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嘴翠鳥

鏟嘴翠鳥

鏟嘴翠鳥分布於紐幾內亞半島、印尼部分島嶼的東端、巴布亞和米爾恩灣。

基本信息

名稱類別

【中文名稱】鏟嘴翠鳥
鏟嘴翠鳥鏟嘴翠鳥

【中文別名】鍬嘴翠鳥、勺嘴翠鳥
【拉丁學名】Clytoceyx rex
【命名時間】Sharpe, 1880
【英文名稱】shovel-billed Kingfisher
【科屬分類】鳥綱 、佛法僧目、翠鳥科、翠鳥屬

外形特徵

鏟嘴翠鳥鏟嘴翠鳥
鏟嘴翠鳥身長31-34 cm,雌鳥體重245-310 g,雄鳥體重247-325 g。雄鳥頭部裝飾有許多不同的顏色:深棕色的頭頂,橙色的領有紅色調,鼻孔為橙色,眼橙色,咽喉白色,側頸對比鮮明的桔色。背部是黑色,肩胛骨和翅膀是非常深的棕色。尾部亮天藍色,與深藍棕色的尾巴鮮明的對比。翅膀的底面、胸部、兩翼、下腹部和尾巴,構成一個整體橙色。鳥嘴非常粗壯強大,頜骨深棕色。虹膜深褐色,腿部黃褐色。[3]
雌鳥與雄鳥類似,除了尾巴是棕紅色。幼鳥酷似雌鳥,羽毛顏色更暗。頸部和胸部的羽毛有黑褐色的邊界。
嘴粗直,長而堅,嘴脊圓形;鼻溝不著;翼尖長,第1片初級飛羽稍短,第 3、4片最長;尾短圓;體羽艷麗而具光輝,常有藍或綠色。頭大頸短,翼短圓,尾亦大都短小;嘴形長大而尖,嘴峰圓鈍,腳甚短,趾細弱,第4趾與第3趾大部分並連,與第2趾僅基部並連。尾脂腺被(冉羽)。兩側存在烏喙骨,胸骨後緣有4個缺刻,胸骨柄單純為外棘所成。

分布範圍

分布於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
鏟嘴翠鳥分布圖鏟嘴翠鳥分布圖
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

生活習性

棲息於低地雨林和直到海拔2400米的山地。更廣泛的分布於丘陵地區和平原。它們沿著森林山谷和溝壑中所包圍的水道,也生活在人們居住的花園。分布於紐幾內亞半島、印尼部分島嶼的東端、巴布亞和米爾恩灣。主要食物是大蚯蚓、昆蟲及其幼蟲、蝸牛、小蜥蜴,也有捕食小蛇的記錄。

生長繁殖

鏟嘴翠鳥築巢在高大的樹木上,離地面約25至30米。用嘴在樹幹上挖掘一個非常簡短的洞穴,重複使用數年。每年的10月份繁殖,一次下2枚卵,雌鳥育雛,每次餵完雛鳥之後會將尾部朝向巢外排泄。

亞種分布

1.Clytoceyx rex rex 分布於紐幾內亞,從佛吉克普半島(Vogelkop )、歐文•斯坦利嶺。
2.Clytoceyx rex imperator 分布於紐幾內亞西南部(R Noord to Mt Goliath.)。

翠鳥科的屬

翠鳥科(Alcedinidae)有18屬93種。分布從非洲到南亞和東亞至澳大利亞,極少數見於美洲。普通翠鳥分布於歐洲和亞洲北部。我國有7屬11種,常見如普通翠鳥、白領翡翠、藍翡翠、斑魚狗等。其中藍耳翠鳥和鶴嘴翠鳥為我國二級保護動物。

翠鳥科鳥類(一)

翠鳥科(學名:Alcedinidae )是一些顏色艷麗、體型小巧的食魚鳥類,不過實際上大多數翠鳥並不食魚,並且有不少翠鳥的體型很大。該科共有物種18屬94種307個亞種,中國有5屬11種。可分成翠鳥亞科、魚狗亞科和翡翠亞科(笑翠鳥亞科)3個亞科,分布遍及世界各地,有三個主要的分布區,分別是亞太地區、非洲和美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