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斑翠鳥

橫斑翠鳥

橫斑翠鳥屬於翠鳥亞目、翠鳥科類生物,分布於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

基本信息

名稱類別

橫斑翠鳥橫斑翠鳥

中文名稱 橫斑翠鳥
中文別名 斑翠鳥
拉丁學名 Lacedo pulchella
命名時間 Horsfield, 1821[]
英文名稱 Banded Kingfisher
科屬分類 鳥綱佛法僧目翠鳥科

外形特徵

橫斑翠鳥橫斑翠鳥

橫斑翠鳥身長20 cm。成年雄鳥的前額、眼先,臉頰和領都有亮褐色明確界定。頭冠覆蓋著藍紫色的羽毛,其基礎是黑色。尾部以藍色為底,約有6道細小的藍色條紋間隔。雛鳥和幼鳥是黑色,只有2條白紋。頦和喉嚨是白色。胸部,兩翼,副尾部有一個橙色的過度區,但中間的腹部是白色。翅膀下面是淺黃色。強大的紅喙,虹膜黃褐色,腿部藕褐色。
雌雄不同羽色。成年雌鳥的頂部紅色與黑色相隔非常明顯。尾部是6道黑色密切間隔。喉嚨和頦是白色的。其餘的下體胸腹部是白色或淺黃色,胸部和兩翼黑白相間。

分布範圍

橫斑翠鳥分布圖橫斑翠鳥分布圖

分布於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

生活習性

橫斑翠鳥橫斑翠鳥

橫斑翠鳥的鳴聲是一長串哨音“ouiiiou”',之後,經過短暫的17秒間隔再發出15次短噓聲,然後縮短第一個音節,在最後兩個音節逐漸消失。
該物種生活在婆羅洲的熱帶雨林中,一般從海平面到海拔625米的範圍,也經常超過800米的高度。和其它許多獵翠鳥一樣,它們並不是依賴於森林棲息地的河流和池塘。
橫斑翠鳥一般獨自生活,也一對夫婦同時棲息在熱帶雨林的林蔭里。它們捍衛領土的意識很強,繁殖季節期間更積極。這是一種完全肉食性的翠鳥。主要食物是蝗蟲,直翅目類的蟋蟀竹節蟲甲蟲和幼蟲,也捕獲小型蜥蜴

生長繁殖

橫斑翠鳥橫斑翠鳥

營巢於距離地面3米高的樹幹上,一般用白蟻蝕空的樹洞。每次產2至5枚卵。繁殖時間應地而異,2月和5月在泰國,5月在蘇門答臘和爪哇,3月至1月在婆羅洲。

亞種分布

1.Lacedo pulchella amabilis 分布於越南緬甸、泰國和印度支那。
2.Lacedo pulchella pulchella 分布於泰國、蘇門答臘(包括Riau群島)和爪哇島。
3.Lacedo pulchella melanops 分布於蘇門答臘和婆羅洲。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

佛法僧目百科

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鳥綱的一目。成員體型大小不一,生活方式多種多樣,多數種類以昆蟲和小動物為食,有些種類食魚,還有些種類食果實。

翠鳥科鳥類(一)

翠鳥科(學名:Alcedinidae )是一些顏色艷麗、體型小巧的食魚鳥類,不過實際上大多數翠鳥並不食魚,並且有不少翠鳥的體型很大。該科共有物種18屬94種307個亞種,中國有5屬11種。可分成翠鳥亞科、魚狗亞科和翡翠亞科(笑翠鳥亞科)3個亞科,分布遍及世界各地,有三個主要的分布區,分別是亞太地區、非洲和美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