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真洞

朝真洞

朝真洞又名真人洞,在雙龍洞附近,相傳為黃大仙修煉得道處。朝真洞海拔887米,洞高約10米,全長250米,曲折深長,崎嶇高曠,仿佛一巨大石拱橋洞。相傳為道教真人黃大仙的修煉之處,故名朝真洞。朝真洞洞口朝西,洞門顯豁,前臨深壑,北依青峰,人洞曲折而深長,石壁峭然對峙,上狹下寬,形勢險峻,實乃鬼斧神工之傑作。岩門洞體別具一格,斷層附近的裂隙形成“一線天”,天窗到洞底約50米,其勢高險,給人以“深鎖睜峰”的感受,堪稱“洞天奇絕”。

基本簡介

朝真洞韓真洞

冰壺洞由東轉西而上約1公里,即為朝真洞。它又名真人洞,據傳洞內曾有石真人。朝真洞海拔887米,洞口向西,前臨深壑,背依青峰,洞前眺望只見四周芙蓉、鹿田諸峰挺立,宛若百僧朝聖求真,因而得名。該洞曲折而深長,崎嶇而高曠,洞中有洞。洞內有一線天石花瓶螺螄洞石棋盤諸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對金華三洞有貼切的描繪:“朝真以一隙天光為奇;冰壺以萬斛珠簾為異;而雙龍則外有二門,中懸重幄,水陸兼奇、幽明湊異者矣!”沿亂石灣南行,過軍山東奧山莊舊址,其南山麓岩壁間有真人洞,橫寬三四丈,洞較淺,州志載宋代時有燕真人居此。洞內有行書題刻“燕真人洞”等字跡。燕真人洞前稍北平地之上,有一巨石如印,呈圓柱狀,約兩人高,下與山根不連,僅存一線.該洞由主洞與兩個小支洞組成。左側支洞,口小肚大,形似橫傾花瓶,故名“石花瓶”;右側支洞,也肚大口小,但尾長,形似螺螄,故名 “螺螄洞”。主洞內有“石棋盤”和“天池”,相傳為當年仙人用水與弈棋之處。洞頂有一罕見大石樑,長達數丈,上有無數千奇百怪的鐘乳石,縱橫交錯, 側垂懸掛,極為壯觀。朝真洞是個燥洞,可居人,傳說在此“修仙”“隱居”者頗多。洞內還有一線天石花瓶諸景。交通:從市區清波門乘3路公車(30分鐘一班)或在金華商城、國貿大廈、火車西站前的太陽城乘21路可達雙龍景區.

洞內景觀簡介

朝真洞韓真洞

一線天:在九曲溪二曲南面的一個幽邃的峽谷里,有一座巍然挺立的巨石,長數百丈,高千仞,名“靈岩”。岩端傾斜而出,覆蓋著三個毗鄰的岩洞:左為靈岩洞,中為風洞,右為伏羲洞。從伏羲洞而入岩內,到了深處,抬頭仰望,但見岩頂裂開一罅,就像是利斧劈開一樣,相去不滿一尺,長約一百多米,從中漏進天光一線,宛如跨空碧虹,這就是令人嘆為“鬼斧神工之奇”的一線天。一線天的由來,民間傳說頗多。有的說這是桃花女用繡花針劃開的;有的說這是伏羲大神用玉斧所劈。但據科學分析認為,武夷山的紅色岩層,是由砂岩礫岩頁岩交間成層的,岩性比較鬆脆。在地殼抬升的過程中,岩層受到不均勻的應壓力的影響,就產生輕微的斷裂,形成所謂的“節理”。這種垂直的節理,也就是微小的裂隙,在流水的長年累月的溶解和侵蝕下,就逐漸地擴大,延長。而岩層底部質地鬆軟的頁岩,也就逐漸侵蝕而去,成為扁淺的岩洞。於是,三洞並列,一線見天的自

朝真洞韓真洞

然奇觀就出現了。在伏羲洞中觀賞一線天,沿石罅右行約數十步,就可以折入風洞。涼風從石罅中習習吹來,即使是盛暑時節到此,稍坐片刻,也會感到肌骨透涼。洞口石壁上的“風洞”二字,十分醒目,為宋徐自強所書。出了風洞,再繞過一道石廊,就是靈岩洞了。相傳先前有個姓葛的仙人,曾在此降妖,故此洞又稱葛仙洞了。洞內有一口古井,叫聖水井。一線天南面,與之相對立的,是樓閣岩。這是一座壁立如屏的石岩,半壁上有幾處洞穴,相傳這就是所謂的神仙樓閣。在它左邊,又有一岩,名蘭岩。岩壁石刻縱橫。岩下一石,倚於崖壁,石徑伸入其間,如同一道關隘,號稱天門。岩前的亂石堆中還有一個妙趣橫生的螺螄洞虎嘯岩位於二曲溪南,怪石崔嵬,流水迂迴,是一個獨具泉石天趣的佳境。“虎溪靈洞”4個大字高勒於岩上。“虎嘯”之聲,來自岩上的一個巨洞,山風穿過洞口,便發出怒吼,聲傳空谷,震撼群山。虎嘯岩有“極目皆圖畫”的美稱,是一條新興的旅遊熱線。主要景點有天成禪院和虎嘯八景。天成禪院建在虎嘯岩的懸崖下,這裡千仞懸崖向外斜覆,形成一個巨大的洞府,整座禪院不施片瓦,風雨不侵。虎嘯八景為白蓮游、集雲關、坡仙帶、普門兜、法雨懸河、語兒泉、不浪舟和賓曦洞。新開闢的景點有觀景台、

朝真洞韓真洞

荼屋、定命橋等。度假區距虎嘯岩約4公里.螺螄洞:在九曲溪二曲南面的一個幽邃的峽谷里,有一座巍然挺立的巨石,長數百丈,高千仞,名“靈岩”。岩端傾斜而出,覆蓋著三個毗鄰的岩洞:左為靈岩洞,中為風洞,右為伏羲洞。從伏羲洞而入岩內,到了深處,抬頭仰望,但見岩頂裂開一罅,就像是利斧劈開一樣,相去不滿一尺,長約一百多米,從中漏進天光一線,宛如跨空碧虹,這就是令人嘆為“鬼斧神工之奇”的一線天。 一線天的由來,民間傳說頗多。有的說這是桃花女用繡花針劃開的;有的說這是伏羲大神用玉斧所劈。但據科學分析認為,武夷山的紅色岩層,是由砂岩、礫岩和頁岩交間成層的,岩性比較鬆脆。在地殼抬升的過程中,岩層受到不均勻的應壓力的影響,就產生輕微的斷裂,形成所謂的“節理”。這種垂直的節理,也就是微小的裂隙,在流水的長年累月的溶解侵蝕下,就逐漸地擴大,延長。而岩層底部質地鬆軟的頁岩,也就逐漸侵蝕而去,成為扁淺的岩洞。於是,三洞並列,一線見天的自然奇觀就出現了。在伏羲洞中觀賞一線天,沿石罅右行約數十步,就可以折入風洞。涼風從石罅中習習吹來,即使是盛暑時節到此,稍坐片刻,也會感到肌骨透涼。洞口石壁上的“風洞”二字,十分醒目,為宋徐自強所書。出了風洞,再繞過一道石廊,就是靈岩洞了。相傳先前有個姓葛的仙人,曾在此降妖,故此洞又稱葛仙洞了。洞內有一口古井,叫聖水井。一線天南面,與之相對立的,是樓閣岩。這是一座壁立如屏的石岩,半壁上有幾處洞穴,相傳這就是所謂的神仙樓閣。在它左邊,又有一岩,名蘭岩。岩壁石刻縱橫。岩下一石,倚於崖壁,石徑伸入其間,如同一道關隘,號稱天門。岩前的亂石堆中還有一個妙趣橫生的螺螄洞。石棋盤:從延慶往北走三十多里,有座山,山上有個廟,叫“神仙院”,這山就叫“神仙院山”。這山可不簡單!好像用斧子劈成兩半一樣,從上到下,直不老陡!中間有條溝,這溝也叫“神仙院溝”。

朝真洞韓真洞

山下有個村叫古城,從古城這塊上山,一個彎,兩個彎,拐四個彎以後,再也沒路了,就到了神仙院溝。溝上搭著塊一丈多長的木板,這是“天橋”。過了天橋,就是神仙院了。神仙院上邊有個池,叫“天池”。廟後邊懸崖上,從石頭縫裡長出一棵松樹,這棵樹就是我們要說的“魔王樹”。在魔王樹旁的石壁上有幾個篆字,不知道什麼時候刻下的,傳說是這么幾個字:“請君下看魔王樹,魔王樹下有棋盤”,是說山下有個仙棋盤,要看到這棋盤,必須順著這棵魔王樹向下看才看得到。可是,這棵樹長在石壁上,你順著樹向下看,身子探小了,看不見;身子探大了,就要跌下去。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把這棵樹叫做“魔王樹”,說凡是有腰疼病的人到這棵樹上磨蹭一下,病準好。因為這棵樹長在石壁的石頭縫裡,人如果靠上它,必定要跌下山摔死,腰自然也就不會疼了。反正這棵樹長的特別險就是了,要想從這裡看到半山腰的仙棋盤,必須膽子大才行。這么危險,人們為什麼還總想看這仙棋盤呢?相傳多少年以前,古城下邊有個十幾戶人家的小村子,叫花園村。村裡有個王小二,沒爹沒媽,天天上神仙院山打柴,賣了柴買點米過日子。這天王小二又拿著斧子,背著背架子,去大山溝打柴。剛才說了,這神仙院溝很窄,在這裡中午也見不到太陽。王小二打了一會子柴,忽然聽到有人喊:“將!”他很奇怪,這山溝里怎么會有人下棋?他東瞧瞧西瞧瞧,見半山坡上真有兩個老頭下棋。王小二常上山打柴,爬山不犯難,三爬兩爬,爬到半山坡,站在老頭身後邊就看。老頭呢,專心下棋,也沒覺得身後邊有人。棋盤旁邊擱著幾個桃,老頭下著下著棋,伸手拿起個逃就吃,吃完把桃核順手仍在身邊。王小二見老頭吃桃,自己也餓了,隨手揀起老頭的桃核吞下去,也就不覺得餓了。小二在那兒看棋,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只見旁邊的草,黃一陣,綠一陣,綠一陣,黃一陣,黃一陣,綠一陣……看著看著,小二想起該回家了,可是他一摸,自己身上的背架子沒有了;捆柴的繩子呢?也沒有了,看看斧子斧把沒有了。斧子頭呢,來的時候剛磨過,這會兒也長了銹。他就拿著銹斧頭回家了。王小二回到村里,十幾戶的小村,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找到小孩子想問問,一看不認識;村裡的大人,他也都不認識,人們也不認識他。最後他找到村里最老的一個老人,這老人頭髮全白了,耳朵也聾了。王小二大聲喊著跟老人說:“我是本村的人,叫王小二!早晨出去打柴,現在回來,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村裡的人也都不認識了。“老頭聽了,說:“你是王小二呀!我小時候聽老人們說過,早先村裡有個王小二,上山打柴,一去沒回來?”王小二一聽,原來是這么回事,知道自己在山裡看下棋,是遇上神仙了。據說,神仙下棋的這盤棋現在還在,還傳說這棋盤上的棋子都可以挪動,可就是拿不下來。不知道以後還有誰去過那裡,現在是連看看這盤棋,都得爬上神仙院,還得膽子大的人才行呢!

美麗的傳說

朝真洞朝真洞

唐朝自黃巢起義失敗後,政局混亂,陷於土崩瓦解、藩鎮割據,進而演變為五代十國的分裂和混戰。四海幅裂、戰火不斷,政權頻頻更替。在這極度動盪和混亂的時代,許多道教宮觀毀於戰火,道士星散,經書零落,曾經興盛一時的官方正統道教受到沉重打擊。所謂“五季之亂,避世宜多”,為了躲避戰亂,從晚唐五代期間,許多文人儒士和失意的王公顯貴隱遁山林,混跡市廛,“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其中一些人因好道教仙術,而成為道士。這些人中,就有對後來道教發展影響甚大的鐘離權、呂洞賓、陳摶、杜光庭等等。呂洞賓度郭上灶在安康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仙人是呂洞賓。自北宋以來關於他的神話流傳極廣。安康最早見諸文字記載的是《天下名山記》引明嘉靖年間金州判官劉閣所寫《游香溪牛山記》,其中有句云:“……度香溪入崇山中,有石洞,相傳呂洞賓郭上灶傳道茲洞。洞前有石棋枰及子,人不敢取。”而呂洞賓其人,據宋人楊億《談苑》說,大概是唐末五代一位隱士,本名呂岩,出身河東儒門望族,系唐憲宗時侍郎呂渭之後,其生活時代約與陳摶同時。另據《能改齋漫錄》記載,呂洞賓曾自作傳記刻石於岳陽。其傳記自稱為關中京兆人,唐末舉進士不第,因游華山,遇鍾離權授以金丹大藥之方,復遇苦竹真人,方能驅役鬼神。傳文又說:“吾惟是風清月白,神仙聚會之時,常游兩浙、汴京、譙郡。嘗著白襴角帶,右眼下有一痣,如人間使者箸頭大。”南宋時期內丹南宗傳人白玉蟾在其所撰《平江鶴會升堂》中,以歌詠的形式,概述了呂洞賓一生傳道度人活動。略云:“我聞唐代呂純陽,師是鍾離字雲房,親傳金液還丹訣,得道之時游荊襄。世人還知純陽否,鶴頸龜腮身弊垢。或時磨鏡市中行,或時賣墨街頭走。或稱姓田或姓回,江口京口歸去來。曾提兩瓮過廬阜,復吹雙笛行天台。青帽紅袍長爛飲,袖有青蛇威凜凜。洪都度得西山施,霅川度得東村沈。朝游百粵暮三吳,形神聚散俄有無。茶中傳授郭上灶,酒里點化何仙姑。或衣白襴或紙襖,一劍橫空幾番倒。大笑歸從投子山,片言勘破黃龍去。”……歌辭中度郭上灶、勘破黃龍的行徑,在安康傳說最為久遠,而且都成了仙跡名勝之地。如“翠光遺台”、“古洞仙蹤”、“鼓台神峰”等等。據康熙《興安州志》載:“郭上灶,一名郭馬兒,賣酒翠光台下。有道人呂姓,在柴扉道院中。往來上灶店中飲,上灶不取一文。

朝真洞韓真洞

如是數年,道人授一丸,投龍窩水中即成酒。道人去後,數年復來,攜上灶往香溪煉丹,浴於銷金池中,從翠光台端飛去。"志文中呂姓道人居住的“柴扉道院”,則緣自《全唐詩》呂岩的絕句詩:“偎崖拍於葫蘆舞,過嶺穿雲拄杖飛。來往八千須半日,金州南畔有松扉。”所謂“柴扉道院”,當是附會其詩而修的紀念性建築,後易名純陽宮。《州志·祠祀志》:“相傳是呂仙遺蹟。”並引注說:“昔呂仙降乩,有詩云:‘朔風吹動六花飛,丹灶寒生火力微。來往八千須半日,金州南畔有松扉。’”其詩改動了《全唐詩》前面兩句,但仍然襲用了後面兩句。詩中出現的“丹灶”二字,恐怕是含有呂岩在此修煉之意,因此,也就為呂岩在安康一地活動找到了依據。郭上灶的神話,人言言殊,在道教經典中有許多版本。《正統道藏》收錄苗善時《純陽帝君神化妙通紀》,紀呂仙有一百零八化目錄,將郭上灶列為第十三化。這一百零八個受呂洞賓點化的弟子中,在道教卓有影響者僅22人而已,郭上灶排第七名。南宋李簡易《混元仙派之圖》列名的弟子有:劉海蟾、陳七子、曹國舅、景知常、姚道真、何仙姑、郭上灶、老木仙翁、施肩吾、徐神翁、朗然子、沈東老、張和尚浴室和尚張迪功玉溪子麻衣道者、何昌一、李鐵拐、張侍郎、劉高上、王重陽。《唐宋內丹道教》認為,這份名單並不見得十分可靠……像劉海蟾、陳摶、徐神翁、麻衣道者都並非呂氏門生。即使像全真道創教人王重陽,雖然承認派承鍾呂,但也只是將鍾呂二人作為共同之宗祧,而並非認同呂洞賓一人。在我們前引白玉蟾《平江鶴會升堂》中,他曾特別列舉西山施(肩吾)、東村沈(東老)、郭上灶、何仙姑作為呂門弟子的代表,從內丹道教發展史來看,這幾位的確是呂氏弟子中的佼佼者。關於郭上灶事跡,最早出現在《括異志》,被《三洞群仙錄》引載。隨後趙道一撰《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又取材於上述兩書:“郭上灶者,不知何許人。宋真宗天禧中,嘗以傭雇淪湯滌器於汴州橋茶肆間。一日,有青巾布袍而啜茶者,形貌環偉,神采凜然,屢目於郭,郭亦穎其異人。又竊覘於袖間,引出利劍。郭思念曰:‘必呂先生也’。伺其出,即走拜於前,曰:‘際遇先生,願為仆廝’。呂不顧而去,郭乃尾後,至一閬處,呂回顧曰:‘若真欲事我邪?可受吾一劍’。郭唯唯,延項以俟。引劍將擊,郭大呼,已失呂所在”。《括異志》並說:“郭后屍解,視其棺,敗絮而已。”郭上灶事跡,顯然經過以上諸書演義,而成為市井小說,相互附會之痕十分清楚,遠不如《興安州志》所載郭上灶事跡接近自然。呂洞賓度郭

朝真洞韓真洞

上灶的傳說,無論是翠光台下賣酒,或是汴州橋淪湯滌器賣茶,都反映出民眾對呂洞賓的信仰,這種信仰滲透至普通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民眾心裡、思想及生活習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安康地方志及碑版所載材料來看,呂洞賓作為神仙的聲譽已在社會上廣泛流傳,並成為詩歌、戲曲、民間文學創作材料資源。興安知州王希舜,在《回龍觀碑記》中記載了蒞任安康時的見聞說:“余於癸酉(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冬來蒞是郡,見城垣廬舍蕩然頹圯,市井間僅補葺舊屋,蓽路藍縷以蔽風雨。詢其故,僉雲:是歲五月十七日黎明,漢水暴漲,漂沒官舍民居殆盡。城不沒者三版,沈灶產蛙,獨郡城西北隅數十家,屹然於洪濤巨浪之中,如三島浮空,六鰲駕海,雞犬桑麻,別具一洞天福地。而定遠將軍胡公(愷)之宅位乎其中。公謂余言曰:‘此間乃雲水真人仙跡也’。雲水真人即世所稱呂仙純陽子也。自黃鶴樓飛渡而後,常往來郡南之香溪。奇蹤異跡載在郡乘者,如參黃龍、接鄭太守、度郭上灶,皆在上下數十裡間。昔有乩仙詩云:‘來往八千須半日,金州南畔有柴扉’,而真人度郭上灶乃其地也。不然大浸稽天而不泥,非神仙窟宅其孰能與於斯。因其地勢結為道院,周以短牆,榜其門曰‘雲水居’。”參黃龍與接鄭太守:據王希舜所說,載在郡乘者,還有參黃龍,接鄭太守的事:黃龍,即黃龍機禪師,是佛教禪宗人物,在鳳凰山黃龍洞修行。《紫陽縣誌·形勝》載:“西擂鼓台,在鳳凰山之西,接漢陰界。……昔黃龍機禪師,坐定黃龍洞中。相傳常現說其上,呂祖雲遊時,倚崖聽之,師知其仙也。詰曰:座下何人?曰:雲水道人。復詰曰:無雲無水奈何?呂無以答。曰:有黃龍出。呂頓悟,改號純陽,取乾九數,遂入真。留詩云:“棄卻瓢囊摔碎琴,如今不戀汞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悔從前錯用心”。呂洞賓參黃龍的事,其實是佛教禪宗的話頭、公案,出自《傳燈錄》“呂純陽受黃龍點化”:一日,黃龍山的晦機禪師上堂,呂純陽出眾問道:“‘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時如何?”黃龍斥曰:“你這守屍鬼!”呂曰:“只奈堂有長生不死藥乎?”龍曰:“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呂飛劍斫之不入,乃拜求指歸。龍反問他:“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呂於言下大悟,說偈語云:“撇卻瓢囊撇碎琴,而今不鍊汞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悟從前錯用心”。兩相對照,《傳燈錄》所載參黃龍與地方志所載參黃龍大同小異,但是在細節描寫上,《傳燈錄》遠不如《紫陽縣誌》合情合理,更接近自然。在佛教看來這是仙道旁附,而在道教看來這又何嘗不是佛禪旁附。究其實,仍然是仙佛合宗一家的意思。呂洞賓在安康活動最著者,則是接鄭太守。鄭太守名福,深州人。《興安州志·名宦志》云:“成化十三年(1477年)知金州。勸農、修學、課士、築堤、修廟、設關、驅虎患、疏河洪,殿最將去(李善注引《漢書音義》:‘上功曰最,下功曰殿’)。百姓奏留之。增秩參議,復任三年,民為立祠。”這樣一個好官,在百姓

朝真洞韓真洞

心中自然會有許多逸事,明萬曆之初,安康進士累官至山東左布政使劉卿《柴扉道院記》略云:“丁酉歲(成化十三年,即1477年),郡守鄭公福,深州人也。未第時,(呂)與公對奕,訊之,寄跡(金州)城南七里之香溪。第後,復會(呂)於京畿,遂授職金州。下車首詣南橋,即今遇仙橋也。遇道士,言未終飄然而去。至洞,惟石棋在焉,無復蹤跡。始悟所見者,或即仙翁雲”(抄自《興安州志·藝文志》)。是以州志《古蹟志》載:“香溪洞,澗水芬馨可嗽。相傳呂仙度郭尚灶於此。成化丁酉,知州鄭福聞洞中有胡題詠,訪之。見山盡處二人對奕,化白雲飛去。”又說:“遇仙橋,在州城南。相傳知州鄭福遇仙處。”又說:“仙丹水,在龍窩。相傳呂仙度郭尚灶,置丹於龍窩。故今人取水為曲,乃其遺事也。”又說:“翠光亭,在州治西北,即郭上灶賣酒處。”呂洞賓的民間傳說郡乘和各縣誌書上所載的古蹟,有許多與呂洞賓的傳說相關,各縣不僅都修建了呂祖祠,純陽宮,有的成了地方上的八景。流風所及,還有民間設立的純陽會,每年農曆四月十四日舉辦廟會,以慶祝呂洞賓的誕辰。於是歌頌呂洞賓的詩歌,講述呂洞賓證道、傳道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行,從縉紳到鄉村婦孺莫不津津樂道,以致成為一種崇拜呂洞賓的一大社會文化現象。安康王騰芳先生蒐集整理的《香溪洞的傳說》,收錄有道人張玉清講述的《呂洞賓三度郭尚灶》、《郭尚灶苦煉成仙》、《呂仙三試郭尚灶》等民間傳說,詳細的介紹了呂洞賓在安康傳道的經過(見後《藝文》)。明清以來,吟誦呂洞賓之詩和歌頌呂洞賓之詩更是琳瑯滿目。呂洞賓所作之詩,多見於碑版、摩崖,在平利縣水坪鄉南坪街有古代宮觀寺廟遺址,不知建於何代,遺址中發現碑碣一通,鐫刻《過水坪》詩一首,署名“雲水真人純陽子”,其詩云:“山巔雲起日初辰,山徑霜清絕點塵。林下支鍋炊飯客,道旁背籠販鹽人.白崖嶺峻藏風洞,碧澗泉音露石垠。跋涉不知殘臘盡,動勞寧復計冬春。”在水坪西溝北坡白雲寺山頂,又有摩崖刻石一方,有《白雲崖》詩一首,署名“純陽子呂岩”,其詩云:“古木叢林號白雲,高崖更去謁觀音。路登青嶂上頭上,寺隱白雲深處深。法鼓震開天地眼,飛輪推出聖凡心。時人到此如中悟,何必南岩海上尋。”此外,還有漢濱區大河鎮雙溪發現的呂洞賓詩碑,據刻石者“序”云:“安康沈桑雲水洞呂純陽祖師雁字詩,凡六十首。素軒羅仁美捐刻;燮堂郭桂芬敬書。”這六十首詩皆為七律,一氣呵成,氣勢宏大,驚世駭俗,把民間崇拜呂洞賓的文化現象推向極致(詩見後《藝文》)。與民間發現的呂洞賓之詩相比,安康文人創作的歌頌呂洞賓的詩詞就顯得過分柔媚,這裡錄清初安康詩人劉應秋詩、詞各一首,以饗讀者:

朝真洞韓真洞

其一: 新建柴扉道院(呂純陽曾憩於此)閒階細草淡清秋,鶴駕從茲遍十洲。水火甫能回氣運(院遭癸未陽侯,丁酉回祿之變),丹青果得肖風流。石枰雲鎖棋聲寂,酒肆台空浪碧浮。試問九還傳郭后,道人曾幾度金州。洞仙歌香溪洞(洞在郡南七里,明太守鄭公訪呂仙翁,輟棋啜棗。公以棗啖從人,童子拍其項,取其棗以去。至今郡人以為傳奇)。洞天不遠,松月長如曉,發澗騰山覓瑤草。見橋樑放鶴,洞府流丹,嘆舊日幾許,遊人盡老。殘棋半局,爛柯無人到,誰解得茶杯火棗。惟有孤蓬喬木,石磴溪流,長在也。數聲啼鳥,任重門台榭作丘墟,憑片片白雲,清風自掃。民間廣為傳頌的呂洞賓,在民眾心目中,是一個遊戲人間,扶危濟困,行俠仗義,處處幫助百姓的神人。道教經典中,常把他的名字與其師鍾離權連在一起,並稱為“鍾呂”。秦志安先生撰寫的《金蓮正宗記》盛讚說:“自古得道神仙數甚多矣!然而鍾呂之名獨顯於世,雖樵童牧豎,婦人女子皆知之者,何也?蓋慈悲之心,接物利生,無所不至,感人之最深耳。”民間的呂洞賓信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日益加深,並最終得到封建王朝的認可。北宋徽宗尊崇道教,曾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宣和元年(1119年)加封呂洞賓為“妙道真人”。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正月,又因北宗全真道士的請求,特下制詞褒封北宗五祖,其中呂洞賓由“純陽呂真人”升格為“純陽演正警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又贈呂洞賓封號為“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呂洞賓這一封號,一直延稱至清嘉慶十年(1805年),淮郡水漲清江浦,呂祖廟應禱示靈,得旨加“燮元贊運”四字於舊有封號之上,禮部複議祀日定祭品行示天下,令所在廟祀者,都如清江浦例。至今,安康一地所立呂祖祠、純陽宮額書榜文,仍可見到“燮元贊運”四字。天柱山上韓真人洞 安康一地,自古以來,相傳得道成仙的人很多,如:鶡冠子、鬼谷子、西城王君、茅盈、唐公昉等等。但是真正家喻戶曉的神仙卻是唐宋時的呂洞賓和韓湘子。這兩個人都是突起於元代的八仙中人物。所謂八仙,是指八位仙人。八仙群體的形成,固然與全真教大力宣傳分不開,但真正決定其在社會上廣泛流傳卻與元以後,雜劇、話本小說、民間傳說相互影響,不斷豐富有很大關係,有了文藝作品推波助瀾,才使這八位世俗化的仙人走進了人間的各個角落.八仙中的人物,有的歷史上確有其人,有的是小說、戲劇和民間故事中虛構出來的。集大成編出完整故事,使得八仙從此定型的是明朝人吳元泰《東遊記》,一名《上洞八仙傳》,又名《八仙出處東遊記傳》。該書第一回開宗明義說:“八仙者,鐵拐、鍾離、洞賓、果老、藍采和、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而鐵拐先生其首也。”其中呂洞賓、韓湘子即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

朝真洞朝真洞

在安康民間有很大的名聲,他們的傳說也廣為流傳。神仙呂洞賓前面已有論述。韓湘子,本名韓湘,是唐代大文學家、刑部侍郎韓愈的侄孫(傳說中變成侄子)。《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韓愈的侄子叫老成,長慶三年(803年)進士,官至大理寺丞。史書上沒有提到韓湘,也沒有記載其得道成仙的事。唐姚合官金州刺史時,嘗與韓湘交往,詩歌唱合,寫有《答韓湘》詩。錄如下:“疏散無世用,為文乏天格。把筆日不休,忽忽有所得。所得良自慰,不求他人識。子獨訪我來,致詩過相飾。君子無浮言,此詩應亦宜。但慮憂我深,鑒亦隨之惑。子在名場中,屢戰還屢敗。我無數子明、端坐空嘆息。昨聞過春闈,名系吏部籍。三十登高科,前途浩難測。詩人多峭冷,如水在胸臆。豈隨尋常人,五藏為酒食。期來作酬章,危坐吟到夕。難為間其辭,益貴我紙墨。”詩中“子獨訪我來”一句,是指韓湘未第時,功名不順遂,遠赴金州向姚合求教事,這也是韓湘與安康發生關係的惟一線索。韓湘是一個熱衷名利而又遭遇不遂的人,“屢戰還屢敗”。雖然最終考上了進士,注名吏部,但並不一定就能仕途順利,“前途浩難測”。從整篇的意思來看,與韓湘得道成仙毫不相干。韓湘之所以成為神仙,是唐人寫的《酉陽雜俎》里記載韓湘能染花變色,花中出現詩句的故事,以及後來韓愈因諫迎佛骨,被貶潮州,途經秦嶺遇雪,馬不能前,正在饑寒交迫之際,忽然韓湘掃雪而來,幫他到了藍關傳舍。韓湘問他:“你還記得當初花開時的詩句嗎?”韓愈驚悟道:“世事皆有定數,我將你寫的詩句補綴成一首七律,是這般寫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本為聖明除弊政,敢將衰朽異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成了仙人的韓湘,真正達到家喻戶曉的力量卻是民間傳說,文人創作只是民間傳說藉以發揮的由頭.韓真人洞,在金州城西天柱山。明代建祠祀大羅天仙韓真人。據安康民間傳說云:唐朝元和六年(811年)夏,金州西城旱魃為災,禾苗枯死,田地龜裂,百姓饑渴,流離載道。西城縣令崔立之軫念民膜,心緒如焚,以為天降懲罰,欲以死贖其罪愆。忽有人報說:大街上有瘋道人,高叫“賣雨”。崔立之隨人到街上,恭請道人回衙,問道人要賣多少錢?道人說;“汝以性命相抵,何須再付。”又

朝真洞韓真洞

問如何得雨?道人說:“不登壇,不上廟,閉上眼,雨便到。”崔立之閉上眼睛,只聽風聲雨聲,潑潑灑灑打在屋頂,城內外眾民歡呼。崔立之睜開眼睛,千恩萬謝,問道人姓名。道人說:“卓邊韋,水邊相,有族叔,在廟堂。”崔立之聽罷大悟:“汝是修撰之侄韓湘。”道人笑而不答。原來崔立之官大理評事時,韓愈為史館修撰,同朝僚友,關係甚密。崔立之因上言得罪宰輔,貶官金州西城,韓愈不忘故人,還寫了一首《寄崔二十六立之》的長詩慰問。崔立之當下問韓湘在何處仙山修道,韓湘站了起來,開口吟道:“西南一偉峰,高聳入雲端。此處是吾家,好把天地參。終日餐雲液,月下爐煉丹。漁鼓頻頻敲,人稱大羅仙”。吟罷,飄然而去。正是這美麗的傳說,天柱山上有了韓湘修煉的洞府,有了紀念性的韓真人祠,“天柱偉峰”遂也成了安康八景。歷任都督大帥、州守縣令,一遇天旱,便上山朝拜,求雨祈福。見於郡乘碑版者,有明嘉靖金州知州劉世用;有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鎮守陝西興安漢羌等處掛印總兵楊□,據興安州訓導康濟民《楊公德政碑》云:“丙申(康熙五十五年)之夏,旱魃為虐,人心惶怖,祈禱無從。都督楊公節鋮一方,先天下之憂而憂者也。慨然為民請命,聞天柱山舊有韓真人洞,禱雨輒應。自兵燹之後(三藩之亂,安康為吳三桂盤據,長達五年),廟貌傾頹,荒煙蔓草,荊棘縱橫,無復空谷之足音矣。公遣官取湫,拔草除荊,迤邐而入,凜凜乎其不可留也。既其出,不鏇踵而霖雨滂沱,萬姓歡騰中兆有年矣。公感其靈應,捐俸數百金建真人殿宇三楹,其它宜增補修葺者,次第而畢舉之,百年久廢之故址煥然一新。"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安康大旱,興安漢羌等處地方掛印總鎮都督府納爾珠噶巴圖魯三德,徒步上山祈雨,據郡人拔貢侯銓直隸州州判李鳴岡《納爾珠噶功績碑》載:“乾隆己亥春,承前歲之荒,人呼庚癸。是歲之夏,旱魃復災,遠近洶洶,民生元路。幸得我興郡總鎮督都三公愷惻為懷,先民之憂而憂者,查得前鎮楊、董、武、任、張、王、伸諸公,州牧劉、李各太守,凡有旱災皆禱於天柱山韓真人祖師洞,仙山顯應,有求斯得。公即齋戒沐浴,舍舟行之逸,而就山溪之險;忘炎暑之苦,而甘跋履之勞。虔誠懇禮,為民祈福。雨帥應驗而至,四野沾足。是秋大熟,百姓歡呼。群相慶曰:“粒我蒸民,是皆雨之所致耶?抑亦神之為靈也?實我三公之所賜也。”不寧惟是,公鏇捐俸,修理寺宇,培植山場。真所謂敬神如在,視民如子者也。竊思公一念之誠而神降福;一念之仁而民被其澤,公之德可銘鐘鼎而無愧矣。天柱山經這兩位大都督知州祈雨昭靈之後,名聲大著,以至舊白雲寺亦被湮沒無聞,自清康熙以後,遂成安康道教全真派道場。並設立有:“大羅天仙聖會”。《重續興安府志》云:“《安康縣誌》謂,在城西六十里天柱山,有韓真人洞。洞前有祠有碑,蓋記鎮軍郡守禱雨是山,而真人效靈,昭報神功所立者也。登椒遠眺,漢水自西南來,環繞如帶。

朝真洞韓真洞

東俯郡城,如在幾席間;而西南北諸峰,出沒於雲霄,儼如侍衛羅列,洵一邑之勝概也。按:《世系表》韓湘,字北渚,昌黎公愈從孫也。登長慶三年進士榜,官至大理丞。公貶潮陽,北渚實左右於患難間,是其聰明仁孝,沒而祀之宜矣。每年二月初四起至初八日,附近各縣朝山者踵趾相接,以其能興雲雨,故民事之惟謹也。”並在郡城西堤外為建天仙行宮,豐年則每逢七月一日及中元日,西堤內外農人分別酬神其中。若旱,則上山禱雨,迎木像或湫水於行宮,得雨,則就其處作報賽。韓河崖韓真人洞 平利縣南巴山腹地有名曰八仙鎮者,鎮東北側韓河右岸半山有韓真人洞,高大宏敞而又深邃爽適,有前後二進。洞內有泉一眼,清沏可漱,冬夏不涸。傳說洞前部為八仙論道之廳,洞後部為韓湘面壁之室。綠水青山,白雲護衛,仙境也。八仙地名,年久失考。載於典籍者,首見於明正德八年(1513年)季秀所撰《金貓關金雞山玄帝宮碑記》,署名有“守把八仙關平利縣典吏郭傑”字樣。這是當地最早記載這一地名的文物資料。清人蔣良淇所撰《東華錄》。也有類似記載:“嘉慶元年(1796年),白蓮教王之富等由楚入陝,有王行儉者,奉檄守平利八仙河。”嘉慶二十五年,陝安兵備道嚴如煜《會勘三省邊境以添文武官員事宜稟》更云:“興安府之平利縣,東西相距二百餘里,南北相距六百里。東連鄖竹、西接太平(城口)大寧(巫溪),該縣夾在川楚之中,最為要隘。正南之鎮坪距縣治三百六十里,化龍山、八仙河等處,均有未開老林。”可見除了關隘,清嘉慶期間,這一帶還沒有大規模開發,川壩而外,山中還有未開老林。這是見於典籍所載部分八仙地名材料。但是從中也證明了此地早在明代中葉前後,就有了八仙的神話傳說,並且已經演變為地域名稱。其中韓河韓(湘)崖出現最早,據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黃寬《平利縣誌》載:“散子坪……有平地一區,東臨韓崖,舊為營汛之所。”光緒《平利縣誌》:“散子坪,即今獅子坪”,並記有“散子坪塘汛”一事,故又稱兵房街。因知八仙街,古稱散子坪,亦稱獅坪街、兵房街。採擷民間傳說,“八仙”地名的來歷,卻是一首正義與邪惡較量,正義戰勝邪惡的人與大自然進行鬥爭的頌歌。“據說,明代弘治年間,興安州城有五個販鹽客到四川大寧鹽場背鹽,返回的路上經過散子坪,天空突然變色,風狂雨驟,眨眼間,河水暴漲,幾個人剛走到河心,洪水夾著樹木亂石沖了下來,來不及躲避,遂被急流掀翻,他們拚命掙扎,但是背上壓著沉重的背籠,不管如何努力,就是爬不起來。偏在這時,一條頭上長角的蛟龍

朝真洞韓真洞

在洪水中載沉載浮,張著血盆大口,向他們游來,眼看就要被蛟龍吞噬,嚇得魂飛魄散昏了過去。等到醒來發現已在岸上,只見一個青年道士正在燃燒篝火,他們圍在火邊烘烤衣服,看到背籠放在一邊,鹽也沒有被水化掉,心中奇怪,不知說什麼好,只是千恩萬謝感激青年道士救了他們的命。因問道士姓名,要回家立生祠祭奉。道士笑道:“我們是鄰居呀!”這幾個人怎么也想不起有這樣的好鄰居,就問道:“你怎么也來到這裡?”道士仍然笑容滿面地說:“郡城雖好,沒有這裡清靜。”這幾個人明白了,原來他是從郡城搬遷到這裡來修行的隱士,便問他現在住在何處,道人向東北方向一指,這幾個人扭頭看去,只見一片山崖,雲遮霧罩,待回過頭來,道人已無蹤影,他們才知道是神仙搭救。回到興安州一講,大家才悟到這個鄰居,原來是在天柱山修煉的大羅天仙韓湘子。”有了韓湘子在韓崖洞修煉的原型傳說,八仙到這裡談經證道就有了依據,於是民間便衍生了更多的八仙神話。其中一則說:混沌初開的時候,沒有人類,大地一片寂靜。女媧摶土作人後,大地才有了生命,從此到處可以聽到歡聲笑語,人們過著安祥幸福的日子。忽然有一年,天塌地陷,大地向東南傾斜,日月星辰錯位,世間一片黑暗,大水從天空裂縫處滾滾而下,九州洪水泛濫。一些毒蟲猛獸,妖魔鬼怪趁機傾巢而出,殘害生靈。人類面臨空前大劫難,女媧為了拯救人類,便開始鍊石補天。天補好後,又斬除毒蟲猛獸。一條僥倖逃脫的大蛇,跑到巴山老林蟄伏起來。過了一年又一年,也不知過了多少年,大蛇蠢蠢欲動,開始撲獵林中的兔子、小鹿充飢。吃完了林中的小動物,便吃山上的野豬、野牛,最後竟然把大象也當作充飢的獵物。古書上說的“巴蛇吞象”就指的是這條蛇。大蛇受日月之精華,動物精血之滋潤,修煉成蛟龍,能隨心變化,忽大忽小,經常興風作浪,撲食人類。韓湘子來到韓崖洞後,見惡蛟殘害生靈,自己功法不能致它死命,於是請來李鐵拐、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曹國舅,加上自己共八位神仙,等到惡蛟出來興風作浪時,就在平地上擺開八仙陣,作法召來雷部諸神,只見天上旌旗簇簇電光閃,雷霆轟轟山河動,惡蛟見勢不好,逃上山中叢林躲了起來。於是八位仙人齊念“降龍咒”曰:“天上神龍、地上蛟龍、人之毒龍,降者自伏,拘者自從,呼者即至,不見其形。吾等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攝。”就這樣把大蛇殛死山頂,化成一座山峰,這就是化龍山

朝真洞韓真洞

後來人們又把擺八仙陣的地方叫八仙河,以感謝八位仙人在這裡為民除害。自此以後,八仙就在韓仙洞里談仙論道,敲棋吟詩,時顯威靈,解救人間危難。據說,嘉慶初,官軍追殺白蓮教至此,山上忽然豎起八面仙旗,官軍疑有埋伏,慌忙撤退,農民軍獲勝,便在山上修起寨子抵禦清軍,這就是鎮北的八仙寨。後來人們經常見到八位仙人坐在寨子上奕棋,伸腿入河中洗腳。關於八仙的民間傳說,各縣都可以蒐集很多,大多是與人民生活休戚相關的故事,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是“李鐵拐賣藥”的傳說。據《重續興安府志·方外》載:“跛道人,不言姓字,人以其跛,爰以跛道人呼之。常攜一葫蘆,賣藥新城北門外什字路旁(今安運司前),鎮軍皂君保,見而異之,索觀葫蘆,其中別有天地。自是道人不復見。或疑為李拐仙雲。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建坊於其地,額曰‘葫天勝境’,蓋記飛鴻雪印耳。”概而言之,安康八仙信仰,主要表現在對呂洞賓、韓湘子的尊崇。這種尊崇在明清之際出現,一直持續到民國時期。雖然這種尊崇主要是從民間傳說而來,說者異辭,不免各有所發揮,以致相互矛盾,原始而粗糙;口傳又限於地域,流傳不廣,如平利八仙河、漢濱韓真人洞、漢陰乘鶴觀以及鳳凰山擂鼓台黃龍洞,都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徵。地方上的道徒為了自神其教,又不免將民間傳說納入神仙之列,於是修廟奉祀,儼然成為一方保護神

金華三洞

金華北山的“雙龍”、“冰壺”、“朝真”洞,合稱為“金華三洞”。道家稱它為“第三十六洞天”。雙龍洞位於金華北山西北麓,離城約13公里,海拔520米。它的特點是“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千百年來人們譽為“水石奇觀”。雙龍洞由內洞和外洞組成,外洞面積1200平方米,可容千人,洞中常年溫度約在15攝氏度左右。一進洞口可見宋代書法家吳琳手書的“洞天”二字。洞口兩側上端懸有兩個鐘乳石“龍頭”,形象逼真。外洞洞底平坦,洞內石壁上鐘乳石和石筍縱橫交錯,有的形似珍禽異獸,其中還有一黃色鐘乳石,高達5米,如飛瀑傾瀉,人們稱之謂“石瀑”。外洞東壁下有個小穴,內有清泉溢出,泉水清涼甘洌。從外洞進入內洞須經此小穴逆水而行,洞穴寬3米餘,僅容兩隻小船並行進出,水面離穴頂30餘厘米,欲進入內洞,必須平臥船中,仰面擦崖而過,饒有異趣,古人有“千尺橫樑壓水低,輕舟仰臥入口溪”之句。船行約10餘米就進入內洞,內洞面積2000多平方米,洞底崎嶇不平,洞頂高低起伏,洞內鐘乳石石筍比比皆是,奇形怪狀,燈光輝映,宛若置身於“水晶龍宮”。游完內洞,折返外洞,可以從外洞東南角一名為“龍耳”的小洞出去,再折向東北拾級而上,經赤松亭至冰壺洞。冰壺洞,海拔580米,洞口朝天,垂直而下,口小、肚大、洞深,內有飛瀑。形似“冰壺”而得名。洞深120米左右,由洞口朝下望去,幾米以下,即一片漆黑,深奧莫測。從洞口至洞底築有石階260餘級,石階邊上有護桿。順石階而下約20步,就能聽到瀑聲如雷,愈往下聲愈大,能見一掛瀑布,從洞頂右側石隙中飛噴而出,高達20多米,其勢雄偉無比。郭沫若游北山時,對冰壺洞大力讚賞,留有“壓倒雙龍何足異,嵌崎此景域中孤”之句。出冰壺洞由東轉西而上約1公里,即為朝真洞。它又名真人洞,據傳洞內曾有石真人。洞海拔887米,洞口向西,前臨深壑,背依青峰,洞前眺望。四周芙蓉、鹿田諸峰挺立,宛若百僧朝聖求真,因而得名。洞曲折而深長,崎嶇而高曠,洞中有洞。洞內有一線天石花瓶螺螄洞石棋盤諸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對金華三洞有貼切的描繪:“朝真以一隙天光為奇;冰壺以萬斛珠簾為異;而雙龍則外有二門,中懸重幄,水陸兼奇、幽明湊異者矣!”金華市內還有太平天國侍王府八詠樓天寧寺等名勝古蹟,

朝真洞韓真洞

附近蘭谿市境內有六洞山、諸葛古鎮等名勝。金華雙龍洞距金華市區約15公里,坐落在海拔100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層的雙龍洞之外,還有中層的冰壺洞和最高的朝真洞。雙龍洞分內、外兩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餘米,廣、深各33餘米,面積1200多平方米。洞內陳放著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雙龍洞最奇趣的是外洞與內洞之間,有一塊巨大的岩石覆蓋在一流清泉之上,水道寬丈余,岩底僅離水面一尺左右,進出里洞,只得用小船,人直躺在船底,小船從岩底的水面穿引而入,當穿到岩底中間時眼前一片漆黑,似乎周圍的岩石一齊朝身上擠壓過來,岩石几乎擦著鼻子。進約二三丈,又豁然開朗,被譽為奇觀。內洞約有2000多平方米,岩洞深邃。在小船上岸處,抬頭仰望,有一條青色鍾乳岩紋自東北洞頂蜿蜒而來,另有一條黃色鐘乳石自西北俯衝而至,人們稱為“雙龍”,龍狀清晰可辨,形象逼真。洞內鍾乳、石筍奇形怪狀,縱橫交錯。冰壺洞的洞口朝天,深達40多米。俯首下視,寒氣襲來,洞不見底,故稱“冰壺”。遊人可踏著石階,盤曲通達洞底。冰壺洞內的瀑布從15米左右高的洞頂傾瀉,瀑聲轟隆,震耳欲聾。朝真洞的洞口向西,前臨深壑,背依青峰。洞前眺望,四周群峰挺立,宛若百僧朝聖求真,洞名即由此來。洞中鍾乳高懸,石筍遍地,其中一根大石筍形似“觀音”,稱“觀音大士像”。洞的上方有一“天窗”,透進一束陽光,宛如半月,也稱“一線天”。 雙龍洞現為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素以林海莽原奇洞異景、道教名山著稱於世。雙龍洞位於雙龍景區的中心,是整個景區的核心與象徵。雙龍洞成為自然風景名勝的歷史已有1600多年。它海拔520米,由外洞、內洞及耳洞組成。外洞寬敞,面積達1200平方米。常年洞溫為15攝氏度左右,冬暖夏涼,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涼”之感。內外洞有巨大的石屏相隔,僅通水路,水路長十餘米、寬三米多。內外洞的相隔與相通,形成了雙龍洞最鮮明的特色。古詩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要從外洞進內洞,須平臥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有驚無險,妙趣橫生,堪稱遊覽方式一絕,有“水石奇觀”之譽。內洞略大於外洞,如果說外洞是“龍廳”的話,那么內洞就是“龍宮”。洞內石鐘乳石筍眾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顏色各

異,有“黃龍吐水”“倒掛蝙蝠”“彩雲遮月”“天馬行空”“海龜探海”“龜蛇共生”“壽星與仙桃”“青蛙盜仙草”等四十餘種景觀,幻化多變,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龍宮雙龍洞有著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文化遺產博大豐厚。東晉以來就為世人所鍾情,唐宋明清幾度輝煌,文人墨客慕名而來,李白王安石孟浩然蘇軾李清照等歷史名人都曾有佳作。旅行家徐霞客寫下了4000多字的遊記。現代文學家郁達夫、葉聖陶、郭沫若艾青等都為雙龍洞寫過膾炙人口的名作。毛澤東、朱德、宋慶齡、彭德懷、陶鑄、彭真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在此留下了足跡。洞內留有多處古今名人的墨寶。石鐘乳和石筍的形成石鐘乳、石筍都是由石灰質聚集而成的。岩洞中的石灰質溶解在水裡,水中的石灰質一點一點地聚集起來,在洞頂逐漸形成冰錐狀物體,這就叫石鐘乳,也叫鐘乳石(類似北方冬季屋檐下的冰柱)。洞頂的水滴落在地上,石灰質也逐漸聚集起來,越積越高,形成直立的筍狀柱體,叫石筍。石筍常與石鐘乳上下相對,日久天長,有些石鐘乳與石筍連線起來,就成為石柱。石鐘乳和石筍都有各種各樣的形狀。那些頂天立地的“靈芝柱”,就是石筍和石鐘乳對接起來之後形成的。據說,石筍和石鐘乳,每百年才長高一厘米(一公分,十毫米)。雙龍洞簡介:雙龍洞屬岩溶景觀,位於雙龍洞景區中心,以洞中有洞、臥船入洞為特色,是整個雙龍風景名勝區核心景觀和標誌景觀,根據史料記載,西漢元帝年間(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劉仲卿大將遭誣貶後,隱居於金華山中,唐代的柳宗元為之撰寫了《劉仲卿隱金華洞》(雙龍洞古代亦稱金華洞),從那時算起,雙龍洞的歷史已長達2000多年。雙龍洞海拔約520米,由內洞、外洞及耳洞組成,洞口軒朗,兩側分懸的鐘乳石一青一黃,酷似兩龍頭,兩龍頭在外洞,而龍身卻藏在內洞,故名“雙龍洞”。傳說,古代婺州連年大旱,民不聊生,青龍黃龍知後,偷來天池水,拯救了百姓,卻因觸犯天條被王母娘娘用巨石壓住脖頸,困在雙龍內洞,但雙龍仍頑強地仰頭吐水,清澈泉水至今潺潺不絕。外洞寬敞高廣,面積約1200平方米,可容千人集會。常年洞溫保持在17℃左右,冬暖夏涼。特別是在炎熱夏日,金華人和遊客到洞中納涼已成千古風俗,比起天然空調,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古人形容得好:“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涼”。 外洞洞壁有眾多摩崖石刻,洞口北壁“雙龍洞”三字,傳為唐人手跡,後由民國交通次長臨摹刻撰;南壁“洞天”二字,為宋代書法家吳琳的墨寶;“三十六洞天”五個大字,則為國民黨元老、近代書法家於佑任先生之手筆;最裡邊石壁上還有“水石奇觀”石刻和清代名人探洞遊記碑刻;近代合肥遊人的“雙龍洞”三字石刻,很有趣味,他將“龍”字反刻,寓意雙龍洞的兩龍頭,要站在洞廳內往外反過來

朝真洞韓真洞

看,才能看到他們的真面貌.外洞廳北有一掛黃色“石瀑”,儼然是古人衣袍,這就是傳說的“呂先生藏身”景點,相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隱身於此,又有傳說是,有個村姑誓不嫁搶她的財主,被鎖困在洞中,呂洞賓就是從這裡去營救洞中的村姑的。靠廳北盡頭就是“駱駝仰首”、“石蛙窺穴”、“雄獅邁步”、“金鷂展翅” 等景觀,特別是洞中的岩溶景觀“仙人田”層層疊疊,使人不由產生來到世外的感覺。內外洞之間有巨大的屏石橫亘相隔,僅有狹窄的地下河相通,河長15 余米,寬3米多。要想進入內洞,只有屏息仰臥小船中,逆水擦岩而過,不得稍做抬頭,否則就有碰破鼻尖之虞,很是驚險,遊覽方式為世界獨有(見圖2)。古詩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就是描寫歷史上就是如此探洞的。明朝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在400年前,則是向洞前的潘老太太借了澡盆,解衣游進雙龍內洞的。“千尺橫樑壓水低,輕舟仰臥人回溪”,進入內洞就宛如置身仙境龍宮了。內洞更大於外洞,面積約3500平方米,洞內鐘乳石石筍石幔、石柱、石鐘、地下泉水眾多。“神龍見首不見尾”,在洞內你就可以見到兩龍的龍身、龍爪、龍尾了。其他主要景觀有“晴雨石”等數十多個岩溶景觀,琳琅滿目,惟妙惟肖,遊客至此,都會忘記塵世的喧囂,體驗“洞中方一日,人間已三載”的神奇。明代的徐霞客根據雙龍洞“外有二門,中懸重幄,水陸兼奇,幽明湊異”的獨特景觀特點和價值,把她列為“金華山八洞”的第一位。 葉聖陶寫過遊記:記金華的雙龍洞4月14日,我在浙江金華,游北山的雙龍洞。出金華城大約五公里到羅甸,過了羅甸就漸漸入山。公路盤曲而上。山上開滿了映山紅,無論花朵和葉子,都比盆栽的顯得有精神。油桐也正開花,這兒一叢,那兒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紅色,在別處似乎沒有見過。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艷。一路迎著溪流。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流聲也時時變換調子。入山大約五公里就來到雙龍洞口,那溪流就是從洞裡出來的。在洞口抬頭望,山相當高,突兀(wù)森郁,很有氣勢。洞口像橋洞似的,很寬。走進去,仿佛到了個大會堂,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

朝真洞韓真洞

,在那裡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泉水靠著洞口的右邊往外流,這是外洞。在外洞找泉水的來路,原來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雖說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隻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並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船兩頭都繫著繩子,管理處的工人先進內洞,在裡邊拉繩子,船就進去,在洞外的工人拉另一頭的繩子,船就出來。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自以為從後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大約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入了,這就到了內洞。內洞漆黑一片,什麼都看不見。雖然工人們提著油燈,也只能照見小小的一塊地方,餘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寬廣。工人高高舉起汽油燈,逐一指點洞內的景物。首先當然是蜿蜒在洞頂的雙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我順著他的指點看,有點像。其次是些石鐘乳和石筍,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大都依據形狀想像成神仙、動物以有宮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形狀變化多端,再加上顏色各異,即使不比做什麼,也很值得觀賞。在洞裡走了一轉,覺得內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來間房子那么大,泉水靠著右邊緩緩地流,聲音輕輕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我排隊等候,又仰臥在小船里,出了洞。金華雙龍洞導遊詞:遊客們,我們現在來到了曾經在葉聖陶老先生筆下提到過的久負盛名的雙龍洞。我們都知道,金華的各種溶洞是“金華四寶”之一,那么有沒有人知道他們是怎樣形成的呢?其實,我們在中學裡的地理課應該學過,這種溶洞是一種特殊的地貌類型,我們稱之為“喀斯特地貌”,是水對可溶性岩石(碳酸鹽岩、石膏、岩鹽)進行以化學溶蝕作用為主而形成的地貌。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的利亞半島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而在我國,喀斯特地貌亦稱岩溶地貌。這種地貌在地下發育著地下河、溶洞等。而在溶洞內有多姿多彩的石筍、鐘乳石、石柱,奇形怪狀,美不勝收,呆會兒我們進洞後可以大膽的發揮我們的想像力去欣賞他們。除了金華雲南的石林和桂林山水都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表現。 那么我們先看一下,在洞口的“洞天”兩個蒼進有力的大字是由宋代書法家吳琳所書。大家可以找

朝真洞韓真洞

一下,雙龍在哪裡呢?(遊客找)其實,我們在洞口是找不到的,我們可以先走進來,抬頭往外望,原來兩條龍頭分別伸在外面,栩栩如生。 而龍身卻在我們的洞裡,那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很久以前金華的人民得到兩條龍的保佑,風調雨順,豐衣足食。但時間長了,這裡的人民就很懶惰了,就等著天上掉餡餅,兩條龍看不過去就躲到洞裡去了,於是這裡不再風調雨順,民不聊生。黃大仙看到也是很難過,他就想辦法用仙水只把龍頭引出來,這樣,只要人民比較勤勞的話,還是可以過著舒適的生活的。從此,金華的人民以勤勞著稱。我們再看對面的牆上的“雙龍洞”三個字,是不是發現有些問題?對,“龍”字是倒寫的,這個意味著龍身就在裡面,從裡面看出來,才是正面。 那么用一句話來形容雙龍洞的最大特點便是“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這個怎么說呢?原來,雙龍洞由內洞和外洞組成,我們現在從外洞進入內洞必須經此小穴逆水而行,水面離穴頂30餘厘米,想進入內洞,必須平臥在船里,仰面擦崖而過,非常有意思。那么講到這個船呢,我還要提一提兩個人,哪兩個人呢?他們是中國老領導人中唯一沒有進過雙龍洞的人,一個是毛澤東,一個是郭沫若毛澤東晚年的時候因為發福,沒有辦法臥船進洞,還曾卡在中央進退兩難,還是衛兵硬把船往下壓才解了圍;而郭沫若是因為覺得自己是文人怎能平臥船上讓人拉來拉去,自認清高才不肯進洞的。 好了,現在大家就請排隊上船,體會一下臥船的樂趣,進了內洞我會聘請景區導遊為大家仔細講解裡面的景致的。至宋元佑六年(1091年),婺州太守祈雨北山,從此名聲大振,遊人不絕,譽滿東南。宋朝名相王安石贊為"橫貫東南一道泉"。現山、石、水、洞等勝景風貌依然,險、奇、秀、幽的景觀氣派猶存。雙龍風景區位於海拔500-1312米之間,是一處以山嶽森林為背景,地下懸河、岩溶奇觀、赤松祖庭為特色,觀光度假、康體休閒、海外朝聖等為主要旅遊活動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區。全區劃分為雙龍洞黃大仙大盤天、優遊園、仙鶴妍、尖峰山等六大景區,景區現規劃總面積為79.7平方公里。神奇的溶洞景觀、豐富的人文景觀、神秘的道教文化與森林生態環境融為一體,呈現了國家公園的雛型。雙龍洞天仙境不僅是古代騷人墨客尋幽探勝的世外桃源,更是現代海外僑胞尋仙訪跡、朝覲膜拜的聖地。 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北山,從雙龍洞經"龍耳"洞,拾級而上200多米,便到冰壺洞。冰壺兩洞已於1991年年底打通,

朝真洞朝真洞

雙龍洞內洞上行50多米,即可聞冰壺洞內瀑布的"若擊鼙之聲者"。再上行就能欣賞"銀河倒瀉入冰壺,長有驚雷陣陣呼"的洞中懸瀑奇觀了。穿越一條百米長的“地下長廊”,即到達“洞口小、肚大、洞深,內有飛瀑,形似冰壺”而得名的“冰壺洞”。冰壺洞海拔580米,洞深120米左右,洞口朝天,垂直而下,深奧莫測。為一傾斜而下的豎井狀的落水洞,洞底坡度約為40°,斜長約140米,垂深約70米。從洞底登至洞口有石階260餘級。冰壺洞內景色主要為懸掛瀑布,其從暗河飛瀉而出,落差達20米,聲若巨雷轟鳴,其勢壯觀無比,為國內外洞景所罕見。瀑布落下又似飛珠濺玉,冰花亂舞,而水流立即潛入洞底,不留水潭。宋代著名學者金履祥贊冰壺洞詩曰:"澗外煙雲膚寸合,洞中冰雪百尋飛。壺中日月憑誰記,水自飛蒙雲自歸。"冰壺洞底裂隙中還發育有"仙牛角"、"觀音弄"等支洞,不可深入。洞中不僅銀瀑飛瀉,而且鐘乳石千姿百態。飛瀑旁有一巨大鐘乳石狀如佛手倒掛。洞底有一石筍突兀而起,高達三四丈,色澤晶瑩如玉。洞底還有多處鐘乳石,形狀奇特,令人驚嘆。在冰壺洞洞口,立有郭沫若手書的"冰壺洞"洞名碑,碑陰鐫刻郭沫若手書的七律詩一首。

中國溶岩洞穴

岩溶洞穴是一種重要的旅遊資源。岩溶神奇秀美,洞景幽幻迷人。我國大中型洞穴主要分布在貴州、廣西、雲南、湖北、湖南、四川、江西、廣東、浙江、安徽、江蘇以及山東、遼寧、河北、北京等省區岩溶發育地區。在南方一些地區分布很集中,如貴州北部、湘西、廣西、雲南等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