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竹馬灸療法

騎竹馬灸法為一種特殊類型的瘢痕灸法。該法最早見於東軒居士《衛濟穴書》,宋•聞人耆年《備急灸法》附收此法。近人也有套用報導,可供參考。\r\n\r\n 

騎竹馬灸法為一種特殊類型的瘢痕灸法。該法最早見於東軒居士《衛濟穴書》,宋•聞人耆年備急灸法》附收此法。近人也有套用報導,可供參考。

操作方法

定穴法:測定從上肢曲澤穴至中沖穴之間距離;再從尾閭骨長強穴沿脊柱正中線向上,按此距離量其盡端,用朱點之,從點各旁開1寸為騎竹馬穴,約在第10胸椎棘突下旁開1寸。灸時,取長1.5m、直徑約25cm的竹桿一根,放在兩個桌子上,竹桿上可墊氈褥等軟物。讓患者騎在竹桿上,兩足下垂,勿著地,身挺直,兩人在旁左右扶定,尾閭骨要正貼在竹桿上,點好穴位,作好標記;先塗大蒜汁,將艾炷置穴上,點燃施灸,灸5~7壯。灸後貼清水膏或消毒紗布。化膿時,每日換膏藥1~2次,灸瘡約4~6周癒合。

主治病症

腦疽、腸癰、牙癰、四肢遠端部位的一切癰疽疔瘡等。近來有人用治脈管炎也取得一定療效。

注意事項

在灸瘡化膿時,局部應注意清潔,避免污染,以防並發其它炎症。

常用針灸手法

中醫針灸,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用捻、提等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針灸是中國古代常用的治療各種疾病的手法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