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凱鄉

安凱鄉

安凱鄉地處連江縣黃岐半島中部,距縣城40公里。全鄉面積31.7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人口1.79萬。境內山巒迭嶂,林木郁蔥,360萬立方米的郭婆溪水庫,是黃岐半島的“綠色寶庫”和“生命之源”。海岸線長,海面遼闊,高塘、文灣、後才、奇達等深水良港向北可通著名的三都澳、羅源灣口岸,南接閩江口要塞——定海灣,已初步建立了以高塘、文灣海洋運輸、船舶修造為主的臨海工業雛型。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安凱鄉安凱鄉
安凱鄉舊名安海,因與晉江安海同名,1979年4月改今名。位於福州市連江縣境東北黃岐半島中段,南臨黃岐灣,東北接羅源灣可門口和三都澳東衝口。鄉駐地安海,海拔25米,距縣城46公里。唐代屬永福鄉崇德里,宋為崇德下里(後為崇德一里)。元至清代分屬集政下里和二十六都。民國初屬第八區,設安海、奇達2鄉。民國24年編查保甲設奇達聯保,屬第三區署。民國29年初改為奇達鄉。民國32年3月併入黃岐鎮。抗戰勝利後重新編查改屬象緯鄉。新中國成立初屬第八區(七區代管)。1952年4月屬第九區。1956年3月屬黃岐區。1958年7月撤區後設安海鄉,同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1959年5月併入黃岐公社。1961年6月重設安海公社,7月又併入黃岐公社。1979年4月從黃岐公社析出重設安海公社(後改名安凱)。1984年6月撤社建鄉。1995年全鄉陸地總面積31平方公里,設11個村民委員會,62個村民小組,計3958戶、17760人,分布23個自然村。 

歷史沿革

唐代屬永福鄉崇德里,宋為崇德下里(後為崇德一里)。元至清代分屬集政下里和二十六都。民國初屬第八區,設安海、奇達2鄉。民國24年編查保甲設奇達聯保,屬第三區署。民國29年初改為奇達鄉。民國32年3月併入黃岐鎮。抗戰勝利後重新編查改屬象緯鄉。新中國成立初屬第八區(七區代管)。1952年4月屬第九區。1956年3月屬黃岐區。1958年7月撤區後設安海鄉,同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1959年5月併入黃岐公社。1961年6月重設安海公社,7月又併入黃岐公社。1979年4月從黃岐公社析出重設安海公社(後改名安凱)。1984年6月撤社建鄉。1995年全鄉陸地總面積31平方公里,設11個村民委員會,62個村民小組,計3958戶、17760人,分布23個自然村。

經濟建設

安凱鄉貝藻養殖
安凱鄉兼有山海之利。東西山巒起伏,植被茂密,水源充沛;南北瀕臨東海,港灣眾多,海產豐富。歷史上以捕撈業為主,種植業為輔。1957年海帶南移成功後,海水養殖業迅速發展,改革開放後逐步形成捕撈、養殖、加工、海運、船舶修造和種植業等支柱產業,經濟實力明顯增強。1995年,全鄉山林面積3萬畝,耕地面積4449畝,糧食總產992噸;海水養殖貝藻3000多畝,網箱養魚2000多箱,陸上鮑魚養殖30萬粒,水產品總產量29053噸。海運總運力2萬噸,產值4586萬元。鄉鎮企業371家,產值近1億元。文灣船舶修造廠萬噸船塢已經投產,全省最大的2萬噸船塢主體工程完成。全鄉社會總產值達2.03億元,鄉財政收入8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01元。
2003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達4.38億元,比增11.7% ,其中工業產值1.06億元,農業產值3.32億元,財政收入19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86元。

相關措施

安凱鄉安凱鄉
安凱鄉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安全生產、信訪穩定工作力度,築牢三條防線,努力創建平安西蘭。一是“鐵的手腕”抓打擊防範。進一步建立健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網路體系,加大打擊防範力度,在全鄉大範圍內開展了嚴厲打擊入室盜竊犯罪活動,開展集中打擊賭博違法犯罪活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查處野外進行非法聚賭活動,有效遏制“六合彩”等賭博活動,淨化社會環境,整頓學校和工業園區周邊環境等專項運動,不斷降低刑事和民事發案率。重拳出擊抓好禁種鏟毒工作,由綜治辦牽頭,鄉村幹部在全鄉範圍內開展了大規模的踏查活動,確保不出現毒品種植。二是“鐵石心腸”抓安全生產。安凱鄉鄉共有石材採礦點41個,石板材生產企業180多家,還有學校危房和地質災害點,安全工作責任重大。2008年我們嚴格做到三個到位,即責任到位、監管到位、督查到位。鄉國土資源所在縣國土資源局監察隊的配合下,多次組織對轄區內無證違法採礦活動進行拉網式摸底
安凱鄉安凱鄉
檢查,其他安全責任點定期檢查,做到萬無一失,沒有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大力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集中整治客貨車輛超載超速違章,整治假牌假證、無牌無證和非客運車輛載客違章,整治不按道行駛、違章亂停和駕乘兩輪機車不戴頭盔和超座違章,整治超速、酒後駕車、疲勞駕駛違章,確保轄區道路交通秩序良好。三是“鐵的紀律”抓信訪穩定。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原則,加強各村調委會建設,切實做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達100%。健全社會穩定預警機制、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應急處置機制、責任追究機制,確保群體性事件發現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和處置得好。針對2008年我鄉上基點民眾因種植香菇引起的上訪事件,鄉黨委、政府加大矛盾排查的力度,把維穩工作放在主要位置,運用說服教育、多方疏導,依法調處的辦法,努力把各種社會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2008年鄉村二級共調處矛盾糾紛84件,調處成功84件,調處率達100%,真正做到小糾紛不出村,大糾紛不出鄉。 

山海物產

安凱鄉有耕地4417畝,山地44916畝,森林20873畝,水源豐富,海上養殖品種多,種類全,年水產品總量在7萬噸左右,其中鮑魚養殖已形成規模,捷豐海珍品養殖基地現與廈門大學海水養殖研究所合作,研究鮑魚育苗技術,全鄉年產出量達3000萬粒以上,是目前連江縣最大的鮑魚和其他海珍品養殖基地。安凱人民用安凱土產的紅薯釀製的“安海白”白酒香醇萬里,此酒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深受民眾喜愛。

黨政建設

安凱鄉安凱鄉
安凱鄉認真落實市委和縣委黨建工作部署,研究制定創五好鄉黨委和五好村黨支部活動工作方案,切實抓好政務公開和村務公開的兩公開工作,有效保障了廣大黨員、幹部民眾的民主政治權利。一是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認真做好決策調研,堅持重大事項集體會議研究決定;健全完善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加強班子成員理論學習,提高政治理論水平;二是抓黨建示範村,把作為黨建示範村,以點帶面全面推進黨的建設;三是開展千名機關黨員結對幫扶主題實踐活動,在國慶58周年及黨的十七大召開之際,以“為黨旗添光彩,做民眾貼心人”為目標,深入開展機關黨員結對幫扶主題實踐活動,共協調解決幫扶村村道補助資金57萬元,送去幫扶資金5000元,慰問品900元,結成幫扶對子13對,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四是抓村級班子建設,做到“有人管事”,舉辦支部書記、村主任與村會計學習村務管理有關的各種業務培訓班,不斷提高村幹部管理村務能力;五是抓制度建設,做到“有章理事”,建立嚴格的辦事制度和管理制度,保證了村幹部勤政廉政,健全完善政務和村務公開制度,增加鄉村工作透明度;六是加強非公黨建工作。成立了安凱鄉石材業聯合黨總支,下設7個企業支部,並通過黨總支逐步在全鄉規模以上企業中發展非公黨建;七是抓好下村掛職選派幹部的管理,鄉黨委根據縣委要求,做好新一屆下派幹部管理,每月認真聽取掛職幹部工作情況及計畫安排匯報,認真指導掛職幹部開展工作,有力提高了下派村班子的整體素質,增強了村級組織的活力。

認真貫徹落實中紀委關於領導幹部廉潔自律的一系列規定及縣委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始終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進一步加強安凱鄉鄉反腐倡廉建設力度,主動將反腐倡廉建設融入到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之中。強化班子自身建設,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兩委班子不搞權錢交易,不以權謀私,時時把自己言行處於組織和人民民眾的監督之下,切實做到自省、自警、自律。廉不言貧,勤不言苦,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要求下屬做到的,班子首先做到,凡禁止別人做的,自己堅持不做。堅決杜絕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等現象,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實施“陽光工程”,對溪下水電站承包、縣道洋門嶺道路改建、破石村、上洋村道路工程建設等,都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開展工程招投標。牢固樹立勤政為民的宗旨意識,注重從源頭上治理腐敗,積極解決黨風廉政建設中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樹立推動工作、為民負責、公正廉潔的政府新形象。

社會事業

安凱鄉徵兵
安凱鄉全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廣泛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鄉村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實施科教興鄉戰略,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計畫生育、環境保護等社會事業蓬勃發展。集中辦學試點校園配套設施逐步完善,創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高度重視社會穩定工作,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形成齊抓共管,協調配合保穩定的工作格局。有針對性地制定和完善工作預案,及時排查調處各種社會矛盾糾紛,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突發性群體事件,切實加強對重大工作的協調力度。在全鄉深入開展法制教育,進一步增強全民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有力地促進了“依法治鄉”和“以德治鄉”的進程。深入開展“平安西蘭”創建活動,把創建平安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與經濟工作同部署,強化領導,落實措施,強化宣傳,形成共識,建立鄉村聯防機制,加強對西蘭保全中隊管理,對企業,人口居住、外口集中的集鎮中心地段,進行夜間保全徒步巡邏,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不斷加強,知曉率和滿意率不斷提高,安凱鄉鄉上下形成了各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各界支持,廣大民眾積極參與的良好創建氛圍。依法嚴厲打擊各種嚴重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加大了對“六合彩”以及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的打擊力度。嚴格按照縣“十三項”安全專項整治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安全生產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安全工作,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經常性開展礦山、企業、學校、交通、易燃易爆品專項安全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大力開展礦業秩序整頓工作,召開大會部署落實各項措施,並與各礦山業主以及各村各部門簽定責任狀,聯合公安、土地等部門實行每周巡查制度,確保不發生無證開採、盜採現象。通過各項措施落實到位,有效杜絕各類安全事故發生。認真落實初級衛生保健,推行醫療體制改革,提高服務水平,進行全面徹底的衛生整治,農村衛生狀況和農民的保健意識得到了提高。認真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全鄉農民參合率達到80%,居全縣前列。大力開展防控禽流感工作,與各村、各部門簽定責任狀,切實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禽、禽不漏針”,確保不發生禽流感疫情。認真落實計畫生育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促進計生工作不斷走向規範化、制度化的管理軌道。國防教育、國防後備力量建設進一步深化,超額完成縣下達的徵兵任務,被福州市評為“徵兵工作先進單位”,為全鄉的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一個安定,團結,公平正義、安定有序的文明社會環境。

景觀概況

境內山巒迭嶂,林木郁蔥,360萬立方米的郭婆溪水庫,是黃岐半島的“綠色寶庫”和“生命之源”。海岸線漫長,海面遼闊,高塘、文灣、奇達等深水良港向北可通著名的三都澳、羅源灣口岸及福州可門港開發區,南接閩江口要塞——定海灣,已初步建立以高塘、文灣海洋運輸、船舶修造為主的臨海工業雛型。

古建築景觀

古建築景觀主要有:始建於唐朝的白雲寺、始建於宋朝的順明禪寺、始建於南宋的安峰境英顯照應尊王宮、始建於明朝的白雲庵、始建於清朝的東嶽泰山廟、明末清初的古民居青石屋楊八使法師廟等。

自然景觀

龍潭洞、龍捲溪、倒流水、龍井、龍宮、龍門、五龍戲水等自然景觀令人觀止;和尚念經、鐵傘攔虎、豬姆帶仔、狀元帽等眾多奇山怪石栩栩如生。正在建設中的金沙澳旅遊區更值得讓人一覽安凱鄉特有的海邊風光。

地理位置

安凱鄉地處連江縣黃岐半島中部

福建鄉鎮(二)

主要是詳細介紹福建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