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菉鎮

苔菉鎮

苔菉鎮地處黃岐半島最末端,三面臨海,西面與黃岐鎮相連,南面與馬祖列島隔海相望(兩岸最近處僅4.96海里),北面為北茭海峽,連線羅源灣可門口和三都澳,是閩浙海上主要航道,距縣城68公里。苔菉鎮大力實施產業結構調整戰略,著力做好耕海牧漁這篇文章,特色產業穩步發展,漁業經濟取得顯著效益。苔菉鎮位於福州市連江縣境東北黃岐半島末端,鎮駐地苔菉,海拔30米,距縣69公里。苔菉鎮社會總產值達6.85億元,居全縣首位。先後籌資完成衛生門診大樓、3.5萬伏變電所、黃岐半島至轄區各村自來水管改造以及學校、老人公寓、漁業碼頭等與民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苔菉鎮苔菉鎮

苔菉鎮位於福州市連江縣境東北黃岐半島末端,鎮駐地苔菉,海拔30米,距縣69公里。東北部為北茭海峽,連線羅源灣可門口和三都澳,是閩浙海上主要航道;東南與馬祖列島僅隔4.96海里。域內海岸曲折,港灣眾多,海域廣闊,海產豐富。唐屬永福鄉崇德里,宋為崇德下里(後為崇德一里)。元代後屬二十六都直至清末。民國初屬第八區。民國24年編查保甲設苔菉、北茭、琇 3個聯保,屬第三區署。民國29年設苔北琇鄉。民國33年6月後與黃岐鎮合併稱黃苔鎮。新中國成立初屬第六區。1952年屬第九區。1955年屬黃岐區。1958年屬黃岐人民公社。1979年4月從黃岐公社析出8個大隊成立苔菉公社。1984年6月撤社建鄉。1992年8月改為鎮建制。1995年苔菉鎮陸地總面積僅7.7平方公里,設8個村民委員會,75個村民小組,計6934戶,27068人,分布13個自然村。

經濟建設

苔菉鎮苔菉鎮

苔菉鎮地處連江縣黃岐半島最末端,三面瀕臨東海,陸地面積7.7平方公里,與馬祖列島僅隔4.96公里,是一個以海洋捕撈、海水養殖、水產品貿易以及水產品加工四大

產業為支柱的純漁業重鎮。鎮區內港灣眾多,有沃口13個,大小島嶼7個,共有大小漁船800多艘。轄8個行政村,人口2.7萬,其中4個村跨入億元村行列,是首批省級“明星鄉鎮”、“省漁業十強鎮”、“省漁區綜合改革試驗區”。2006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15.9億元,其中工業產值1.09億元,農業產值14.8億元,財政收入442.32萬元該鎮為連江最前沿,半島丘陵直逼海濱,耕地僅2662畝,多種甘薯,居民以漁業為主,定置作業歷史悠久,盛產大黃魚、帶魚、鰻魚、毛蝦等,尤以乾制蝦皮、丁香和醃製鹹魚、蝦醬聞名遐邇。歷史上因受倭劫、匪盜、海禁、遷界等災難,經濟發展緩慢。抗戰時期兩度淪陷,苔菉等村被日軍狂炸幾成平地。新中國成立後,漁業很快恢復發展,但因地處海防前線,發展受到很大制約。1979年後,進入高速持續發展新階段,成為縣內主要漁業基地。1995年漁業生產單位642個,船隻720艘,其中400~600匹鋼質漁輪75對,占全縣60%,水產品總產量10.07萬噸,占全縣水產總產量三分之一,水產品暢銷國內外。出口商品交貨總值3600萬元。基礎設施和漁業服務行業日趨完善,水產品加工業迅速發展,鄉鎮企業742家,總產值3.41億元。苔菉鎮社會總產值達6.85億元,居全縣首位。鎮財政收入386.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03元。

招商項目

苔菉鎮苔菉鎮

雜魚精深加工項目

一、項目內容、建設規模及選址

擬在連江縣苔菉鎮建設一家專門從事鮐參魚、龍頭魚、犀鱈魚、蝦皮等低值水產品精加工的現代標準企業,占地2000平方米,年產各類即食加工食品500噸,年產值1000萬元左右。項目選址:苔菉鎮。

二、項目建設理由和條件

連江縣苔菉鎮位於連江縣黃岐半島最末端,是省定漁業十強鎮之一,年產水產品13萬噸,其中鮐參魚3萬噸,龍頭魚約1.3萬噸,犀鱈魚3000噸,蝦皮2000噸。此類水產品資源充足,營養豐富,價格低廉,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但由於受技術、資金等條件限制,這些水產品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傳統作坊式加工產品存在質量不穩定、不易保存等缺點,難以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為此特將該項目推出招商,解決生產中所必須的技術與資金問題。

三、項目經濟效益分析

產值1200萬元,成本865萬元,年產500噸左右魚類食品,年產值可達1000多萬元,年利潤將達300多萬元。

四、項目前期工作進展情況

完成預可行性研究。

苔菉鎮苔菉鎮

五、項目總投資

500萬元人民幣。

六、合作方式

獨資、合資。

七、項目承辦單位、負責人及聯繫電話

項目承辦單位:福建•福州•連江縣苔菉鎮政府

項目負責人:林強

連江縣南方茶葉市場項目

一、項目內容、建設規模及選址:

該項目位於苔菉鎮南部,沿街有30多間店面,中心商場有4000多平方米經營面積,店西側還有3000多平方米可擴展經營場所。

二、項目建設理由和條件

該項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與五里亭茶葉市場相鄰相通,開發連片後可形成福州市規模最大的茶葉專業市場。

三、項目經濟效益分析

預計年銷售額可達1000萬元人民幣,具有較好的投資回報率。

四、項目前期工作進展情況

項目已具備經營條件。

五、合作方式

租賃或合作經營。

六、項目承辦單位、負責人及聯繫電話

項日承辦單位:福建•福州市連江縣象園街道辦事處

項目聯繫人:林孝信

社會事業

苔菉鎮苔菉鎮

苔菉鎮大力實施產業結構調整戰略,著力做好耕海牧漁這篇文章,特色產業穩步發展,漁業經濟取得顯著效益。2007年苔菉鎮工農業產值14.7億元,水產品總量17.8萬噸,農民人均收入6452元,鄉鎮企業總值以及經濟各項指標均完成或超額完成任務。目前,已擁有大馬力拖網赴印尼、非洲等國際漁場生產,參與國際競爭。3年來,苔菉鎮共投入9000多萬元發展大型海上貿易運輸船45艘,總數達210多艘,水產品運輸貿易區域拓展到浙江、山東、遼寧、上海、海南等一帶區域,水產品貿易業陣容不斷壯大。同時,充分立足區位與海水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鮑魚養殖業,苔菉鎮共投資近4000萬元發展工廠化鮑魚養殖45家、海上掛養及工廠化養殖成品鮑魚總數達1100萬粒,還開闢發展東洛海域網箱養殖3000多箱,擴大對黃瓜魚、鱸魚、真鯛等新品種的養殖。

苔錄鎮針對特殊的地理位置,幾年來,不斷最佳化投資環境,促進工業項目落地,已逐步形成海上運輸、加工製冷、漁需供給、造船機修等具有漁區特色的企業發展格局。同時,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出台一系列相關優惠政策,促進項目落地投產。

苔菉鎮教育、文化、衛生等事業發展迅速。1996年教育實現“兩基”達標,1999年進一步調整教育部局,實行集中辦學,教學條件、師資力量、教育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尤其是創辦私立明智學校以來,培養並輸送眾多優秀學生,教育質量在私立學校隊伍中排名前列而聞名縣內外。2007年底苔菉鎮有教職員工165人,在校生達1690多人。其中國小41班1315人,國中9班375人。國小“四率”均達100%。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豐富民眾文化生活,設立8家老人活動中心,發展4家KTV、4家棋牌室、2家網咖,若干家音像出租店,全民健身活動逐漸普及。民間傳統文化海神燈被福州市列為非物質文化項目予以保護和弘揚。投資200多萬元新衛生院門診大樓建成並投入使用,配有醫護人員19人,床位12張,基本上能滿足苔菉鎮民眾一般疾病臨床診治需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順利啟動,苔菉鎮農民參合率達85%。計生工作保持全縣一類鄉鎮水平,人口出生率穩定在10‰以內,計生率在98%以上。

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先後投入1200多萬元用於轄區內主幹道水泥路面建設和通村公路建設工程,全面完成縣委“村村通”工程。先後籌資完成衛生門診大樓、3.5萬伏變電所、黃岐半島至轄區各村自來水管改造以及學校、老人公寓、漁業碼頭等與民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穩步推進舊村改造、新村建設步伐,苔錄後港新區開發以來,逐步成為苔菉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鎮容村貌日新月異。目前在建並即將完工的重點工程還有橫塍至北茭四級公路,300噸陸島交通碼頭等,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將為苔錄新一輪經濟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相關詞條

寧武鎮

百合鎮

中冊鎮

招賢鎮

馬尾鎮

三山鎮

福建鄉鎮(二)

主要是詳細介紹福建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