暑的勝地,而且有歷史悠久的文物古蹟,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在這裡,您春可踏青、夏可避暑、秋賞紅葉、冬可滑雪,同時可爬山健身,挑戰自我;品味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一睹北方絕無僅有的自然奇觀——石林的獨特風貌;領略喀斯特地貌覆蓋的太行第一大裂縫及天然溶洞的神奇魅力。

編著人員

清涼山宗教與文化研究室;主編:王成雲、霍雙虎;名譽顧問:王聰穎、楊凱;顧問:張延年、梅保山、高建中;策劃:王成雲;責任編輯:霍雙虎;攝影:梅保山、霍雙虎;文字:張延年、霍雙虎;清涼山宗教文化編撰委員會;主任:楊凱王成雲;委員:張延年梅保山高建中霍雙虎

道教精髓

石家莊清涼山石家莊清涼山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清涼山道教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道”生“”,“”生萬物。神仙和人是由各自不同的“”所化生。陰陽五行、精氣神組成而有形體和生命。人的質性是實在的,不是空幻的。認為能生活在現世界是一件樂事——人生難道;認為死亡才是最可怕,最痛苦的。所以,清涼山道教在理論上強調“仙道貴生,無量度人”;在思想上不信“命由天定”,相信“我命在我,不屬天地”,人生命的存亡壽命的長短,決定於自我,不是取決於天命。鼓勵人們不屈服於天命,要循道修煉性命,爭取長生成仙,與道合一。老子強調,人有卓越的地位,他說:“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局其一焉”。認為人是宇宙中四大之一,且高於萬物之上。道教還通過神、人、鬼的宇宙生命系統來顯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道教把“自然”“無為”作為對待社會人生的處世態度和基本原則。

開發與建設

巍巍太行山,縱貫三省,綿延千里.地處太行山腹地清涼山腳下的井陘礦區西崗頭村,支部委員一班人帶領村民艱苦創業十年,開創出一個響噹噹的清涼山風景名勝區來,富了一方百姓.清涼山人說,支部村委就是清涼山的“山脊”:青山秀水也是資源,我們不能再乾。“捧著金飯碗討飯吃”的傻事了:清涼山,位於太行山東麓,據史料記載:清涼山有巨大石龕,龕內建築神廟,規模宏大.山下有泉,清淺可愛,夏季雨量充足時,即流出而成小河,亦佳境也.可佳境並不能當飯吃,祖祖輩輩的清

石家莊清涼山石家莊清涼山
涼山人為了生存,把索取的目光投進大山,他們起早貪黑的在山樑坡地上刨啊刨啊,累折了腰,直刨的樹木少,植被稀,岩石裸露,薄種荒收的一點點糧食仍舊不夠果腹.每年的雨季,山洪還會把百姓辛辛苦苦開墾出來的山地沖的七葷八素,“貧窮”就象一座大山壓在清涼山人的心頭.有女不嫁小峪溝,缺衣少食無盡頭荒山禿嶺羊腸路,薄種荒收日日愁因為窮,清涼山下60多戶的小村莊,光棍就20多個;因為窮,人們背井離鄉,尋找出路;因為窮,清涼山人外出都不好意思自亮身份;因為窮,清涼山人給人們的只有心頭的壓抑.清涼山人難道就只能圍著貧窮打轉轉?怎樣才能走出貧窮的“怪圈”,幾代清涼山人在探索,在追求------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了這個小山村,也活躍著人們的思維.一九八九年,時任賈莊鎮黨委書記的張延年與西崗頭村支部委員會一班人聘請市規劃設計院的專家教授到清涼山實地考察,得出結論:清涼山既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又有歷朝歷代的人文景觀,更有北方獨具特色的水龍洞,而且周邊地區有南蒼岩,北天桂,東抱犢,西仙台,難道中礦區就沒有一處對外開放的視窗和陶冶性情的風景名勝之地嗎?清涼山正是不可多得的旅遊勝地.隨著雙休日的實行和假日經濟的興起,無疑給旅遊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所謂時者,勢也,開發清涼山旅遊業,正是乘勢而上,得天時、地利、人和之舉。

青山秀水也是資源,我們不能再乾“捧著金碗討飯吃”的傻事了。在開發清涼山動員會上,支部書記趙愛生向老百姓說著掏心窩子的話。以前,咱們靠山吃山,現在,咱們要靠山養山,只要把山變綠了,變美了,就是一棵搖錢樹,聚寶盆。開弓沒有回頭

石家莊清涼山石家莊清涼山
箭,趙愛生帶著一班人走進大山。迎接著一次挑戰,無悔無怨,這一乾就是十年。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開發清涼山,乾一番事業,就是要有一股“鐵人精神”。聽說要開發清涼山,一些村民不理解,一些村民擔心搞不成,一些村民說風涼話。“光禿禿的荒山上開發什麼旅遊業,簡直是開玩笑。”“才吃了幾天飽飯,就要瞎胡鬧,純粹是讓錢燒的。”“要乾就讓書記村長乾,咱可不跟著瘋子撒土。”左鄰右舍的村子也投來疑惑不解的目光。書記趙愛生並不急於辯解,而是組織黨員村民代表50多人到外地及相鄰區縣的旅遊區參觀考察,解放思想。活生生的事例令他們心明眼亮。村支部不失時機的把旅遊開發作為第三產業的龍頭,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旅遊開發,支部村委與區鄉領導三下市規劃設計院,請來專家實地考察論證,作出了開發清涼山長遠規劃,提出了“以洞帶山,洞山相聯,同時並舉,綠化當先”的十六字開發方針,創造機遇,乘勢而上。把清涼山建成三產龍頭企業,新的經濟成長點,村民致富的聚寶盆。開發之初,支部書記趙愛生、村主任趙貴生帶領班子成員不辭艱辛,踏遍了清涼山的山山嶺嶺,溝溝坎坎,規劃了杏花谷、桃花溝、松柏蓋頂、果樹纏腰的綠化方案,把綠化放在首位。每年堅持冬挖坑,春植樹,伏天嫁接皂角樹,十年植樹30多萬株,林草覆蓋率達90%以上,使清涼山山更綠,水更美,景更秀。

開發清涼山溶洞,是整個清涼山開發的重頭戲。1994年,支部村委成員自掏腰包集資50多萬元,正式向水龍洞“宣戰”。水龍洞開發,是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上的創業工程,奉獻工程,小蛇吞大象工程。專家預測,清涼山溶洞開發,沒有四五百萬恐怕拿不下來。支部村委就是要破這個例。支部村委一班人掛帥,黨員幹部帶頭,青年民兵為主力軍,拉開了水龍洞大戰的序幕。千百年來的泥沙雜石塞滿了水龍洞,要清理並不容易。民兵連長郭雙錄和村委委員王保元親自

石家莊清涼山石家莊清涼山
帶隊。車子推,泥包倒,鐵鍬實在進不了的地方,就用手挖。矮的地方直不起腰,就蹲著乾。每天頭戴安全帽,腳蹬大水鞋,身穿防化衣腰系電匣子(照明用頭燈),懷裝蠟燭、打火機,停電了,頭燈上,再不行,點上蠟繼續“進軍”,常常是帶著一身泥水出洞,螞啃骨頭似的兩年,700多個日日夜夜,共清理淤泥碎石13萬多方,硬是把一條深15米,寬40多米,長200多米的深溝墊成了停車場。開發出占地15畝的龍潭湖。當年,他們聘請中國地質學家、中科院院士崔克信來參觀考察,崔院士指出水龍洞有太行山地質構造的大裂縫,很有開發價值,多讓青少年參觀,能增加他們的地質科學知識。根據專家建議,他們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對溶洞進行了徹底改造,使水龍洞成為省會西部的遊覽勝地。清涼山開發,一直面臨著資金不足的困擾。他們堅持有錢辦有錢的事,沒錢想沒錢的法。一分錢掰成兩半花,能自己乾的不用外人,能修舊利廢的不花錢買新的。通過關係到礦上借,親戚朋友從家裡往外拿,少吃幾頓飯硬往出擠,勒緊褲帶幹事業,先後自己動手修建起高標準的衛生廁所、服務設施、展示廳、防洪溝等,共為集體節約資金80多萬元。1997年,鋪設下水道本來是專業隊乾的活,可春天人手緊,支部村委成員披掛上陣,村主任趙貴生、副書記郭冬生親自帶隊,組織起來上鹿泉拉回重800斤,粗65公分的下水管道160根,又一根一根放進挑好的溝內,這次的“待遇”還是義務奉獻,班子早晨4點起床,晚上10多點才能回家,僅此一項就為村里節省資金3000元。

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是支部村委成員的工作“慣例”,公路建成的篩灰任務如果讓專業隊乾,需要18天時間,而工程只允許7天時間,支部委員決定自力更生,動員全村黨員幹部利用晚上7----10點,早晨5----7點業餘時間義務奉獻。5月13日晚,書記趙愛生和支部主要成員為引進外資洽談項目耽誤了一個晚上的時間,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早早來到工地,補上了這一“課”。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多年的類風濕病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他,可他始終奔波在工地第一線,既指揮,

石家莊清涼山石家莊清涼山滑雪場
又戰鬥,嗓子啞了,眼睛紅了,仍弓著腰盯在工地上。有人勸他休息一會兒,他說,我能歇的下來嗎?趙風書,王雙來,趙貴生等個個爭先......百姓看的是幹部,6月3日,村里下達了拌灰任務,上千米的路上,全村600多名男女老少揮鍬揚土,一個早晨拌灰土3600方。支部村委幾年來共奉獻義務工5300多個,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在支部村委的帶領下,十年來,全村村民奉獻義務工達11.5萬個。義務奉獻,在清涼山人眼裡已成了自覺行為,只要支部村委一聲號令,一呼百應,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清涼山的路、台階、龍潭湖等工程,都是眾志成城的傑作。為開放清涼山,為造福一方百姓,西崗頭村支部村委一班人視事業重於生命,披肝瀝膽,鞠躬盡瘁1999年盛夏,清涼山登山石級正在鋪設,可沙子、水泥還在山下六七里處。支部村委研究決定,發動民眾,義務背水泥上山。規定,全村每人50斤,黨員幹部每人80斤,支部村委成員帶頭完成。第二天一大早,書記趙愛生、村主任趙貴生、村委委員王保元就帶著家屬率先登山。北方六月的天氣,早晨就沒有一絲涼風,幾個人帶頭,幾家人肩挑背扛緊跟其後,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可通往美女峰的山路坎坷不平,有一段長達1000多米的陡峭山路,人稱“登天梯”,坡度達60多度,在未修好以前,就連徒步上山的遊客也往往知難而退。幾個人穿的衣服早就擰出水,仍咬緊牙關往上爬,一路上歇了七八次,拖著鉛一樣重的雙腿第一批到達了888米的美女峰。在他們的帶動下,西崗頭的男女老少上千人走進挑山的行列。短短兩天時間,100多噸沙子(水泥)就這樣肩挑背扛的上了山。當人大常委會主任時月芹視察清涼山旅遊工作看到支部村委幹部親臨現場與老百姓同甘共苦,忘我工作時,激動地說:全區的支部村委班子都能象西崗頭班子這樣的幹勁,這樣的精神狀態,何愁乾不好工作呢。市旅遊局李鐵連局長時隔兩年後的今年又一次來到清涼山,看後驚嘆不已:沒想到這兩年變化如此之大,特別是支部村委一班人艱苦創業、甘於奉獻的精神,很值得學習。落實江澤民總書記講的三個代表,這就是最現實、最有力的典型。希望你們很好地總結一下,向全市推廣他們的這些典型事跡。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為了開發清涼山,為了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他們流血流汗,默默奉獻。他們在以生命賭明天。去冬今春,清涼山停車場、龍湖潭擴湖、水池、山門擴建等工程同時上馬,任務繁重,為了能夠在五一前把工程完成,村委委員、清涼山公司經理王保元幾個月來經常天剛朦朧亮就來到工地安排,晚上乾到十一二點。工地上動用著兩部鏟車,一部推土機,還有五六輛拖拉機,兩個施工隊。車輛穿梭,人來人往,而且還要放炮開湖,工程既緊張又危險。他既要考慮工程進度,又要考慮人員、車輛的安全,小心翼翼,唯恐出一點紕漏,一點失誤。1.70個子,累得又黑又瘦,胃部經常隱隱作痛。最近這段時間,他腹部肝區也開始難受,書記趙愛生勸他去醫院看看,

石家莊清涼山石家莊清涼山
他總是說:現在沒空,等過了這陣兒再說吧。好幾次,他手捂肚子蹲在地上站不起來,冷汗拭了又拭……過度的勞累侵蝕著他的身體,病患無情地向他襲擊,王保元瘦弱的軀體已失去了年輕人的矯健……4月22日上午九點,王保元在指揮鏟車司機清理雜土碎石時,不幸以身殉職。時年38歲。噩耗傳來,支部書記趙愛生泣不成聲,為痛失一位好兄弟、好戰友而難過不已,清涼山下西崗頭村男女老少近千人紛紛涌到山前,含淚送別這位年輕的共產黨員,把一生心血都奉獻給清涼山的英靈。礦區區委賈莊鎮黨委分別作出決定:追授王保元同志為甘於奉獻的好黨員好乾部、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並發出“在全區黨員幹部中開展向王保元同志學習”的決定。清涼山人擦乾了眼淚,把更大的精力投入到清涼山工程中,四月三日,2000多米的盤山路面、停車場、綠化、山門、台階、青龍潭拓寬工程全線告捷,他們以實際行動在告慰英靈。十年奮鬥,一班人帶領村民共保護性開發了白雲觀、南天門、紅葉長廊、北方石林、水龍洞、美女峰等六大景區七十二個主要景點,完成了1500米水龍洞規劃和建設,龍潭湖、萬龍坊、文章廟、皇姑廟等新景觀向遊人開放。共鋪設風景區高標準水泥公路3000多米,植樹綠化荒山500畝,石階梯5000多級,1999年實現門票收入31萬元。綜合效益近百萬元。家庭旅館、服務攤點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村民們腰包鼓了,蓋新房子的多了,買汽車拖拉機、安裝電話的多了,原來遷到山下的村民又要求上山辦服務攤點了。真是一業興帶百業旺,村民們的日子好似芝麻開花節節高。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十年開發,十年拼捕,帶來了百業興旺,百姓歡樂,支部村委一班人臉上綻開了欣慰的笑容。一九九九年三月,區委區政府授予西崗頭村支部“好班子”榮譽稱號,書記趙愛生獲“十佳人民公僕”稱號,這就是黨和人民給予他們最豐厚的回報。清涼山將永遠銘刻著他們的輝煌戰績,支部村委一班人在村民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游在河北(1)

遊覽河北省各地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等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