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村

公子村

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魏家莊鎮公子村,位於縣城南約9公里處,常駐人口約8000人。1993年,邢台地市合併,隆堯縣屬邢台市,公子前、中、後亦隸屬隆堯縣至今。

公子村簡介
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魏家莊鎮公子村,位於縣城南約9公里處,常駐人口約5800人。
1946年土地改革時中共堯山縣委基層組織設立了4個區委會,其中公子村屬第二區委員會,當時將公子村分為公子前、公子中、公子後。
1953年5月,隆堯縣在大霍、東良、城關、牛家橋4個行政區下劃為63個鄉。其中第三區(陳村區)轄16個鄉,66村。公子村當時為,屬於陳村區,轄9個村。
1958年7月29日,縣撤消公子村、肖莊、楊家窯、舊城、水飯莊等鄉,並為20個鄉。
1958年9月5日,撤消鄉制,實行公社化,全縣共劃為6個人民公社。
1959年4月28日隆堯縣劃歸邯鄲專區,同年12月20日,內丘隆堯臨城柏鄉4縣合併為內丘縣,是月,全縣實現人民公社化,建成16個人民公社,其中原隆堯縣域建成花果、宣務、綠崗、滏澧4個公社,公子村屬花果公社;花果公社下分公子村、魏家莊、張汪重賢、城關、柏舍、堯山尚禮等8個管理區,下轄99個村,其中公子村管理區轄9個村。
隆堯縣合併到內丘縣後,遂將公子前、公子中、公子後重新合併為公子村,隸屬內丘縣,當時公子村支書為田黨子。
1961年6月27日,人民公社改為小公社,撤消管理區,公子村屬魏家莊公社。
1961年7月9日析內邱縣復設隆堯縣(含柏鄉縣境)。遂將公子村重新分為公子前、公子中、公子後,公子前仍隸屬隆堯縣。
1962年3月析隆堯縣復置柏鄉縣,隆堯縣復原制,仍屬邢台專區。1970年邢台專區改稱邢台地區,隆堯縣屬之。
1993年,邢台地市合併,隆堯縣屬邢台市,公子前、中、後亦隸屬隆堯縣至今。
公子村歷史
公子村在明、清時期隸屬唐山縣。民國17年(1928年),唐山縣更名堯山縣後公子村隸屬堯山縣
公子村村名的由來,據《隆堯縣誌》上記載:“相傳,古名‘鳳凰村’,因本縣知縣在此布施,並收得義子,村人緣此更名為現名。”
據光緒辛巳年(1881年)重修的《唐山縣誌》“建置志·里社”記載:公子村,屬賈三社(領村四),距城20里。有490戶,1703人。
抗戰時期公子村曾為區。1938年6月,堯山縣設城北、城南、城西3區,共轄99村。其中,城南區區治公子村,轄41個自然村。
據村裡的一通碑文描述,至少在600年前的明朝永樂年間,唐山縣公子村就是縣裡的大村,開始立集貿易,每月逢一、三、六、八集,四方商人云集本村,相當熱鬧。
在明代,公子村與魏家莊兩個鄰近村莊之間因集市相爭,自1505年至1585年,歷經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曆5朝,至少80個春秋,那一場場爭戰故事,至今在當地婦孺皆有知。至今尚存的明代碑刻,好像依然在向人們傾訴著那段不滅的歷史。
《巡撫都察院禁諭明文》記錄了兩村爭集戰爭持續80年內要事、大事及命案等,成為目前研究公子村歷史的有力依據。該碑目前立於公子村關帝廟前。
公子村近代英烈
據《隆堯縣誌》烈士英名錄載:
公子前烈士:田文興、王春常、田老肥、田春良張秋、田益爭、田全印、田文英
公子中烈士:喬月申、常花生、馬振集、田勝貨、賈陳子、馬迎紅、馬貴貞。
公子後烈士:胡繼營、郭還常、趙福順、王毛海、呂春分。
全家殉國公子中劉德祿系原中共堯山縣委委員兼第二區委書記,其一家十四口全家殉國,在公子前中學門口(原大廟門口)的“全家殉國”紀念碑記載了這一慘案。
劉德祿,小名劉小雙,時任中共堯山縣委委員兼第二區委書記,常以賣粉條為掩護,積極從事地下黨工作,秘密進行革命活動,其兄慶元、其弟德元皆為中共黨員,可謂紅色家庭。
全家殉國”烈士碑上永遠銘刻著英烈的名字:德祿、其父懷珍、母倪氏、兄慶元、嫂孟氏、妻喬氏、弟德元、娣宋氏、男五印,侄山子、根山、三山,侄女長適。“全家殉國”烈士碑於中華民國36年(1947)7月28日,隆堯縣委在公子村為劉德祿全家公立,立碑後村里還唱了幾台大戲以慰英靈。該碑系隆堯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公子後更有一在台灣定居的國民黨軍人,雖然政見不同,但同樣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公子村的發展
2009年3月22日,農曆二月廿六,公子村為發展經濟在公子後支書趙占良的帶動下,結合有威望的民間團體重新立集了,公子村每逢農曆“一、六”集市,貿易在村西新修的商品街上,該集屬全天集會式,立集至今一直商賈雲集、生意興隆。
公子村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棉花為主,但隨著該村制釘業的飛速發展,工序繁瑣的棉花種植已淡出該村產業。
1980年開始,制釘業便在該村興起,在全縣起步最早,發展規模最大,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輻射帶動作用顯著,目前該村80%農戶參與制釘業,擁有數千台各種制釘機、數十家大型拔絲廠、制釘廠,具有較大規模,並且走出家庭作坊的,公子前有:田永志、田海申、杜俊峰、田占行等;公子中有馬志華、魏俊領、常志良、馬紅旭等;公子後有程萬祥、郭二華、郭立克、呂振英、郭少波、趙藏山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