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鎮

長樂鎮

長樂鎮位於東蘭縣的東部,東與花香鄉接壤,西與三弄瑤族鄉隔紅水河相望,南連大同鄉,北靠隘洞鎮。鎮府所在地長樂村距縣城28公里。全鎮總面積169.6平方公里,折合25.44萬畝,其中耕地面積9504畝。現轄10個行政村,222個村民小組,257個自然屯。2003年末全鎮總人口20004人。

基本信息

概況介紹

建置沿革

明代為山貨交易集市之地,解放前夕屬徑山鄉,1950

年建愛民、民建、新生3鄉,1956年,由愛民、民建兩鄉和新生鄉一、二村合併為長樂鄉。1961年稱長樂公社,1984年重建長樂鄉,1985年改建為長樂鎮。
改革開放以來大事記

1978年,下鄉知識青年李月蓮(女)被選為

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1978年4月,餘杭縣林業科學研究所長樂林場建立。1985年,長樂鄉

改建長樂鎮。1986年7月,餘杭縣精製茶廠生產的天壇牌特級珍眉綠茶獲第25屆日內瓦世界

優質食品評比會金獎。1989年3月,長樂鎮龍潭水庫發電站併網發電。1993年3月,長樂鎮

林場林木良種基地獲林業部授予的全國先進單位稱號。1997年5月21日,我國禪宗五山十剎

之首的長樂徑山興聖萬壽禪寺隆重舉行殿宇落成暨佛像開光法會。


加強環保

長樂鎮長樂鎮環境整治快速推進
以防治工業污染和保護水資源為重點,強化環境保

護工作。依法關停污染企業2家,作出相應治理措施的單位5家,妥善協調解決有關糾紛。
大力興修水利

全年投資300餘萬元,開工興建青芝堰、仇山排

澇機埠、沙子堰3個重點水利項目。
佛教聖地——徑山

長樂徑山,因徑通天目得名。凌霄主峰,

前有堆珠峰,右有鵬搏峰,左有宴坐峰、朝陽峰,“五峰羅列,奇巧幽邃”。

四周諸峰,迤邐起伏。唐大曆三年(768),建徑山禪寺。宋代即被列為中華“五山十剎”之

首。有龍潭飛瀑、望江亭、東坡洗硯池、靈岩碣石、松原天風、龍潭噴泉、吊橋漁歌等景觀

南宋慶元五年(1199),日本僧人即來朝徑山,以後數度前來,徑山寺僧亦曾數度赴日傳經

,徑山為日本臨濟宗之源。
徑山寺毀而復建達11次。1997年5月21日,修復後的徑山禪寺重新開光。全國各地數千

人參加了這次隆重的佛教盛事,日本佛教界也派代表前來祝賀,為此,以茶文化、佛教文化

、山水風光為主要內容的徑山風景旅遊區雛形初成。
一方名產——徑山名茶

長樂鎮長樂鎮 徑山茶
徑山茶是餘杭傳統名茶,宋時已

負盛名。宋吳自牧《夢梁錄》載:“徑山采穀雨茗,用小缶以饋人。”當時的徑山茶為蒸研團茶和抹茶。南

宋後期,日本佛教界名僧圓爾辨圓、南浦紹明等人將徑山茶種與制茶方法、“茶宴”儀式帶回日本,逐步形成當今的日本茶道文化。

1978年徑山茶再現青春。創新後的徑山茶為烘青綠茶,茶園都分布在海拔560米以上的山地,每年清明前採摘,精采細制(制1公斤乾茶需64~7萬個茶芽),具有獨特風味:外形細嫩緊結顯毫,色澤綠翠;湯色嫩綠明亮,葉底細嫩成朵;甘醇爽口,栗香持久。1987年在全省首屆鬥茶會上被評為“最佳名茶”,名列第一。

主要景點

長樂鎮長樂鎮常青苗木場
長樂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境內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繁衍了豐富的生物資源。森林樹種中多屬常綠樹種和落葉樹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樹種有金絲李(壯話“費呂”)、高山柏(壯話“費樺”)。糧食作物品種資源種類繁多,主要有水稻玉米紅薯旱谷小米黃豆等,尤以水稻、玉米、紅薯為大宗,2003年糧食總產量3251噸。經濟作物主要有木薯、蔬菜、旱藕、南瓜、貓豆等,以木薯、南瓜、旱藕為大宗,其中南瓜、貓豆年產量100多噸。油料作物主要有火麻、芝麻、油茶、八角等。

經濟林果主要有板栗、三華李、桃果、紅七柚、酸梅等,以板栗、酸梅為大宗,具有獨特風味的三華李遠銷區內各地。杉木楓木紅米椎、松木、喜樹、油桐、香椿等優質經濟林木也遍布全鎮的山山弄弄。全鎮林業用地面積11.25萬畝,有林面積5.51萬畝。主要藥用植物有金銀花、淮山、黃精首烏雞血藤山豆根百合水檳榔等。野生動物資源有猴子、麝香、果子狸穿山甲斑鳩貓頭鷹等。礦產資源主要有褐鐵礦大花銻礦。畜牧水產業主要以為主,以為大宗。長樂鎮的名優特產主要有旱藕冬粉、優質紅粳和紅粘米酸梅大蒜甜筍芝麻劍魚鱗塊魚山羊、山烏雞、板栗等。其中旱藕冬粉以其晶瑩透亮、營養豐富、口感柔軟、久貯耐煮且能促進消化吸收而飲譽區內;紅粳米和紅粘米,風味獨特,美味可口,延年益壽;定安、納標產的大蒜為反季節蔬菜,成為清明節淡季市場的搶手貨,供不應求,年種植面積1000畝,產量12萬公斤。
長樂鎮是個多民族、多姓氏雜居的地方,以壯族漢族居多,分別占總人口的86.22%和10.96%。
長樂鎮山川秀美,物華天寶,地靈人傑,大自然的造化,給這裡一塊神奇秀美的山水,自然風景有古州坡照山、長樂牛鼻山、天然波蘭洞、巴社石林等。長樂還是一塊紅色的土地,在這塊土地上孕育著許多仁人志士,如共和國第一代將軍覃士冕,東蘭早期馬列主義傳播者之一韋青雲就是典型代表。

同名鄉鎮

1、湖南汨羅市長樂鎮

長樂鎮長樂鎮
長樂鎮域位於汨羅市東北部,北鄰黃市古侖、智峰諸鄉,東連八景鄉,南抵平江縣伍市鎮,西靠天井鄉。距汨羅市區29公里。鎮域清末為長樂局,民國時期為4區長樂鄉。1949年隸汨羅辦事處,1950年為5區長樂鎮及長新鄉,1955年隸長新區,1956年撤區並鄉為長新鄉,長樂鎮隸之;1958年長新鄉與天井鄉合併建先進公社,後改名長樂公社;1961年恢復區建制,長樂公社規模縮小,與長樂鎮同隸長樂區;1966年長樂公社擴大,長樂鎮改隸;1984年4月社改鄉,長樂改隸縣;1988年鄉、鎮合併建為長樂鎮。

今長樂鎮域集雨面積54平方公里,以丘陵地帶為主;總人口2900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400人;有耕地19337畝,其中水田14715畝,旱地4622畝,是汨羅市重要棉花種植基地,棉總產占全市總產的55.8%。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30040元,各類稅收810萬元,財政收入1020萬元,人平收入2750元,被評為“省星火科技示範鎮”、“省經濟百強鎮”。工業、加工業形成了以生產保險柜、密集架、金庫門等保全工具系列產品的支柱產業。全鎮保全工具生產廠家達22家,總產值達1億元以上,因而被稱為“保全設備之鄉”。

鎮區是一個千年古鎮。南朝梁、陳時(504),為古岳陽郡治,迄今1400餘年,郡治在今長南村。相傳古時戰亂,有江西移民至此安居,取“長久安樂”之意,故稱“長樂”,舊稱長樂街,流傳至今。古鎮舊有北門、正陽、青陽、啟明、鍾靈、毓秀、挹秀、迎秀等10門,“普慶、同慶、吉慶、北慶、永慶”等5街,還有“魯家、照壁、大慶”等8巷。1941年日軍縱火焚燒,全鎮房屋皆毀於戰火。鎮內現有一條古老的條石小街,寬4.5米,長約400米,兩邊古建築鱗次櫛比,保存較好,頗具民族特色,尚可隱約看出當年繁華景象。

長樂鎮古時置有驛道鋪遞,又當汨羅江水道,交通方便,因而自古商賈雲集。1982年建城區面積1平方公里,有十字形街道1400多米,建有2個居委會,常住人口1890人。1993年建成區面積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498人,房屋建築面積2289萬平方米。2000年建成區面積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00人。

長樂鎮區社會、經濟發展較快。鎮區有保全生產工具廠家16家,其中年產值逾1500萬元的1個,逾800萬元的2個,生產產品100餘種,其中有2個獲省名牌產品稱號,從業人員達7560人。長樂鎮地方特色食品加工業亦很發達。“長樂甜酒”、“風味腐乳”遠近聞名,“長樂綠茶”香飄萬里。建材、商貿、服務業發展迅速。境內有8個預製場,8個砂石公司,其它各類門店350家。2000年產生於鎮區的國內生產總值1.9億元,各類稅收540萬元,財政收入710萬元。境內交通運輸業發達。縣道京(街)大(荊)線通過全境,南距伍市8公里長的互通式立交橋和北距大荊12公里互通式立交橋的修建,極大地改善了長樂鎮與外部的交通條件。鎮區文教衛事業日新月異,有規模宏大的市屬第五中學,有各項指標達國家級標準的農村初級中學,還有1所中心國小,3所幼稚園,1所農業職業學校,1箇中心醫院,1個有線電視台,2個文化室,1個廣播站,1個電影院

長樂鎮名勝古蹟亦多。鎮域地處風光秀麗的智峰山南麓,清徹美麗的汨羅江穿流而過。鎮區有千年古蹟“回龍門”,歷代龍舟競渡得勝的龍舟皆由此返航,故名“回龍門”,又是汨羅江古航道的碼頭。又有望京台、望京橋,相傳元順帝流居江南,被迎帝位時,在此駐節休息,曾登高望北京。民國時期,彭德懷、楊宗勝曾在這一帶舉創建蘇維埃政權。1945年王震、王首道首率359旅在這一帶進行革命活動。長樂鎮是著名的“民眾文化藝術之鄉”。鎮區上、下街各有1個故事會活動點。“長樂故事會”聞名三湘,湖南衛視、湖南經視都曾在重點欄目介紹過長樂故事會活動情況,影響頗大。

2、廣西東蘭縣長樂鎮
廣西東蘭縣長樂鎮位於東蘭縣的東部,東與花香鄉接壤,西與三弄瑤族鄉隔紅水河相望,南連大同鄉,北靠隘洞鎮。鎮府所在地長樂村距縣城28公里。全鎮總面積169.6平方公里,折合25.44萬畝,其中耕地面積9504畝。現轄10個行政村,222個村民小組,257個自然屯。2003年末全鎮總人口20004人。

長樂鎮交通便利,國道323線穿鎮而過,往東直達金城江,往南直達大化縣,全鎮10個村有6個村通油路,4個村通砂路,此外還有58條屯級路,全鎮等級公路里程達76公里。紅水河航道傍鎮而過,上可達南丹、天峨、貴州,下可直抵大化、梧州、香港。通信也十分便捷,10個村全部開通了行動電話。

長樂鎮長樂鎮
長樂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境內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繁衍了豐富的生物資源。森林樹種中多屬常綠樹種和落葉樹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樹種有金絲李(壯話“費呂”)、高山柏(壯話“費樺”)。糧食作物品種資源種類繁多,主要有水稻玉米紅薯旱谷小米黃豆等,尤以水稻、玉米、紅薯為大宗,2003年糧食總產量3251噸。經濟作物主要有木薯、蔬菜、旱藕、南瓜、貓豆等,以木薯、南瓜、旱藕為大宗,其中南瓜、貓豆年產量100多噸。油料作物主要有火麻、芝麻、油茶、八角等。經濟林果主要有板栗三華李桃果紅七柚、酸梅等,以板栗酸梅為大宗,具有獨特風味的三華李遠銷區內各地。杉木楓木、紅米椎、松木、喜樹、油桐、香椿等優質經濟林木也遍布全鎮的山山弄弄。全鎮林業用地面積11.25萬畝,有林面積5.51萬畝。主要藥用植物有金銀花、淮山、黃精、首烏、雞血藤、山豆根、百合、水檳榔等。野生動物資源有猴子麝香果子狸穿山甲斑鳩貓頭鷹等。礦產資源主要有褐鐵礦、大花銻礦。畜牧水產業主要以豬、牛、羊、馬、雞、鴨、魚為主,以豬、雞、鴨、魚為大宗。

長樂鎮的名優特產主要有旱藕冬粉、優質紅粳和紅粘米酸梅大蒜甜筍芝麻劍魚和鱗塊魚、山羊、山烏雞、板栗等。其中旱藕冬粉以其晶瑩透亮、營養豐富、口感柔軟、久貯耐煮且能促進消化吸收而飲譽區內;紅粳米和紅粘米,風味獨特,美味可口,延年益壽;定安、納標產的大蒜為反季節蔬菜,成為清明節淡季市場的搶手貨,供不應求,年種植面積1000畝,產量12萬公斤。

長樂鎮山川秀美,物華天寶,地靈人傑,大自然的造化,給這裡一塊神奇秀美的山水,自然風景有古州坡照山、長樂牛鼻山、天然波蘭洞、巴社石林等。長樂還是一塊紅色的土地,在這塊土地上孕育著許多仁人志士,如共和國第一代將軍覃士冕,東蘭早期馬列主義傳播者之一韋青雲就是典型代表。
3、浙江嵊州市長樂鎮

長樂鎮位於浙江省嵊州市西部,地接東陽、諸暨,37省道穿鎮而過,全鎮總面積204.78平方公里,轄126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73382人,是全國重點鎮、國家濟經綜合開發示範鎮、嵊州市域副中心,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省百家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示範鄉鎮,也是省136箇中心鎮之一。

長樂鎮浙江嵊州市長樂鎮
工業經濟迅猛發展,基本形成了以電機電器為主導,服裝、水帶、絹絲紡織為支柱的工業產業格局。全鎮現有大小電機電器企業1000多家,年產值達32多億元,是華東地區電機電器集散地。近年來,先後開發和引進納米樹脂材料、一次性鎮痛醫療器、環保電瓶車、金屬網板等新項目的生產線,成為長樂鎮工業經濟發展的新亮點。進一步加快工業區建設,構築企業發展的新平台。到2003年底,區規劃占地面積3300畝,總投資額達4.26億元,入園企業71家,項目92只,為長樂經濟發展增添了強大後勁。

效益農業富有特色,積極引進名特優新品種,開發了以香榧、養殖花卉、茶葉為主的10條產業帶,建立了9500畝香榧基地,9700畝苗木花卉基地,3550畝名茶基地,2000畝蔬菜基地,1300畝青蝦養殖基地,2000畝名優水果基地,“綠溪天然有機茶”、“崑山香榧”,“宮內伊予柑”等優質農產品名聲鵲起。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以高規劃為起點,加速打造有鮮明個性特色的城市形象。堅持城鎮總體規劃的要求,以東接開元、西聯太平、輻射綠溪的城市發展框架,合理布局行政區、住宅區、商貿區、加快路網硬化、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建設,服務體系和管理制度日趨完善。

長樂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經濟強鎮、文化名鎮、區域重鎮、生態大鎮”的發展目標,團結帶領全鎮人民,真抓實幹,開拓進取。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建設一個規範、透明、高效、實幹的服務型政府,不斷強化服務職能,提高辦事效率。

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一、2002年已完工的工程(投資900多萬元)
1、老嵊義線拓寬工程
2、園區一、二期道路硬化工程
3、娛蚧坑排洪渠改造工程
4、道路亮化工程
5、垃圾填埋場
二、2002年動建未竣工,2003年繼建工程(投資939.6萬元)
1、鎮政府大樓
2、太白公路及太平橋拓寬
3、經濟適用房建設
三、2003年新動建工程(投資7000多萬元)
1、跨江大橋及連線線工程
2、食堂宿舍及會議中心建設
3、其它站庭所建設(長樂信用社派出所土管所地稅所工商所長樂人民法院)
4、迎賓廣場建設、美化嵊義線、商業街
5、鎮政府大樓、食堂宿舍、會議中心裝修及配套設施
6、連線農業開發項目留王至軍馬場簡易公路
7、實施農貿市場改造擴建
四、2003年計畫動建:(投資600多萬元)
1、文教園區一期基礎設施建設
2、拓寬上王至開元橋工程
3、車站移建和文化廣場建設
4、長樂江堤壩示範段建設
5、自來水擴建改造工程

4、山東省平度市長樂鎮

長樂鎮山東省平度市長樂鎮 石灰岩
政區人口長樂鎮位於平度市區西北部,東西橫距9公里,南北縱距6公里。2004年總人口3.2萬人,總面積5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662.47公頃。長樂鎮西部地勢較平坦,東部有部分丘陵。境內河流主要有北淄陽河和中淄陽河。已探明礦種有20多個,以透輝岩石灰岩花崗岩6個品種為主。

人均收入
1976年從昌里公社劃出46個生產大隊,建立長樂公社。1984年春,改長樂公社為長樂鄉,1993年撤鄉建鎮後為長樂鎮,轄46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延續至今。經濟狀況200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09億元,同比增長19.8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850萬元,比上年增長4.55%;第二產業增加值3.03億元,比上年增長21.34%;第三產業增加值2.38億元,比上年增加23.02%。財政收入1010.78萬元,財政支出766.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06元,同比增加336元。

經濟發展
工業2004年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現價)15.78億元。其中,限額以上工業企業(指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13家,工業總產值(現價)5.20億元,利潤總額2186萬元,利稅總額3877萬元。限額以下工業企業502家,工業總產值(現價)10.58億元,銷售收入10.49億元,上繳稅金1592萬元。
招商引資截止2002年底,全鎮共引進內資項目16家,外資項目12家。實際利用內資39600萬元,實際利用外資648萬美元。2004年新入駐項目19個。其中,內資項目16個,到位資金1.57億元;外資項目3個,到位資金640萬美元。出口創匯670萬美元。

農業2004年完成農林牧漁總產值(現價)1.45億元。其中,農業6815萬元,林業65萬元,牧業7613萬元。糧食總產1.87萬噸,花生總產3600噸,蔬菜、瓜類總產1.34萬噸,水果總產4700噸。大牲畜年末存欄692頭,豬年末存欄1.13萬頭、出欄1.47萬頭,家禽年末存欄42.72萬隻、出欄112.35萬隻,肉蛋奶總量1.2萬噸。擁有大小機械2646台,農業機械總動力4.11萬千瓦。有塘壩3個,有效灌溉面積2504公頃。個體私營經濟2004年全鎮個體私營企業累計達到398家,個體工商戶1367戶。個體私營經濟稅收670萬元。社會事業2004年全鎮有中學1外、國小4處,共有在校學生3238名。醫療衛生院(所)11個。電話裝機總量達到7720部,占全鎮總戶數的79.1%。有線電視用戶4980戶,占全鎮總戶數的51.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4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