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鄉

沙河鄉

沙河鄉位於盧氏縣城西北部,東臨城郊鄉,北杜關鎮毗鄰,西部與潘河鄉接壤,東南與城郊鄉相連。全鄉轄17個行政村,142個居民組,3700戶,14470口人,總面積136.5平方米公里,耕地、宜林地、牧坡居多。氣候溫故知和,四季分明,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全鄉村村通程控電話,組組通沙石公路,戶戶通電,有一條13.2公里柏油公路與日俱209國道相接,交通十分便利。

基本信息

沙河鄉沙河鄉

概述

沙河鄉沙河鄉
沙河鄉位於皖西南大別山腹地,正處於江淮分水嶺,一鄉連鄂、豫、皖三省,地跨東經115°22’一-115°30’,北緯31°18’一-31°28’,總面積162.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80餘米,鄉域地貌特徵是“三山夾兩河”東與本縣斑竹園相連,南與湖北麻城市木子店鎮接壤,西與河南費城縣長竹園鄉相鄰,北與本縣關廟鄉毗鄰。現在沙河鄉的行政區域由1992年撤區並鄉前的沙河、西河2鄉合併而成,轄15個行政村153個居民組15000餘人。黨政機關原設在禪堂小街,1998年12月遷到現在的羅坪中心集鎮。 

特色產業

菸葉生產
菸葉是沙河鄉主要產業,所產菸葉由於管理水平高,氣候適宜,深受各大煙廠青睞,已連續11所被評為省、市、縣菸葉生產收購先進鄉。1999年菸葉種植面積發展到18800,栽菸農戶占總農戶的88%,預計產值可達1800萬元,稅收360萬,菸農人均收入1430元。

沙河鄉沙河鄉
糧食生產
由於土地面積廣,全鄉每年小麥種植面積達2.2萬畝,人均1.7畝。秋糧作物主要以玉米、優質大豆和其他雜秋作物為主。1998年全鄉糧食產量達676.4萬公斤,是盧氏縣產糧大鄉之一。

林業資源
沙河鄉林業用地97308畝,其中林地70000畝,經濟林19230畝,荒山24308畝,四荒灘涂3000畝。林地中鄉將軍嶺林場10338畝樹木已成材,急待開發,經濟林以優質品種核桃為主,已發展到1.4萬畝,每年吸引著大批客商來這裡收購。
鉀長石礦
鉀長石礦區位於沙河鄉寨子村黃家灣,交通、通訊、電力設施完備。該礦脈總儲量達3700萬噸,屬露天礦層,易開採。該礦主要用於生產製作鉀肥和其它複合肥料,並可作為玻璃、陶瓷、地面磚製品的添加料,市場前景看好。
小集鎮建設
從97年開始我們就著手進行小集鎮建設,截止目前已開通、改造五條大街,街道兩旁全部建成門面樓房,美化了集鎮,擴大了就業,增加了農民收入,活躍了農村經濟。
畜牧業、中藥材
由於沙河有著獨特自然資源優勢,適宜畜牧業和中藥材在這裡發展。年大牲畜飼養量達9000多頭。生飼養量達5000餘頭,山綿飼養量達3500多隻,禽蛋產量達8600公斤。血參、板蘭根、天麻、柴胡等中藥材在這裡有適宜生存環境,每年都有大批藥商來這裡收購、外運。
沙河鄉沙河鄉
黨建工作
充分認識到黨建工作是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的組織保證。沙河鄉黨委緊緊圍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和“黨員先鋒工程”活動,組織廣大黨員幹部爭做實踐“三個代表”的模範,為各項工作提供了堅強的思想政治和組織保證。
基礎設施建
兩個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全鄉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山區吃水難問題不斷得到解決,農網改造全面完成,中國小校舍建設實現標準化,程控電話和行動電話用戶不斷增多,有線電視入戶率逐漸提高,小城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城區面積擴大一半以上,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中心。

紅色歷史

在金寨歷史上,沙河是一塊著名的紅色土地,沙河暴動、西河暴動同立夏節起義一起點燃了金寨革命的星星之火.從沙河先後走出了1600餘位革命英雄兒女,湧現了佘積德、徐其海、熊挺、於俠等多位共和國將軍、副軍(部)級老紅軍老幹部10餘人。立夏節起義主要領導人周維炯就誕生在沙河鄉樓房村上灣組,至今其故居保存基本完好,也留下了許多動人的傳說。1947年秋,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曾在沙河鄉樓房村設立前線指揮部,並在此度過1948年春節,休整近一年時間後開赴淮海戰投主戰場,為奪取三大戰役決定性勝利奠定了基礎。

旅遊資源

沙河鄉沙河鄉
沙河鄉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十分豐富,旅遊開發的潛力十分巨大。劉鄧大軍指揮部遺址恢復保護工作,已進行了前期規劃設計。境內的康王寨是國家級天馬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域,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處,至今保存著大面積的原始森林,珍珠黃揚、水杉、大鯢、麝香等珍稀動植物豐富。分布在其主峰附近的三省垴、棋盤石、抗日戰場等景觀引人入勝。置身於這樣一個天然氧吧,看壯觀宏偉的日出,聽康王寨神奇的傳說,真是令人舒暢、催人奮進,位子橫河、祝畈、老灣3村交界處的海螺寺始建於明朝中期,後屬縣境內雙河道觀的一個分支,經縣宗教局批准與響山寺一起開放,該道現在早期革命和抗日戰爭時期都曾是當地進步組織和共產黨人活動聚會的重要場所,其神奇的傳說和自然景觀至今仍吸引了眾多的遊人。安徽銀杏王坐落在“全國林業生態建設千佳村”的樓房村,正處於周維炯故居旁邊,被安徽省林業廳以周蜀生為首的專家組多方對比考證,命名為“安徽銀杏王” 。另外,境內還有花娘寨、黃石寨、牛山河古橋、滴水岩瀑布、龍潭河峽谷、青魚廟等眾多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

經濟發展

沙河鄉能源和物產豐富,水電、礦產資源分布廣泛,在近年的招商引資大潮中顯出了勃勃生機。引進浙江麗水商人投資6000餘萬元興建了牛山河電站,裝機總容量7200千瓦;河南懷遠、湖北鄂州等地客商在沙河先後投資1200餘萬元,興建了慧斌礦業、裕翔礦業、華慧礦業、三利礦業等礦產開發公司,進行鐵礦開發。同時,綠色食品、建材、中藥材等方面的開發也初見成效。
為改變全鄉單一的以種糧為主的農村經濟結構形式,近年來沙河鄉黨委、政府堅定信心,從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入手,放手發展經濟,走出了一條“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的發展之路,目前已成為“全國靈芝第一鄉”、“安徽銀杏第一鄉”,200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841元,鄉域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沙河鄉緊緊圍繞創建優惠的政策環境、優質的服務環境和優良的法制環境三個重點,做到領導幹部甘當服務員、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及時受理投訴,認真開展行風評議,不斷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有效地服務了全鄉經濟建設工作。沙河鄉良好的服務和寬鬆的環境得到越來越多的客商認可和好評。

地理條件

沙河鄉沙河鄉
沙河鄉位於墊江東部,縣城35公里。東臨忠縣雙桂鎮,南接槓家鄉,西靠高安鎮,北抵忠縣金華鄉。全鄉輻員面積32.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383.1公傾。下轄5個行政村,31個村民小組,1.2萬人。
沙河鄉氣候條件優越,年平均氣溫17℃,年均降雨量1160毫米。地貌類型多樣,以淺丘和中丘地貌為主,鄉境西北部為低山,海拔高度375—1070米。土壤以紫色土、沖積土和水稻土類占絕對優勢,黃壤僅在西北低山區有分布。東山山脈貫穿沙河全境,全縣唯一一條未被污染的大沙河至東北向西南流經全鄉,這裡具有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和旅遊資源。
境內種植有板栗、核桃、水蜜桃等特色水果;有九葉青花椒、天府十號花生、黑山羊、寶頂大米等特色農副產品。沙河鄉是建設中的萬畝花椒之鄉,蠶桑生產、黑山羊、良種生養殖初具規模。大量的綠色無污染農副產品源源不斷地從沙河輸送到縣城及市內、外。沙河人民靠智慧的頭腦、勤勞的雙手不斷地改造著沙河,建設小而美、富而強的沙河是沙河人民永遠不懈的追求。

沙河鄉位於墊江東部,縣城35公里。東臨忠縣雙桂鎮,南接槓家鄉,西靠高安鎮,北抵忠縣金華鄉。全鄉輻員面積

沙河鄉沙河鄉
32.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383.1公傾。下轄5個行政村,31個村民小組,1.2萬人。
沙河鄉氣候條件優越,年平均氣溫17℃,年均降雨量1160毫米。地貌類型多樣,以淺丘和中丘地貌為主,鄉境西北部為低山,海拔高度375—1070米。土壤以紫色土、沖積土和水稻土類占絕對優勢,黃壤僅在西北低山區有分布。東山山脈貫穿沙河全境,全縣唯一一條未被污染的大沙河至東北向西南流經全鄉,這裡具有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和旅遊資源。
境內種植有板栗、核桃、水蜜桃等特色水果;有九葉青花椒、天府十號花生、黑山羊、寶頂大米等特色農副產品。沙河鄉是建設中的萬畝花椒之鄉,蠶桑生產、黑山羊、良種生豬養殖初具規模。大量的綠色無污染農副產品源源不斷地從沙河輸送到縣城及市內、外。沙河人民靠智慧的頭腦、勤勞的雙手不斷地改造著沙河,建設小而美、富而強的沙河是沙河人民永遠不懈的追求。

墊江縣沙河鄉

沙河鄉位於墊江東部,縣城35公里。東臨忠縣雙桂鎮,南接槓家鄉,西靠高安鎮,北抵忠縣金華鄉。全鄉輻員面積32.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383.1公傾。下轄5個行政村,31個村民小組,1.2萬人。

沙河鄉氣候條件優越,年平均氣溫17℃,年均降雨量1160毫米。地貌類型多樣,以淺丘和中丘地貌為主,鄉境西北部為低山,海拔高度375—1070米。土壤以紫色土、沖積土和水稻土類占絕對優勢,黃壤僅在西北低山區有分布。東山山脈貫穿沙河全境,全縣唯一一條未被污染的大沙河至東北向西南流經全鄉,這裡具有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和旅遊資源。

境內種植有板栗、核桃、水蜜桃等特色水果;有九葉青花椒、天府十號花生、黑山羊、寶頂大米等特色農副產品。沙河鄉是建設中的萬畝花椒之鄉,蠶桑生產、黑山羊、良種生豬養殖初具規模。大量的綠色無污染農副產品源源不斷地從沙河輸送到縣城及市內、外。沙河人民靠智慧的頭腦、勤勞的雙手不斷地改造著沙河,建設小而美、富而強的沙河是沙河人民永遠不懈的追求。

房縣沙河鄉

鄉政府駐張家大店,人口10874人,面積236平方千米。轄13個村委會:三岔河、高峰、茅山、田灣、鷹咀石、邢家灣、竹園、盧家坪、五塘、沙河店、火光、朱家坪、白沙河。

雲夢縣沙河鄉

沙河鄉鄉政府駐沙河,人口39547人,面積48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0個村委會:李店、沙河、伍湖、張垸、石羊、周許、辛安寺、民主、太平、黃渡、湖田、舒袁、楊林、雷橋、聶橋、鐵鋪、缸河嶺、界河、灣湖、齊雲庵、紫雲湖。

重慶市墊江縣沙河鄉

沙河鄉位於墊江東部,縣城35公里。東臨忠縣雙桂鎮,南接槓家鄉,西靠高安鎮,北抵忠縣金華鄉。全鄉輻員面積32.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383.1公傾。下轄5個行政村,31個村民小組,1.2萬人。

沙河鄉氣候條件優越,年平均氣溫17℃,年均降雨量1160毫米。地貌類型多樣,以淺丘和中丘地貌為主,鄉境西北部為低山,海拔高度375—1070米。土壤以紫色土、沖積土和水稻土類占絕對優勢,黃壤僅在西北低山區有分布。東山山脈貫穿沙河全境,全縣唯一一條未被污染的大沙河至東北向西南流經全鄉,這裡具有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和旅遊資源。
境內種植有板栗、核桃、水蜜桃等特色水果;有九葉青花椒、天府十號花生、黑山羊、寶頂大米等特色農副產品。沙河鄉是建設中的萬畝花椒之鄉,蠶桑生產、黑山羊、良種生豬養殖初具規模。大量的綠色無污染農副產品源源不斷地從沙河輸送到縣城及市內、外。沙河人民靠智慧的頭腦、勤勞的雙手不斷地改造著沙河,建設小而美、富而強的沙河是沙河人民永遠不懈的追求。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