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岱鎮

東岱鎮

東岱鎮位於福州市連江縣敖江入海口南岸,古名三沙鎮。東岱鎮鎮駐地東岱,海拔8米,距連江縣18公里,是連江縣城東大門和通海咽喉。東岱歷來以商賈雲集、經貿發達而著稱。東岱鎮形成水產冷凍、保健食品、塑膠塑膠、造船、海洋捕撈、禽畜養殖、建築建材等為主的支柱產業。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東岱鎮東岱鎮上庵寺
宋代後屬永福鄉永貴里。明嘉靖年間,這裡屢受倭寇侵掠,崇禎五年(1632年)建造銃城。清初北茭巡檢司移設東岱,鄭成功水軍兩度攻取東岱堡,清派總督以熱炮轟城,民眾傷亡慘烈,屍橫遍野,邑生員王治觀變賣家產收殮死難者,彪炳史冊,美名遠播。雍正八年(1730年),在東岱設總汛,建守備署,成為縣城重要門戶。清末設有海關分卡。民國初屬第三區。民國24年編查保甲為東岱聯保。民國29年改為東岱鎮。民國33年6月後與曉澳、道澳合併為東澳鎮。新中國成立初屬第二區(1955年9月改名浦口區)。1956年4月併到敖江區。1958年屬浦口人民公社。1984年10月從浦口劃出9個村成立東岱鄉。1988年3月後改為鎮建制。1995年東岱鎮土地總面積24.34平方公里,設9個村(居)民委員會、190個村(居)民小組,計9519戶、36648人,分布21個自然村。

交通狀況

東岱鎮東岱鎮街道
東岱鎮水陸交通便捷,沿江水泥路直達縣城,與104國道接軌,距離瀋海高速公路10公里,敖江航運直達中國各港口,浦東大橋的建成使東岱鎮的交通更加便利。

東岱瀕臨大海,總面積23平方公里。1995年,東岱鎮社會總產值5.0397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603億元,農業總產值1.7億元。鄉鎮企業總收入4.3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00元,出口交貨總值達7800萬元。財政總收入555.5萬元。東岱鄉鎮企業迅速崛起,前景廣闊,現已形成了以水產品加工冷凍、花崗石製品、淡水養殖、服裝鞋帽、建築建材等為主體的支柱行業。有7家企業產值上千萬元,3家省級先進企業,2家市級先進企業。以東岱街為主體的商業街建設初具規模,商貿期貨、首飾加工,金融信貸、海陸運輸、醫療衛生等行業結構合理、門類齊全。

東岱水陸交通便利,沿江水泥公路直達縣城,與104國道接軌,敖江航運直通中國各港口。3000門程控電話開通,鎮內水源充沛,電力充足。鎮內基礎設施健全完善,鎮區規劃井然有序,道路寬暢,環境優美。東岱是一片充滿希望和尋求發展的熱土,是一塊有待繼續開發古老而神奇的寶地。鎮黨委、政府現已在大塗劃出300畝土地作為工業開發小區;在東岱北門劃出100畝土地作為“三資”企業投資區,在東興街西側劃出100畝土地作為以房地產為主的第三產業開發。文明、勤勞、善良的東岱人民熱忱歡迎與各界的真誠合作,他們期盼著四方賓朋的到來。

經濟狀況

東岱鎮東岱鎮水產業
東岱鎮為敖江口沖海積小平原,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東岱鎮耕地面積11447畝,糧食總產8201噸,瓜果蔬菜全面發展;水產養殖、捕撈並舉,總產量9313噸。東水純漁業村水產量7246噸,社會總產值突破1億元。東岱村社會總產值1.45億元。改革開放後,鄉鎮企業迅速崛起,成為東岱鎮經濟支柱,淡水養殖、水產保鮮加工、建築安裝、花崗石製品、化工塑膠、鞋帽服裝等產業已初具規模。東岱鎮鄉鎮企業總產值48279萬元。有10家企業年產值超千萬元。中日合資鳳櫻水產冷凍有限公司年產值2000萬元,產品大部分銷往日本。東岱鎮東岱鎮出口商品交貨總值8677萬元,為連江各鄉鎮的第二位。社會總產值5.09億元,鎮財政收入369.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00元,居全縣第一位。
東岱鎮東岱鎮雲居寺

東岱街黨總支、居委會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先後發展了350畝集體優質果園,創辦了淡水養鰻、螺鏇藻養殖、水產冷凍、食品加工、建築裝璜、高檔家私、塑膠拉絲、皮革製品等企業23家,組建了省級岱江集團公司,成為東岱經 濟發展的支柱。東岱社會繁榮,基礎設施完善。全面實施了村鎮建設規劃,建成了東興商業街,鎮區建設井然有序;道路交通水泥化。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廣播電視、通訊等設施齊全完善。一個民主、文明、富裕的小康村正在崛起。東岱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達8.35億元,比增12.7%,其中工業產值6.16億元;農業產值2.19億元;財政收入983萬元,比增14%;農民人均純收入4798元。

食品、藥品安全

東岱鎮藥品檢查
東岱鎮採取三項措施抓好食品、藥品安全工作

一是抓落實。要求各村居和鎮直各單位要抓好落實工作,要做到人員落實、經費落實,大力支持協管員和信息員的工作,同時加強協管員和信息員的溝通與協作。

二是抓宣傳。督促各村居要做好食品、藥品安全宣傳工作,要求各村居至少要有一條固定標語,做好食品安全宣傳傳單的發放工作,同時辦好食品、藥品安全宣傳專刊。

三是抓監管。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和組織檢查工作,要求工作例會每個月要召開兩次,開會時協管員和信息員要做好工作匯報及報表的報送工作;檢查工作每個月至少一次,由協管辦和協管員組成聯查工作組到各村居檢查食品、藥品安全工作。

計生工作

東岱鎮計生辦冒雨宣傳

東岱鎮計生工作卓有成效。東岱鎮王家東洋城自然村獨生子女領證戶鍾石貴、鍾石財,在連江縣“造福工程”扶持計生戶家庭政策的幫扶下,搬遷到交通便利的鄉政府所在地松羅村,建起了占地52平方米的2層鋼混結構新房。連江縣在“造福工程”實施中,對計生戶實行傾斜扶持政策,連江縣36戶計生戶得到扶持搬遷。

在“造福工程”實施中,連江縣把農村計畫生育戶優先列入重點搬遷名單,優先給予安排搬遷。並制定計生戶四大扶持政策:對列入“造福工程”搬遷指標的計生戶(指農村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或生育兩個女孩並已落實措施的家庭)每戶增發1個人2500元的補助金;屬於地質災害搬遷的計生戶,由國土部門核定並經省、寧德市驗收後,每戶補助5000元;屬地質災害點集中安置建房的計生戶,由市財政給予每戶補助1萬元;屬於少數民族搬遷的計生戶,每人另外增加300元,由省民宗廳給予安排補助

連江縣還以東岱鎮為單位,對需要搬遷的計生戶對象進行重點調查摸底、建檔,給農村計生戶搬遷對象優先下達搬遷指標,及時分解落實到鄉鎮、村、戶。提前做好新村或安置點的選址、征地、規劃設計等前期工作,確保計畫下達後能夠及時開工建設。

社會事業

東岱鎮東岱鎮規劃建設
社會保障事業卓有成效:

一、是大力開展就業和培訓工程。2007年來共舉辦縫紉、家政服務等培訓5期,受訓人員195人,其中轉移就業培訓人數160名,安置就業154人,其中簽訂一年以上規範勞動契約率的達到62%。

二、是全面推進漁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截止2007年12月底,東岱鎮共有11687人參保,占東岱鎮參保對象的92.13%,超額完成了連江縣裡規定的任務。三是完善漁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一方面逐步探索漁民養老保險制度,在政府未建立起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相銜接的漁農民養老保障制度前,依託漁業專業合作社,探索建立社員養老金制度。另一方面擴大困難民眾救助力度和覆蓋面,慰問困難戶175戶,發放慰問金7.4萬元,臨時救濟139戶,發放救濟金7.9萬元,春荒救濟74戶,發放救濟款3.3萬元。

廉政建設

東岱鎮東岱鎮廉政建設會議
東岱鎮委、鎮政府積極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各級紀委全會精神,以矛盾糾紛排查工作為重點,堅持實行三項工作制度,化解各種矛盾糾紛問題。

一是實行領導值班接訪制度。該制度規定,接訪領導為鎮黨委、政府班子成員,實行周一至周日領導值班接訪制度,由領導直接接待來訪民眾,當面聽取民眾的意見和要求,對民眾反映的問題,採取現場答覆,當日協調,及時接辦,限期結報等方式,妥善處理信訪問題。

二是實行定期排查調處制度。東岱鎮委、鎮政府規定,各村、各單位以每月8日、18日、28日為矛盾糾紛定期排查日,要求包片領導、包村幹部和村組幹部定期到所聯繫的單位中了解民眾困難,徵詢民眾意見,排查矛盾糾紛苗頭問題,主動協調解決民眾生產、生活中的問題;同時,將每月10日、20日、30日定為矛盾糾紛集中調處日,要求各村、各單位以矛盾排查調處中心為載體,當場化解民眾矛盾,及時處理民眾上訪反映的問題,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三是實行包保責任制度。對於疑難棘手的矛盾糾紛問題,東岱鎮委、鎮政府採取“一個案件、一名領導、一個專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徹底解決矛盾糾紛問題。

相關詞條

福建鄉鎮(二)

主要是詳細介紹福建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