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洞頭縣第一中學

浙江省洞頭縣第一中學

浙江省洞頭縣第一中學是浙江省重點中學之一,是洞頭縣歷史上第一所中學.1978年成為市重點中學,1999年成為省三級重點中學,2004年成為省二級重點中學。 學校創辦於1956年9月,初名“洞頭縣初級中學”,建校初只有國小“戴帽”的兩個國中班,後因行政區劃分、變動等原因曾四易校名:1958秋為“玉環縣第四初級中學”,1959年4月改為“溫州市洞頭中學”,1965年2月改為“洞頭縣中學”,1970年改稱“浙江省洞頭縣第一中學”至今。 學校目前設有高中25個班,高一8個班,高二10個班,高三7個班,在校學生1276人。學校現有教職工112人,專任教師92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19人,中級職稱43人,完成或正在攻讀碩士研究生課程班的教師61人,全國優秀教師等國家級先進教師3人,黨員37人。師資結構合理,年青教師發展潛力大。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組織機構完善,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72年春開設高中班,從而發展為一所完全中學。

1992年起停招國中班。1978年成為溫州市級重點中學。

1981年至今是 浙江省重點中學之一

1994年通過省重點中學合格督導評估。

1999年省教委發文認定為省三級重點中學。

2001年通過省三級重點中學督導複查,同年,評上溫州市文明單位。

2002年喬遷新校。

2003年評為溫州市“花園式”單位。

師資隊伍

洞頭一中通過引進和培養,目前已建成一支素質較高的師資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112人,專任教師92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19人,中級職稱43人,完成或正在攻讀碩士研究生課程班的教師61人,全國優秀教師等國家級先進教師3人,黨員37人。師資結構合理,年青教師發展潛力大。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組織機構完善,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目前設有高中25個班,高一8個班,高二10個班,高三7個班,在校學生1276人。

從師生親手參加建造第一幢教學樓“紅專樓”開始,洞頭一中的辦學歷程中,就始終堅持又紅又專,德才兼備的育人目標和艱苦奮鬥、辛勤創業的辦學傳統,逐漸形成了“導德齊禮,啟憤發悱”的教風,“見賢思齊,見微知著”的學風,“言則成文,動則成德”的校風,及“為未來而學,為發展而教”的辦學理念。1992年以來,學校強調教育教學管理的規範化、科學化,確立了“所修彌近,所濟彌遠”的校訓和五色四角星校標,明確提出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學管校,學術興校,特色辦校”的辦學總思路,確立了“把洞一中辦成更高層次的合格重點中學”的總體辦學目標。制定了《洞一中素質教育實施方案》《洞一中名師工程——師訓和教育科研規劃》《洞一中章程》《洞一中實施“凝聚力工程”方案》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提出了“讓每位教師都擁有自己的教科研成果”的努力目標,以加速教師的成長。繼基本實現《洞一中八年(1992-2000年)辦學規劃》之後,又出台了《洞一中2004年辦學規劃暨2010年遠景規劃》,奠定了未來幾年的發展基礎。

校容校貌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洞頭一中辦學設施完備,辦學條件優良。校園占地面積115畝,建築面積26256平方米,學校建立了內部校園網,並加入了北大附中網校,共享北大附中的信息資源。圖書館、學生宿舍、實驗樓、標準田徑運動場地等硬體設備完善,目前正在興建藝體館,可以為學生學習提供硬體上的支持。

校園文化

洞頭一中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堅持開展“創先進班集體,做合格中學生”達標活動,並以此為契機,從思想品德和學業成績兩方面對學生進行分層管理,並發展規範為《洞一中學生學業成績分層定標動態標準分管理實施方案》。洞一中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多年來堅持開展“讀書節、體育節、科技節、藝術節”等“四節”活動。學校注重特長生培養,每年都有一批音體美特長生上本科,籃球運動這一項目名揚省內,民眾體育運動之風興盛,1985年以來曾多次被評為省體育傳統項目(籃球)學校先進集體及省民眾體育先進單位。“班班合格爭創先進,人人合格發展特長”已成為學校的一大辦學特色。

升學成就

洞頭一中建校47年來,培養了初、高中畢業生一萬多人,為各條戰線培養輸送了大批較高素質的後備力量和優秀人才。陳光周同學連續兩年獲全國高中生數學競賽二等獎。培養了幾十位的科學家,其中最為突出的是76屆畢業生林海帆同學考取美國加州康乃爾大學博士研究生,被評為美國十大傑出華裔青年科學家,現為美國杜克大學終身教授,醫學院細胞生物系博士後導師。多次受到江澤民,李鵬、朱鎔基等黨和家領導人的接見。現在,洞頭縣機關、企事業幹部,90%以上是該校畢業生,其中在職副縣(處)級以上幹部有30多人。在部隊服役成為各級軍官的不在少數,其中最高職別為在職師級軍官。浙江電視台蔡志豪、溫州電視台姚瑤多名記者和節目主持人是本校的畢業生。大批畢業生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幹力量,其中有“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有高級漁業技師,有著名民間文學作家,著名海洋文學作家等。.

近幾年來,學校克服了生源少、起點低的困難,狠抓教學常規管理,注重教育教學研究,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迅速,提前完成了學校發展八年規劃(1992-2000年)的主要指標,高考、會考取得突破性和持續性的發展。雖然學校生源所在地人口僅八萬多,高一新生可招生區域初三畢業生僅有一千餘人,但歷年來會考合格率均保持在98%以上,2003年高考上線率達91.04%。學校連續多年榮獲縣市教學質量顯著獎、教學質量進步獎和縣市省教科研成果獎,先後被評為省體育達標先進單位,市文明單位、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省市教育科研工作先進單位。

學校榮譽

目前,洞頭一中是“國家教育部研究項目‘現代教學模式研究’子課題研究學校”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深化研究與推廣實驗’國家重點課題實驗學校”。2003年被評為課題實驗先進學校,為了奠定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學校依託高校力量,走合作科研發展新路,與華東師大結為合作夥伴,成為“華東師大教育理論與研究諮詢中心教科研實驗基地學校。”

溫州高中學校列表(二)

本任務就來盤點溫州市高中學校列表。註:詞條中不要添加學校網址、信箱、電話等具有推廣性信息。
溫州市鹿城區岙底鄉中學
平陽縣蕭江鎮第二中學
平陽縣浙鰲高級中學
溫州市甌江高級中學
平陽縣西灣鄉中學
平陽縣鰲江鎮第五中學
平陽縣鰲江鎮第四中學
平陽縣鰲江鎮第三中學
平陽縣鰲江鎮第七中學
平陽縣鰲江鎮第八中學
平陽縣敖江鎮第六中學
平陽縣育秀中學
平陽縣育才學校
平陽縣求實成人高級中學
平陽縣培培外國語學校
溫州市鹿城區仰義中學
平陽縣昆陽鎮第四中學
平陽縣昆陽鎮第三中學
平陽縣昆陽鎮第二中學
平陽縣昆陽高級職業中學
平陽縣科興計算機學校
溫州市第二十中學
溫州市外國語學校高中部
永嘉縣應坑鄉中學
永嘉縣巽宅鎮中學
永嘉縣巽宅鎮下嵊中學
永嘉縣溪下鄉金盾中學
永嘉縣石染鄉中學
永嘉縣山坑鄉中心學校
永嘉縣界坑鄉中學
永嘉縣大岙鄉中學
浙江省永嘉縣碧蓮中學
永嘉縣茗岙鄉中學
永嘉縣昆陽鄉中學
永嘉縣大若岩鎮中學
永嘉縣大若岩鎮桐州中學
永嘉縣大若岩鎮水雲學校
永嘉縣碧蓮鎮中學
浙江省永嘉縣岩坦中學
永嘉縣張溪鄉中學
永嘉縣溪口鄉中學
永嘉縣潘坑鄉中學
永嘉縣鯉溪鄉中學
永嘉縣黃南鄉中學
永嘉縣嶺頭鄉中學
永嘉縣鶴盛鄉中學
永嘉縣東皋鄉中學
浙江省永嘉第二高級中學
永嘉縣岩頭鎮中學
永嘉縣岩頭鎮港頭中學
永嘉縣五尺鄉中學
永嘉縣楠溪江學校
永嘉縣花坦鄉中學
永嘉縣表山中學
永嘉縣楓林鎮中學
永嘉縣楓林鎮孤山中學
永嘉縣下寮鄉中學
永嘉縣沙頭中學
永嘉縣沙頭鎮海廟中學
平陽縣水頭鎮第四中學
瑞安市林溪鄉第一中學
蒼南縣靈溪第二高級中學
樂清市英華學校
樂清市虹橋中學
平陽縣雲祥中學
浙江省平陽縣第二中學
樂清市柳市中學
樂清市柳市鎮實驗中學
平陽縣蕭江鎮中學
樂清市白象中學
平陽縣新鰲高級中學
平陽縣昆陽鎮第一中學
樂清市業餘體育學校
樂清市興樂中學
樂清市師範附屬學校
樂清市樂成鎮第三中學
樂清市第三中學
平陽縣第一中學
平陽縣第三中學
浙江省永嘉縣羅浮中學
瑞安市第八中學
溫州市第十七中學
瑞安市曹村鎮中學
永嘉縣上塘中學
瑞安市雲江高級中學
瑞安市第四中學
瑞安市龍翔高級中學
溫州第二高級中學
洞頭縣實驗中學
溫州市同德中學
浙江省泰順縣第一中學
泰順縣育才高級中學
泰順縣城關中學
文成縣珊溪中學
溫州新世紀學校
蒼南縣龍港鎮第二高級中學
蒼南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求知文化補習學校
蒼南縣馬站高級中學
蒼南縣橋墎高級中學
蒼南縣獅山中學
蒼南縣金鄉高級中學
浙江省溫州中學
蒼南縣錢庫高級中學
蒼南縣宜山鎮第一中學
溫州市第七中學
蒼南縣振清外國語學校
蒼南縣龍港鎮第一中學
蒼南縣龍港鎮第四中學
蒼南縣龍港鎮第三中學
蒼南縣龍港鎮第二中學
蒼南縣龍港高級中學
蒼南縣巨人中學
浙江省蒼南縣求知中學
浙江省蒼南縣第一中學
溫州市第十五中學
蒼南縣靈溪鎮第一中學
蒼南縣樹人中學
溫州宏德中學
浙江省樂清市精益中學
樂清市柳市鎮第一中學
浙江省樂清中學
樂清市育才中學
浙江省洞頭縣第一中學
瑞安市第九中學
瑞安市碧山鎮中學
溫州市龍灣區永強中學
溫州市第二中學
瑞安市塘下鎮第一中學
溫州市第二十一中學
瑞安市第十中學
浙江省文成中學
蒼南縣錢庫鎮第二高級中學
蒼南縣宜山高級中學
樂清國際外國語學校
樂清市虹南中學
樂清市第二中學
瑞安市第七中學
瑞安市第五中學
瑞安市第三中學
浙江省永嘉中學
溫州育英學校
溫州市第三中學
溫州市第十八中學
溫州市第十四中學
溫州市第十六中學
溫州市第十二中學
溫州市第八中學
溫州市實驗中學
溫州市第五十一中學
溫州市第四中學
溫州市第十一中學
溫州市第九中學
溫州市第二十二中學
溫州市第二實驗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