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魯仙翡翠

阿魯仙翡翠

阿魯仙翡翠分布於太平洋諸島嶼。

基本信息


名稱類別

【中文名稱】阿魯仙翡翠[1]
阿魯仙翡翠阿魯仙翡翠

【中文別名】阿魯島仙翡翠
【拉丁學名】Tanysiptera hydrocharis
【命名時間】G. R. Gray, 1858[2]
【英文名稱】Aru Paradise Kingfisher,Little Paradise-kingfisher,Little Paradise Kingfisher,Lesser Blue-tailed Paradise-kingfisher, Aru Island Racquet-tail[2]
【科屬分類】鳥綱佛法僧目翠鳥科仙翡翠屬

外形特徵

阿魯仙翡翠阿魯仙翡翠兩性不同。雄鳥頭部,身體和翅膀都是紫藍色,但顏色並不一致,上體和雙翼的色彩更生動,肩胛處、下背部、尾部、披風幾乎黑色。自頦、喉起下體全部白色。尾巴藍色。有兩條12厘米長深藍色的長飄帶尾羽,端點成膨大的白色球拍狀。翅膀的覆面是黑色。嘴紅色,虹膜深棕色。腿是橄欖褐色。雌鳥上體棕褐色,下體白色尾短無飄帶。[3]

分布範圍

阿魯仙翡翠分布圖分布於太平洋諸島嶼(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阿魯島及周邊島嶼)[2]。
阿魯仙翡翠分布圖阿魯仙翡翠分布圖

生活習性

完全肉食性的翠鳥,它的狩獵技術和其他種類的獵翠鳥大致相同,但也具有自己的特點。經常隱蔽在近水的樹蔭下伺機捕食魚蝦等。佇立時頭部幾乎不動,而尾巴不時的擺動。它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地面上尋找食物,用嘴挖掘土壤捕食昆蟲,其中包括蝸牛、甲蟲、蚱蜢、毛毛蟲、蜈蚣、蚯蚓,也吃小型爬行動物蜥蜴等。有時候會把羽毛弄得很髒。
阿魯仙翡翠阿魯仙翡翠

生長繁殖

以白蟻塔為巢,兩性共同在距地面四英尺挖洞。大小15厘米×13厘米。雌鳥通常產5枚卵,雙方共同撫育雛鳥。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1]。

翠鳥科鳥類(一)

翠鳥科(學名:Alcedinidae )是一些顏色艷麗、體型小巧的食魚鳥類,不過實際上大多數翠鳥並不食魚,並且有不少翠鳥的體型很大。該科共有物種18屬94種307個亞種,中國有5屬11種。可分成翠鳥亞科、魚狗亞科和翡翠亞科(笑翠鳥亞科)3個亞科,分布遍及世界各地,有三個主要的分布區,分別是亞太地區、非洲和美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