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第五十一中學

溫州市第五十一中學

溫州市第五十一中學由浙江省溫州中學創辦於1998年,溫州市教育局直屬學校,是溫州市第一所公有民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是一所充滿著無限活力和潛力的現代化學校。學校主要面向溫州全市招生,現有30個教學班,在校生人數近1400人,專任教師120人,其中省市級骨幹教師20餘人。 學校堅持“快樂健康為基,生存發展為本”的辦學理念,以“立德、篤學、崇新”為校訓,致力於培養“正直、負責、勇敢、自信”的現代公民。 溫州市第五十一中學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理事會理事長由浙江省溫州中學校長擔任。學校作為溫州中學教育集團校之一,擁有獨特的辦學理念、優美的校園環境、一流的設施設備、雄厚的師資力量、完善的課程體系、豐富的校園文化、豐碩的辦學成果,是溫州中學百年名校優質教育資源延伸的成功典範。

基本信息

學校榮譽

2005年溫州市重點中學

2006年浙江省學生軍訓工作先進單位

2006年溫州市中國小日常行為規範達標學校

2006年溫州市毒品預防教育四星級學校

2006年溫州市綠色學校

2007年溫州市花園式單位

2008年溫州市德育特色學校(寢室文化建設)

2008年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

2009年溫州市中國小教育信息化建設Ⅰ類達標學校

2010年溫州市文明單位

2010年溫州市2008-2009年度先進基層黨組織

2010年溫州市素質教育示範校

2011年溫州市現代化學校

2011年溫州市田徑項目、網球項目體育特色校

2011年溫州市網路中心機房建設管理先進單位

2012年浙江省第五批體育特色學校(田徑)

2012年溫州市會考工作先進集體

2013-2016溫州市陽光體育後備人才基地(田徑、網球)

2013年浙江省健康促進學校(銅牌)

2013年溫州市名師工作站(高中數學、高中班主任)

2014年浙江省第七批綠色學校

2014年浙江省軍訓示範學校

2014年浙江農林大學優質生源基地

2014年溫州市“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項目第二批試點學校

2014年溫州市標準化功能室

2015年溫州市民辦學校2014年檢優秀單位;

2015年溫州市2013-2014年度校務公開工作先進單位;

2015年溫州晚報優秀學生記者站

2015年溫州市教育局直屬學校先進團組織

2015年溫州市紅十字會學校

2015年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網球分會副理事長單位

學校概況 學校概況

環境設施

學校坐落在風景秀麗的三垟濕地之畔,占地72畝,呈半島之形,三面環水,環境幽雅,與百年名校溫州中學隔路相望。學校的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布局合理,流水、拱橋、綠樹相映成趣,校園綠化覆蓋率達60%以上,融花園式、生態型、現代化為一體的校園別具風格。學校規劃總建築面積29468平方米,擁有主教學樓、行政辦公樓、學生公寓、學生食堂(A級單位)等,理化生標準化實驗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通用技術教室、計算機教室等功能教室配備完善。

環境設施 環境設施

校園生活

學校積極打造“健康快樂”的育人場所,讓校園生動活潑,讓學生主動發展,形成了“師表育人、課堂育人、軍訓育人、活動育人、環境育人”的良好德育氛圍,在實踐素質教育的道路上邁出了紮實而有效的步子。通過開展一年一度的校藝術節、體育節、寢室文化節、學科活動月、暑期社會實踐等活動,不斷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學生社團活動豐富多彩,現有電視台、廣播站、話劇社、心理成長社、音樂社、文學社、攝影社等數十個社團,為廣大學生興趣的培養、潛能的挖掘提供了廣闊的平台。2013-2015年學生在市藝術節比賽中榮獲一等獎7人次,2等獎9人次,三等獎45人次。學校體育健康教育卓有成效,形成了網球、田徑、女籃等特色項目。

校園生活 校園生活

教師隊伍

溫州市第五十一中學 溫州市第五十一中學

作為溫州中學集團校,學校與溫州中學實行師資力量上的共享共建,約1/3教師從溫州中學聘任。120名專任教師中,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占100%,擁有碩士學位教師27人,高級職稱教師54人,中級職稱教師34人,中高級職稱教師比例達74%。學校堅持專家引領、集體備課、同伴互助,積極打造名優教師隊伍,現有省特級教師1人,教授級高級教師1人,省教壇新秀3人、溫州市名師1人,溫州市教壇新秀、教壇中堅8人、溫州市學科骨幹教師14人、省市師德楷模6人、市優秀教師及優秀班主任19人。為保證溫州中學來五十一中任教的師資隊伍穩定,學校採取了“三年一貫制”的聘任制度,為高水準的教學質量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教學科研

學校積極更新教育理念,聚焦課堂教學,落實課改行動。近幾年來,學校以實施“實效課堂構建行動”為載體,深入研究“學法、教法、考法”,教師在各級各類的評比中取得不俗的成績。2015年溫州市課題結題與優秀成果評審中,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和市直三等獎1項,同時8個課題獲得市級立項;2015年溫州市教師命題比賽中,獲得一等獎1個(地理組),二等獎5個(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三等獎3個(生物、歷史和政治);2015年“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的優課評比中,獲得教育部優課3個,省優1個,市一等獎4個,市二等獎3個,市直一等獎1個;2015年溫州市教師論文評比中,共14篇文章獲獎。

溫州市第五十一中學 溫州市第五十一中學

自2006年啟動高中課程改革以來,學校以選修課程建設為突破口,最佳化課程結構,努力構建特色課程體系,已有13門校本選修課程被評為省市級精品課程。

教學質量

進入新課改高考以來,學校深入推進課堂變革,不斷深化“嚴、細、實”的教學特色,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升。在2015年的高考中,學校共有87位同學上第一批分數線,其中文理重點上線26人,體育藝術第一批61人;本科及以上共329人,本科率68.8%。

2015年學科競賽成績在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我校學生在數、理、化、生以及作文比賽中獲得省級獎項9人次、市級獎項69人次、市直獎項102人次。2015年,學校11名學生獲省二級運動員稱號,6名特長生被全國重點大學錄取。

特色激勵

學校每年面向全市(包括各縣市區)擇優錄取30名免費生,免除高中階段全部學費。

自2011年始,學校在每屆學生中分批選拔24名優秀生,為其提供進入溫州中學委託培養的資格。從2015年開始,為了更好地適應新高考背景下的7選3選科學習,學校分別在高一的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結束時,各選送一批優秀生進入溫州中學學習。溫州市第五十一中學作為溫州中學集團校,所獨有的優秀生直送溫中培養模式,為學生衝擊名牌大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溫州市第五十一中學 溫州市第五十一中學

校訓簡介

校訓“立德、篤學、崇新”的解讀

運動會 運動會

《尚書》孔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第,謹(行之有常也)而信(言之有實也),泛愛眾,而親(近也)仁(仁者)。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立德

立德為育人之根本,學校教育首先要教育同學們如何做人,如何懂得以禮待人、以信待人,學會協作,學會關心別人。德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智育沒有德育做基礎,智育就是犯罪的幫凶;體育沒有德育做基礎,體育就是暴力的前驅;群育沒有德育做基礎,群育就是社會動亂的根源;美育沒有德育做基礎,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劑。因此,德育無處不在。

德育的內容也非常之寬泛,如:①忠黨愛國。要作到“守法、守信、守時、守份、守密”。②孝敬父母,尊敬長上。古曰:“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③責任心。天下興亡,我的責任,一言以興幫,一言以喪幫。我們要樹立“先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越在黑暗的地方,越做光明的事情。④誠信。考試考風問題就是誠信的考驗。

因此,要求同學們重視自身修養的建設,重視自身良好品德的養成。真正作到“跨出家門一步,肩負著家庭的榮辱;跨出校門一步,肩負著學校的榮辱;跨出國門一步,肩負著國家的榮辱”,那才是一個有修為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個響噹噹的人。

教師職業是奉獻的職業,樂於清貧、甘於寂寞,必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做支撐;因此,師德為育人之先。

以德治校,學校發展之精要。

篤學

篤,專心致志也,認真鑽研也。《論語》孔子曰:“無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荀子》荀子曰:“學不可以已。”又曰:“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這是對篤學最好的解釋。要想人人需要你,你必須要有真才實學;要有真才實學,你必須“篤學”。《中庸》孔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篤學應有三個層次:①態度端正、學習認真。很多同學的學習目的性不明確,也有同學是迫於父母的壓力。實際上,從人的發展角度來說,一者是高中對人的世界觀形成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二者是高考對人生很重要,讀大學與不讀大學是不一樣的(指人的素質、人的發展),讀好的大學與一般的大學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要從更高的層面去認識這個問題,讀書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素養,讀書為了實現自我價值,讀書為了社會服務。

美麗校園 美麗校園

②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好學習的三個環節:課前預習、認真聽課、課後複習鞏固。聽課,分接受型、理解型和批判型;作業,鞏固知識,練習要求複習後不看書做;還有階段性的複習鞏固,理解並熟練的運用已學知識。有些同學學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全憑興致和興趣,缺乏持之以恆的精神;有些同學學習時間抓不緊。

③掌握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勞逸結合,方法正確,這可以說是科學。掌握好自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這是成績飛躍的關鍵。

崇新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江澤民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沒有創新的民族是難以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

溫州第五十一中學就是市場經濟大潮中的產物,從無到有、從小到初具規模、從名不經傳到日呈氣象,都真正意義上體現了創新精神,這是我們學校的特點,我們學校文化的精要。開拓的精神,創新的勇氣,學校將繼續探索“名校辦民校”辦學之路。我殷切的期望把這種精神傳遞給學生,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培養他們勇往直前的精神,適應社會的發展,做時代的弄潮兒,而且要永不停息的傳承下去。

溫州高中學校列表(二)

本任務就來盤點溫州市高中學校列表。註:詞條中不要添加學校網址、信箱、電話等具有推廣性信息。
溫州市鹿城區岙底鄉中學
平陽縣蕭江鎮第二中學
平陽縣浙鰲高級中學
溫州市甌江高級中學
平陽縣西灣鄉中學
平陽縣鰲江鎮第五中學
平陽縣鰲江鎮第四中學
平陽縣鰲江鎮第三中學
平陽縣鰲江鎮第七中學
平陽縣鰲江鎮第八中學
平陽縣敖江鎮第六中學
平陽縣育秀中學
平陽縣育才學校
平陽縣求實成人高級中學
平陽縣培培外國語學校
溫州市鹿城區仰義中學
平陽縣昆陽鎮第四中學
平陽縣昆陽鎮第三中學
平陽縣昆陽鎮第二中學
平陽縣昆陽高級職業中學
平陽縣科興計算機學校
溫州市第二十中學
溫州市外國語學校高中部
永嘉縣應坑鄉中學
永嘉縣巽宅鎮中學
永嘉縣巽宅鎮下嵊中學
永嘉縣溪下鄉金盾中學
永嘉縣石染鄉中學
永嘉縣山坑鄉中心學校
永嘉縣界坑鄉中學
永嘉縣大岙鄉中學
浙江省永嘉縣碧蓮中學
永嘉縣茗岙鄉中學
永嘉縣昆陽鄉中學
永嘉縣大若岩鎮中學
永嘉縣大若岩鎮桐州中學
永嘉縣大若岩鎮水雲學校
永嘉縣碧蓮鎮中學
浙江省永嘉縣岩坦中學
永嘉縣張溪鄉中學
永嘉縣溪口鄉中學
永嘉縣潘坑鄉中學
永嘉縣鯉溪鄉中學
永嘉縣黃南鄉中學
永嘉縣嶺頭鄉中學
永嘉縣鶴盛鄉中學
永嘉縣東皋鄉中學
浙江省永嘉第二高級中學
永嘉縣岩頭鎮中學
永嘉縣岩頭鎮港頭中學
永嘉縣五尺鄉中學
永嘉縣楠溪江學校
永嘉縣花坦鄉中學
永嘉縣表山中學
永嘉縣楓林鎮中學
永嘉縣楓林鎮孤山中學
永嘉縣下寮鄉中學
永嘉縣沙頭中學
永嘉縣沙頭鎮海廟中學
平陽縣水頭鎮第四中學
瑞安市林溪鄉第一中學
蒼南縣靈溪第二高級中學
樂清市英華學校
樂清市虹橋中學
平陽縣雲祥中學
浙江省平陽縣第二中學
樂清市柳市中學
樂清市柳市鎮實驗中學
平陽縣蕭江鎮中學
樂清市白象中學
平陽縣新鰲高級中學
平陽縣昆陽鎮第一中學
樂清市業餘體育學校
樂清市興樂中學
樂清市師範附屬學校
樂清市樂成鎮第三中學
樂清市第三中學
平陽縣第一中學
平陽縣第三中學
浙江省永嘉縣羅浮中學
瑞安市第八中學
溫州市第十七中學
瑞安市曹村鎮中學
永嘉縣上塘中學
瑞安市雲江高級中學
瑞安市第四中學
瑞安市龍翔高級中學
溫州第二高級中學
洞頭縣實驗中學
溫州市同德中學
浙江省泰順縣第一中學
泰順縣育才高級中學
泰順縣城關中學
文成縣珊溪中學
溫州新世紀學校
蒼南縣龍港鎮第二高級中學
蒼南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求知文化補習學校
蒼南縣馬站高級中學
蒼南縣橋墎高級中學
蒼南縣獅山中學
蒼南縣金鄉高級中學
浙江省溫州中學
蒼南縣錢庫高級中學
蒼南縣宜山鎮第一中學
溫州市第七中學
蒼南縣振清外國語學校
蒼南縣龍港鎮第一中學
蒼南縣龍港鎮第四中學
蒼南縣龍港鎮第三中學
蒼南縣龍港鎮第二中學
蒼南縣龍港高級中學
蒼南縣巨人中學
浙江省蒼南縣求知中學
浙江省蒼南縣第一中學
溫州市第十五中學
蒼南縣靈溪鎮第一中學
蒼南縣樹人中學
溫州宏德中學
浙江省樂清市精益中學
樂清市柳市鎮第一中學
浙江省樂清中學
樂清市育才中學
浙江省洞頭縣第一中學
瑞安市第九中學
瑞安市碧山鎮中學
溫州市龍灣區永強中學
溫州市第二中學
瑞安市塘下鎮第一中學
溫州市第二十一中學
瑞安市第十中學
浙江省文成中學
蒼南縣錢庫鎮第二高級中學
蒼南縣宜山高級中學
樂清國際外國語學校
樂清市虹南中學
樂清市第二中學
瑞安市第七中學
瑞安市第五中學
瑞安市第三中學
浙江省永嘉中學
溫州育英學校
溫州市第三中學
溫州市第十八中學
溫州市第十四中學
溫州市第十六中學
溫州市第十二中學
溫州市第八中學
溫州市實驗中學
溫州市第五十一中學
溫州市第四中學
溫州市第十一中學
溫州市第九中學
溫州市第二十二中學
溫州市第二實驗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