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島小翠鳥

馬島小翠鳥

馬島小翠鳥生活在草地和林地的邊緣,馬達加斯加島的熱帶雨林和落葉林中。

基本信息

名稱類別

【中文名稱】 馬島小翠鳥

馬島小翠鳥馬島小翠鳥

 【拉丁學名】Ispidina madagascariensis、Ceyx madagascariensis
【命名時間】Linnaeus, 1766[2]
【英文名稱】Madagascar Pygmy-kingfisher, Madagascar Pygmy Kingfisher[3]
【科屬分類】鳥綱佛法僧目翠鳥科小翠鳥屬

外形特徵

 馬島小翠鳥身長12cm,雄鳥體重17-21g,雌鳥

馬島小翠鳥馬島小翠鳥
體重17-22g。頭部頂端全部鮮紅色。下頦,喉嚨,下體的胸部,腹部和尾巴白色,在脖子的兩側各有一長方形白斑。下背部,尾部,臉頰的後方,到頸部顯示出強烈的紫色色調。嘴紅色,虹膜深棕色。腿紅色。幼鳥比成鳥的羽色深。紫色調不太明顯。黑色的嘴泛白色。
馬島小翠鳥馬島小翠鳥

分布範圍

馬島小翠鳥分布圖分布於印度洋(包括馬達加斯加群島及其附近島嶼

馬島小翠鳥馬島小翠鳥
。[1])
馬島小翠鳥分布圖馬島小翠鳥分布圖

生活習性

馬島小翠鳥馬島小翠鳥

馬島小翠鳥和生活在非洲大陸上的粉頰小翠鳥( Ispidina picta )很相似,生活在草地和林地的邊緣,馬達加斯加島的熱帶雨林和落葉林中。其分布很不平衡,在馬達加斯加西部很罕見。它們分布於海拔一八00米高度以下。獨自睡在樹上。馬島小翠鳥主要吃昆蟲、蛙類和小型爬行動物等。為捍衛領地經常會發出刺耳急促的尖叫聲。

生長繁殖

馬島小翠鳥同其他大多數翠鳥一樣,營巢於土崖壁上或河流的堤壩上,用嘴挖掘隧道式的洞穴作巢,直徑30至35厘米長。雌鳥11月產卵。這些洞穴一般不加鋪墊物。卵直接產在巢穴地上。

亞種分布

(2種)[2]
1.Ispidina madagascariensis madagascariensis 分布於馬達加斯加西南部。
2.Ispidina madagascariensis dilutus 分布馬達加斯加 西南的薩卡哈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

擴展閱讀:

1.《世界鳥類名稱》(科學出版社)98-99頁
2.《世界鳥類分類與分布》(科學出版社)87-90頁

翠鳥科鳥類(一)

翠鳥科(學名:Alcedinidae )是一些顏色艷麗、體型小巧的食魚鳥類,不過實際上大多數翠鳥並不食魚,並且有不少翠鳥的體型很大。該科共有物種18屬94種307個亞種,中國有5屬11種。可分成翠鳥亞科、魚狗亞科和翡翠亞科(笑翠鳥亞科)3個亞科,分布遍及世界各地,有三個主要的分布區,分別是亞太地區、非洲和美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