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兒井

清涼山名勝古蹟之優美天下馳名,這一名山傳到了呂洞賓耳內。這是一位最愛浪遊江湖的風流散仙。他遇鍾離權,學來月訣得道。你看他面如秋月,眼如朗星,五綹長須,手持拂塵,身背飛劍,頭帶切雲冠,身穿芙蓉衣。這天,風和日麗去游清涼山。

名稱

月兒井

傳說

駕朵祥雲向北飛去,到了延安地界,拔開雲頭往下一望,只見那清涼山蒼松翠柏,亭台樓閣格外壯觀。正如昔人詩中所寫: “步上城東日正西,層層樓閣與天齊,分明目送三千里,仿佛身登萬丈梯。”他收了祥雲,輕輕落到清涼福地。見一棵老松長的奇特,遠看象條,近看象耙傘,他倚樹而歇。在清風明月下睡了片刻,去飲了“定痂泉”水,看到一彎月影在延河中泛波生輝,非常優雅。又看到清涼山右邊有口井,左邊卻沒井,不相對稱,就在鷲峰嶺下,念動真言,召來六丁六甲鑿出一口深井,一泓清水涓涓滲出。洞賓又嫌美中不足,順手用清風劍在鷲峰岩戮了一個月牙口,一個月影映在井中。霎時間,井中湧出一彎新丹,隨著泉水泛漲,越涌越高。院內高聳的石壁上,昔人書刻的“鷲峰泉”三字和吳瑞書刻的“涌月”二字歷歷在目。洞賓踏上“曲徑通幽”的石階攀登而上,又看了看井中彎月,月兒井中月與天上月交相輝映。在此,他還飽覽了鳳凰山雄姿和延州全貌。他詩興大發,題詩石上。其中有“糊飛玉液渡南條,古洞何人吹玉簫。響如清夜洞聲落,月影微微過慚橋”。廟裡的和尚,只見雲影冉冉而去,細看石上詩,有大唐進士呂岩題字,才跟蹤看他知純陽到這裡,點化了月兒井,成了清涼山八景之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