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風雲

民國風雲

《民國風雲》是zmq基本根據歷史史實,記述自辛亥武昌首義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歷史階段的政治變革、軍事鬥爭過程,其主要思想應該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所指出的:“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簡介

《民國風雲》是zmq基本根據歷史史實,記述自辛亥武昌首義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歷史階段的政治變革、軍事鬥爭過程。從主要的歷史事件逐步展開,融入主要歷史人物的大智大勇及趣聞軼事,使之成為言之有物、回之有味、思之有感的逐步演進的歷史進程。其主要思想應該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所指出的:“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目錄

第1卷 群雄並起

第一回 武昌首義彭劉楊殉國 南京建國孫中山就職

第二回共和確立清帝退位 中山辭職世凱竊國

第三回 立法選舉國民黨全國獲勝 宋教仁上海被刺

第四回 孫中山二次革命李烈鈞湖口起兵

第五回袁世凱解散國會 孫中山重新組黨

第六回、袁世凱稱帝眾叛親離蔡松坡護國一呼百應

第七回、四面楚歌世凱喪命 眾望所歸元洪重開國會

第八回、府院之爭張紹軒復辟 擁護約法孫中山建府

第九回、孫中山護法唐陸各異段祺瑞黷武湘鄂交兵

第十回、孫中山請辭元帥 段祺瑞三任總理

第十一回、安福國會世昌任總統 湘鄂之戰佩孚主沉浮

第十二回、巴黎和會國權再喪 五四運動民眾憤起

第十三回、 南北雙方上海和議 直皖兩系北京交兵

第十四回、 驅桂倒陸中山重建廣州政府

第十五回、李大釗北京傳馬列陳獨秀上海創共黨

第十六回、直奉相拼作霖敗退 廣州突變中山蒙亂

第十七回、黎元洪再任總統 孫中山三下廣州

第十八回、 共產黨初露鋒芒 李黃白輕取廣西

第十九回、 國民黨一大開新基 蔣介石黃埔任校長

第二十回、 驅黎賄選曹錕當總統 直奉再戰玉祥反北京

第二十一回、 巨星隕落舉國悲哀 眾志成城兩廣統一

第二十二回、張作霖飲馬長江後院起火

第二十三回、 國民政府氣象新 工農運動風雲起

第二十四回、國民黨兩個二大暗流涌動

第二十五回、揮師北伐飲馬長江 砥定東南雄踞鐘山

第2卷 風雲際會

第二十六回、馮玉祥五原誓師 蔣介石上海清黨

第二十七回、武漢南京兩府並立 鄭州徐州雙會謀和

第二十八回、 共產黨南昌起兵 蔣介石江寧下野

第二十九回、寧漢合流蔣宋聯姻八七會議工農割據

第三十回、孫傳芳絕唱龍潭李濟深輕失廣州

第三十一回、閻錫山大戰張作霖李宗仁智取唐生智

第三十二回、廣州暴動兩廣交兵湘南起義井岡會師

第三十三回、縱橫捭闔東山再起合縱連橫兩蔣伐謀

第三十四回、日本兵濟南肇慘案 張作霖皇姑遭殺身

第三十五回、 彭德懷平江創義舉 賀老總湘鄂再起兵

第三十六回、國民政府統而不一 編遣會議久議難決

第三十七回、 魯滌平痛失湖南蔣介石智取武漢

第三十八回、李宗仁敗走香港馮玉祥囚困山西

第三十九回、張俞唐聯合反蔣石友三炮擊南京

第四十回、錫山大結盟各路諸候 介石平五路運籌帷幄

第四十一、毛澤東揮師閩粵贛 彭德懷重複井岡山

第四十二回、鄧小平廣西起義兵 彭德懷長沙揚軍威

第四十三回、羅炳輝隔江攻南昌陳紹禹借勢代立三

第四十四回、蔣介石全力剿蘇區 毛澤東巧計破蔣軍

第四十五回、粵桂廣州再建府 日本瀋陽突起兵

第四十六回、張學良丟失東北 蔣介石再度下野

第四十七回、中共危機又轉安 日寇上海再開戰

第四十八回、毛澤東任主席 蔣介石再復出

第四十九回、日本人挾建滿洲國蔣介石計毀共產黨

第五十回、鄂豫皖紅軍敗走川陝 湘鄂西蘇區千古奇冤

第五十一回、毛澤東三失兵權 蔣介石四次圍剿

第五十二回、日寇進逼學良下野 長城抗戰玉祥起兵

第五十三回、蔣介石大舉攻蘇區 蔡廷鍇福建創政府

第五十四回、福建政府曇花一現 中共蘇區廣昌兵敗

第五十五回、尋淮洲兵敗浙贛任弼時師會湘黔

第五十六回、蹌慌出走兵敗湘江逼桂聯湘千古絕唱

第五十七回、突破烏江兩占遵義城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

第五十八回、三面圍攻六路進逼 強渡嘉陵血戰劍門

第五十九回、十七勇士勇渡大渡河朱毛紅軍飛越廬定橋

第六十回、越雪山中共大會師 過草地南北又分兵

第六十一回、徐海東征戰鄂豫陝劉志丹奮鬥陝甘邊

第六十二回、 征程萬里歸陝北合力宰牛共奠基

第3卷 抗日烽火

第六十三回、日寇華北鬧自治北平學子求救亡

第六十四回、陳濟棠廣州發難 李宗仁南寧起兵

第六十五回、南下兵敗百丈關 東征直取呂梁山

第六十六回、三主力會師會寧城 西路軍兵敗祁連山

第六十七回、謀剿共介石西安被捉 為抗日學良南京入監

第六十八回、救亡圖存國共再言和 共赴國難擁蔣成一體

第六十九回、蘆溝橋奮起抗戰南苑城烈士殉國

第七十回、上海全民奮抗敵 南京日寇大屠殺

第七十一回、八路軍首戰平型關 閻錫山兵敗太原

第七十二回、共產黨敵後求發展 李宗仁徐州大會戰

第七十三回、武漢會戰各界共聯手 長江阻止全民齊奮力

第七十四回、新四軍江南謀發展 共產黨冀魯大舉兵

第七十五回、國共初摩擦 汪日暗結流

第七十六回、長沙之戰日寇敗績 隨棗抗敵英雄殉國

第七十七回、百團大戰日寇震 南北合流蔣軍寒

第七十八回、汪偽南京建府 國共皖南交兵

第七十九回、正面戰場中日相持遠東布局蘇美互變

第八十回日軍南進中國對日宣戰 列為四強國軍赴緬殲敵

第八十一回、正面相持互有勝負 後方進剿中共渡難

第八十二回、蔣介石開羅展英姿史迪威山城起風波

第八十三回、駐印軍隊勇殲敵寇 遠征官兵血戰滇西

第八十四回、豫湘桂兵敗如潮 冀魯蘇初步反攻

第八十五回、蔣介石六全謀一統 毛澤東七大求統一

第八十六回、蘇美聯攻日本投降滿汪偽府冰消瓦解

第4卷決戰風雲

第八十七回、毛澤東重慶謀和平 共產黨東北占先機

第八十八回、國共和談重慶簽協定 閻劉交兵上黨初受挫

第八十九回、入東北共黨困難重重 戰山海聿明首戰告捷

第九十回、讓開大路占兩廂 新老結合圖發展

第 九十一回、馬歇爾來華謀和平 東北局決心再一戰

第九十二回、戰四平國共大一搏 棄長春退走松花江

第九十三回、求發展中共東北易帥 謀決戰兩黨全國布兵

第九十四回、李先念宣化巧突圍 蔣介石蘇中初受挫

第九十五回、劉鄧腰斬隴海線陳謝猛擊晉西南

第九十六回、傅作義巧取張家口蔣介石再挫魯西南

第九十七回、晉冀魯豫東西出擊 民主聯軍南打北拉

第九十八回、胡宗南勢取延安張靈甫命喪孟良

第九十九回、華北東北反攻急 劉鄧陳謝挺進忙

第一百回、華北三捷攻克石門 東聯攻勢順取四平

第一百零一回、彭德懷智敗胡宗南徐向前巧勝閻錫山

第一百零二回、分田地歡天喜地 金圓券怨聲載道

第一百零三回、龍游黃淮戰豫東 虎嘯泉城取濟南

第一百零四回、國共東北首決戰 衛林遼瀋大交兵

第一百零五回、國共再戰大淮海中原共軍智獲鹿

第一百零六回、國共平津三決戰 千年古都免遭殃

第一百零七回、換馬和談終成夢 一跨長江京滬平

第一百零八回、陳明仁長沙起義白崇禧廣西兵敗

第一百零九回、戰西北馬家軍覆滅 進新疆陶峙岳起義

第一百一十回、定都北京開新業 抵定西南成一統

書摘

第一回 武昌首義彭劉楊殉國 南京建國孫中山就職1

1911年10月10日夜,湖廣總督瑞澄在總督府中剛吃罷晚飯,正在為他白天以迅雷般手段殺害了革命黨人彭楚漢劉復基楊宏勝,同時,為了防止新軍中士兵起來造反,下令封鎖了新軍各營,嚴禁士兵外出,也不準外人進入兵營的措施而得意之時。突然,新軍營槍聲大作,外面夾雜著人呼馬叫。他急忙通知第八鎮統領張彪

張彪也被這突然爆發的槍聲嚇得不知所措,只有組織總督府衛隊進行防衛。通知各防區軍隊,卻無人回響,總督府頓時亂作一團。

原來,清政府在1900年與西方列強的戰爭中失敗後,已完全淪為西方列強的傀儡。1911年5月,清政府鐵路大臣盛宣懷在美、英、德、法四國銀行團操縱下,與四國銀行團簽訂了“粵漢”、“川漢”鐵路借款協定,同時宣布鐵路國有政策。凡是以前經政府批准由各地自行籌款修築的鐵路,一律收為國有,過去的有關定案一律撤銷,違者以抗旨論罪。這個鐵路國有政策就是將人民的財產和國家主權交出來,讓清政府賣給西方列強。為此,中南各省人民發起了“保路運動。”提出了“路存與存,路亡與亡”的口號,並成立了“保路同志會。”堅決反對清政府以國有為名,出賣國家的鐵路主權。保路運動很快形成為反對清王朝的一股新的浪潮。

保路運動發起以後,清朝廷到處派兵鎮壓,在全國製造了多起血案。尤其是9月7日,成都人民到總督府進行和平請願時,遭到清軍的瘋狂鎮壓。這些血案,進一步激起了四川人民的反抗,人民由和平請願向武裝起義的方向發展。成都附近各縣民團紛紛聯合起來進攻省城,與清政府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為了鎮壓四川地區人民的反抗鬥爭,清政府準備派直隸總督瑞方,就近從湖北調遣新軍第八鎮第16協第31、第32兩標到四川鎮壓保路運動。

此時的湖北新軍,在革命黨人的積極爭取下,很多士兵和下級軍官,都與反清秘密組織“同盟會”下屬的“文學社”、“共進會”有聯繫。他們正在積極進行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面對這種情況,為避免兵力調動後分散革命力量,9月16日,文學社與共進會召開聯合會議,研究武裝起義問題。成立了武裝起義的統一領導機關。共推文學社社長蔣翊武為起義總指揮,共進會軍務部長孫武為參謀長,進行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9月24日,決定於10月6日舉行起義。

此時,清政府官吏也從各方面得知革命黨準備武裝起義的情報,湖廣總督瑞澄,第八鎮統制張彪得知湖北新軍士兵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傾向革命,並準備進行武裝起義。便秘密下達命令,對所有懷疑對象加強控制和逮捕。

革命黨人由於準備工作來不及,最後決定於10月16日舉行武裝起義。

武昌新軍起義的準備工作基本就緒,但是,還缺少一位有號召力、有影響的總司令,文學社社長蔣翊武與共進會軍務部長孫葆仁密商,叫孫葆仁改名“孫武”,自稱孫文之弟。一文一武,又自稱為孫遙仙,與孫逸仙正好“兄弟相襯”,兩人議定,十分高興。蔣翊武說:“像不像!就這樣乾,群龍無首不行。”接著,他們在新軍中開展宣傳,介紹孫文的人品、功績,與其“弟弟”孫武的密切關係。一時之間,武漢新軍中都知道了:“孫武奉孫文之命來武漢組織起義,”“孫文就是中國的華盛頓”,“孫文在國外購買了很多兵艦、槍炮”,“武昌舉義在即。”

10月9日,孫武在漢口俄租界寶善里14號革命黨人劉公(當時起義組織革命黨人內定的鄂軍都督)家中試製起義所需炸藥,因操作不慎爆炸,孫武面部受傷,劉公急用被單掩蓋孫武面部,偽裝病人,乘人力車送往醫院。

隨著爆炸聲,巡捕聞聲趕到,將準備起義的旗幟,文告、武器及革命黨人的名冊全部抄走。

蔣翊武聞訊後,於當天下午5時在武昌小朝街85號文學社機關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提前於當晚12時起義。以中和門外炮聲為信號,並派鄧玉麟傳達起義命令。當晚9時,清政府軍警根椐名冊,追蹤至小朝街搜捕革命黨人,將等待發難的彭楚漢、劉復基、蔣翊武等人拘捕。因蔣翊武形象如學究,得以混過。楊宏勝負責送子彈至各營途中,在工程8營門口為清兵發覺,派兵尾追,楊宏勝以炸彈阻擋,因失誤被炸傷而被捕。他們同時被解往督署,翌日拂曉,即被總督府殺害。彭、劉、楊三烈士慷慨就義於武昌督署門外。

當晚,鄧玉麟傳達起義命令到中和門時,城門已閉,不得出城,南湖炮隊未得到命令,全體起義將士均枕戈待命,由於炮隊寂然不動,大家均惶惶不安。

10月10日清晨,湖廣總督瑞澄與張彪在斬決了彭楚漢、劉復基、楊宏勝三烈士後,為了防止新軍中士兵造反,他們下令封鎖新軍各營,嚴禁士兵外出,外人也不準進入軍營。這一措施在各營立即引起了恐慌,大家認為黨人名冊已被搜去,如果按冊搜捕,誰都休想活命。都想到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湖北新軍第10鎮第8營前隊士兵們困守在營盤里,情緒都很激動。該隊一排正目熊秉坤值班守夜,他是共進會的全營代表,當得知其他領導人都找不到時,便決定利用值班之機外出串聯,籌集子彈,準備當晚起事。

晚7時左右,該隊二排排長陶啟勝,巡營時見兵士金兆龍正在把子彈裝入槍膛,就厲聲問道:“你在乾什麼?想造反嗎?”

金兆龍對陶啟勝平時狐假虎威,作威作福欺壓士兵的行為早就看不慣,便大聲回答:“老子就是要造反!”說著,他就一拳向陶打了過去,並提高嗓子大喊:“弟兄們,此時不動手,更待何時?”

同棚兵士程定國聞聲趕來,從陶的身後用槍托把他打倒。陶倉促爬起來準備逃走,程定國迅速開槍擊中了他的腰部。第8營代理管帶阮榮聽到槍聲後,匆忙前來查門,被兵士呂中秋、徐少斌開槍打死。其他反動軍官見勢不妙,紛紛棄職逃走。熊秉坤乘機集合起義官兵300多人,向楚望台軍火庫跑步前進。守衛楚望台軍火庫的兵士為同營左隊,隊長吳兆麟帶領全隊就勢起義。被全營推舉為臨時總指揮。

槍聲就是命令,一聲槍響,八方回響。

先是駐塘角的炮隊11營與工兵營同時回響,火燒營房,頓時槍聲震地,火光沖天。輜重11營亦開始行動。炮、工、輜總代表余金鳳統一指揮以上三營,以炮隊11營攻武勝門,工、輜兩營予以掩護。

守通湘門的第30標代表張鵬程見塘角火起,又聞槍聲,即率隊直趨楚望台,與楚望台的工程第8營聯合占領楚望台,打開軍械庫,分發子彈。

第29標排長蔡濟民李達武李濟臣等聽到工程第8營槍聲,整隊由保全門進攻督署。

第30標排長吳醒漢、徐達明、方維、陳偉、鍾仲衡也相應發動,占領蛇山。

測繪學堂學生也臨時參加起義,急至楚望台領取槍械,駐守通湘門和楚望台。

第30標鍾仲衡、盧稚卿等率隊出中和門,迎接南湖炮隊,遂與炮隊同駐楚望台。

馬隊徐國鈞黃冠群聽到槍聲後,也率隊入城,巡邏各城門和傳遞戰訊。

第32標代表單道康、孫昌福也聞聲率留守部隊,由保全門入城,協同29標進攻督署。

第41標第3營代表闞龍、胡培才、李文燦、鄒棟、王世龍、顧鴻、梁棟、枊滌凡、李必勝、鄭繼周等聞聲齊集操場,大呼站隊,爭取到隊官李銘鼎。第41標兩營的管帶都已逃走,兩營由闞龍、廖湘雲指揮,由長街進攻督署。

第31標代表江光國,見41標發動亦率隊分守賓陽門和忠孝門。

瑞澄聞變,即召第8鎮統制張彪商討對策,他們用電話調兵,但各標無一應者,只有衛隊與輜重第8營奉命分守各街口頑抗。

第30標、第41標急攻督署不下,闞龍受傷,還帶傷督戰不退,王世龍則以火攻督署前的鐘鼓樓,炮隊則向督署開炮射擊,一時間火光沖天,炮聲震地,督署內外一片混亂,瑞澄見大勢已去,急忙從衙門後牆打洞逃往江面的“楚豫”號兵艦。張彪也由文昌門渡江逃往劉家廟車站。

攻下督署後,蛇山、鳳凰山炮台合擊清廷布政使署,官吏望風而逃。至此,武昌完全光復。清晨,一匹激奔的駿馬上,一位彪形大漢手擎一面大旗,在武昌城內奔走,旗上赫然三個大字:“孫武到。”

11日晚和12日晨,漢陽、漢口的新軍也舉行起義,武漢三鎮很快被革命黨人占領。

居民鋪戶競相燃鞭歡慶,江面上的輪船紛紛鳴笛致意。

這時,起義軍迫切需要組織革命政權來領導這場革命,但此時的同盟會總理孫中山正遠在美國往歐洲的途中,同盟會的協理黃興也在香港。而直接領導起義的文學社、共進會公推的革命軍總司令蔣翊武,參謀長孫武,鄂軍都督劉公均由於漢口俄租界炸藥事件而不知去向。為此,起義軍各路官兵代表於10月11日上午在武昌閱馬場咨議局聚集,商討組織湖北軍政府的問題,很多人推舉革命軍臨時總指揮吳兆麟為鄂軍都督。吳兆麟堅辭,並說:“本人官卑職小,威不壓眾。”表示不敢擔承。於是,有人主張推舉清軍第21混成協協統黎元洪為都督。

黎元洪,湖北黃陂人(現大悟縣),黎在新軍高級軍官中被士兵認為是比較開明的。在湖北保路運動中表現出同情,平時對士兵也比較寬厚,因而博得不少新軍士兵的好感。而且起義爆發時,黎沒有組織部隊進行鎮壓和抵抗。但是,黎在起義爆發時親手殺害了去聯絡起義的戰士。對於這樣一位人物,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認為此人不是革命黨,而且公然反對革命,豈能推他來領導革命。

這時,吳兆麟站起來說:“我認為推舉一個非革命黨做人都督,既可以表示革命軍大公無私,又可以鼓勵其他非革命黨人消除顧慮,願意參加革命,豈不更好嘛?”

於是大家都同意了。

但是,黎元洪現在在哪裡呢?一時間很難找到。正在這時,黎派他的衛兵回家中取行李,被尋找他的人發現,跟蹤到黃土坡黎的參謀長劉文吉家。黎聽到門外馬嘶人喊,一時無路可逃,嚇得躲到床底下。還是被吳兆麟派來迎接他的兵士馬榮等人搜到了,並要強行將他請到諮議局參加會議。黎元洪非常害怕地說:“你們不要找我,我不是革命黨,也幹不了這樣的大事。”

馬榮見黎元洪如此說,遂威協他說:“你不去也得去,逃也逃不了,不如跟大家見上一面,我也有一個交待。”

馬榮牽來一匹馬讓他坐上,黎元洪只得一聲不吭地隨著他們來到閱馬場諮議局,看見會議廳里坐滿了許多人,其中還有很多熟悉面孔,連那位兩榜進士出身的諮議局局長湯化龍也在這裡,他的心才開始安定下來。

黎元洪一到場,通過諮議局選舉的形式,把他的鄂軍都督的名義定了下來。黎見狀又告哀乞憐地說:“你們不要害我,你們不要抬舉我,我不是革命黨,沒有做都督的資格!”

見此情形,一些武漢地區的知名人士紛紛勸黎元洪應順人心,接受推舉,共伸大義,黎還是執意不從。

突然之間,只見一個漢子從人叢中閃出來,提著手槍對黎元洪大聲喝道:“誰甘心做滿人的奴隸,誰就吃我一槍。”此人正是率領測繪學堂學生參加起義的李翊東

湯化龍害怕事情鬧僵,就走近黎元洪身邊咬了咬耳朵,叫他不要做聲。黎從此裝起啞吧來了,他矢口不言,臉上也沒有表情,人們背地裡叫他“泥菩薩都督。”

李翊東接著又說:“不管他承不承認,把告示用都督黎的名銜貼出去就是了。”後來擬好的大都督安民告示布告上的“黎”字,也是由李翊東代簽的。當時將黎元洪放在樓上的一間屋裡,由兵士看守著。

當天,布告貼出以後,一些人看到後驚異地說:“想不到黎協統也是革命黨。”這在當時對於穩定亂局,擴大影響是很有作用的。

從此時起,閱馬場諮議局成了臨時的鄂軍都督府。下設都督府“十人團”,負責處理起義的日常事務。

10月11日中午,革命軍宣布廢除宣統年號,改稱中國黃帝紀元4609年。武昌城頭,黃鶴樓上和蛇山之巔都升起了代表18省的18星旗。

10月16日清晨,革命軍在閱馬場舉行祭告黃帝和革命誓師典禮。同盟會元老譚人鳳,向都督黎元洪授劍、授旗後,黎站在禮台上念了幾句講演詞。他在最後即興說到:“請孫中山先生到湖北來領導革命。”演講結束後,黎走下講台,騎著一匹高頭大馬,繞場檢閱軍隊。民眾見到黎元洪這個身材魁梧,像貌堂堂,儀表不凡的大都督,也都認為是武昌首義革命軍中不可缺少的人物。

就在同一天,以黎元洪都督的名義,邀請武漢各界人士在教育廳舉行會議,討論鄂軍都督府組織條例。條例是由都督府“十人團”成員湯化龍等執筆草擬的,為了避免過多的爭論,他們聲稱條例是由孫中山先生親自製定,托同志帶到湖北來的。因此,條例尚未念完,大家就一致舉手通過了。

10月17日,黎元洪見革命形式一片大好,都督的職權也很高,他於當天剪去了辮子,真正地做起了都督。這時一個急待觧決的問題提到了黎元洪的面前,就是長江中劉家廟附近還停著“楚材”“楚有”“楚謙”“楚安”“楚同”“楚豫”六艘兵艦,清湖廣總督瑞澄仍然在“楚豫”艦上侍機反攻。必須予以擊走或者招降。這樣才能觧除革命軍的江防威協。

10月18日,都督府派胡鄂公為炮隊指揮。在青山、江關之間建立炮兵陣地,準備發炮轟擊江中六艘兵艦。炮隊瞄準江中“楚豫”艦,一連發了三炮,第三炮擊中“楚豫”艦尾部,“楚豫”艦向左岸回了一炮,就調轉頭向下游駛去,帶著湖廣總督瑞澄逃到江寧去了。其餘五艘軍艦都升起了白旗,緩緩地向租界江區移動。升起白旗是向革命軍表示降服的態度,但是,革命軍由於缺少強有力的統一的領導集團,也沒有派人前去接收或進行適當處理,從此置之不問。這批軍艦後來回到了袁世凱為代表的清軍中去了,參與了清軍對漢口、漢陽的進攻。

卻說武昌起義的炮聲一響,風雨飄搖中的清政府慌了手腳。一方面命令湖廣總督瑞澄戴罪立功,組織反攻。另一方面於10月12日命令陸軍部大臣蔭昌統率北洋軍南下平亂,並令海軍提督薩鎮冰派兵艦協同作戰,同時對現有軍隊進行編組。

10月14日,清政府下旨:現在派兵赴鄂,亟應編配成軍。著將陸軍第4鎮暨混成第3協、混成第11協編為第1軍,派蔭昌督率赴鄂。其陸軍第5鎮、暨混成第5協、混成第39協、著編成第2軍,派馮國璋督率,迅速籌備,聽侯調遣。至京師地方重要,亟應認真彈壓,著將禁衛軍暨陸軍第1鎮編為第3軍,派貝勒載濤督率,駐守京畿。

武昌起義的炮聲,傳到了被清政府攝政王載豐開缺,回到河南彰德的袁世凱耳中,袁敏感地意識到他東山再起的機會來了。他立即通過皇族內閣協理大臣徐世昌的關係,由總理大臣奕劻出面奏請清廷起用他南下討伐“叛軍。”時清軍的情況是,禁衛軍要留守京城保衛皇室,北洋軍第1鎮要留在直隸看守老家,第5鎮留在山東鞏固北方。此外,凡可調動的北洋軍都是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訓練出來的舊部,他們早已養成了“只知袁宮保,而不知有大清朝”的心理。袁世凱下台幾年來,清廷建立了禁衛軍,並逐步將兵權集中於皇室,北洋軍受到冷落。因此,更加引起了他們對袁世凱的去後思。北洋派的大將馮國璋、段祺瑞等人經常輕車簡從,派人前去袁世凱府上拜望,並為袁提供情報。相互間保持著很密切的關係,惟袁世凱之令是從。

袁世凱,1859年出生於河南項城,是中國近代史上很重要的人物。1881年,在淮系慶軍統領吳長慶手下任職,1885年經其父輩好友李鴻章保舉,出任清政府駐朝鮮總理事務通商全權代表。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回國,1895年以道員銜駐小站編練新編陸軍,以此打下了北洋軍隊的基礎。1897年升任直隸按察使。戊戌變法期間,以出賣維新派取得慈禧太后的寵信。後清雲直上,繼任山東巡撫,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等職。1908年11月4日和15日,清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去世,由光緒的弟弟醇親王載豐的兒子溥儀繼位。袁世凱面臨著生死存亡的重要關頭,因為正是由於他的告密,害得光緒皇帝被軟禁,並受到慈禧太后的虐待。光緒皇帝的去世也是一件歷史疑案,除有人認為是慈禧咽氣前把他毒死之外,還有人認為是袁世凱怕慈禧死後,光緒對他進行報復,袁先把他毒死的。事實上載豐執政後,的確想為哥哥報仇,除掉袁世凱這個心腹之患。但是,他也不敢下手,因為載豐知道,袁世凱的勢力和心腹已經分布在清廷的各個方面。載豐知道張之洞是袁世凱的政敵,曾與張之洞密謀殺袁。可是,張慌忙跪在地上說:“國有大故,不宜誅戮舊臣。”載豐又密電徵求與自己有心腹之交的北洋第4鎮統制吳鳳嶺、第6鎮統制趙國賢等人的意見,他們的回荅是請解除他們的職務,“以免兵上有變,致辜天恩。”由於這樣,載豐不敢對袁世凱下手。但是,他絕不允許袁繼續留在朝中,與他朝夕相處。1909年1月2日,載豐以皇帝的名義下詔:

軍機大臣,外務部尚書袁世凱,夙承先朝屢加擢用,朕御極後復予擢賞,正以其材可用,神效驗驅。不意袁世凱現患足疾,步履維艱,亟難勝職位。袁世凱著回籍養疴,以示體恤之至愈。

其實,袁世凱並沒有什麼足疾,載豐只不過以此作為把袁世凱開除清廷的一個藉口罷了。而袁世凱呢,也很願意藉此離開天子腳下的生死危地。袁離任去京之時,散發了大量財物,收買在京親信密友,其中把他用30萬元大洋買下的府學胡同住宅贈給了他手手下的虎將,時任江北提督的段祺瑞。

武昌起義,革命軍起,清廷為了撲滅革命烈火,載豐知道重新起用袁世凱是引狼入室。但由於奕劻等人和軍界中不少人的極力推舉,滿朝之內也沒有更好的人選,只好被迫於10月14日下令:“袁世凱為湖廣總督兼辦剿撫事宜,除湖北軍隊外,蔭昌所率各軍及水陸援軍亦得會同調遣。”

對於這個任命,袁世凱並不滿意,因為朝廷並沒有把前方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他,只是派他做蔭昌的副手。而且這也說明載豐對自已並不信任,急於出山必將引起他的懷疑。因此,袁用了“足疾未痊“的理由辭謝了這個任命。袁世凱在辭謝朝廷任命的同時,密令準備出發武漢的北洋軍隊“慢慢走,瞧瞧看。”

袁世凱對朝廷任命的辭謝,使清廷總理大臣奕劻暗暗納悶,本來他和徐世昌是按照袁世凱的要求保薦他出山的,現在袁為什麼又裝腔作勢不肯受命呢?面對朝廷內外的壓力,奕劻叫徐世昌於10月22日秘密到彰德去了解一下袁到底咋想的。徐世昌本來是袁多年的好友,他們之間在這風雲突變之時,正需要在很多方面進行協商,採取對內對外的聯合行動。

徐世昌到彰德與袁世凱進行了一度密談,很快回到北京。見了慶親王奕劻,做出很生氣的樣子對他說:“慰亭(袁世凱的號)太不像話,他還提出了一些就職的條件來,這些條件是萬萬不能接受的。我看還是讓他呆在家中吧,不見得沒有他前方就不能打仗。”

奕劻向徐世昌問袁世凱提出了哪些條件,徐世昌才呑呑吐吐地說出了自己和袁世凱兩人密商的如下六個條件:(一)明年召開國會;(二)組織責任內閣;(三)開放黨禁;(四)寬容武漢起事人員:(五)授予前方軍事的全權;(六)保證他的軍隊糧餉充分供給。

袁世凱所提的這些條件,其實質就是要把朝廷的軍事和政治大權從滿族大臣手中奪過來,使清廷完全聽任他的擺布。根椐這些條件,不僅皇族內閣奕劻要下台,連掌握國家大權的攝政王載豐,也要退居無權無勢的地位。清廷當然不會立即荅應,袁此時敢於提出這些近似於造反和攤牌的要求和條件,也是袁世凱和徐世昌充分分析了國內外形勢,而袁已經處於北洋軍的嚴密保護之下,清廷不可能對他下毒手。同時,他也想提高自已在全國人民心中地位,把造反的革命軍也保全下來,以便作為挾制清廷的力量。真是一箭三雕!

武昌首義以後,清政府危機日益加重,皇族內也開始懂得用緩和與欺騙手段來代替血腥鎮壓的手段。10月19日,清廷通告全國各地,“對從亂者不究既往”,對官方所破獲的革命黨人名冊,立即予以銷毀。並且答應提前召開國會,實行君主立憲。提倡了十多年的君主立憲,在武昌起義的槍炮聲中,十幾天就達到了。

袁世凱認為,清廷雖然氣數已盡,但是不再受一次致命打擊,是不會接受他的全部條件。袁世凱認定隨著武昌起義時間的進展,全國各地會出現更大的動作,他也正在期待著革命運動及革命軍再發起新的攻勢。

此時,蔭昌率領的北洋軍南下,因為前方交通堵塞,統兵將領故意拖拉,兵車滯留在信陽與孝感之間,幾次向革命軍的試探性進攻,都遭到了挫敗。而武漢革命軍正以武漢三鎮為椐點,分兵向應城、漢川和孝感進攻,前方形勢一片混亂。

武昌起義與以前歷次革命黨人所發動的起義不同,它不僅迅速地在中部這個重要省會城市取得勝利,而且能夠從容地在幾乎是平靜的環境中生存下來。這對全國形成了很大的影響,成為一面旗幟,一個榜樣,隨即也得到了全國各省革命黨人的回響。

最先回響的是湖南。湖南革命黨人焦達峰,他既是共進會會員,又是文學社的社員,兩省革命黨人早有約定,如果湖南發動起義,湖北隨即回響,湖北發動起義,湖南隨即回響。武昌起義的訊息一到長沙,焦達峰立即進行組織,集結會黨和新軍準備發動起義。10月22日,長沙革命黨人在西大門正街賈太傅祠放了一把火,這是起義的信號。頃刻之間,駐紮在小吳門外的新軍就由營地出發擁進城來,一直衝到巡撫衙門,包圍撫署,巡撫余誠格爬牆而逃,巡防統領黃忠浩負隅頑抗被起義軍所殺。同時,新軍排長,革命黨人陳作新率起義軍占領軍械局。

第二天,起義軍齊聚諮議局,推舉焦達峰為都督,陳作新為副都督。並同時宣布湖南獨立。湖南起義,是以少數新軍為主,在起義過程中吸收了數量很大的舊軍,舊軍沒有進行抵抗就同意改編。這些將軍們根本不把文人出身的焦達峰都督放在眼裡,特別是君主立憲派藉口實行“民主”,成立了一個湖南參議院,推諮議局長譚延闓任議長,他們規定都督命令須經參議院蓋印方能有效,把焦達峰的職權駕空了。

10月25日,同盟會代表譚人鳳回到湖南,認為都督大權旁落,主張取消參議院。30日,湖南各界人士討論此案,譚延闓被迫辭職。31日,立憲派唆使想篡奪都督的梅馨發動兵變,向都督府進攻。焦達峰都督急忙跑出來準備向變兵講話,但是剛一露面,就被變兵開槍打死。

幾乎同時,副都督陳作新騎馬到北門外準備鎮壓兵變,走到城外古吊橋關帝廟附近,也被變兵殺害了。

都督被殺,梅馨的希望也沒有得逞,後來不得不把推舉都督的問題交給諮議局,於是,諮議局推舉諮議局議長譚延闓繼任湖南都督。由於湖北、湖南兩省都是由諮議局或者省議會產生,成為辛亥革命後的一個慣例。

譚延闓,這個民國時期的政界風雲人物,他是個文人,繼任湖南都督以後,手中沒有兵權,人們也認為他不懂軍事,所有政客和將軍都不把他放在眼裡,如同湖北人叫黎元洪“泥菩薩”一樣,人們叫他“譚婆婆。”當了都督以後的譚延闓,當然不滿足這種狀況,他要利用一切機會表現自已的文武兼備,能文能武。每天早上,他就帶領都督府的參謀、副官和衛隊環繞教育府廣場跑馬,開始時10多匹馬一齊出發,當跑幾十圈後,就有些人馬陸續退出,最後只剩下一匹馬,馬上坐著一個又矮又黑的漢子,他就是譚延闓。11月7日,當廣西宣布獨立後,號稱“槍首”的廣西副都督王芝祥帶領部分廣西援鄂軍路過長沙北上時,湘軍將領久慕王芝祥精於射擊,邀請他到小吳門外校場坪表演打靶子,他一連放了10槍,有7槍打中紅心,大家齊聲喝彩。就在這時,譚延闓慢呑呑地用手接過他的槍,像是也想放幾槍的樣子,大家都很擔心他會在貴賓的面前丟醜,只見他慢慢舉起槍來,一連放了10槍,槍槍命中紅心。現場的人都為譚延闓這種百步穿楊的絕技叫好,此後,都表示臣服。他在湖南都督位子上的屁股就坐踏實了。

緊接著湖南之後宣布獨立的是江西省。江西的獨立分作兩步,首先是九江,於10月23日宣布脫離清政府。11月2日,南昌宣布獨立,最後聯合推舉同盟會員李烈鈞任江西軍政府都督。位於長江流域中段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獨立,初步實現子同盟會總部以長江中游為革命根椐地的主張。

對於清政府來說,這些都是一個個很大的震動。而被派往鎮壓起義軍的北洋軍又按兵不動。驚慌失措的載豐不得不向袁世凱表示第二次讓步。10月27日,以陸軍部大臣蔭昌部務繁忙,勢難在外久留為由,調蔭昌再行回京供職,下令袁世凱為欽差大臣,接替蔭昌職務。同時根椐朝世凱的計畫,任命馮國璋為第1軍軍統,擔任前方作戰總指揮。段祺瑞為第2軍軍統,擔任後方接應。以上兩軍,連同赴鄂所有海、陸部隊,均由袁世凱節制。袁的第一步計畫達到了。

同名圖書

內容簡介

民國風雲民國風雲

一個失落的青年回到民國九年,他會做出怎樣的選擇?亞馬遜平原上一隻蝴蝶震動的翅膀,是否會改變這個古老而屈辱的東方?

目錄

第一卷 十里洋場

第一章民國九年

第二章 申報露芳華

第三章 報館初相會,佑白顯作為

第四章鳳凰傳媒的成立

第五章 柳氏姐妹的煩惱

第六章 籌拍第一部電影

第七章 電影開機了

第八章 電影拍攝花絮之一

第九章 拍攝現場花絮之二

第十章 電影製作完成

第十一章 郊遊春色

第十二章 夜宴一

第十三章 夜宴二

第十四章 夜宴三

第十五章張石川的加盟

第十六章 民國年間的股市

第十七章穆藕初

第十八章 莫將歲月付蹉跎

第十九章 豫豐紗廠

第二十章 回家

第二十一章 少女的心思

第二十二章 傷別離

第二十三章 廟會風波

第二十四章 英雄笑相逢

第二十五章 公生記賭坊

第二十六章 搶了杜月笙的人

第二十七章 中秋之約

第二十八章斧頭幫的成立

第二十九章 爭奪大世界

第三十章 爭奪大世界下

第三十一章 大世界的結局

第三十二章 春潮湧動

第三十三章 賭局

第三十四章 冰冷的夜

書摘

第一卷 十里洋場 第一章民國九年

河北路是舊上海有名的棚戶區,弄堂窄窄的,沒有光,潮濕的牆壁滑膩膩的,仔細望去,上面還有一些綠色蘚苔.這些陰暗潮濕的小巷,就是上海人常說的弄堂.

“弄堂”是上海人對里弄的俗稱,“里弄房子”就是弄堂建築。弄堂和弄堂房子其實是上海開埠後的“土特產”,起初外國人只許中國人在租界裡工作,而不允許在租界裡居住。後來發現要發揮上海大都市的潛力,僅僅靠那些為數不多的外僑顯然是不行的。於是在19世紀五十年代太平天國運動進入江南,大量富有的中國難民要求移入的情況下,租界當局便順水推舟,將租界向中國居民開放。

為了便於管理,就在指定的地塊上興建大批集體住宅。這些房子多為立帖式結構,像兵營一樣聯立成行,對內交通自如,對外只有弄口抵達馬路,弄口設鐵門,可以隨時關閉.在舊時的上海,能住得上弄堂的,至少也是有固定收入者,否則便無法交付每月到期必須繳納的房租與房捐(或稱巡捕捐、綠衣捐)。既然社會是分層次的,弄堂自然也有高中低之別。不同級別的弄堂房子在質量上差別較大,而更重要的差別是地段不同。一般來說,位於閘北、南市的較差,虹口稍微好些,靜安寺路和霞飛路一帶最好。上海舊時有“上只角”、“下只角”之稱謂,“上只角”就是指城市西區的高級住宅區,“下只角”自然指的是那些低級住宅區,兩隻“角”的房租可以相差三四倍甚至十倍以上。當然,蘇河北路只是屬於比較低級的弄堂.

終於在弄堂的拐角處,張佑白找到了一所小小的房子.房東是一個徐娘半老的女人,黑黑的頭髮,還有著一副好看的瓜子臉。

"年輕時一定是個大美人,"張佑白心裡嘀咕著。可是這個時候,也少了獵艷的心情,當衣服換來的五快大洋,還剩下四快多,交了兩快錢的房租,還有兩快多錢。

雖然這個時候的物價不是特別的高,可這兩快多錢也只能勉強維持一個禮拜。以前看別人穿越風風光光,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打下諾大的江山,現在看起來是多么的離譜。既不會高深的武功,也沒有重生到一個有錢有勢的家族,又於這個社會有著歷史的隔膜,只憑著零零散散的記憶,想要混下去真是太難了。

張佑白所住的房子,就在靠樓梯口的二樓,樓層之間真是矮小得可憐,進進出出都要低著頭才可方便前行,裡面僅能容下一張床的空間,沒有桌椅,所幸床的盡頭有一個小小的窗子,能夠看到外面弄堂里的風光。

“也許,在某一個江南的早晨,還可以領悟一下“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照賣杏花的意境”,張佑白在心裡不斷的安慰自己。

在這所三層的小樓裡面,住者十幾戶人家,在張佑白住的小房子的左邊,住者一對年老的夫婦和他們的一個十七八歲的兒子,老夫婦由於常年的勞作,已經拖跨了身體,只能靠他們的小兒子維持一家的生計。在右邊則住者一對姐妹,都在紡織廠做工,每天都來去匆匆,看到張佑白住進來的時候,也只是點了一下頭,就匆忙離去。

一整天沒有合眼的張佑白,早已又困又乏,躺倒床上,不一會就已經混昏睡去。那皺起的眉頭,閉著的眼睛似忽在思索,此時的民國到底是怎樣的情形?南美洲亞馬遜森林的一隻小蝴蝶的振翅高飛,是否會在古老的中華大地上掀起滔天的巨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