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翠鳥

白腹翠鳥

白腹翠鳥,佛法僧目翠鳥科動物,營巢於土崖壁上,或田野和小溪的堤壩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分布於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白腹翠鳥白腹翠鳥

白腹翠鳥身長14cm,雌鳥體重14,5g、雄鳥體重14,7g。體羽艷麗而具光輝,藍色。體型和外貌和冠翠鳥大體相當,不過腹部為白色,頭上的羽毛並不能樹立為冠狀。臉頰的正面是紅色,頭部的其他地方均為藍色。藍冠,紅眉與臉頰相接。白喉,頸部的後端有一塊白斑。尾巴是群青色並具光澤。翅膀在覆蓋亮群青色的羽毛下泛黑色調。嘴是紅橙色,虹膜深棕色。腿紅色。雌雄相似。

嘴粗直,長而堅,嘴脊圓形;鼻溝不著;翼尖長,第1片初級飛羽稍短,第3、4片最長;尾短圓;頭大頸短,翼短圓,尾亦大都短小;嘴形長大而尖,嘴峰圓鈍,腳甚短,趾細弱,第4趾與第3趾大部分並連,與第2趾僅基部並連。尾脂腺被(冉羽)。兩側存在烏喙骨,胸骨後緣有4個缺刻,胸骨柄單純為外棘所成。

分布範圍

分布於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1]

生活習性

白腹翠鳥白腹翠鳥

棲息於有灌叢或疏林、低植被乾燥森林、河流,沼澤的紅樹林、溪澗、湖泊、花園、椰子種植園、池塘。性孤獨,平時常獨棲在近水邊的樹枝上或岩石上,伺機獵食,食物以小魚為主,兼吃幼蟲的昆蟲、水蟑螂、甲蟲、白蟻、螞蟻、黃蜂、蜘蛛蟹,蚯蚓,青蛙,蝌蚪,蜥蜴。翠鳥扎入水中後,還能保持極佳的視力,因為它的眼睛進入水中後,能迅速調整水中因為光線造成的視角反差。所以捕魚本領很強。[3]

生長繁殖

白腹翠鳥白腹翠鳥

營巢於土崖壁上,或田野和小溪的堤壩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這些洞穴一般不加鋪墊物。卵直接產在巢穴地上。通常一次產卵兩個枚。繁殖時間由生活的地區決定,在喀麥隆是7月和10月到12月。在加彭等島嶼是12月到1月甚至更早。卵色純白,輝亮,稍具斑點,大小約28毫米×18毫米,每年1~2窩;孵化期約21天,雌雄共同孵卵,但只由雌鳥餵雛。

翠鳥科鳥類(一)

翠鳥科(學名:Alcedinidae )是一些顏色艷麗、體型小巧的食魚鳥類,不過實際上大多數翠鳥並不食魚,並且有不少翠鳥的體型很大。該科共有物種18屬94種307個亞種,中國有5屬11種。可分成翠鳥亞科、魚狗亞科和翡翠亞科(笑翠鳥亞科)3個亞科,分布遍及世界各地,有三個主要的分布區,分別是亞太地區、非洲和美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