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育英學校

溫州育英學校

溫州育英學校坐落於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清江路。學校創辦於一九九九年七月,是由台胞何朝育先生偕黃美英女士捐助、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和龍灣區人民政府投資共辦的公立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巍巍羅峰,泱泱甌水。溫州育英,謹思礪志。蘊甌越之英氣而達和樂;含括蒼之靈秀以臻日善。

溫州育英學校 創辦於1999年7月,是由台胞何朝育、黃美英伉儷捐助、龍灣區人民政府和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投資共辦的九年一貫制公立學校。由原蒲州鎮中學、湯家橋國小、江前國小三校合併而成。

學校占地面積42.8畝,校舍建築面積14212平方米。現有教學班42個,在校學生1611人;教職員工129人,其中,中高級職稱教師77人。

學校弘揚“志存高遠,品正雅淳”的精神,以“謹思、礪志、創新”為校訓。舉全校之力,聚社會之源,秉承先賢,激勵後昆,團結奮進,以“融和樂文化,促健康發展、創精品學校”為辦學目標,實現“讓我們的孩子喜歡我們的學校,讓我們的教師體驗成功的幸福,讓我們的課堂充滿創造的歡樂,讓我們的學校煥發出生命的華彩”的願景,共同打造環境和美、以文化人、質量臻善、特色見長的現代化溫州名校。

“育英人”秉承厚重的甌越文化,傳承優秀的辦學傳統,科學規劃發展藍圖。以“和樂育心,健康日善”為辦學理念,以先進文化鑄學校發展之魂,以課程改革強學校發展之力,以教育科研創學校發展之路。高度關注學生健康成長、快樂成才,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建設“和潤”課堂,推進“和洽”德育,外圓環境文化、內方制度文化,創設生態校園環境,以和美校園為依託,創建美麗校園;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以和潤課堂為抓手,構建美麗課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以和雅教師為目標,塑造美麗教師;凸顯素質教育優勢,以和樂學生為載體,培育美麗學生。精心打造和樂文化校園。

育英,為教師成長鋪路,讓他們成為成功之師、幸福之師、和雅之師;

育英,為學生成才奠基,讓他們成為和樂學子、誠信公民、創新才子。

十多年的執著,育英人蘊育出勤勞樸實、自強不息的氣質;演繹著兼容並蓄、海納百川的氣度:成就了志存高遠、澤育英才的氣勢。

今日育英,以精神文化引領學校發展,以制度文化保障學校發展,以課程文化豐厚師生素養,以行為文化彰顯辦學品位,以環境文化突現學校形象,以和樂文化促進內涵發展。

學校秉承“民主求真科學精細”的管理理念,以“管理推動創新,科研引領創新”為發展理念。以精細化為手段提高管理實效,以信息化為途徑推進管理現代化,以人性化為原則、提高師生凝聚力。全校上下,風正、氣順、勁足。心繫育英,熱愛育英,建設育英,發展育英已成為學校發展的主旋律。

機構設定

溫州育英學校 溫州育英學校
溫州育英學校 溫州育英學校

歷史與現狀

學校校園建設分為三個階段:

1998年溫州育英學校成立 1998年溫州育英學校成立

1、1999年—2006年為學校建設初創時期;

2、2006年—2010年為學校建設發展時期;

3、2010年— 年為學校園建設跨越式發展時期。

建設目標

建設人文化校園

校園建設規劃要貫穿“以學生為本”的宗旨,重視人的心理,生理以及人與社會、自然的和諧。從校園規劃到建築設計、環境景觀設計要適合學生心理特點和行為方式的基本規律,充分體現尊重師生、理解師生、關懷師生,突出校園的人文情懷、綠色情調和育人功能,為素質教育創造有利的環境。

校園建築規劃格局以功能分區為基本構架,分為國小部、教學區、科技實驗實踐區、體育活動區和自然生態景觀區等五大區域。在校園中心形成由標誌性的國小部、教學樓、實驗樓、體育館等核心建築組成的中心區。中心建築群與生態環境、集中綠化景觀相互輝映。

建設生態化與園林化校園

以“綠色校園”為理念,體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以高起點的環境藝術及景觀設計,建設具有自然風格的校園,達到人與自然、建築與自然的和諧交融,並以具有文化背景的主題加以命名,利用林木花草,把校園的樓房、道路及亭、台、廊等建築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綠樹成蔭、風景秀麗的校園。

建設數位化與網路化校園

將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可視化技術等高科技手段運用於教學、科研、管理、生活服務等各個方面,建設室內外有利交往的空間,建設資源共享、聯繫便捷的數位化校園。

建築風格統一和諧

既展現校園的文化韻味,又體現時代特徵,校園建築要充分體現現代化學校理念,顯示自主、和諧的特徵,反映我校辦學思想、宗旨、理念、目標和師生精神面貌及文化氛圍。

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校園

校園建設是百年大計,要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其規劃不僅需要考慮現實要求,同時要兼顧未來的發展,制定利於擴展、具有彈性的校園規劃。

學校榮譽

2004年,學校成功創建浙江省綠色學校。秉承綠色理念,站在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引導學生關注自然、社會和自身健康、不斷提升其校園生活幸福感,環境教育成效顯著。學校榮獲“溫州市第三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評比”一等獎。“低碳環保志願者大隊”榮膺龍灣區五星級社團。活動課程《關愛我們的環境》的實施豐富和拓展了綠色教育的內涵和外延。

學校著力於綜合實踐活動科技創新特色的打磨,創設了生化研究室、房屋模型創作室和工藝品製作室。2008年實施科技創新教育四年來,學校在市級以上科技比賽中,先後取得30多項優秀成果,連續2屆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成就了具有育英特色的九年一貫制創新教育。

2008年4月,學校被命名為浙江省體育特色學校。學校組建了中國小男女足球隊,多次參加省、市賽事,成績驕人。先後榮獲省小學生足球比賽第一名,省第二屆校園足球“五人”制比賽獲男子組第二名,並代表浙江省遠赴日本參加中日足球友誼賽,獲區級以上榮譽共26項。足球特色教育的蓬勃開展,不僅磨練了學生意志品格,促進了學生健康發展,也為各級各類學校培養和輸送了一大批優秀體育人才。

2008年12月,學校成為溫州市德育特色學校。腳踏實地地開展養成教育,以學生常規為切入口,抓落實、重細節,管具體。迄今為止,已有數百名學困生,在德育導師的幫扶下,其學習、行為、習慣等方面有了較大改觀。

辦學特色

溫州育英學校在“和樂育心 健康日善”的辦學理念指導下,以弘揚和樂文化,促成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誠信、篤學、自立、創新的英才為辦學宗旨,形成了以業績求支持,以特色爭優勢,以創新謀發展的辦學思路。在區教育局“雙高目標”的正確引領下,全體育英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經過全校十年的不懈努力,在綠色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特色建設、體育和養成教育等方面逐漸顯山露水,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全面協調發展,學校形成了厚厚的歷史積澱和外顯的整體強勢,成長為“四大”特色學校:省特色綠色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科技創新特色學校、省足球項目體育特色學校和市養成教育特色學校。

和樂文化培養特色學校,這已成為我們全體育英人的共識。“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有我精”的特色發展是我們永恆的追求。

核心精神

辦學思想:“以愛育責,以責育愛,澤育英才”

辦學宗旨:弘揚和樂文化,促成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誠信、篤學、自立、創新的英才。

學校價值觀:明德自昭,思齊自省,礪志自信,日新自強

學校精神:志存高遠品正雅淳

學校形象:豐蘊文化,恪求實效,體驗創新,彰顯特色。

辦學願景:以文化人、質量臻善、特色名校

學校使命:傳播和樂文化,注重育心寓行,培養健康日善英才。

學校座右銘:求學篤,明理透,育才實。

辦學理念

辦學理念:和樂育心、健康日善

辦學策略:育心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

辦學思路:以業績求支持,以特色爭優勢,以創新謀發展

辦學目標:學校有特色,管理有特點,學生有特長

教師發展目標:“五高”型老師——境界高遠、師德高尚、能力高強、學識高深、言行高雅。

學生培養目標:“三追”型學生——“追求生命活力、追求學業有成、追求做人成功”

學校管理目標:負責、求善、高效、滿意

辦學特色:突現“三追”育人目標,達成“三特”辦學目標,展示和樂育心文化

校訓三風

校訓:謹思礪志創新

校風:敦厚勤勉至善

教風:嚴謹善誘典範

學風:博學明理持恆

治校理念

發展理念:管理推動創新,科研引領創新

管理理念:民主求真科學精細

人才理念:誠信、篤學、自立、創新

質量理念:和樂成就於態度的嚴謹,立足於細節的規範,著眼於行動的優效

服務理念:規範務實廉潔高效

口號誓語

學校口號:和融向善,求真思永

校長信念:修和樂,厚學養,重育心,潤英才

教師誓言:對學生負責,為學生著想。

學生誓詞:德學自礪,見善思齊

學校宣言: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基,為教師素養提升鋪路,為社會持續發展育人。

學校承諾:滴滴汗水誠滋桃李芳天下,點點心血勤育英才澤神州。

校長寄語

中學煦育樓

立身以至誠為本,讀書以明禮為先;於細微處見精神,在細節中鑄品德。給予,是一種美德;禮儀,是一種涵養;在被愛中學會“愛”,學會感恩,滋潤心靈。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為自己撐起一片和樂的天地。

國小熙育樓

學校是你放飛理想、快樂成長的樂園,是你人生的起點。在活動中培養興趣,在學習中養成習慣。

滴水能穿石,溪水匯成河。從小事做起,從細節開始,與習慣為友,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天收穫一點點,做一個快樂、健康、優秀的人!

溫州高中學校列表(二)

本任務就來盤點溫州市高中學校列表。註:詞條中不要添加學校網址、信箱、電話等具有推廣性信息。
溫州市鹿城區岙底鄉中學
平陽縣蕭江鎮第二中學
平陽縣浙鰲高級中學
溫州市甌江高級中學
平陽縣西灣鄉中學
平陽縣鰲江鎮第五中學
平陽縣鰲江鎮第四中學
平陽縣鰲江鎮第三中學
平陽縣鰲江鎮第七中學
平陽縣鰲江鎮第八中學
平陽縣敖江鎮第六中學
平陽縣育秀中學
平陽縣育才學校
平陽縣求實成人高級中學
平陽縣培培外國語學校
溫州市鹿城區仰義中學
平陽縣昆陽鎮第四中學
平陽縣昆陽鎮第三中學
平陽縣昆陽鎮第二中學
平陽縣昆陽高級職業中學
平陽縣科興計算機學校
溫州市第二十中學
溫州市外國語學校高中部
永嘉縣應坑鄉中學
永嘉縣巽宅鎮中學
永嘉縣巽宅鎮下嵊中學
永嘉縣溪下鄉金盾中學
永嘉縣石染鄉中學
永嘉縣山坑鄉中心學校
永嘉縣界坑鄉中學
永嘉縣大岙鄉中學
浙江省永嘉縣碧蓮中學
永嘉縣茗岙鄉中學
永嘉縣昆陽鄉中學
永嘉縣大若岩鎮中學
永嘉縣大若岩鎮桐州中學
永嘉縣大若岩鎮水雲學校
永嘉縣碧蓮鎮中學
浙江省永嘉縣岩坦中學
永嘉縣張溪鄉中學
永嘉縣溪口鄉中學
永嘉縣潘坑鄉中學
永嘉縣鯉溪鄉中學
永嘉縣黃南鄉中學
永嘉縣嶺頭鄉中學
永嘉縣鶴盛鄉中學
永嘉縣東皋鄉中學
浙江省永嘉第二高級中學
永嘉縣岩頭鎮中學
永嘉縣岩頭鎮港頭中學
永嘉縣五尺鄉中學
永嘉縣楠溪江學校
永嘉縣花坦鄉中學
永嘉縣表山中學
永嘉縣楓林鎮中學
永嘉縣楓林鎮孤山中學
永嘉縣下寮鄉中學
永嘉縣沙頭中學
永嘉縣沙頭鎮海廟中學
平陽縣水頭鎮第四中學
瑞安市林溪鄉第一中學
蒼南縣靈溪第二高級中學
樂清市英華學校
樂清市虹橋中學
平陽縣雲祥中學
浙江省平陽縣第二中學
樂清市柳市中學
樂清市柳市鎮實驗中學
平陽縣蕭江鎮中學
樂清市白象中學
平陽縣新鰲高級中學
平陽縣昆陽鎮第一中學
樂清市業餘體育學校
樂清市興樂中學
樂清市師範附屬學校
樂清市樂成鎮第三中學
樂清市第三中學
平陽縣第一中學
平陽縣第三中學
浙江省永嘉縣羅浮中學
瑞安市第八中學
溫州市第十七中學
瑞安市曹村鎮中學
永嘉縣上塘中學
瑞安市雲江高級中學
瑞安市第四中學
瑞安市龍翔高級中學
溫州第二高級中學
洞頭縣實驗中學
溫州市同德中學
浙江省泰順縣第一中學
泰順縣育才高級中學
泰順縣城關中學
文成縣珊溪中學
溫州新世紀學校
蒼南縣龍港鎮第二高級中學
蒼南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求知文化補習學校
蒼南縣馬站高級中學
蒼南縣橋墎高級中學
蒼南縣獅山中學
蒼南縣金鄉高級中學
浙江省溫州中學
蒼南縣錢庫高級中學
蒼南縣宜山鎮第一中學
溫州市第七中學
蒼南縣振清外國語學校
蒼南縣龍港鎮第一中學
蒼南縣龍港鎮第四中學
蒼南縣龍港鎮第三中學
蒼南縣龍港鎮第二中學
蒼南縣龍港高級中學
蒼南縣巨人中學
浙江省蒼南縣求知中學
浙江省蒼南縣第一中學
溫州市第十五中學
蒼南縣靈溪鎮第一中學
蒼南縣樹人中學
溫州宏德中學
浙江省樂清市精益中學
樂清市柳市鎮第一中學
浙江省樂清中學
樂清市育才中學
浙江省洞頭縣第一中學
瑞安市第九中學
瑞安市碧山鎮中學
溫州市龍灣區永強中學
溫州市第二中學
瑞安市塘下鎮第一中學
溫州市第二十一中學
瑞安市第十中學
浙江省文成中學
蒼南縣錢庫鎮第二高級中學
蒼南縣宜山高級中學
樂清國際外國語學校
樂清市虹南中學
樂清市第二中學
瑞安市第七中學
瑞安市第五中學
瑞安市第三中學
浙江省永嘉中學
溫州育英學校
溫州市第三中學
溫州市第十八中學
溫州市第十四中學
溫州市第十六中學
溫州市第十二中學
溫州市第八中學
溫州市實驗中學
溫州市第五十一中學
溫州市第四中學
溫州市第十一中學
溫州市第九中學
溫州市第二十二中學
溫州市第二實驗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