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闕

石闕

石闕,經穴別名。出《千金要方》注。即石關,經穴名。

醫學辭彙

石闕,經穴別名。出《千金要方》注。即石關,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太平聖惠方》作右關。屬足少陰腎經。沖脈、足少陰之會。

在上腹部,當臍中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另說在臍上2寸,旁開0.5寸(《針灸甲乙經》);臍上2寸,旁開1.5寸(《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布有第八肋間神經的腹壁上動、靜脈的分支。主治腹痛,嘔吐,呃逆,便秘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古建築辭彙

正陽漢代石闕正陽漢代石闕

石築的闕。多立於宮廟陵墓之前,作銘記官爵、功績或裝飾用。

漢·劉向 《說苑·反質》:“立石闕 東海 上 山 界中,以為 秦 東門。”

北魏·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二》:“南有 漢 荊州 刺史 李剛 墓……有石闕,祠堂石室三間。”

清·許承欽 《次韻贈鄧孝威》:“如銜石闕難為語,屢卸金貂不破愁。”

清·丘逢甲 《謁潮陽東山張許二公祠》詩:“石闕苔荒一徑深,悲秋懷古此登臨。”

徐遲·《鳳翔》:“各地宗教文物,以及許多的古代宮殿,陵寢,寺廟,城牆,橋樑,石闕,磚塔,木塔……這一切都在他心上,都屬於他的工作。”

漢代建築

古老的漢代石闕古老的漢代石闕

漢代建築物屹立至今的,以石闕為最重要。闕都是立在建築基址入口大道的兩旁。

石砌成的漢闕,具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碑形,但寬度與厚度的比例近方,扁平者較少。其上復以摹仿有瓦、吻、檐及斗栱的木構建築物的石造屋頂。也有兩重檐的。另一種是除了上述的這一部分為主闕外,其外側聯以略矮小的子闕。子闕上面也覆以石造屋頂。後一種在現存實物中較多。砌在石闕上的石塊,雕出畫像銘文

代表

漢闕群

渠縣碑、闕較多,而且品位高,檔次高,其中漢闕有6處。是中國最多的地方,闕上有的刻有朱雀、青龍,有的刻有人物,雕刻精美,造型精緻,為他處少見。全國重點保文物護單位2處,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其餘為縣文物保護單位。

1、馮煥闕

位於土溪鄉趙家村,建於建光元年(121年),原為雙闕,現僅存東闕。東闕由母闕和子闕組合而成,現僅存母闕,立於基座之上。闕總高4.38m,由闕基、闕身、枋子層、介石、斗拱層、屋頂6個部分組成,是一座完整的石質仿木結構建築。

闕基為整塊青砂石鑿成,長2.5m,寬1.3m,平面呈矩形。闕基之上矗立著用青砂石做成的闕身,樓部由4層大石塊疊就。第1層為整塊青砂岩鑿成,高2.7m,厚0.63m,下寬0.96m,上寬0.88m,略呈梯形,正面銘文錄書“故尚書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幽州刺史馮使君神道”20字。銘文下為饕餮,淺浮雕,威嚴怪異,令人望而生畏。第二層高4.5cm,為介石,四面平直,上面浮雕方勝紋圖案。第三層高0.25m,石塊向上斜挑出,呈倒梯形,四角雕刻斗拱,兩側為曲拱,皆為“一斗二升”式結構,富有較強的裝飾性。拱眼壁上正面雕青龍,背面刻玄武,線刻,細膩生動,刀法簡練嫻熟。最上面是屋頂,仿雙層檐,簡瓦,勾頭雕刻葵鱗瓣紋飾。

馮煥闕自建立以來,經歷1870多年,經過歷代人們的悉心保護,至今保存較好。其建造風格穩重樸素,雕刻簡練精緻,造型生動優雅,獨具一格,充分顯示了漢代高超的建築藝術技巧。1961年,馮煥闕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沈府君闕

位於漢碑鄉碑亭村。是渠縣6闕中唯一雙闕倖存者,東西闕相距21.62m,闕高均為4.84m,皆為青砂石製成,形制及雕刻手法與馮煥闕相似,亦為仿木建築結構。闕建造於東漢安帝末延光年間(122—125年),略晚於馮煥闕。

沈府君闕東、西二闕正面,其上鐫朱雀,下鐫饕餮。東闕內側浮雕一青龍,利吻緊咬玉環下之緩帶,掙扎向上,奮欲噓氣騰雲;西闕內側為白虎,隆準短耳,四足三爪,尾長而剛健,口亦緊咬緩帶,躍躍欲試。枋子層四側為力士,力士用肩托住介石及半拱層。二闕樓部與馮煥闕相似,斗拱層斜外向上挑出,正面、背面分別為兩朵一斗二升曲拱,兩側各有一朵曲拱。闕頂結構為仿雙層檐、簡瓦、廡殿式。闕周遍布反映漢代社會生產、生活的人物和動植物浮雕。如獨輪車、農商貿易、獵射、騎鹿、戲虎以及牛、羊、馬諸畜和果樹、水草等。其中射獵場面中有兩人為裸體,實為少見。沈府君闕形制古樸,雕刻精巧,狀物寫實,細膩逼真,形態生動,引人人勝。

東闕正面銘文“漢謁者北屯司馬左都侯沈府君神道”;西闕正面銘文“漢新豐令交趾都尉沈府君神道”。其筆法在漢隸中獨樹一幟。正如《輿地紀勝》中所評,銘文中之“沈字、道字、豐字,發筆皆長過三四寸許,令字、交字兩筆皆長,君字中筆亦長”,為諸闕之所未見,清人王椿源《沈府君神道碑亭記》載,唐代張懷曾贊沈闕書法“騰飛楊波,自晉魏以來所能仿佛也”。沈府君闕正面銘文歷為世人紛爭摹拓,僅清代道光年間就有“數把紙”在海內流傳,收藏者稱“如得異寶”。沈府君闕的建築藝術、書法繪畫等都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196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蒲家灣無銘闕

位於漢碑鄉團林村的小道旁,距沈府君闕約500m。原為雙闕,現僅存東闕,西闕及子闕已毀。闕高4.25m。闕身與渠縣諸闕不同,系兩巨石相接而成。闕身正面平素無銘文,僅在上端浮雕朱雀,西側浮雕青龍。樓部雕刻的枋了、斗拱等建築構件,均與沈府君闕相似。頂部為單檐、廡殿式。雕刻的圖案與沈府君闕大體相似,其中樓部有一少見的禾本科植物,桿粗葉長,根多葉茂,形似高梁。為研究漢代農作物品種提供了史料。該闕195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至今還未建保護圍牆。

4、趙家村西無銘闕

位於土溪鄉趙家村,與馮煥闕為鄰,原為雙闕,現僅存右闕。闕高3.96m,闕身正面素平,無銘文。唯其上雕刻朱雀,下刻玄武,兩側壁雕刻一白虎,虎尾捲住一蟾蜍。樓部之下四角為力士,四周布滿雕刻畫像圖案,如裸體人捉鳥,婦人執物、戲虎、庖廚、六博、獸首人身像、騎怪獸者和交換物品等各種形象和場面。背面刻有“官人出行圖”,為一馬夫備好馬車靜待,三侍從肅立恭侯,官人漫步前往,反映出封建社會上層階級的生活情況。該闕可能為西晉時所建,闕無銘文,待考。1956年列為省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5、趙家村東無銘闕

位於土溪鄉趙家村東,距馮煥闕500m左右。建造年代可能晚至西晉。趙家村東無銘闕原為雙闕,現僅存東闕。除闕頂外,高4.17m。建造風格、形制與趙家村西無銘闕相似。闕身正面素平無銘文,亦上端雕朱雀,下端浮雕玄武,西側壁雕青龍,闕身之上的斗拱層四角為力士,承托整個樓部。樓四周布滿雕刻畫像。正面刻獸首,背面刻獸尾。該闕背面獵射場面中,左面是一犬追兔,右邊是獵人作彎弓射殺狀,場面動態逼真,引人入勝,如親臨其境。此闕上的朱雀、玄武、戲虎、庖廚、出獵等淺浮雕,為沈府君闕、馮煥闕所無的精美佳作,於1956年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王家坪無銘闕

位於青神鄉平六村王家坪,屹立於馮煥闕與沈府君闕之間。建造年代可能晚至西晉。

王家坪無銘闕原為雙闕,現僅存東闕。除屋頂外,闕高4.19m,建造風格與趙家村東、西無銘闕相似。闕身正面素平無銘文。唯上端浮雕朱雀,下端浮雕饕餮,西側刻青龍。枋子層四角為力士,後側轉角處刻有雙螭嬉戲。樓部第三、四層石塊四周布滿精美雕刻,如“荊軻刺秦圖”、“玉兔椿碓”、“百戲”、戲虎等場面以及負重者、騎獸者、執杖者、庖廚、人首鳥身、鋪首等“怪物”圖像,形態生動,栩栩如生,保存較好。其中尤以荊軻刺秦王的畫面緊張逼真,再現了歷史上這段有名的故事,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石刻佳作。1956年,列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趙公神道碑

位於土溪鄉碑帽村的公路旁,碑前右側有一棵黃桷樹。碑為一巨大青砂石建造,通高4.95m,寬1.5m,厚0.46m。為川東地區第一大碑石。

神道碑為趙啟貴之墓碑。頂為半圓形,座北朝南,碑上銘文恭楷,書寫圓潤,雕刻細膩,右邊為墓主人姓名、封爵、官職,中部刻“聖旨、皇清誥授武功將軍趙公神道”14個大字,左為建碑者署名,落款“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末十月上浣旦,敬上”。碑正面周圍邊作深浮雕,上雕花卉,刻工精細,栩栩如生。趙公神道碑是渠縣倖存下來唯一的“烏龜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泰山“無字碑”

秦始皇封禪石闕

秦始皇封禪石闕秦始皇封禪石闕

泰山“無字碑”之時代為秦、為漢,抑或為唐,其立者為秦皇、為漢武,抑或東漢章、安,其形制為碑碣、為立石,為石表,抑為神主石。歷來聚訟紛紜,未有定說。

1992年姜豐榮與李發林兩先生分別刊出《泰山無字碑考辨》、《泰山無字碑為秦封志石辨》,一致論定“無字碑”時代屬秦,為始皇所立;姜文並進一步認定是“碑”實為秦闕。讀後使人頓有拔雲見日、繄障盡抉之感。

兩文考論“無字碑”時代,主證均是采漢應劭《漢官儀》所錄馬第伯《封禪儀記》之文:“東北百餘步乃得封所,始皇立石及闕在南方。”兩家皆據此認為《記》中之始皇石闕就是今見之“無字碑”。

但此“碑”形制是否確屬於闕,兩文持論略有不同,姜氏認為今見“無字碑”形制“既不屬於碑,也不屬於碣,而是石闕”;李氏則稱:“無字碑從其形狀看,與漢闕的確很像,故應(劭)、馬(第伯)氏誤以為是闕。”以為當屬封壇“志石”。

反證之中,只有一點值得考慮,便是闕制大率由左右兩列組成(故而名“闕”),闕體多鐫有銘記或圖案,而“無字碑”煢影孑立,不鏨一字,似皆與習見闕制不合。然細察古闕形制,內中確有單豎一闕者,名為“單闕”(蓋與“雙闕”相對而言),沂南漢畫像石上即有繪有一“單闕”造型。又,四川渠縣之趙家坪闕,獨石磨礱而成,通體未刻一字,亦是一“無字闕”。以上叢證,足見所謂泰山“無字碑”,應為秦代之“單闕”。

中國古代墓葬制度相關知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