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機大臣[清朝中樞機構主要成員]

軍機大臣[清朝中樞機構主要成員]

軍機大臣,始稱辦理軍機大臣,後來又改為軍機處大臣上行走、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簡稱軍機大臣,俗稱大軍機,雅稱樞臣,是軍機處的官職之一。負責輔佐皇帝處理軍國大政。雍正時首任軍機大臣為張廷玉與鄂爾泰。但與宰相職務不同的是此為沒有任何品階的非定製職銜;直到清末官制改定,只能跪受筆錄。清末1911年首任內閣總理大臣慶親王奕劻,原亦為領班軍機王大臣。軍機處的編制,大臣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充任,無定員,一般六、七人。其中資歷最深者為首席軍機大臣,或稱領班軍機大臣,但沒有正式的名義。軍機處行走名目從嘉慶朝後期起即極少使用,僅恭親王奕訢以議政王入值軍機時使用過一次。另有軍機章京上行走若干人負責協助大臣處理文書事務。

基本信息

軍機處

軍機處軍機處
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最高政務機構。初設於雍正七年(1729),當時正值清廷用兵西北,軍務緊急,因內閣在太和門外,官員混雜,易於泄露軍機。為此,清世宗在靠近內廷的隆宗門內特設軍機房。作為臨時性的軍事指揮機構。由於這一機構有利於君主獨裁,戰事結束後,於雍正十年正式改稱軍機處,成為處理全國軍政大事的常設機構。直到清末(1911)“責任內閣”出現時才被撤銷,前後存在約190年。軍機處設軍機大臣,一般是三四人至五六人,最多時達六七人,通稱大軍機。由皇帝在滿漢大學士,尚書、侍郎,京堂中選任,沒有定員。其中一人為首席軍機大臣,或稱“揆席”。首席軍機大臣每日入值,隨時準備皇帝召見,即使皇帝外出巡幸也不例外。軍機大臣的職務是“掌書諭旨,綜軍國之要,以贊上治機務。”即秉承皇帝的旨意辦理軍政事務,實際上是為皇帝作侍從秘書工作。下設軍機章京,從內閣和六部中抽調中書,即中等官充任,協助軍機大臣處理文書,對一般奏章票簽處理意見,根據皇帝的意圖起草諭旨以及“記載檔案”等。官品不高,但接近機密,俗稱“小軍機”。分滿、漢兩班,各以一人為領班,一人為幫領班。處下還有兩個機構:負責修纂的“方略館”和掌翻譯的“內繙書房”。

軍機處總攬機要,還有向皇帝推薦官吏的權力,許可權凌駕於內閣和六部之上。各地的奏章由軍機處票簽後呈請皇帝批示。皇帝的諭旨,凡屬機要,都由軍機處草擬,稱為“密諭”,經由軍機處通過兵部送達地方的督撫,稱為“廷寄”,內閣無從過問。至於“文武官特簡”以及西北兩路軍兵換防也要由軍機大臣“進其名單”呈請欽定。軍機處還立有“存記簿”,相當於機要檔案,“凡有旨存記者,皆書於冊而藏之”,“應密存事件,則密封存記”。總之,軍機處奉命經辦一切重大軍政事務,成為國家的政治中樞。軍機處產生後,原來的議政王大臣形同虛設,內閣也成了處理一般事務的機構了。軍機處雖然總轄軍國政務,但它本身不是一個正式的權力機關。軍機大臣無專職,亦無定員。軍機處不設官署,除了奉命辦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決定,也無權對外發出任何指示,即“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於其間。”(《檐曝雜記》卷1)。其官員互不統屬,皆直隸於皇帝,軍機大臣的罷置也聽命於皇帝,一切大權都集中在皇帝手裡。它的設立是清代統治者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的重大變革。皇帝通過軍機處,完全控制了全國的軍政大權,實現了“乾綱獨攬”的絕對君權。

名詞由來

軍機大臣和珅軍機大臣和珅
軍機大臣,正式稱謂是“軍機處大臣上行走”,俗稱“大軍機”。

分設滿、漢員,由滿漢大學士、各部尚書、侍郎、總督等官員奉特旨充當,均為兼差。其數無定額,任期無限止。

凡經皇帝選調到軍機處任職的軍機大臣,稱“入值”。由皇帝指派滿、漢各一員為首領,稱為“揆首”、“領袖”。初期,凡應皇帝召見議商政務、承皇帝旨意起草諭旨以及寄給各官員之諭旨的署名等,均為領班軍機大臣專責。

乾隆時,傅恆任領班,經皇帝批准改為軍機大臣共同面君承旨,發出之寄信諭旨,亦改用軍機處名義。初入值軍機處者,因資歷或能力尚淺,則命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加“學習”二字,意示見習,其地位低於一般。

一二年後,再由領班的軍機大臣奏請去其“學習”二字。各軍機大臣之間,因資格、品位之高低而有差別,除視秩排班外,權力亦有不同。如:有的滿洲軍機大臣只準閱辦滿文奏報;新任之軍機大臣不準閱辦皇帝朱批過的奏報。這些等級差別,均不見有“則例”、“章制”,而是由皇帝親定。

歷史沿革

乾清門的西邊是軍機處。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軍在西北與準噶爾蒙古激戰,為及時處理軍報,始設軍機房,清乾隆即位後,改稱總理處,三年(1738年)始名軍機處。

設軍機大臣,軍機章京,無定額,均為兼職。軍機大臣由皇帝親信的滿漢大學士、尚書、侍郎等兼任。中經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直至宣統三年(1911年)皇族內閣成立後裁撤,歷時170餘年。

軍機處職能原為承命擬旨,參與軍務,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條件的改變,軍機處已不再是單純的軍事機構,逐漸演變為清代全國政令的策源地和統治中心,其地位遠高於國家行政中樞的內閣。

清朝時規定,其它人員不得靠近軍機處,皇帝與軍機大臣議事時無關人員不得在旁。宮內人路過軍機處時,都是快步走過。

軍機處的設立意味著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

相關工作

工作內容

1、發折:奏事處將官員奏摺下發軍機處。

2、接折:軍機章京將奏摺送軍機大臣閱。

3、見面;軍機大臣將奏摺送皇帝處請旨。

4、述旨:將皇帝旨意擬成諭旨再交皇帝御覽。

5、過朱:皇帝朱筆改定奏摺。

6、交發:將諭旨下發有關衙門實施。

7:開面:諭旨以年月日為序抄錄備案。

8、交折:將原奏摺交內奏事處。

9、月折:將奏摺複本每月一編。

10、隨手:將諭旨、奏摺重點二季一編。

11、封櫃:將月折、隨手檔收櫃題封。

從工作內容來看,相當於國務院秘書長。

具體工作

①、負責皇帝下達諭旨的撰擬和參與官員上報之奏報文書的處理;

②、凡國家之施政方略、軍事謀略以及官員的重要陳奏意見,或對官員的懲處、彈劾事件等等,皇帝批交軍機大臣議,或會同各有關衙門議,並著提出處理意見,奏報皇帝裁奪;

③、某些重大案件,皇帝專交軍機大臣審理定擬,或會同三法司審擬;

④、文武官員上至大學士、各部尚書,各省總督、巡撫,以至道府、學政、關差,以及駐防將軍、都統,駐各邊疆地區的參贊、領隊、辦事大臣等的補放,均由軍機大臣開列應補人員名單,呈皇帝擇用。遇科考,亦由軍機大臣開列主考、總裁官名單及考試題目,請皇帝選用。複試、殿試,軍機大臣負責核對試卷、檢查筆跡或任閱卷官;

⑤、軍機大臣常侍皇帝左右,以備顧問;

⑥、軍機大臣可奉皇帝之命,以“欽差”的身分,往各地檢查或處理政務,稽查各省、各部院之匯奏事件。此外,軍機大臣還兼任方略館的總裁,內閣書房管理大臣及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

人員設定

恭親王奕恭親王奕
軍機大臣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稱為“樞臣”,這其中資歷最深者為“首席軍機大臣”,或稱“領班軍機大臣”,但沒有正式的名義;入值軍機時按資歷深淺的分別稱“軍機處行走”、“軍機大臣上行走”、“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三種;“軍機處行走”名目從嘉慶朝後期起即極少使用,僅恭親王奕訢以議政王入值軍機時使用過一次。

另有“軍機章京”若干人負責協助大臣處理文書事務。雍正時首任軍機大臣為張廷玉鄂爾泰,恩遇最隆。自軍機處設立,軍機大臣取代內閣大學士成為清朝事實上的宰相;直到清末官制改定,理論上其功能為新內閣所取代,然而清末1911年首任內閣總理大臣慶親王奕劻,原亦為領班軍機王大臣。

從《清史稿·軍機大臣年表》看,軍機大臣最初設了三人,即怡親王允祥、大學士張廷玉、蔣廷錫,後來逐漸增加,最多時達十一人。他們之間沒有隸屬關係,各自辦理皇帝交辦的機要事務,分別對皇帝一人負責。軍機大臣能文能武,出將入相,既能熟悉部院事務,了解地方情況,又能指揮作戰,具有軍事經驗。如鄂爾泰出身進士,先後任佐領、廣西巡撫、雲貴廣西三省總督,雍正十年(1732年)任保和殿大學士、兵部尚書,進為軍機大臣。

歷代大臣

雍正朝

​年代 ​公元 ​人名
​雍正八年 ​1730年 張廷玉、蔣廷錫、馬爾賽
​​雍正九年 ​1731年 馬爾賽、張廷玉、蔣廷錫​
​​​雍正十年 ​1732年 ​張廷玉、蔣廷錫
​​​​雍正十一年 ​1733年 ​張廷玉、馬蘭泰、訥親
​雍正十二年 ​1734年 ​張廷玉、訥親
​​雍正十三年 ​1735年 ​張廷玉、訥親、徐本

乾隆朝

​​年代 ​公元 ​人名
​乾隆元年 ​1736年 ​允祿、允禮、鄂爾泰、張廷玉、(總理事務王大臣)
​乾隆二年 1737年​ ​鄂爾泰、張廷玉、訥親、海望、納延泰、班第
​乾隆三年 ​1738年 ​鄂爾泰、張廷玉、訥親、海望、納延泰、班第、徐本
​​乾隆四年 ​​1739年 ​鄂爾泰、張廷玉、徐本、訥親、海望、納延泰、班第
​​​乾隆五年 ​1740年 ​鄂爾泰、張廷玉、徐本、訥親、海望、納延泰
​乾隆六年 ​1741年 ​鄂爾泰、張廷玉、徐本、訥親、海望、納延泰、班第
​​乾隆七年 ​1742年 ​鄂爾泰、張廷玉、徐本、訥親、海望、班第、納延泰
​乾隆八年 ​1743年 ​鄂爾泰、張廷玉、徐本、訥親、海望、班第、納延泰
​乾隆九年 ​1744年 ​鄂爾泰、張廷玉、徐本(六月休致)、訥親、海望、班第、納延泰
​乾隆十年 ​1745年 ​鄂爾泰、張廷玉、訥親、海望、班第、納延泰、傅恆、高斌、蔣溥
​乾隆十一年 ​1746年 ​訥親、張廷玉、高斌、班第、納延泰、傅恆、蔣溥、汪由敦
​乾隆十二年 ​1747年 ​訥親、張廷玉、高斌、班第、汪由敦、納延泰、傅恆、蔣溥
​乾隆十三年 1748年​ ​訥親、張廷玉、高斌、班第、汪由敦、納延泰、傅恆、蔣溥、陳大受、舒赫德、來保、尹繼善
乾隆十四年 ​1749年 傅恆、張廷玉、來保、陳大受、汪由敦、納延泰、舒赫德
​乾隆十五年 ​1750年 ​傅恆、來保、陳大受、汪由敦、納延泰、劉綸、兆惠、舒赫德
​乾隆十六年 ​1751年 ​傅恆、來保、舒赫德、納延泰、汪由敦、劉綸、兆惠
​乾隆十七年 ​1752年 ​傅恆、來保、舒赫德、納延泰、汪由敦、兆惠、班第、劉統勛
​乾隆十八年 ​1753年 ​傅恆、來保、舒赫德、劉統勛、汪由敦、納延泰、班第、兆惠、劉綸
​乾隆十九年 ​1754年 ​傅恆、來保、舒赫德、劉統勛、汪由敦、納延泰、班第、兆惠、雅爾哈善、阿蘭泰
​乾隆二十年 ​1755年 ​傅恆、來保、劉統勛、汪由敦、納延泰、劉綸、雅爾哈善
​乾隆二十一年 ​1756年 ​傅恆、來保、汪由敦、納延泰、劉綸、雅爾哈善、阿里袞、裘曰修、劉統勛、夢齡
​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 ​傅恆、來保、劉統勛、汪由敦、裘曰修、夢麟
​乾隆二十三年 ​1758年 ​傅恆、來保、劉統勛、汪由敦、裘曰修、夢麟、三泰、劉綸
​乾隆二十四年 ​1759年 ​傅恆、來保、劉統勛、劉綸
​乾隆二十五年 ​1760年 ​傅恆、來保、劉統勛、劉綸、富德、兆惠、阿里袞、于敏中
​乾隆二十六年 ​1761年 ​傅恆、來保、劉統勛、兆惠、阿里袞、劉綸、富德、于敏中
​乾隆二十七年 ​1762年 ​傅恆、來保、劉統勛、兆惠、阿里袞、劉綸、富德、于敏中
​乾隆二十八年 ​1763年 ​傅恆、來保、劉統勛、兆惠、阿里袞、劉綸、于敏中、阿桂
​乾隆二十九年 1764年​ ​傅恆、來保、劉統勛、兆惠、阿里袞、劉綸、于敏中、阿桂
​乾隆三十年 ​1765年 ​傅恆、劉統勛、劉綸、阿里袞、阿桂(十二月解)、于敏中、尹繼善
​乾隆三十一年 1766年​ ​傅恆、尹繼善、劉統勛、阿里袞、于敏中
​乾隆三十二年 ​1767年 ​傅恆、尹繼善、劉統勛、阿里袞、于敏中、劉綸
​乾隆三十三年 ​1768年 ​傅恆、尹繼善、劉統勛、阿里袞、劉綸、于敏中、福隆安
​乾隆三十四年 ​1769年 ​傅恆、尹繼善、劉統勛、劉綸、于敏中、福隆安、索琳
​乾隆三十五年 ​1770年 ​傅恆、尹繼善、劉統勛、劉綸、于敏中、福隆安、索琳、溫福、豐升額
​乾隆三十六年 ​1771年 ​尹繼善、劉統勛、劉綸、于敏中、福隆安、溫福、豐升額、索琳、桂林、慶桂
​​乾隆三十七年 ​1772年 ​劉統勛、劉綸、于敏中、福隆安、豐升額、慶桂、福康安
​​乾隆三十八年 ​1773年 ​劉統勛、劉綸、于敏中、福隆安、慶桂、索琳、舒赫德、袁守侗、梁國治
​​乾隆三十九年 ​1774年 于敏中、舒赫德、福隆安、袁守侗、梁國治、阿思哈
​​乾隆四十年 ​1775年 ​于敏中、舒赫德、福隆安、阿思哈、袁守侗、梁國治
​​乾隆四十一年 ​1776年 ​于敏中、舒赫德、福隆安、阿思哈(四月改漕運總督)、袁守侗、梁國治、和珅、豐升額、福康安、阿桂、明亮
​​乾隆四十二年 ​1777年 ​于敏中、舒赫德、阿桂、福隆安、豐升額、袁守侗、梁國治、和珅、福康安
​​乾隆四十三年 ​1778年 ​于敏中、阿桂、福隆安、袁守侗、梁國治、和珅
​​乾隆四十四年 ​1779年 ​于敏中、阿桂、福隆安、袁守侗、梁國治、和珅、董誥
​​乾隆四十五年 ​1780年 ​阿桂、福隆安、梁國治、和珅、董誥、福長安
​​乾隆四十六年 ​1781年 ​阿桂、福隆安、梁國治、和珅、董誥、福長安
​​乾隆四十七年 ​1782年 ​阿桂、福隆安、梁國治、和珅、董誥、福長安
​​乾隆四十八年 ​1783年 ​阿桂、福隆安、梁國治、和珅、董誥、福長安、福康安
​​乾隆四十九年 ​1784年 ​阿桂、梁國治、福隆安、和珅、福康安、福長安、董誥、慶桂
​​乾隆五十年 ​1785年 ​阿桂、梁國治、和珅、慶桂、福長安、董誥
​​乾隆五十一年 ​1786年 ​阿桂、梁國治、和珅、福長安、董誥、王傑
​​乾隆五十二年 ​1787年 ​阿桂、和珅、慶桂、福長安、王傑、董誥
​​乾隆五十三年 ​1788年 ​阿桂、和珅、王傑、慶桂、董誥、福長安
​​乾隆五十四年 ​1789年 ​阿桂、和珅、王傑、慶桂、董誥、福長安、孫士毅
​​乾隆五十五年 ​1790年 ​阿桂、和珅、王傑、慶桂、董誥、福長安
​​乾隆五十六年 ​1791年 ​阿桂、和珅、王傑、慶桂、董誥、福長安
​​乾隆五十七年 ​1792年 阿桂、和珅、王傑、福長安、慶桂、董誥
​​乾隆五十八年 ​1793年 ​阿桂、和珅、王傑、福長安、慶桂、董誥、松筠
​​乾隆五十九年 ​1794年 ​阿桂、和珅、王傑、福長安、董誥、松筠
​​乾隆六十年 ​1795年 ​阿桂、和珅、王傑、福長安、董誥、檯布

嘉慶朝

​年代 公元 ​人名
​嘉慶元年 ​1796年 ​阿桂、和珅、王傑、福長安、董誥、檯布、沈初
嘉慶二年 ​1797年 ​阿桂、和珅、董誥、福長安、沈初、檯布、傅森、戴衢亨、吳熊光
​嘉慶三年 ​1798年 ​和珅、福長安、沈初、傅森、戴衢亨、那彥成
​嘉慶四年 ​1799年 ​和珅、福長安、沈初、戴衢亨、那彥成、成親王永瑆、董誥、慶桂、傅森
​嘉慶五年 ​1800年 ​慶桂、董誥、傅森、那彥成、戴衢亨
​嘉慶六年 ​1801年 ​慶桂、董誥、傅森、戴衢亨、成德
​嘉慶七年 ​1802年 ​慶桂、董誥、戴衢亨、成德、劉權之、德瑛
​嘉慶八年 ​1803年 ​慶桂、董誥、劉權之、戴衢亨、德瑛
​嘉慶九年 ​1804年 ​慶桂、董誥、劉權之、戴衢亨、德瑛、那彥成、英和
​嘉慶十年 ​1805年 ​慶桂、董誥、劉權之、戴衢亨、英和、托津
​嘉慶十一年 ​1806年 ​​慶桂、董誥、戴衢亨、托津
​嘉慶十二年 ​1807年 慶桂、董誥、戴衢亨、托津
​嘉慶十三年 ​1808年 ​慶桂、董誥、戴衢亨、托津、英和
​嘉慶十四年 ​1809年 ​慶桂、董誥、戴衢亨、托津
​嘉慶十五年 ​1810年 ​慶桂、董誥、戴衢亨、托津
​嘉慶十六年 1811年 ​慶桂、董誥、戴衢亨、托津、方維甸、盧蔭溥
​嘉慶十七年 ​1812年 ​慶桂、董誥、托津、盧蔭溥、松筠
​嘉慶十八年 ​1813年 ​董誥、松筠、托津、盧蔭溥、勒保、桂芳
​嘉慶十九年 1814年​ ​董誥、勒保、托津、盧蔭溥、桂芳、英和
​嘉慶二十年 ​1815年 ​董誥、托津、盧蔭溥
​嘉慶二十一年 ​1816年 ​董誥、托津、盧蔭溥、章煦
​嘉慶二十二年 ​1817年 ​董誥、托津、章煦、盧蔭溥
​嘉慶二十三年 ​1818年 ​董誥、托津、盧蔭溥、戴均元、和寧
​嘉慶二十四年 ​1819年 ​托津、戴均元、盧蔭溥、和寧、文孚
​嘉慶二十五年 ​1820年 ​托津、戴均元、盧蔭溥、文孚、曹振鏞、黃鉞、英和

道光朝

​年代 公元 ​人名
​道光元年 ​1821年 ​曹振鏞、盧蔭溥、黃鉞、文孚、松筠
​​道光二年 ​1822年 ​曹振鏞、松筠、文孚、黃鉞
​​道光三年 ​1823年 ​曹振鏞、文孚、黃鉞、長齡
​​道光四年 ​1824年 ​長齡、曹振鏞、文孚、黃鉞、玉麟
​​道光五年 ​1825年 ​曹振鏞、文孚、黃鉞、玉麟、王鼎、蔣攸銛
​​道光六年 ​1826年 ​曹振鏞、蔣攸銛、文孚、玉麟、王鼎
​​道光七年 ​1827年 ​曹振鏞、蔣攸銛、文孚、玉麟、王鼎、穆彰阿
​​道光八年 ​1828年 ​曹振鏞、文孚、玉麟、王鼎、穆彰阿
​​道光九年 ​1829年 ​曹振鏞、文孚、玉麟、王鼎、穆彰阿
​​道光十年 ​1830年 ​曹振鏞、文孚、王鼎、穆彰阿
​​道光十一年 ​1831年 ​曹振鏞、文孚、王鼎、穆彰阿
​​道光十二年 ​1832年 ​曹振鏞、文孚、王鼎、穆彰阿
​​道光十三年 ​1833年 ​曹振鏞、文孚、王鼎、穆彰阿
​​道光十四年 ​1834年 ​曹振鏞、文孚、王鼎、穆彰阿、潘世恩
​​道光十五年 ​1835年 曹振鏞、文孚、潘世恩、穆彰阿、王鼎、趙盛奎、賽尚阿
​​道光十六年 ​1836年 ​潘世恩、穆彰阿、王鼎、趙盛奎、賽尚阿
​​道光十七年 ​1837年 ​穆彰阿、潘世恩、王鼎、賽尚阿、奎照、文慶
​​道光十八年 ​1838年 ​穆彰阿、潘世恩、王鼎、奎照、文慶
​​道光十九年 ​1839年 ​穆彰阿、潘世恩、王鼎、奎照、文慶、隆文
​​道光二十年 ​1840年 ​穆彰阿、潘世恩、王鼎、隆文、何汝霖
​​道光二十一年 ​1841年 ​穆彰阿、潘世恩、王鼎、隆文、何汝霖、賽尚阿、祁寯藻
​​道光二十二年 ​1842年 穆彰阿、潘世恩、王鼎、祁寯藻、賽尚阿、何汝霖
​​道光二十三年 ​1843年 ​穆彰阿、潘世恩、祁寯藻、賽尚阿、何汝霖
​​道光二十四年 ​1844年 ​穆彰阿、潘世恩、祁寯藻、賽尚阿、何汝霖
​​道光二十五年 ​1845年 ​穆彰阿、潘世恩、祁寯藻、賽尚阿、何汝霖
​​道光二十六年 ​1846年 ​穆彰阿、潘世恩、賽尚阿、祁寯藻、何汝霖
​​道光二十七年 ​1847年 ​穆彰阿、潘世恩、賽尚阿、祁寯藻、何汝霖、文慶、陳孚恩
​​道光二十八年 ​1848年 ​穆彰阿、潘世恩、賽尚阿、祁寯藻、文慶、陳孚恩
​​道光二十九年 ​1849年 ​穆彰阿、潘世恩、賽尚阿、祁寯藻、陳孚恩、何汝霖、季芝昌
​​道光三十年 ​1850年 ​穆彰阿、祁寯藻、賽尚阿、何汝霖、陳孚恩、季芝昌

鹹豐朝

年代​ 公元 ​人名
​鹹豐元年 ​1851年 ​祁寯藻、賽尚阿、何汝霖、季芝昌、穆蔭、舒興阿、彭蘊章
​​鹹豐二年 ​1852年 ​賽尚阿、祁寯藻、何汝霖、彭蘊章、穆蔭、邵燦、麟魁
​​鹹豐三年 ​1853年 ​祁寯藻、麟魁、彭蘊章、邵燦、穆蔭、恭親王奕、瑞麟、杜翰
​​鹹豐四年 ​1854年 ​恭親王奕、祁寯藻、彭蘊章、瑞麟、杜翰、穆蔭
​​鹹豐五年 ​1855年 ​恭親王奕、彭蘊章、穆蔭、瑞麟、杜翰、文慶
​​鹹豐六年 ​1856年 ​文慶、彭蘊章、穆蔭、杜翰、柏葰
​​鹹豐七年 ​1857年 ​彭蘊章、柏葰、穆蔭、杜翰
​​鹹豐八年 ​1858年 ​彭蘊章、柏葰、穆蔭、杜翰、匡源、文祥
​​鹹豐九年 ​1859年 ​彭蘊章、穆蔭、匡源、文祥、杜翰
​​鹹豐十年 ​1860年 ​彭蘊章、穆蔭、匡源、文祥、杜翰、焦佑瀛
​​鹹豐十一年 ​1861年 ​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文祥、恭親王奕、桂良、沈兆霖、寶鋆、曹毓英

同治朝

​年代 公元 ​人名
​同治元年 ​1862年 ​恭親王奕、桂良、沈兆霖、寶鋆、文祥、曹毓瑛、李棠階
​同治二年 ​1863年 ​恭親王奕、文祥、寶鋆、李棠階、曹毓瑛
​同治三年 ​1864年 ​恭親王奕、文祥、寶鋆、李棠階、曹毓瑛
​同治四年 ​1865年 恭親王奕、文祥、寶鋆、李棠階、曹毓瑛、李鴻藻
​同治五年 ​1866年 ​恭親王奕、文祥、寶鋆、曹毓瑛、李鴻藻、胡家玉、汪元方
​同治六年 ​1867年 恭親王奕、文祥、寶鋆、汪元方、沈桂芬
​同治七年 ​1868年 ​恭親王奕、文祥、寶鋆、沈桂芬、李鴻藻
​同治八年 ​1869年 ​恭親王奕、文祥、寶鋆、沈桂芬、李鴻藻
​同治九年 ​1870年 ​恭親王奕、文祥、寶鋆、沈桂芬、李鴻藻
​同治十年 ​1871年 ​恭親王奕、文祥、寶鋆、沈桂芬、李鴻藻
​同治十一年 ​1872年 ​恭親王奕、文祥、寶鋆、沈桂芬、李鴻藻
​同治十二年 ​1873年 ​恭親王奕、文祥、寶鋆、沈桂芬、李鴻藻
​同治十三年 ​1874年 ​恭親王奕、文祥、寶鋆、沈桂芬、李鴻藻

光緒朝

年代​ ​公元 ​人名
光緒元年 ​1875年 ​恭親王奕、文祥、寶鋆、沈桂芬、李鴻藻
​光緒二年 ​1876年 ​恭親王奕、文祥、寶鋆、沈桂芬、李鴻藻、景廉
​光緒三年 ​1877年 ​恭親王奕、寶鋆、沈桂芬、李鴻藻、景廉
​光緒四年 ​1878年 ​恭親王奕、寶鋆、沈桂芬、景廉、王文韶
​光緒五年 ​1879年 ​恭親王奕、寶鋆、沈桂芬、景廉、王文韶
​光緒六年 1880年​ ​恭親王奕、寶鋆、沈桂芬、景廉、王文韶、李鴻藻
​光緒七年 ​1881年 ​恭親王奕、寶鋆、沈桂芬、李鴻藻、景廉、王文韶、左宗棠
​光緒八年 ​1882年 ​恭親王奕、寶鋆、李鴻藻、景廉、王文韶、翁同和、潘祖蔭
​光緒九年 ​1883年 ​恭親王奕、寶鋆、李鴻藻、景廉、翁同和、潘祖蔭
​光緒十年 ​1884年 ​恭親王奕、寶鋆、李鴻藻、景廉、翁同和禮親王世鐸、額勒和布、閻敬銘、張之萬、孫毓汶、許庚身、左宗棠
​光緒十一年 ​1885年 ​禮親王世鐸、額勒和布、閻敬銘、張之萬、許庚身、孫毓汶
​光緒十二年 ​1886年 ​禮親王世鐸、額勒和布、閻敬銘、張之萬、許庚身、孫毓汶
光緒十三年 ​1887年 ​禮親王世鐸、額勒和布、張之萬、許庚身、孫毓汶
光緒十四年​ ​1888年 ​禮親王世鐸、額勒和布、張之萬、許庚身、孫毓汶
​光緒十五年 ​1889年 ​禮親王世鐸、額勒和布、張之萬、許庚身、孫毓汶
​光緒十六年 ​1890年 ​禮親王世鐸、額勒和布、張之萬、許庚身、孫毓汶
​光緒十七年 ​1891年 ​禮親王世鐸、額勒和布、張之萬、許庚身、孫毓汶
​光緒十八年 ​1892年 ​禮親王世鐸、額勒和布、張之萬、許庚身、孫毓汶
​光緒十九年 ​1893年 ​禮親王世鐸、額勒和布、張之萬、許庚身、孫毓汶、徐用儀
​光緒二十年 ​1894年 ​禮親王世鐸、額勒和布、張之萬、孫毓汶、徐用儀、翁同和、李鴻藻、剛毅、恭親王奕
​光緒二十一年 ​1895年 ​恭親王奕、禮親王世鐸、孫毓汶、翁同和、李鴻藻、徐用儀、剛毅、錢應溥
​光緒二十二年 ​1896年 ​恭親王奕、禮親王世鐸、翁同和、李鴻藻、剛毅、錢應溥
​光緒二十三年 ​1897年 ​恭親王奕、禮親王世鐸、翁同和、李鴻藻、剛毅、錢應溥
​光緒二十四年 ​1898年 ​恭親王奕、禮親王世鐸、翁同和、剛毅、錢應溥、廖壽恆、王文韶、裕祿、榮祿、啟秀
​光緒二十五年 ​1899年 ​禮親王世鐸、榮祿、剛毅、王文韶、錢應溥、啟秀、廖壽恆、趙舒翹
​光緒二十六年 ​1900年 ​禮親王世鐸、榮祿、剛毅、王文韶、啟秀、趙舒翹、端郡王載漪、鹿傳霖
​光緒二十七年 ​1901年 ​禮親王世鐸、榮祿、王文韶、鹿傳霖、瞿鴻機
​光緒二十八年 ​1902年 ​榮祿、王文韶、鹿傳霖、瞿鴻機
​光緒二十九年 ​1903年 ​榮祿、王文韶、鹿傳霖、瞿鴻機、慶親王奕劻、榮慶
​光緒三十年 ​1904年 ​慶親王奕劻、王文韶、鹿傳霖、瞿鴻機、榮慶
​光緒三十一年 ​1905年 ​慶親王奕劻、王文韶、鹿傳霖、瞿鴻機、榮慶、徐世昌、鐵良
​光緒三十二年 ​1906年 慶親王奕劻、鹿傳霖、瞿鴻機、榮慶、鐵良、徐世昌、世續、林紹年
​光緒三十三年 ​1907年 慶親王奕劻、世續、瞿鴻機、林紹年、鹿傳霖、醇親王載灃、張之洞、袁世凱
​光緒三十四年 ​1908年 ​慶親王奕劻、醇親王載灃、世續、張之洞、鹿傳霖、袁世凱、那桐

宣統朝

​年代 ​公元 ​人名
​宣統元年 ​1909年 ​慶親王奕劻、世續、張之洞、那桐、鹿傳霖、戴鴻慈
宣統二年 ​1910年 ​慶親王奕劻、世續、那桐、鹿傳霖、戴鴻慈、吳郁生、貝勒毓朗、徐世昌
​宣統三年 ​1911年 ​慶親王奕劻、貝勒毓朗、那桐、徐世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