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陽

賓陽

賓陽縣古為百粵之地。夏至周為荊州地,秦時屬桂林邵所轄。賓陽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偏南,東鄰貴港市、南偏東與橫縣接壤,西南部與邕寧縣交界,西部與武鳴縣連線,西北部與上林縣相銜,東北部與來賓市毗鄰。自古以來就是商賈雲集之地,以“百年商埠”聞名於桂中南。

基本信息

賓陽簡介

1、建制沿革
賓陽縣古為百粵之地。夏至周為荊州地,秦時屬桂林邵所轄。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領方縣,為本縣立行政建置之始。三國時代,本縣為吳國屬地。元興元年(264年)改領方縣為臨浦縣,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將臨浦縣疆域劃分為二恢復領方縣,又予漢廣郁地設等寧縣,唐朝貞觀五年(631)年置賓州。清朝康熙以前,仍沿明制,宣統三年(1911年)改賓州為賓縣。民國元年(1912年)賓縣改稱賓陽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置賓陽縣,賓陽縣專區(後改邕寧縣專區)1953年3月起為桂西壯族自治區(後又稱州)所轄,1958年3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後,劃歸南寧專員公署所轄(後改稱地區),2003年6月27日正式移交南寧市,為市轄縣。賓陽縣位於廣西中部偏南,全縣總面積2314平方公里,轄16個鎮(鄉),總人口99萬人。
2、行政區劃
賓陽縣有是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程思遠先生的家鄉,位於廣西中部偏南,東鄰貴港市,南偏東與橫縣接壤,西南部與邕寧區接界,西部與武鳴縣連線,西北部與上林縣相銜,東北部與來賓市毗領,東西相距75.2公里,南北相距60.6公里。全縣有16個鎮(鄉),總面積23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4224.5公頃,有林面積7.03萬公頃。
3、人口與民族
全縣總人口99萬人。賓陽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縣,聚居著壯、瑤、苗、侗、仫佬、毛南等21個少數民族,其中壯族人口約占全縣總人口數的20%。全縣各族人民和睦共處,別具一格的少數民族風情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開放、寬容、創新的文化氛圍。除了傳統的春節等節日外,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清明節、端午節、天貺節、關公節、燈酒節、中元節、重陽節、冬至節、送灶節、三月三,在民間和傳統的節日裡,除了家家戶戶烯放炮仗外,人們舞龍、舞獅、舞馬、舞貔貅、舞鶴、舞蝶、舞蚌、游彩架、跳板鞋舞、搶花炮、彩燈、踩高蹺、武術表演以及跳民間歌舞等,別有一番情趣。此外,賓陽的民間舞蹈、戲劇豐富多彩,戲劇方面有:粵劇、師公師戲、絲弦戲、採茶戲;歌舞方面有:仙馬彩鳳舞、鷹歌飲酒舞、群鼓舞等;音樂方面有:八音、民歌、馬歌、儂歌及各種形式的配樂演奏等。與此同時,賓陽人民還創造了剪紙、刺繡、壯錦、竹篾編織、木器、制陶、雕刻、繪畫等傳統工藝,這些有上千年歷史的傳統工藝是賓陽獨特文化積澱的精髓,一直流傳至今。
4、景區景點
賓陽縣比較豐富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東有龍巖公園、相思潭、燕山六五寺、獅子岩、邊山村仙女湖、程思遠舊居、朝霞石壁;西有清平湖、崑崙關戰役遺址、葛翁岩抗日戰爭指揮部舊址、思隴鳳凰瀑布、萬盆林區、陳平江漂流;南有桃源忘憂谷、六蓮渡抗日戰爭後方醫院舊址、蔡氏古宅建築群;北有鄒圩清水河、八仙岩;中部以縣城為中心有大漢迴風塔、蒙大賚恩榮坊、南橋、南街、中山公園、秀峰塔、思恩府科試院。
5、區位優勢
賓陽交通區位優勢十分明顯,桂海高速公路與南梧二級公路在賓陽交匯,國道322線、324線交匯於縣城。湘桂鐵路縱貫全境,黎湛鐵路、黎欽鐵路都以黎塘為首發站,黎塘火車站是廣西第二大貨運編組站和一級客運站。縣城距廣西首府南寧市80公里,距南寧國際民航機場只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距華南第三大內河港口——貴港港口僅70公里。可以說,賓陽是廣西的交通咽喉,是大西南與東南亞經濟聯繫的樞紐地域,具有接受首府南寧經濟、科技、文化、物流的輻射優勢。
6、自然環境
賓陽縣位於東經108°32′~109°15′,北緯22°54′~23°37′,處在北回歸線南緣。縣境受海洋暖濕氣流調節,高溫多雨,夏長冬短,年平均氣溫為28.8℃,日照1566.6小時,雨量1589.2毫米,蒸發量1569毫米,相對濕度81%,霜日5天,為南亞熱帶氣候區,又寓有中亞熱帶氣候牲,便於多種經營。
7、資源狀況
賓陽資源豐富,是全國500家產糧大縣之一,大宗農產品有甘蔗、蓮藕、蔬菜、桑蠶、木薯、花生、玉米等,目前賓陽的瘦肉型生豬、水養白鱔、點星魚已享譽區內外。1996年,賓陽被列為“九五”首批國家商品糧基地縣。1998年,成為廣西優質糧生產縣。名特優農產品主要有黎塘蓮藕、武陵香米、大橋香芋、王靈夏陽菜等,遠銷粵、雲、貴、湘、鄂各省。
賓陽縣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色金屬有金、銀、鐵、鉛、鋅等20多種,非金屬礦種類多,品位高,儲量大,石灰石和菱土較為豐富,賓陽黎塘已成為廣西水泥生產重要基地之一,目前,香港最大的中資企業華潤集團和全國著名衛生用品公司——香港國際恆安投資有限公司均在我縣設有生產基地。
悠久的傳統手工業使“賓陽貨”自古以來興盛不衰,也使賓陽贏得了“小香港”的美稱。賓陽產的筒布、竹編在唐代和宋代列為貢品,至明清兩代,賓陽產的陶瓷、壯錦、紙扇、紙傘、毛筆等暢銷區內各地及湖南、雲南、貴州。壯錦、竹編、瓷器堪稱賓陽“三寶”。特別是以竹編產品為主的工藝品,以其實用舒適、雅致清新、鄉土風味十足的特點,30多年來一直暢銷歐美、日本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壯錦曾因入掛北京人民大會堂和作為國禮贈給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而聞名遐邇。
賓陽縣自古商賈雲集,是桂中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傳統手工業發達,全縣有專業村285個,主要有陶瓷、小五金、毛筆、毛刷、竹編、壯錦、皮革、紙品、香粉加工等,產品有1000多個花色品種,其中竹編、壯錦、瓷器堪稱賓陽“三寶”。縣城蘆圩鎮是廣西四大古鎮之一,有“百年商埠”的美譽。全縣已建成生產資料市場、建材市場、小五金市場、服裝市場、農貿市場、牲畜市場、皮張市場等大小市場63個,總面積達27萬平方米,其中專業市場12個,年集市成交額約19億元。
賓陽縣具有良好的基礎設施:電話程控化,傳輸數位化,行動電話系統遍布全縣山山水水,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達 戶,基本上實現了村村通電話和廣播電視;全縣擁有220千伏變電站1個,110千伏變電站2個;全縣180多座中小型水庫,環流縣西北部的清水河以及投資1.4億元、6萬噸/日的黎塘供水工程將為賓陽發展各業提供充足的水資源;縣城蘆圩建成了能容納3800多人的賓陽縣體育館,是目前廣西縣級最大的體育館。縣城文化廣場占地面積40畝,已成為人們消遣休閒的好去處。
網路健全的賓陽保險、金融業將為你提供優質服務。
教育事業一直呈現出蓬勃生機,從每萬人本科生錄取率和中國小在學率等硬性指標看,教育發展水平居全廣西各縣(市)前列。近年高中教育尤其突出:2003年聯考重點上線299人,本科上線722人,並培養出一名全區理科狀元;2004年聯考重點上線358人,本科上線1402人;2005年聯考重點上線418人,本科上線2616人,單是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賓陽中學考上重點線人數和本科線人數就分別有352人和1452人,穩居廣西各中學前三名。目前,以賓陽中學、賓陽高中、賓州中學、賓陽蘆圩完小等示範性學校創建活動為龍頭,全縣各類學校正以高昂的姿態,推進“建設教育強縣,樹立教育品牌”決策的深入實施。

民營經濟

是賓陽一大特色和優勢。賓陽自古以來就是商賈雲集之地,以“百年商埠”聞名於桂中南。縣城蘆圩鎮是廣西四大古鎮之一。其“賓陽貨”以貨真價實,物美價廉揚名於世,使得“賓陽貨”自古以來興盛不衰,也使賓陽贏得了“小香港”的美稱。早在唐宋時期,賓陽的布匹和竹編就被列為貢品,至明、清兩代,賓陽產的陶瓷、壯錦、紙扇、紙傘、毛筆、小五金等行銷區內各地及湖南、雲南、貴州等地。壯錦、竹編、瓷器堪稱賓陽“三寶”。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導下,聰明靈巧的賓陽人通過引進技術,大力改造和創新傳統手工業,創出了一批競爭力強的品牌,形成了建材、陶瓷、壯編、竹編、皮革、紙品、小五金、農機具、衛生香、毛筆毛刷、鞭炮、養殖和農副產品加工等30多個行業,花色品種730多個的民營企業產品系列。“紅水河”牌水泥、廣西著名商標“百嬌”紙品,“美潔”牌瓷器、“廣力”牌電桿、“檀香”牌衛生香、“金玉”牌餐巾紙、“宏偉”牌農機具等30多個品牌成為區內外響噹噹的“品牌貨”,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和遠銷歐洲、東南亞各國,起到了“樹一個品牌,帶一個產業,富一方民眾”的“龍頭”作用。近年來,賓陽把民營經濟作為第一支柱產業來抓,通過經貿兩會這個平台,大力改善軟環境,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施項目拉動戰略,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取得榮譽

二十多年來賓陽改革建設取得了累累碩果。1990年以來,賓陽縣先後被評為“全國科學技術工作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消滅無標生產先進縣”、“全區造林綠化達標縣”、“全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縣”、“全區社會文化先進縣”、“全區廣播電視建設先進單位”、“全區鄉鎮企業示範區”、“全區糧食基地建設先進單位”。實現了村村通廣播電視、電話和公路。

民族文化

賓陽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民俗風情濃郁。民間文藝豐富,文化形式多種多樣。戲劇方面有:師公戲、絲弦戲、採茶戲等;歌舞方面有:仙馬彩鳳舞、鷹歌飲酒舞、群鼓舞、舞龍、舞獅等;遊藝體育方面有:游彩架、舞炮龍、搶花炮、彩燈、武術等;音樂方面有八音等各種配樂演奏;民眾文化方面有:歌圩、圩逢、詩社等;工藝美術方面有:剪紙、壯錦、刺繡、陶瓷、竹編、紙扇、餅模及泥塑兒童玩具、元宵花燈等等。土特產品有:蓮藕、冬粉等;風味小吃白斬狗、狗腳、酸粉等吸引眾多食客。

炮龍節

舞龍
舞龍
炮龍節:炮震千山醒,龍騰百業興。炮龍節是獨具賓陽民族特色的一種非常熱鬧、隆重、中國少有的傳統節日(即一年一度的農曆正月十一晚舉行舞龍活動)。
炮龍節距今已有150年歷史了。炮龍比一般常見的彩龍要大,裝裱簡單,短有7節,長有11節不等;龍長有30-40米,龍頭龍尾用竹篾扎制,用沙紙裝裱,龍身用色布裝配。舉舞之前,一般由組織單位發動捐獻,籌備,張貼龍路(即向全城各單位各戶發出邀請喜貼),敬請當日炮竹增光。是日,黃昏時分,無論是舞龍人,還是鳴炮者,無論是父老鄉親還是貴客嘉賓,他們從四面八方奔踴到各個開光點,興奮地等待著開光一刻。舉舞時,組織單位首先舉行開光(開光可分多個點)儀式。開光時,"啪啪啪",總指揮準時發出三發信號彈,震撼人心的開光時刻突現,多處開光點的幾十條龍同時向天地拜幾拜,迅速間萬炮齊鳴,光焰沖天,巨龍狂舞,歡聲雷動。整個縣城傾刻變成了炮龍之城,輝煌之城。開光後,由龍牌、鑼鼓、八音(嗩吶、京胡、二胡、大胡、秦琴等管弦樂器以大小鑼鼓、鈸、木魚)等打擊樂器開路,高舉火藍、火把相隨,按事先安排的龍路循序漸進。舞龍者可分多套人馬,輪流舉舞,他們頭戴滕帽,身系腰帶,個個赤上陣任由多少鞭炮爆灼。請看吧,炮助龍興,龍憑炮威,那一條條穿著金色龍袍的巨龍,時而高昂起頭,向天空噴射出一團團吉祥的火焰,時而搖著奔騰,和光彩奪目的太金珠相戲相樂,一串串的電光炮竹,驚天動地煨響著,為巨龍助威助興。炮龍每到各家各戶各單位,都事先備足炮竹夾道而迎。凡炮龍到之處,鞭炮齊鳴,焰火繽紛,萬頭攢動,鼓樂助興,熱鬧非凡。炮龍每到一家都必須待鞭炮響停後方可向前舞去,放炮竹數量有的戶放幾千頭,有的放數十萬頭。舞龍一定要沿原來邀請的大街小巷舉龍舞去,直到舞完所有的街道為止。炮龍舉舞一般連續晝夜,炮竹長鳴,也可直至兩晝夜。舞龍者(人馬)不怕疲勞,晝夜不睡,堅持到底。如有炮龍被炮毀,不管多少條龍全在所不顧。炮龍節,人們看到的是全城街巷人群萬頭贊動,鞭炮轟鳴,霧氣沖天,竹光映紅滿城,街道全是鋪滿炮竹紙屑和火藥的塵砂。
賓陽炮龍之所以能夠久盛不衰,全在於當地人民認為舞炮龍能招吉祥興旺。當晚舞炮龍時,有不少人抱子抱孫去鑽"龍肚",以求吉祥;敬請炮龍進自家屋宅舉舞,更為吉利。有些民眾求子心切,早與龍隊私下定取"龍珠",以求添丁發財。20世紀80年代後,賓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炮龍節規模更為盛大。1993年炮龍節,賓陽縣委、縣人民政府隆重召開炮龍節招待會,邀請廣西區、地、鄰縣各廳、部、委、辦、局、銀行、公司、軍分區等有關領導及海外僑胞,港澳台胞、外籍在華的專家、教授等200多人參加。這年炮龍節,為歷史上最隆重、最盛大的一次,共有炮龍28條,游遍全城12條街道,熱鬧通屑達旦。2007年,為了展示賓陽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豐富的民俗風情,打響炮龍文化特色品牌,賓陽縣委、縣政府決定舉辦百龍舞賓州炮龍節活動。

美食

狗腳

賓陽狗腿
賓陽狗腿
賓陽有句俗語:狗腳滾三滾,神仙站不穩。寒冬吃狗腳,是賓陽夜宵美食中的精品.但要想品嘗到真正美味可口的狗爪子,還有一番講究呢。挑選狗爪子,嫩的比效好吃,(狗爪子)分二種類型,前爪子短一點,後爪子長一點,一般人吃狗爪子如果要是補筋,補筋選擇長的比效好一點,筋比效多。
狗爪子味道醇厚,芳香四溢,營養價值高,狗肉中含有蛋白質、脂肪、鉀、鈣、鈉、胺基酸等多種營養成分,而賓陽的狗爪子配方還更加獨特。
賓陽狗爪子特色,配有其它味料進去,不會有上火之類的情況出現。
狗爪子是補腎壯陽的,溫順的,吃了這個東西(狗爪子)第二天精神好。

酸粉

酸粉
酸粉
賓陽酸粉歷史悠久,它以特有的地方民間風味聞名縣內外。盛夏、酷秋時節吃上一碗,頓感涼爽透體、心曠神怡、精神倍增,具辟邪祛暑之奇效。賓陽酸粉作為冷盤小吃,它粉質雪白幼嫩,配料金黃噴香,上面放上幾片清脆的酸黃瓜和少許鮮紅的辣椒末,令人垂涎欲滴。加上其爽滑可口、酸甜適中、柔滑香脆兼而有之的口感,使人胃口大開。1990年,在南寧舉行的全國第四屆民族運動會,賓陽酸粉被指定參加食品小吃一條街展銷,由於其風味獨特,運動會期間每天早上8、9點鐘眾多食客排長隊等候品嘗,會後統計平均每天售出七百多斤。1995年,在南寧南方大酒店舉行的全區名菜、名點、名小吃評比活動中,賓陽酸粉榮獲"優秀小吃"稱號,2000年,又被授予"名小吃"稱號。賓陽酸粉製作工序講究而複雜:
一、磨漿及蒸製:要精選上好二春米,經24小時泡浸並淘洗。磨漿要用土製的石磨(機器磨製的米漿粗糙不幼嫩),米漿要經過7天反覆的漂漿,漂漿期間要根據氣溫的不同進行不定時的換水。蒸製則採用大鐺木蓋浮托蒸法,蒸熟一條摺疊一條並抹上一層花生油二、製作配料:配菜有叉燒、炸波肉、炸牛肉巴、炸灌風腸、炸花生或黃豆並醃製新鮮黃瓜。 
三、煮滷水、調糖醋:將陳皮、八角、蔥條等十多種香料用紗布包好,加水、鹽、蚝油味素等加溫煮製滷水。再用糖、鹽、米醋調製糖醋至酸甜適口。
切好米粉放在碗內,將切好的叉燒等配料平攤在米粉上,再放些鮮紅的生辣椒和蒜茸、香菜,澆上滷水以及糖醋,加些花生油,一碗爽滑可口的賓陽酸粉就可擺在你的面前了。

白斬狗

白斬狗
白斬狗
一九二三年,時任廣西全省善後總辦的陸榮廷兩進賓陽,一是視察、二為了看望當年在賓陽時接濟過他的溫九叔。賓陽知事設宴,席間有人問"什麼菜好吃",陸榮廷不假思索地說"我看狗肉好吃"停了一會又補充說"隔夜狗肉最好吃"。誠然,"聞到狗肉香,神仙也跳牆"。賓陽白斬狗肉是以本地產的土狗為原料,宰殺後佐以特殊的中草藥蒸煮熟而成,肉鮮嫩味香醇,為上等的溫補食品,起滋陰壯陽之功。食用賓陽白斬狗肉時,佐以酸薑、酸蕎頭、洋桃、蒜泥、指天椒、紫蘇、上等花生油以及自配的特殊醬料,味道更是可口。每年夏至,為賓陽人民傳統的"狗肉節"。是時,縣內城鄉男女老少均有吃狗肉之嗜好。
在賓陽不管是那一家酒樓或大排檔都能見到白斬狗肉,特別是圩亭里的熟食攤更是隨處可見。在賓陽招待外地客人都要上白斬狗,謂之:不吃白斬狗和賓陽酸粉等於未到賓陽。在縣城蘆圩和黎塘每天白斬狗的銷售量少則二、三百條,多則五六百條。首府南寧的一些酒樓、飯店,也到賓陽批發回去銷售。許多路過賓陽的朋友,都喜歡捎上三、五斤白斬狗回去給家人或朋友品嘗。1990年全國第四屆民族運動會在南寧舉行,賓陽"白斬狗"和"賓陽酸粉"參加食品小吃一條街展銷,每天都銷出幾十條白斬狗。由於白斬狗風味獨特,很多食客慕名前來品嘗,參加民運會的台灣著名人士凌峰先生特慕名前來品嘗,在給予很高評價的同時,並拍了錄像帶回台灣。運動會期間,在20多平方米的攤點,零售出近千條白斬狗,這在南寧市場絕無僅有。賓陽白斬狗為什麼這樣受到食客們的青睞呢?除了狗肉所具有溫補功效之外,賓陽白斬狗肉嫩白淨,既保持狗肉特有的肉香又沒有別處狗肉的腥臊,所用調料特別,味道酸甜適中。這也是賓陽白斬狗所具有的特點。1995年,在南寧南方大酒店舉行的全區名菜、名點、名小吃評比中,賓陽白斬狗被評為"優秀菜點",2000年,又被授予"廣西名菜"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