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灸療法

盒灸療法

盒灸療法又叫灸盒療法,是將點燃之艾條放於特製木盒之鐵網上,罩著所灸部位,進一步增強溫經通絡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盒灸療法是器械灸之一。

概括

盒灸療法又叫灸盒療法,是將點燃之艾條放於特製木盒之鐵網上,罩著所灸部位,進一步增強溫經通絡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盒灸療法是器械灸之一。清代祁坤所著《外科大成》中黃蠟灸法有“先以濕面隨腫根作圈,高寸余,實貼皮上,勿令滲漏。圈外圍布數重,防火氣烘膚”之述。盒灸療法乃是以木盒罩所灸部位,而增強溫經通絡之效,因其有節省人力、簡便易行之優點,故受到病家及醫者所歡迎。

操作方法

一、製作灸盒
根據所灸部位之不同,用薄木板做成大小不同、規格不一、有活動蓋子的無底盒子,盒高均為12cm。盒內1/2高度處固定一張鐵絲網(規格為50~100目/cm。),盒底兩側可釘上兩塊紗布以保溫。
二、使用方法
先將灸盒無底的一面罩住需灸部位(如用於溫針則先在穴位上刺入針,後蓋上艾盒),然後點燃1寸左右長的艾條(根數依所灸部位確定,一般為五六根),對著罩在盒下的經絡和穴位,橫放於盒中網上,最後蓋上盒蓋。

主治病症

一、絲蟲病象皮腫、乳糜尿
位置:盒灸神闕、膻中、關元、氣海等穴。
二、慢性支氣管炎
位置:盒灸大椎、肺俞(或風門)、膏肓。
三、單純性甲狀腺腫、甲狀腺機能亢進
位置:盒灸天突、大椎、膻中。
四、消渴
位置:盒灸關元。
五、膈肌痙攣
位置:盒灸膻中、中脘、關元,如不止加灸腎俞。
六、小兒消化不良
位置:盒灸天樞、關元、神闕。
七、遺尿
位置:盒灸命門、關元。

八、遺精
位置:盒灸心俞、腎俞、白環俞、命門、關元。
九、陽痿
位置:盒灸膈俞、腎俞、胃俞、命門、腰陽關、關元、中極。

十、尿瀦留、尿失禁
位置:盒灸三焦俞、小腸俞、中極。
十一、慢性腰背痛
位置:盒灸腎俞、大腸俞、腰眼、命門、十七椎下、腰陽關。
十二、急性乳腺炎
位置:用蔥白或大蒜泥敷患處,後用盒灸。
十三、痛經
位置:盒灸關元、曲骨、子宮穴。
十四、功能性子宮出血
位置:盒灸中極、子宮穴。
十五、白帶
位置:盒灸命門、神闕、中極。
十六、少乳
位置:盒灸膻中、乳根穴。
十七、月經不調
位置:盒灸三陰交、關元。
除上之外,一般灸法和溫針治療的病證面積較大者,如神經生皮炎、濕疹、凍瘡等,均可套用本法局部灸治。

注意事項

1.灸盒的高度不宜隨意升高或降低,太高則無效,太低則易燒傷皮膚。
2.注意盒內的溫度調節,如溫度太高則將盒蓋稍移、留一小間隙以降溫。
3.灸時體位要保持平穩,避免艾炷滾動。
4.治療時注意觀察,防止艾火掉下燒著衣物和皮膚。
5.每次灸治時間根據病情而定,一般為10分鐘左右。
6.其它注意事項同艾灸療法。

常用針灸手法

中醫針灸,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用捻、提等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針灸是中國古代常用的治療各種疾病的手法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