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賢鎮

招賢鎮

招賢鎮為一鄉鎮名稱,在我國浙江省常山縣、江西省南昌市灣里區、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山西省呂梁市臨縣、陝西省麟遊縣均有同名鄉鎮,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鄉鎮存在差別。

基本信息

招賢鎮招賢鎮
招賢鎮位於陝西省關中西部,寶雞市東北部,屬渭北旱塬丘陵溝壑區,地處麟遊縣城以西27公里處,崔丈公路,崔西公路穿境而過,村村道路暢通,交通十分便利,是麟遊縣西部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交通要塞。唐朝李世民曾在此設“招賢館”廣招賢才而得名。全鎮轄13個行政村,5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0546人,其中農業人口10313人,總面積219.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8027畝。(本詞條是一個歧義詞,以下將詳細介紹陝西省招賢鎮,在最後也將簡略的介紹山東日照招賢鎮和江西南昌招賢鎮。)

城鎮發展

招賢鎮招賢鎮
隨著招賢鎮小城鎮建設步代的加快和經濟發展,招賢鎮鎮黨委、鎮政府按照“主攻畜牧、狠抓林果、扶貧開發、建設城鎮”的發展思路,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圍繞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帶領全鎮廣大幹部民眾,團結拼搏,艱苦創業,使全鎮經濟社會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2005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29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11元,人均產糧841公斤。經過2008年來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形成了以建材製造、銷售為主的工業經濟和以糧食、牧業、烤菸、蔬菜、乾雜果為主的農業產業化格局。農村改革不斷深化,商貿流通日益活躍,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招商引資步伐加快,鎮域經濟持續發展。
積極實施“畜牧富民”工程。按照“擴展規模、改育並舉,鎮抓大村、大戶,村抓小戶精養”的原則,建起標準化布爾羊示範小區3個,肉牛育肥合作社1個,布爾羊存欄3.65萬隻,黃牛存欄1.1萬頭,畜牧業產值2760萬元,形成了多元化養殖、全面發展的格局。

依託自然優勢,發展乾雜果生產。全鎮每年可產核桃乾果200萬公斤,這銷到甘肅、河南、山東、山西、四川等省市。山杏、山桃也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主要來源,豐收年份可產杏胡20萬公斤,依託核桃和山杏適生區的區域優勢,以乾雜果生產為目標,發展以核桃為主的乾雜果5500畝,已成為今後富民強鎮的一大支柱產業。

積極實施“雙增”工程,做大做好烤菸、藥材、小雜糧、蔬菜四大產業,實現農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2008年。全鎮烤菸生產面積1360畝,藥材2000畝,紅羅卜泮芋蔬菜生產達到了3000畝,培育發展以蕎麥,名優雜豆為主的小雜糧生產5000畝,已成為農民增加收入的新的增長點。

搶抓國家實施“八七”扶貧攻堅有利時機,堅持扶貧開發相結合,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路子,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建成移民新村10個,13個村完成了水、電、路、電視、通訊工程,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和招商引資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本著“穩妥、實際、長遠”發展的原則,按照“招商引資,外向聯合”辦企業的思路,加快鄉辦企業發展步伐,2008年全鎮共有鄉辦企業4個,年產值105萬元,其中年產500萬塊磚的磚廠1個,年產200萬塊磚的磚廠1個,年產值20萬元的水泥製品廠1個,年產值15萬元的木材加工廠1個。

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發展的重要措施,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以商引商”的辦法,不斷拓寬招商渠道。近幾年,共簽訂蘇香種植,磚廠建設,水泥製品加工,木材加工,肉免養殖等招商引資項目5個,契約引資135萬元,到位資金125萬元,占契約引資額的83、3%。

黨政建設

招賢鎮招賢鎮
招賢鎮開展了黨員和鄉村幹部大規模培訓,結合實際培訓學習了十七大精神、黨的建設、新農村建設、農業產業化、黨風廉政、基層組織、村社財務管理、村民自治村務公開、套用文寫作、人民調解和計畫生育等方面的知識

一是抓好經常性教育。以警示教育為重點,突出教育的經常性和延續性。通過觀看黨風廉政教育警示片、廉政學習等方式,以鮮活的反面事例,分析事例中人物違法違紀的原因,警示大家引以為戒,不斷增強秉公用權、廉潔從政的自覺性

二是抓好廉政管理。結合招賢鎮工作實際,制定了黨風廉政目標責任書,並與機關各部門、各村黨支部、村委會簽訂了責任書,明確責任考核、責任追究。

三是抓好制度建設。圍繞招賢鎮的工作特點,進一步規範了鎮機關的作息、學習、會議、用車、接待、財務等管理制度;按照《招賢鎮村社財務管理制度》的要求,對社級財務的管理進行細化,進一步明確審批、監管等程式。

四是抓好財務公開。對惠民政策、濟貧救困、重大資金使用等情況及時進行公開;並對鎮、村的各項財務收支情況定期進行公開,增加財務工作的透明度,有效實現了民眾督廉、促廉。

五是抓好監督檢查。設立了專門的舉報箱和舉報電話並向社會公開,接受民眾監督;聘用了廉政義務監督員進行廉政監督。同時鎮紀委對各項制度落實情況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落實情況隨時進行督查。

山東日照招賢鎮

招賢鎮招賢鎮
招賢鎮位於山東省東南部魯東南平原,屬新亞歐大陸東方橋頭堡日照市腹地,莒縣東北部,南距縣城19公里。總面積108平方公里,轄81個行政村,2萬戶,7萬人,8萬畝耕地。招賢自元初建鎮,以廣招賢仁志士命名,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賈雲集的商埠,這裡的人民勤勞、樸實、善良、熱情好客,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招賢更加繁盛,山川披錦,鍾靈毓秀,物阜糧豐,經濟騰飛。是中共中央原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的故鄉。

地理交通

自然條件優勢。氣候溫度適宜,光照充足,雨量充足,四季分明,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交通便利。206國道縱貫南北,建設中的青新鐵路從鎮中穿越。膠新鐵路縱貫南北,南距日東高速公路30公里,北距青島機場150公里,東鄰天然良港--日照港70公里,形成了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公路鐵路空港海港交通網。

資源環境

資源豐富。沭河、袁公河環抱全鎮,境內有蓄水1.53億立方米的小仕陽水庫一座,小(二)型水庫6座,已探明的礦產就有20多種,金屬類有金、銅、鐵等,非金屬類礦產種類多,分布廣。環境優越,農業特色顯著。無工業污染,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有機農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國家外經貿委、國家林業局花卉生產基地。招賢鎮歷史上就有種玫瑰的傳統,2008年已發展至1000畝,計畫3年發展至5000畝。種植的玫瑰長勢肥壯,蕾大花芳,深受上海、北京、廣東等客戶的青睞,市場前景廣闊。招賢鎮2008年已形成萬畝豐產林、萬畝桑園、萬畝瓜菜、萬畝林果、大姜、花卉、板栗蘆筍生產基地。

產業經濟

民營企業異軍突起。全鎮現有農字號龍頭企業9處,年加工農副產品20萬噸以上,服裝鞋帽、印刷、工藝加工、針織、食品、建築建材等企業40多處,從業人員1.5萬人,是著名的青島雙星鞋幫生產加工基地。城鎮建設初具規模,基礎設施日益完臻。是省級中心鎮之一,已形成了4公里的商業長廊和莒北最大的木材、糧食、服裝、仔豬交易市場,沿206國道新開發了300餘畝的民營經濟園區,實現通水、通電、通路的“三通”,為投資者創建了一個優美舒適潔淨的工作生活環境;法制健全,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文化繁榮發達,社會文明進步的人文環境。

江西南昌招賢鎮

招賢鎮招賢鎮
灣里區招賢鎮位於南昌市西北部,處南昌近郊灣里城區,距南昌市僅14公里,是灣里區的城關鎮、南大門。東南與南昌市郊區、新建縣接近,西北與灣里區的梅嶺、太平毗鄰。全鎮土地面積9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萬餘畝,山林面積10萬餘畝,下轄19個行政村92個村小組,轄區人口2.5萬人。轄港下、聶城、招賢、蔬菜、竹林、竹山、霞麥、夏澤、衛東、余牟、南寶、灣里、烏井、東源、堎上、紅星、馬口、南嶺、牛嶺等19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招賢南路。2002年工農業總產值5.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42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39元。

境內主要幹道東接南昌全線,南連320國道,北通昌九105高速公路,京九鐵路灣里支線直達境內,昌北機場與之毗鄰,交通經緯如織,四通八達,3條輸電專線縱貫全鎮,有獨立的自來水系統,並與南昌市供水系統聯網,現代化的程控電訊裝備連線國內國際,文化、娛樂教育、衛生、商業、有線電視及其他服務設計一應俱全。
境內經濟基礎良好。工業擁有機構、針織、輕工、化工、彩電包裝,食品等十幾個行業,有10多萬平方米的現代廠房和各類設備可供利用,農業已形成了瘦肉型豬、花卉苗木、茗茶三大支柱產業。旅遊業和娛樂業正篷勃興起。鎮城經濟已有相當實力。
境內資源豐富。境內山巒層疊,滿目積翠,清秀靜幽,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它不僅是中國古典音律和舞蹈的發祥地,也是道教淨明派和道教一脈--德教的發祥地。岳飛、王安石、歐陽修等230多位歷史名人曾到此山遊歷,留下名詩佳作480多篇。洪崖丹井、西山積翠、銅源三群更是歷代名人墨客吟誦不已的絕佳景致。海拔841的洗藥湖為南昌市的最高峰,夏季平均氣溫只有22℃,素有“小廬山”之稱。
 
新一屆的市委、市政府已明確提出把灣里作為南昌市的後花園來建設,灣里由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開拓發展時期。城關鎮的招賢鎮更是以其獨特的地位優勢,樹立了“您發財、我發展”、“雙羸首先是投資者贏,我們才能贏”、“客商來灣里投資不賺錢就是我們招商引資的失敗”等一系列開明開放的觀念,從而吸引了眾多海內外客商前來招賢鎮投資興業。2008年江中製藥廠新廠區、江西中醫學院新校部、江西大宇工商學院、江西理工財經專修學院、南昌私立創世紀學校、南昌凱明鎮織有限公司等十幾個大中型項目都落戶招賢鎮,並發展迅速。招賢已成為一塊商機無限、充滿活力的風水寶地。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