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公子

民國四公子

民國四公子(或近代四公子)指民國時期四位有名的世家子弟。關於四人的身份說法不一,不過張學良與袁寒雲均見於各說。人謂近代四公子,一為寒雲(袁克文),二為余(張伯駒),三為張學良,四、一說為盧永祥之子盧小嘉,一說為張謇之子孝若。又有說法稱:一為紅豆館主溥侗,二為寒雲,三為余,四為張學良。鄭逸梅《清娛漫筆·袁寒雲的一生》則列張學良、盧小嘉、張孝若及袁寒雲,不包括張伯駒。林庚白認為自袁世凱病逝,四公子就不包括其子袁寒雲,應改列孫科。

基本信息

民國四公子

民國初年,京津滬的上層人士把當時四位具有傳奇色彩的豪門子弟,統稱為四大王孫公子。公子是民國時代政界貴族與大牌軍閥子弟的泛稱,張伯駒張學良溥侗袁克文並稱為“民國四公子”。“民國四公子”稱謂產生於北洋軍閥時期,“四公子”是其時四位聲名顯赫的政軍顯貴之後。
“民國四公子”即是近百年來流傳於坊間的一組豪門後裔,他們與現時人們常說的“新京城四少”概念完全不同。

張伯駒

人物信息

張伯駒(1898(戊戌年)—1982),字家騏,號叢碧,別號遊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項城人,中國第一大收藏家。張伯駒先生是集收藏鑑賞家、書畫家、詩詞學家、京劇藝術研究家於一身的文化奇人。張伯駒的父親張鎮芳,字馨庵,河南項城人。

文化奇人

張伯駒張伯駒

張伯駒先生一生醉心於古代文物,致力於收藏字畫名跡,從30歲開始收藏中國古代書畫,當初僅為愛好,曾買下中國傳世最古墨跡——西晉陸機《平復帖》、傳世最古畫跡隋展子虔《遊春圖》、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上陽台貼》等等,經他手蓄藏的中國歷代頂級書畫名跡見諸其著作《叢碧書畫錄》者便有118件之多,被稱為“天下第一藏”。張伯駒一生捐獻的國寶,在當時便有人估計已高達億元之巨。

人物作品
張伯駒先生從小就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他看的書多得難以勝數。紮實的文學功底,造就了他多才多藝的文化底蘊。由於他天資超逸,便利用一切閒暇時間,寫下了大量古體詩詞和音韻、戲曲論著,主要著作有《叢碧詞》、《春遊詞》、《秦游詞》、《霧中詞》、《無名詞》、《續斷詞》和《氍毹紀夢詩》、《氍毹紀夢詩注》、《洪憲紀事詩注》及《亂彈音韻輯要》、《叢碧書畫錄》、《素月樓聯語》等。另外,張伯駒對中國書法藝術的研究,造詣頗深,著有《中國書法》一書;他本人亦擅長書法,其書法源學王羲之《十七帖》,融真、草、隸、篆、於一爐,晚年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用筆飄逸,如春蠶吐絲,被人稱為“鳥羽體”。
為繼承和發展中國古典藝術,建國初期,張伯駒創辦北京古琴研究會、京劇基本藝術研究社、中國書法研究社、詩詞研究社,直至臨終前,還對中國韻文學會籌備事宜念念不忘。

任職履歷
曾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國家文物局鑑定委員會委員,吉林省博物館副研究員、副館長,中央文史館館員,任燕京大學國文系中國藝術史名譽導師,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

張學良

人物信息

張學良(1901-2001)字漢卿,遼寧省海城人。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是民國初年有名的大軍閥,以武勇於亂世之秋成為名副其實的東北大軍閥。
張學良為當時花花公子之魁首,鴉片、古柯鹼、女明星無所不好,可謂快意人生。

人物經歷

囚禁生活
張學良張學良

張學良與楊虎城在1938年11月起被囚禁在貴州省修文縣陽明洞,1941年5月張學良轉囚貴陽市麒麟洞,1942年2月把張移往貴州省開陽縣劉育鄉囚禁,1944年春天再移貴州息烽縣陽郎壩,冬天再到桐梓縣天門洞小西湖,1946年4月9日蔣介石在貴陽市黔靈公園會見張學良。不久之後,張學良被押往重慶歌樂山白公館,1946年10月被送到台灣,1947年移住井上溫泉(新竹縣)。1957年10月移至高雄市西子灣,1961年秋移居台北市北投居所,在三地都過著軟禁生活。

婚姻生活

張學良原配夫人于鳳至,生三子一女,後有情婦“趙四小姐”。他後期信奉基督教,這是他早年讀教會學校的早期信仰,1964年受洗。依照一夫一妻規則,蔣中正令張與于鳳至離婚,和趙四小姐結婚。

溥侗

人物信息

溥侗溥侗

溥侗
誕辰:1871年,同治十年(辛未)
逝世:1952年,農曆壬辰年
溥侗是溥儀的族兄,愛新覺羅氏,字後齋(一作厚齋),號西園。因排行老五,內外行尊稱其為“侗五爺”而不呼其名。溥侗從小酷愛崑曲與京劇,又經常接觸一些當時的京昆著名藝人,再加本人悉心鑽研,刻苦練功,遍訪名師,在戲劇上有一定造詣。

紅豆館主

溥侗被稱為“紅豆館主”,並精於崑曲、京劇,對於京劇則生、旦、淨、醜全能。《群英會》一劇能演周瑜、魯肅、蔣乾、曹操黃蓋五個角色,且都技藝精妙,出神入化。他有深厚的文化素養有關,能書善畫,通曉詞章音律,精通古典文學,對所演劇目的故事情節、人物身份及規定情境有深刻領悟,又兼見多識廣,博採眾長,因此對不同人物都有惟妙惟肖的表現。
溥侗還精於文物賞鑒,實乃才藝俱佳,冠蓋絕倫,系中國戲曲史上一大奇才。

袁克文

人物信息

袁克文袁克文

袁克文(1890年—1931年),字豹岑,又字抱存、抱公,號寒雲,又署龜庵,河南項城人,崑曲名票,被稱為民國四公子之一。袁世凱的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朝鮮人)所生。1931年死於天津。長兄袁克定。他從少年時代即有過目成誦的天賦,記憶力非一般人能比。袁世凱對所生17子、15女最寵愛者就是袁克文。
與他的父親大不相同,袁克文無心於政治權位,其作派瀟灑風流,十分熱衷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年輕時的袁克文便粉墨登場,飾演京劇文丑,成為著名的票友,與梨園名家打得火熱。
1915年袁世凱稱帝時,他與其兄袁克定意見相抵,觸怒了袁世凱,於是他便游居上海,加入青幫。後因無心爭爭鬥斗的事情,又移居天津。
袁克文性情散淡,寫得一手好字,與方地山、黃二南等文人雅士多有往來。但他不善理財,揮金如土,後來竟至貧寒落魄。
1931年患急症病故,享年41歲,身後留有《寒雲日記》一冊。有報評之:“天下莫不識寒雲,詩酒風流,多才多藝。”

收藏大家

袁克文愛好藏書和古玩,精於鑑賞,能書善畫,富於收藏。以巨資廣購古籍、金石、書畫、錢幣、郵票等。旅居上海多年,好研究金石、古錢幣。工於書法、能詩詞。為購古籍,曾專門拜方爾謙、李盛鐸為師,半年之後,頗通版本之學,並開始致力於古籍購藏,不數年,先後得盧文弨、莫友芝、徐坊、吳昌綬、楊守敬、鄧邦述等藏書大家的宋元明精槧數百種。他聞黃丕烈有“百宋一廛”專藏宋本,遂建書樓為“後百宋一廛”,如宋刻本《魚玄機集》,為黃丕烈舊藏,跋識累累。後又慕名陸心源“皕宋樓”,改為“皕宋書藏”,所藏宋版書達200種,超於黃丕烈之上。又曾收有宋巾箱本《周易》、《尚書》、《毛詩》、《禮記》、《周禮》、《孝經》、《論語》、《孟子》等八部經書,字畫細如髮絲,精麗無比,袁克文生性豪放,見到宋元刻本,必設法購得。藏書多為清廷內府藏本,價值最高的有29種、116冊。他對收藏的宋巾箱本《周易》、《尚書》、《論語》、《孟子》等8種,尤為喜愛,辟“八經室”貯之。元人繪佛像巨幀13幅為罕見之珍品。故又專辟“八經閣”藏書樓以貯之,並在1926年委託陶湘影印行世。購得盛昱家藏精品數十種,如南宋紹熙年間刻本《禮記正義》70卷,史家稱“海內第一孤本”,刊刻極為精美,每卷中都有季振宜的藏印、北宋本《方言》等。另如宋槧《群經音辨》、《於湖居士文集》、《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直解》、《絕妙詞選》、《冊府元龜》、《蜀賢叢書》、《文選注》、《蘇詩》、《周禮著》等,還有數十部元刊、明刻和精抄本。

其他版本

民國四公子民國四公子
關於民國四大公子的說法,台灣大陸都太一樣,大致有八種說法
一、陳錦堂、袁克讓、張伯鈞宋傳興
二、袁克文、溥侗、張伯駒、張學良
三、袁克文、盧小嘉、張伯駒、張學良
四、孫中山之子孫科、張作霖之子張學良、段祺瑞之子段宏業、盧永祥之子盧小嘉
五、蔣孝武、陳履安、周一熹、連戰
六、錢復、陳覆安、宋楚瑜和連戰
七、沈君山、錢復、陳覆安、連戰
八、孫科、張學良、盧小嘉、袁克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