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鼻海豚

瓶鼻海豚

瓶鼻海豚( Tursiops truncutus )只有在沿海或近海水域中發現,當它們為第一個被圈養的鯨類時,在水族館中表現出明顯的適應性,在一對對間之互相影響之關係亦有大量資料被收集,優勢體系在圈養之海豚的研究中十分明顯,最大的成年者為優勢者,而在雌性中則較不固定。

基本信息

簡介

瓶鼻海豚瓶鼻海豚

瓶鼻海豚 Bottlenose dolphin
學名:Tursiops truncatus (Montagu, 1821)
中文名:寬吻海豚,雖然名為海豚,但是是屬於類的。
台語:烏“魚吳”,大帕種,大白腹仔,粗體仔

瓶鼻海豚就是最常見那種海豚,又叫寬吻海豚,一般人所說的海豚就是它。在海洋館表演節目的那個,救人的海豚其實都是瓶鼻海豚
寬吻海豚的性格友好、活潑而富有好奇心。寬吻海豚喜歡跟隨船隻,經常會有一群寬吻海豚接近一名潛水員,偶爾寬吻海豚也會救助受傷的潛水員並把他托到水面上。2004年11月,在紐西蘭海岸,有三名救生員受到一條3米長的大白鯊的威脅,一群寬吻海豚及時趕來,將三人緊緊地包圍住,直到40多分鐘後他們安全地返回岸邊。
海上的它們,可是完全不同的喔!野生的瓶鼻海豚可是很兇的呢!而且它們很少像其它海豚一樣成群結對,它們總是十來只一群,向少年飆車族一樣四處拈惹生事呦!資料上說啊!它們常常侵犯別種海豚,還有很多雜交的記錄呢!寬吻海豚的智力發達,它們的大腦重量甚至比人腦還要重0.1千克,達到1.6千克。寬吻海豚大腦的寬度要超過長度,這有別於其他動物。寬吻海豚的理解力較強,討人喜歡,又生性好奇,經過人工訓練,可以進行公眾觀賞表演。美國俄羅斯訓練寬吻海豚進行掃雷軍事活動。由於寬吻海豚能用幾秒鐘就從很深的海底浮上水面,所以對人類的深海研究有幫助。

生態特徵

大小長相:出生約1~1.3公尺,成體1.9~3.8公尺,雄性稍大,體重可達350公斤。身體肥肥的,嘴端通常粗短,但有些會較長一點.體色變異大,背側部有全黑至灰色,全身大致均勻,至腹部色漸淺,呈淺灰白色或粉紅色,有的有斑點。背鰭下方有褪色似的色界(近距離才可辨識)。體側,臉部及噴氣孔至吻界線有數抹黑帶。背鰭高,呈鐮刀狀,位於中背。眼至胸鰭間有細紋(少部分個體無)。

形態特徵:體粗壯,吻端通常粗短,但有些會較長。體色變異大,背側部有全黑至灰色,全身大致均勻,至腹部色漸淺,呈淺\灰白色或粉紅色,偶有斑點。背鰭下方有褪色似的色界(近距離才可辨識)。體側、臉部及噴氣孔至吻界線有數抹黑帶。背鰭高,呈鐮刀狀,位於中背。眼至胸鰭間有細紋(少部分個體無)。體型在不同區域之海域差異大,致使其分類仍不明確。在台灣海域至少就有兩類,大類體型較粗壯,吻短,另一類體型較修長,吻長,亟待進一步研究其分類地位,目前世界趨勢是暫以一種視之。上下頜齒每側18~26枚,近岸群中較老之個體頜齒磨損厲害。

自然史:本種之研究資料較其他種類為多。群體大小多在20隻以下,在深海區亦有數百隻之大型群體。常與其他種共群,雜交種在水族館及野外皆有記錄。根據一些近岸族群之研究,其社會結構似開放,即組成分子會更換,但母子關係強。在有些地區,其有固定活動範圍,而在某些地區則為遷徙性,台灣海域附近者究竟如何尚無資料。本種性活躍,常以尾鰭拍打水面,跳躍及其他水上行為。春夏或春秋為育幼高峰。機會攝食者,即有什麼吃什麼,攝食行為變異大,可由個體捕食,群體合作,至跟縱漁船捕食。為人工飼養最常見種類,已證明其適應力高且易訓練。

分布地點:溫至熱帶沿岸,近海及大洋水域,通常不超過南北緯45度。There are actually two kinds of bottlenose dolphin (tusiops truncatus)。 One form is found near the coast in warmer water,the other form lives off shore in deeper and colder water。(英譯:實際上有兩種品種的瓶鼻海豚,一種在近海岸的溫暖海域, 另一種遠離岸邊生存在深而冷的海域中.)分布廣,曾在黑海紅海地中海等環繞的內海出沒。許多沿岸系統群一年中都留在同一個海域。除了熱帶海域,主要出現在寬大的入海口,河川下流區域,海灣等廣大範圍的沿岸。

生活習性

瓶鼻海豚瓶鼻海豚

瓶鼻海豚是海豚科的代表動物,每年春,夏季交配,懷孕10~12個月後產下小海豚。小海豚以母乳為食,16個月後才斷奶。野生海豚壽命可達25~35歲,被人飼養之個體通常壽命較短。真海豚及瓶鼻海豚是為人熟知且最受喜愛的兩種海豚。真海豚的背部為黑色或棕色,體側有較淡色的條斑,腹部為白色,常可見到它們在航行中的船首附近嬉耍。真海豚與屬於斑海豚屬的另外兩種海豚,常和鮪魚一同活動,甚至會帶領鮪魚避開魚網。雖然海豚受到美國國會保護條例的保護,但仍有大量海豚因被魚網所困而遭漁人的殺害。

瓶鼻海豚是水族館及海洋世界等表演節目中受人歡迎的“明星”,它們也常出現在電視及電影。(加州水族館的海豚明星是另一種的太平洋白側海豚)。瓶鼻海豚的背部為黑色或灰藍色,腹部色較淡,鰭肢部色深。體長1.75~3.6公尺,突出的吻與口部的曲線相結合,看起來好似一直保持著笑臉,十分可親。海豚可被訓練表演一些特技,跳火圈和群體整齊的跳躍等。

社會行為

瓶鼻海豚瓶鼻海豚

優勢體系是因被圈養的海豚回應被圈養壓力而形成的,這是一直被爭論的,自由生活的族群中並沒有如此的體系形成。然而在野外現已有事實證明有優勢體系存在於海豚社會中,在昆士蘭的近海(在世界的許多地方亦如此),瓶鼻海豚常跟在拖網(捕蝦)後捕食,當這些船丟棄一些不具營利價值的漁獲食,海豚便在一旁等待吃食。在Moreton海灣,海豚有十分大的比例要依明確優勢的模式來得到食物,最優勢的個體通常為成年雄性,為第一個選擇食物者,它們對食物是十分挑剔的,其他較低階級的個體們(通常為雌性及年少的海豚)則吃碎片及一些較優勢海豚從不吃的魚種。

這個立場論證了瓶鼻海豚引人注意的捕法的範圍。在開放水域,海豚則聚成大群體,而在暗礁石處則為個別捕食,在淺水及沼澤地時,它們則將魚趕上岸後再以幾乎擱淺的姿勢吃那些在岸上掙扎的魚。瓶鼻海豚亦會與人類合作趕魚以期兩者皆能獲利:有變化的捕食技巧,提示出瓶鼻海豚的群體學習制度,年輕的海豚可像較老的海豚學習。

這種可發展出不同捕食技巧的能力以適應環境,呈現出食物為一有效的角度來決定群體大小的問題,而從掠食者的角度來評估海豚的群體大小亦引出其他問題:在Moreton海灣,有許多跟在拖網後捕食的海豚,皆會遭到同樣跟在拖網船後的大型鯊魚的傷害,這些傷復原很快,且被鯊魚攻擊並沒有遏止海豚繼續跟在船後之捕食行為。在佛羅里達水域則研究發現當鯊魚出現捕食它們的地方時,其便會往淺水處移動(推測那較安全),如不考慮這個說法,其實瓶鼻海豚會攻擊並殺死鯊魚,所以他們倆者從來沒有被發現在一起過。海豚會殺死鯊魚這是有證據的。

瓶鼻海豚的群體為雌性或母系群體,但其之交配系統則不確定,且雄性間之競爭在交配中所扮演的角色仍是秘密,如要去探險這些領域,必須決定開放空間海豚的性別,但要鑑定瓶鼻海豚的性別十分困難,因為雄性與雌性長得實在太像了。

海豚快速流動的秘密,海豚從密度較大的水中快速地躍出水面,並在阻力幾近於零的空中自由落下。此種遊動方式所需的功率比在水中以相同平均速度遊動的方式少了許多。此外,在躍出水面的同時還能同時進行換氣,這亦是此方式的一項優點。

特殊品種

罕見的粉紅色瓶鼻海豚罕見的粉紅色瓶鼻海豚

罕見的粉紅色瓶鼻海豚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名當地船長在加爾卡修湖拍到了非常罕見的一隻粉紅瓶鼻海豚的圖片。
當地租船船長埃里克-魯伊稱,他在那隻粉紅瓶鼻海豚在加爾卡修湖出現後一直對它進行研究。加爾卡修湖位於美國西南墨西哥灣以北,是一個內陸鹽水湖。自人們發現那隻粉紅瓶鼻海豚與其它正常顏色的海豚一起活動後,參觀者紛紛慕名前往加爾卡修湖。

罕見的粉紅色瓶鼻海豚罕見的粉紅色瓶鼻海豚

42歲的魯伊船長稱,粉紅瓶鼻海豚的眼睛是紅色的,它和另外四隻海豚在一起,其中的一隻看起來是它的母親,從未離開其左右。魯伊稱:“我是碰巧看到那些海豚的,我注意到一隻海豚的體重較輕,它完全是令人震驚的粉紅色,皮膚看起來很光滑。我從未見到類似的東西,它的全身都是粉紅色,看起來是剛從染料箱裡出來。我已發現它有四五十次了,很顯然,它和家人已在加爾卡修湖安家。現在已經長大,有時會離開母親去玩耍和進食。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隻海豚看上去受環境或者陽光的影響不大,只是比其它海豚在水下呆的時間要長一些。我對能看到這樣令人驚嘆的動物感到很幸運,我非常有幸地在它經常到訪的地方工作和生活。我們的客人對於有機會看到這樣獨特的動物總是感到很激動,我們盼望它能夠在這裡多呆一段時間。”
鯨類和海豚保護組織的高級生物學家里吉娜-斯爾維亞稱,粉紅瓶鼻海豚“真的非常美麗”。她說:“我在我的職業生涯里從未看到過這樣顏色的海豚。儘管它看起來是粉紅色的,但這其實是海豚的一種白化變異,目前還不清楚它所繼承的是何種白化症。它是一隻真的非常美麗的海豚,但人們應當小心謹慎,要尊重它,從遠處觀察它,限制觀看時間,不要去追逐或者騷擾它。”

特徵比較

印尼瓶鼻海豚   PK  熱帶點斑海豚印尼瓶鼻海豚 PK 熱帶點斑海豚

印尼瓶鼻海豚 VS 熱帶點斑海豚

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飼養的五頭印尼瓶鼻海豚稱得上是海豚“巨無霸”,體長近4米,體重約200 公斤,五頭海豚同時表演領空跳躍時,群豚起伏,浪花飛濺,場面蔚為壯觀,贏得觀眾長久的掌聲和喝彩聲。

熱帶點斑原海豚可以說是海豚中的“小不點”,體長不到2米,體重只有印尼瓶鼻海豚的一半,約100公斤。在水中跳動時象一條較大的魚跳出水面,倏然不見。

印尼瓶鼻海豚的訓練國內外技術成熟,鼻子修長,身體銀灰色,彈跳能力強,國內海洋館南方的大多是印尼瓶鼻海豚,北方的大多是日本瓶鼻海豚,前者耐高溫、後者耐低溫。

熱帶點斑原海豚的訓練還處於嘗試階段,該海豚在中國海南島周邊海域經常出現,比市民們熟悉的珠江口及香港海域出現的中華白海豚要普通得多,點斑原海豚學習能力比較弱,不太容易親近人。

相關研究

瓶鼻海豚瓶鼻海豚
皮脂研究

用DB-XLB型毛細管氣相色譜柱-電子捕獲檢測器測定了珠江口採集的印度洋瓶鼻海豚(Tursiops truncates)皮脂中36種多氯聯苯(PCBs)同系物的含量,並分析了其組成特徵、毒性及來源。

結果表明,瓶鼻海豚皮脂的PCBs含量為4945.9ng/g,污染程度相對較輕.PCBs同系物中以PCB101含量最高,占總量的31.6%,PCB153次之,占12.7%。其後分別是PCB57、PCB66、PCB110、PCB113、PCB133、PCB139、PCB145、PCB151、PCB170、PCB180和PCB187,含量在2.25%-5.86%之間,其餘均低於1.5%,PCBs同族物組成以含5和6個氯原子的化合物為主,分別占總量的40.7%和3.03%,含5個以上氯原子的PCBs占總量的86.7%。皮脂的PCBs國際毒性當量為2394pg/g,處於相對較高水平;海豚的PCBs可能來自國內生產的PCBs中國2號,其組成類似型號Aroclors 1254的PCBs。

中國水域瓶鼻海豚的mtDNA控制區序列變異性分析

測定了30頭中國水域瓶鼻海豚 (Tursiopssp )mtDNA控制區 5′端424bp的序列,結合已發表的中國水域其它瓶鼻海豚的mtDNA控制區序列,共發現 5 4個變異位點,定義了 37種單元型。中國水域瓶鼻海豚的兩個形態型之間沒有共享單元型,且具有8個鑑別位點。基於最大似然法和鄰接法的系統發生分析均把單元型聚類為分別代表兩個形態型的支系。形態型之間的核苷酸歧異度為558%,超過了其它海豚類種間的序列歧異水平,支持把這兩個形態型劃分為兩個獨立的種,即T .truncatus和T .aduncus的觀點。

易發疾病

瓶鼻海豚瓶鼻海豚

胃潰瘍是鯨類動物比較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主要致病因素有幽門螺鏇桿菌感染、異尖線蟲感染、緊張性應激、組胺中毒、服用非甾體抗炎藥以及異物損傷等。筆者在臨床工作中曾遇到許多海豚胃潰瘍病例,其中有一例較為典型,現報告如下,旨在與業內同行分享。
1 發病情況
一頭雄性太平洋瓶鼻海豚,年齡約5歲,體重196kg。2007年8月10日從日本太地引進。2007年8月31日下午表現出精神沉鬱、食慾減退、離群獨處、不願與飼養員接觸。由於場館內無專用的醫療池,不便於捕捉保定動物,所以先給予口服藥頭孢拉定、達吉膠囊、維生素B6等進行治療。在隨後的幾天中,該海豚食慾越來越差,有時浮在水面或沉入池底一動不動。
2 臨床診斷
2007年9月4日,早晨第一餐餵魚時,該海豚出現拒食,於是將其捕捉上岸採集血液、胃液、糞便樣本並進行胃鏡檢查。血檢結果顯示RBC、HGB、HCT、Fe偏低,BUN較以往稍高,其他血液參數未見異常。胃液呈醬油色,pH為3.2,顯微鏡檢查可見大量的紅細胞碎片和少量白細胞。糞便呈墨綠色粘液狀,鏡檢見白細胞1-3/HPF。胃鏡檢查見第一胃內多處大小不等的潰瘍點。根據上述檢查結果,確診該海豚第一胃多發性潰瘍並伴有出血。
3 治療措施

瓶鼻海豚瓶鼻海豚

2007年9月4日,胃鏡檢查後,給此海豚肌肉注射頭孢曲松4000mg、止血敏1250mg,灌服魚漿0.6kg、生理鹽水2000ml、雷尼替丁300mg、奧美拉唑200mg、雲南白藥1000mg以及一些維生素等。灌藥後嘗試餵魚,未食。下午精神狀態稍有好轉,但仍不靠岸,將鯡魚投入水中發現其能夠進食,遂投餵鯡魚4條,加服硫糖鋁2500mg,慶大黴素碳酸鉍膠囊10粒(慶大黴素400mg,鹼式碳酸鉍6000mg)。隨後兩天在水池邊保定肌肉注射頭孢曲松,海豚能靠近人並接受撫摸,食慾有好轉,餌料魚增加到3kg,將抗潰瘍藥物塞入魚體內投餵。
2007年9月7日早晨發現池底有嘔吐出來的魚子、魚骨等,重約1kg。再次捕捉上岸採樣,然後肌肉注射頭孢曲松,同時灌服魚漿0.5kg、生理鹽水2000ml、奧美拉唑100mg、雲南白藥1000mg、慶大黴素碳酸鉍膠囊10粒。灌藥時發生嘔吐,嘔吐物帶有強烈的腐臭味。海豚食慾較好,放入水中後,投餵鯡魚(去骨、去內臟)和多春魚共約1kg。下午餵去骨鯡魚2kg,加服硫糖鋁2500mg,慶大黴素碳酸鉍膠囊10粒。血檢結果顯示,除原有幾項異常外,CREA明顯升高,另外,血清抗幽門螺鏇桿菌抗體檢測結果呈陽性。胃液呈灰白色,較粘稠,pH為7.7,鏡檢見聚集成團的白細胞。糞便顯微鏡檢查未見異常。
2007年9月8日起調整用藥為阿莫西林2000mg、甲硝唑1600mg、奧美拉唑100mg、膠體果膠鉍250mg、雲南白藥1000mg,一天兩次;硫糖鋁2500mg,一天4次,與其他藥物分開投餵。海豚的行為、食慾逐漸完全恢復正常。

瓶鼻海豚瓶鼻海豚

2007年9月14日早晨再次捕捉上岸,進行採樣和胃鏡複查。胃鏡檢查見第一胃內潰瘍均已癒合,但胃黏膜不平整,仍處於瘢痕期。血液常規和生化指標基本上均在正常參考範圍內。胃液無色澄清,有發酵的酸味,pH為4.5,鏡檢見白細胞20-30/HPF。糞便顯微鏡檢查未見異常。為鞏固療效、防止復發,調整用藥為阿莫西林2000mg、甲硝唑1600mg、奧美拉唑40mg,一天兩次,連續服藥至2007年10月20日。
4 小結
此海豚胃潰瘍的發病原因,至少應與幽門螺鏇桿菌感染及長途運輸至新環境引起的應激反應有關。鯨類動物的胃潰瘍,主要出現在第一胃,胃鏡檢查無疑是最直接的診斷方法。當患病動物存在上消化道出血時,胃液顯微鏡檢查、血常規及生化項目的檢測往往能夠提供輔助診斷依據,例如該患病海豚,通過胃液檢查很容易判斷胃潰瘍出血,而胃潰瘍出血造成了鐵的丟失和貧血,同時致使蛋白質分解過盛而產生了大量尿素氮。在人類,大約70%的胃潰瘍與幽門螺鏇桿菌感染有關,幽門螺鏇桿菌在鯨類動物胃潰瘍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若不根除幽門螺鏇桿菌,胃潰瘍極易復發。因此,檢測幽門螺鏇桿菌對鯨類動物胃潰瘍的診斷和治療都具有重要意義。在對此海豚胃潰瘍的治療當中,本著消除病因、解除症狀、癒合潰瘍、防止復發的目的,我們多次調整了治療藥物,如在胃潰瘍確診後,考慮到達吉膠囊中的消化酶可能會加劇胃潰瘍而停止使用;在使用抗潰瘍藥物治療過程中,發現因制酸劑劑量過大而導致海豚消化能力下降後,及時停用雷尼替丁並減小奧美拉唑劑量;發現血清CREA升高后,停用了慶大黴素碳酸鉍膠囊;確認血清抗幽門螺鏇桿菌抗體檢測陽性後,及時使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抗菌治療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