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字形墓

甲字形墓

甲字形墓,中國古代墓葬制度之一。只在墓室南面有一個墓道﹐規模一般都較中字形墓為小。

名稱由來

甲字形墓,墓室一般也是一個大型的長方形或方形以及特殊變異形的橫穴洞室,墓室一端延伸出一條墓道,全墓平面約呈“甲”字的外形,故名。

歷史

甲字形墓甲字形墓

甲字形墓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中已初見早期形態或雛型,這便是甘青地區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中所見的凸字形墓。真正確立和成熟的形態始於商代

甘青地區馬家窯文化半山、馬廠類型遺址發現的凸字形墓,墓室是橫穴掏洞,外延豎穴墓道,這是迄今所見中國最早的帶墓道的墓,已初具甲字形墓的雛形。甘肅齊家文化中也發現類似的凸字形墓,一般是橫穴洞室外延一條梯形或長方形的豎穴墓道。

此類墓有單人葬和合葬,死者是一般氏族成員。商代晚期是甲字形墓確立和發展、規模最宏大、隨葬最講究的時期。安陽殷墟侯家莊西北岡王陵曾發現七座,河南羅山蟒張也發現1座,前者的墓主是王室成員或貴族,如傳說司母戊大銅鼎所出土的甲字形墓,據鼎中銘文記述,墓主是武丁王的配偶即王后司母戊(婦妌),後者是諸侯方國的君主或貴族。陝西寶雞茹家莊等遺址發現的此形墓,說明西周時期也流行甲字形墓習俗。從茹家莊墓地發掘的兩座此型墓,結合出土遺物和銘文情況看,可知墓主是當地的貴族。

發現

河南

2000年,河南洛陽市考古工作者在配合洛陽市二十七中基建項目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一座墓室呈“亞”字形、有4條墓道的大墓及一座墓室為方形、有2條墓道的“中”字形大墓。另外,在“亞”字形墓的東北角還發現並列陪葬的車坑、馬坑,它們相隔僅1米。據安陽殷墟的經驗,“亞”字形、“中”字形大墓必為天子之墓,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出土墓只是個“甲”字形墓室,而出土1928件隨葬品的婦好墓只是個豎井,沒有墓道。從形制上說,“甲”字形墓比“亞”字形墓低兩個檔次、比“中”字形墓低一個檔次。

到目前(2009年年底)為止,洛陽發現‘甲’字形墓10多座,至於‘甲’字形墓是天子墓還是貴族墓,尚需綜合研究。

陝西

張安世墓鳥瞰圖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張安世墓鳥瞰圖(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從2008年8月開始,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配合基建對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韋曲鎮東原的高等級漢代家族墓進行了發掘,因該墓園屬於鳳棲原範圍,故又稱為鳳棲原西漢家族墓。近長方形的墓園,由一座帶有6個陪葬坑的大型甲字形墓以及數座中、小型甲字形墓以及規模較大的祠堂建築基址和相關的壕溝等構成。

張安世家族墓中張安世的墓級別最高,同時墓園東、西、北各側也發掘出了規模不一、數量較多的墓,這些墓道均朝著墓園方向。包括大型積沙積石積炭墓1座,積沙墓1座,磚室墓2座,土洞墓4座,出土有陶器、釉陶器、車馬器、玉器、鐵器等隨葬品數百件。

大型甲字形墓為“列侯”級別墓葬。從甲字形大墓的從葬坑中清理出數百件著衣彩繪陶俑、木俑以及幾十件精美的青銅鐘、鉞、滴漏、車馬器等。隨葬的這些陶俑出土時均為裸俑,整齊排放,身高60厘米左右,其精緻水平與杜陵和陽陵出土俑相差無幾。

中國古代墓葬制度相關知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