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床

棺床

棺床為紅砂岩石建築,位於中室的正中而稍偏後。……床作須彌座式,高 o.84,長7.45,寬3.36米。床上鋪珉玉版一層,周邊用47厘米見方、厚5厘米的玉版正嵌,中心則用較小的玉版(36厘米見方)斜嵌,鑲心四角及中心則兼嵌綠色珉玉。須彌座的方澀厚11.5厘米,東、南、西三面皆刻龍戲珠。南面刻二龍;東、西兩面各刻三龍,並問以雲氣紋,北面僅刻雲氣紋。罨澀厚約6厘米,雕仰蓮一周。

基本資料

圖片圖片

棺床為紅砂岩石建築,位於中室的正中而稍偏後。……床作須彌座式,高 o.84,長7.45,寬3.36米。床上鋪珉玉版一層,周邊用47厘米見方、厚5厘米的玉版正嵌,中心則用較小的玉版(36厘米見方)斜嵌,鑲心四角及中心則兼嵌綠色珉玉。須彌座的方澀厚11.5厘米,東、南、西三面皆刻龍戲珠。南面刻二龍;東、西兩面各刻三龍,並問以雲氣紋,北面僅刻雲氣紋。罨澀厚約6厘米,雕仰蓮一周。

歷史資料

棺床棺床

1:前蜀王建墓的棺床。

又在棺床的東西兩面排列著十二神。《前蜀王建墓發掘報告》說:

棺床東西兩側列置十二神,每側六人,東一、東六、西一、西四為單置,余皆兩兩相併。神像僅刻半身,股以下則埋於地中。自股至頂高約50-60厘米。神身著甲,頭束髮或戴盔,雕刻極為精細。盔甲上原皆敷色貼金,但大半已脫落。

十二神所披之身甲為前後兩方,於肩上革帶扣系,腰束帶。背甲作連鎖狀,或者亦即所謂鎖子甲。胸甲則各不同,其屬鐵甲的有魚鱗式的胸甲、有札甲,另也有皮甲,披膊亦各不同,有作魚鱗式,亦有皮甲式者。

十二神像中有六人戴冠,計為東二、東四

、東六、西二、西四和西六,冠形僅繞額一周,頭頂則露髻於外。其他六像皆著盔,計有東一、東三、東五、西一、西三和西五,視其樣式,似為皮製。此十二神中,戴冠者與戴盔者相間,在造像上必有一定意義。

各神像皆以雙於置手棺床之下,似將棺床抬起擁護者然。標本2:後蜀孟知祥墓棺床。

後蜀孟知祥墓(和陵)是一座建築規模浩大,結構獨特的墓室。墓室全用青石砌成,呈並列的三個圓錐形穹窿頂結構,頗似三個並列的佛塔。三室中以中室較高大。中室的穹窿頂以蟠龍封頂,為棺室,兩側為耳室,有門道與墓室相通,為放置隨葬品之用。棺室內橫置為紅砂石所砌的棺床,長5.1、寬2.75、高2.1米,為須彌座,底坐下為仰蓮,上為覆蓮。底坐前、後各雕刻有裸身、捲髮、圓臉、鼓眼的力士五人,力士雙手放置膝上,表現出用力負重的形象,作跪地負棺之狀,力士頭上腳下各刻有一圈雲氣。

王建墓棺床力士雕塑王建墓棺床力士雕塑

上層四周刻有雙龍戲珠浮雕。

中層四方各鑿有長方形孔數個,可能是作插放罩棺錦帳柱之用,四角各雕刻有身披甲冑,面部表情不同的力士一人,作跪地負棺狀,為深浮雕。標本3:後蜀張虔釗墓的棺床。

棺床設在中室,為一紅砂岩石建築。床作須彌座式,長約6.9、寬3.6、高 o.82米。方澀厚10厘米,刻牡丹花。罨澀厚8厘米,雕仰蓮。床腳上部刻覆蓮。床身四周有十六個長方形柱子,每邊各四個,高48、寬約28厘米

王建墓棺床細節王建墓棺床蓮座細節

,均刻力士像。力士捲髮披頭、高鼻、鎖眉、大嘴、鼓眼、赤足。有的右手叉腰,左手托棺,或左手叉腰,右手托棺。柱子之間嵌鑲壹門;南北兩面各三,每方寬66、高46厘米;東西兩側各五,每方寬94、高46厘米;總計十六方(清理後僅發現十四方,其中一方已殘)。南面自西至東刻馬、獅、獅。北面自東至西刻獬豸、獬豸、■。東面自南至北刻口、口、羊、馬、鹿。西面自北至南刻鹿、麒麟、貘、馬、獅。殘方為貘,嵌鑲何處已不得而知"(參見成都市文物管理處:《成都市東郊後蜀張虔釗墓》,《文物》1982年3期)。

根據上述的考古資料,前後蜀王建、孟知祥、張虔釗三座墓的棺床,皆作須彌座式,並飾以仰蓮及覆蓮。《佛學大辭典》:"諸佛以蓮華為座床"條云:"諸佛常以蓮華為座床者,蓋取蓮華藏世界之義。蓮華藏世界者,報身佛之淨土也。又智廣論八曰:'以蓮華軟淨,欲現神力,能坐其上,令不壞故。又以諸華皆小,無如此華。……梵天王坐蓮華上,是故諸佛隨世俗故,於寶華上結跏趺坐。'大日經疏十五曰:'如世人以蓮華為吉祥清淨,能悅可眾心。今秘藏中亦以大悲胎藏妙法蓮華為最秘密吉祥,一切如持法門之身坐此華台也。然世間蓮亦有無量差降,所謂大小開合色相淺深各發不同,如是心地華台亦有權實開合等異也。若是佛,謂當作八葉芬陀利,白蓮華也。其華令開敷四布。若是菩薩,亦作此華坐,而令華半敷,勿令極開也。'"又"蓮座"條云:"蓮華之台座,謂佛座也。華嚴經曰:一切諸佛世界悉見如來坐蓮華寶獅子之座。"又"蓮華台"條云:"蓮華之台座也,為佛菩薩之常座。"由以上的引證可見蓮花與佛教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諸佛皆用蓮花以飾其座,所以,用蓮花為飾之台座,謂之佛座也。僅從此點來看王建、孟知祥等五代前後蜀的大墓的棺床,即可知其受佛教影響之深厚也。

其次再談談王建、孟知祥等三座五代大墓在棺床座上或棺床兩側皆雕刻有力士的問題。孟知祥墓棺床底座前後各有裸身、赤腳、捲髮、圓臉,鼓眼的力士五人,作跪地負棺之狀。張虔釗墓的棺床四周的十六個長方形柱子上,亦均刻有捲髮披頭、赤足、鼓眼的力士。王建墓的棺床兩側刻有十二神,半身露於地面,亦作雙手用力抬棺之狀。力士出現在棺床周圍,亦是與佛教的影響有關的。丁福保主編《佛學大辭典》;"力士:大力之士夫也,拘屍那城有力士之一族。長阿含經四謂之末羅,異譯之大般涅■經下譯為力士,佛萘昆時,此輩舁(音愚)棺"。又"力者"條云:"昔拘屍那城諸力士舁佛棺,因而諸山之輿夫謂之力者"。棺床座上或其左右刻飾以力士或十二神,皆是來自佛教的典故,由力士扶棺。藉以表示死者享受與諸佛同等的禮遇,同時也為棺床為佛座之說增添了又一倒證。

為了更進一步說明王建、孟知祥墓的棺床建築與佛教的關係,可以再列舉幾處佛教建築中的塔與經幢的基座作法的實例,就更足以說明棺床造型的題材完全是來自佛教建築。

例一,"佛塔";"山西靈丘縣覺山寺塔是一座保存較完好的遼代密檐塔。……建於遼大安五年(公元1089年)。……塔下有方形及八角形兩層基座,上置須彌座兩層,第二層須彌座上有斗拱及平坐,須彌座的束腰部分在壺門內雕刻佛像,壺門之間及角上雕刻力士,平坐欄板飾以幾何形紋及蓮花,形制都十分精美。平坐以上用蓮瓣三層承托塔身。"

又,"遼、金密檐塔大部分是八角形平面,但也有一部分方形的。造型的特點是在台基上建須彌座,上置斗拱與平座,再上以蓮瓣承托較高的塔身,塔身雕刻門窗及天神等,塔身上部以斗拱支承各層密檐,頂部用塔剎作結束。這種形式的塔雖流行於遼、金二代,但其來源可上溯至唐末和五代。如唐鹹通七年(公元866年)所建山西運城縣招福寺禪和尚塔已使用斗拱與平坐承托塔身;唐乾寧二年(公元895年)所建山西晉城縣青蓮寺慧峰塔則在須彌座和蓮瓣上建八角形塔身;五代的南京棲霞寺塔以須彌座與蓮瓣承托八角形密檐塔。由此可見遼、金密檐塔的形式是在前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晚至明代仍在延續"(參見劉敦楨主編:《中國古代建築史》)。

例二,"經幢":"公元七世紀後半期隨著密宗東來,佛教建築中增加了一種新的類型--經幢。到中唐以後,淨土宗也建造經幢,數量漸多。……這時期經幢的形狀不但逐漸採用多層形式,還以須彌座與仰蓮承托幢身,雕刻也日趨華麗。經過五代到北宋,經幢發展達到最高峰。""趙縣經幢建於北宋寶元元年(公元1038年),全部石造,高15米餘。底層為6米見方扁平的須彌座,其上建八角形須彌座二層。這三層須彌座的束腰部分,雕刻力神、仕女、歌舞樂伎等,姿態很生動,而上層須彌座每面雕刻廊室各三間"(《中國古代建築史》)。

從趙縣經幢須彌座的束腰部分中所雕刻的力神、仕女、歌舞伎樂等情況來看,這又與王建墓棺床的雕刻如力士、樂伎等安排,基本上是完全相似的。

中國古代墓葬制度相關知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