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度鄉

潘度鄉

潘渡鄉位於福建省連江縣西北部,地處敖江上游,西南與省會福州相鄰,距福州33公里,連江城關20公里。新(店)東(湖)公路及全省第六大河流敖江縱貫全境。轄區面積156平方公里,11個行政村,55個自然村,其中純畲族行政村2個,全鄉人口1.86萬人,林地面積14.6萬畝,其中生態林7.6萬畝,耕地面積1.35萬畝。境內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擁有豐富的淡水、礦泉水、伊利石、葉蠟石等非金屬礦藏,貴安溫泉分布面積0.7平方公里,日產溫泉1萬噸以上,現成為溫泉生態旅遊開發的熱點,是我縣四大投資平台之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潘度鄉潘度鄉
潘渡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唐至清代均屬太平鄉,民國24年(1935年)設潘渡、貴安2個聯保屬第一區署。民國29年改設潘渡鄉和溪港鄉。民國32年2月後兩鄉合併為潘渡鄉。新中國成立後設第四區,1955年改潘渡區,1960年改潘渡公社,轄潘渡、坡西、小滄,1984撤社建潘渡鄉。

經濟建設

潘度鄉潘度鄉

改革開放以來,潘渡鄉充分利用地理區位,圍繞建設溫泉生態旅遊鄉鎮,構建貴安、潘渡“兩翼”構想,乘改革之先,挾開放之勢,解放思想,開拓進取。1991年潘渡鄉在全縣率先進入“億元鄉鎮”,現形成“一區二線三大產業”的經濟發展格局,即:以開發貴安旅遊度假區為重點,依託潘溪沿岸線、貴安至山仔公路沿線,大力發展生態觀光農業、溫泉旅遊業、農林產品加工三大支柱產業。2007年,農業總值27020萬元,比增5%,規模工業產值28000萬元,比增0.2%,人均純收入5170元,淨增225元,超額完成全年縣下達的經濟指標任務。

文化底蘊

潘度鄉朱文公祠
宋朝時貴安村湯嶺是古代福溫驛道主要通道,至今還有驛道舊跡,當時供赴京趕考之學子、商賈遊客歇息補給;宋朝大理學家朱熹曾遊歷貴安開壇講學授課,村內至今仍保存著“朱文公祠”遺址;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連江知縣王仁灝在貴安設立廉政碑。在寶溪有明朝南京兵部尚書吳文華墳墓,屬連江縣文物保護單位。仁山村“拉線獅”創製於清雍正年間,現已列入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溪利村獨特畲俗民韻,“竹竿舞”、“拋繡球”、“民歌對唱”等節目吸引不少遊客前來觀賞。民國時間,福建省主席薩鎮冰曾隱居貴安西溪種樹造林,至今貴安一村民還保存薩鎮冰當時賜給的一幅匾。

文衛建設

潘度鄉潘度鄉
2008年,潘度鄉計生宣傳工作在區委宣傳部門和人口與計畫生育局的指導下,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十六大”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和鞏固提高“全國計生優質服務先進區”工作目標,大力開展各種宣傳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強化宣傳,提高知曉率

1、為貫徹落實《人口與計畫生育法》、《福建省計畫生育條例》及區委區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期人口與計生工作的決定》、《關於開展“牽手母女”行動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日溪鄉主要採取專題學習及以會代訓,參加學習人數達1580人次。發放宣傳材料,入戶面對面宣傳等形式,加強宣傳,鞏固樹立人口憂患意識和人口觀念,做到計生政策、計生知識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2、潘度鄉建立由黨委辦公室牽頭,計生、司法、教育、民政、共青團、婦聯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宣傳隊,宣傳隊職責明確、上下聯通、齊抓共管。為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引向深入大張旗鼓地把關愛女孩行動推向高潮,召開相關部門工作會議,分別聽取各相關部門匯報開展“關愛女孩成長、關注母親發展”活動情況。鄉計生辦、計生協、團委、婦聯聯合舉辦兩期計生知識競賽;民政、教育、司法、共青團等在5.29協會紀念日、7.11世界人口日、9.25公開信紀念日、10.28男性生殖健康日等重大節日的慶祝活動中積極參與計生宣傳,大力宣傳計生政策、獎勵政策、晚婚晚育、生男生女一樣好、少生優育、生殖等知識。解答育齡民眾當前關心的計生問題及“關愛女孩”等有關獎勵扶助政策,收到良好的效果。

3、潘度鄉計生辦配合各村抓住節假日外出人員回鄉過節的有利契機,開展技術諮詢服務活動。同時通過召開“關愛女孩”座談會等活動,印發計生宣傳品,重點對象通過拉家常、術後慰問等形式進行訪談,努力營造新型生育文化氛圍,將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全面推向新高潮。

4、為深化美化計畫生育宣傳環境,在潘度鄉鄉主要交通要道、村居人口密集點樹立大型宣傳牌,並精心設計宣傳內容,讓其達到醒腦動心的效果。潘度鄉更新計生固定大幅宣傳標語24條,新增獎扶宣傳標語12條,發放宣傳品入戶3000多份。同時充分發揮鄉、村兩級人口學校的作用,為育齡民眾提供“五期”保健知識,讓每一位育齡民眾在不同年齡段都能受到人口學校的“四課”教育。

二、宣傳獎勵政策,完善利益導向工作機制

1、大力宣傳農村部分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和農村一女貢獻生育指標獎勵制度,本著以人為本,提高優質服務的工作方針,完善政策推動、利益導向的工作機制,真正讓民眾在實行計畫生育中得到實惠。2008年3月30日,潘度鄉隆重舉行了農村貢獻生育指標獎勵金首發式,對潘度鄉首批貢獻指標獎勵條件的29戶發放獎勵金共20880元,第二次9戶6480元,也已發放到位,全年共發放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36人,其中當年6人,應獎勵14人,獎勵金額為7500元,做到百分百兌現;政策符合結紮戶給予500元獎勵,共獎勵結紮戶金額6500元。對扶助對象實行三榜公布。2008年潘度鄉落實新增獎扶對象6人,兌現金額7200元,兌現率100%。

2、堅持“三為主”、推廣“三結合”,制定了“三結合”幫扶工作方案,教育、農口、民政、林業土地等有關計生成員部門以實際行動支持主生戶發展生產。堅持用正確輿論和理念教育人,利用利益導向、優惠政策吸引人,用少生快富典型事例現身說法激勵人,使民眾學有榜樣,趕有方向,讓計畫生育真正與發展經濟、幫助農民勤勞致富奔小康,建設文明幸福家庭結合起來,從而激發了廣大齡民眾自覺實行計畫生育、貢獻生育指標的積極性。

三、樹立新形象,提供優質服務

認真開展民主評議行風建設工作,制定並實行計生系統效能建設八項制度,創建文明視窗。為辦事民眾提供方便,積極熱情地為民眾辦理相關證件,做到一張笑臉、一聲問候、一張椅子、一杯開水、一到即辦。耐心細緻地解答民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密切黨群、幹群關係,樹立計生工作良好形象,確保計生工作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社會事業

潘度鄉潘度鄉
潘度鄉注重科技成果運用,加強科技項目管理,2項水產養殖技術列入省級科技項目,初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機制。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新建、擴建和改建中國小校舍2.27萬平方米,完成9項危房改造項目。積極推進教育改革,鞏固和提高兩基成果,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全面實行一費制。高考成績創歷史最好水平,本科上線1303人。廣泛開展民眾性文化活動,順利通過福建文化先進鄉複查。全民健身運動深入開展,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逐步健全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抗擊“登革熱”取得階段性勝利。落實計畫生育各項政策,認真實施農村部分計生家庭獎勵扶助制度,深化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穩定低生育水平,鞏固省級一類先進縣成果。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繼續推進敖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和“青山掛白”治理,一控雙達標成果得到鞏固。土地管理不斷規範。新一輪縣誌續修工作開始啟動。經濟普查全面鋪開。深入開展以創建文明縣城為重點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公民道德教育,弘揚社會公德,深化移風易俗,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積極開展創建“平安潘度”活動,推行交巡警體制改革,強化社會治安防控,重拳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實現命案全破。開展非法移民重點村專項整治活動,加強沿海管防和隱蔽戰線鬥爭。切實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妥善做好8·23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善後處理工作。加大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力度,信訪工作關口前移,穩妥處理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努力把各種不安定因素消化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相關詞條

福建鄉鎮(二)

主要是詳細介紹福建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