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陵金絲小棗

樂陵金絲小棗

金絲小棗是樂陵市的主要特產。樂陵金絲小棗,以其優異的品質和豐富的營養而聞名。掰開半乾的紅棗,粘連果肉的縷縷黃色細絲延伸一二寸不斷,在陽光下,金光燦燦,故得金絲小棗的美名。樂陵小棗特色有三:一是味道特別甘甜,尤其鮮食,肉質細脆,且甜中微酸,極為可口;二是肉厚核小,出乾果率高;三是果皮紅艷且堅韌,易貯耐運。樂陵金絲小棗歷來受到人們喜愛,在封建時代是向皇帝進貢的貢品,清代的乾隆皇帝,還給周、尹兩村之間的一株棗樹掛了“棗王”的牌匾。

概述

樂陵金絲小棗樂陵金絲小棗

樂陵小棗,亦稱金絲小棗。樂陵地區地處黃河下游華北平原,是棗的原產地之一。其栽培歷史,始於商周,興於魏晉,盛於明清,距今已有3000多年。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中記載:“青州有樂氏棗,豐肌細核,膏多肥美,為天下第一。父老相傳雲,樂毅破齊時,從燕齎來所種也”。(當時樂陵屬青州郡)距今已有2200餘年。觀、東陵縣城東北有一株“老壽星”棗樹,傳說隋末農民起義軍羅成曾在此樹下拴馬歇息,清乾隆《樂陵縣誌》記載:明萬曆十九年,樂陵知縣王登庸“教民樹藝,對民種棗,有過者課種棗,以贖愆,故邑多棗。”清代的樂陵即被譽為“斗地打石糧,”“一年頂三秋”的風水寶地。詩人吳泰龐詩中寫道:“六月荷花連水碧,千家小棗射紅雲”。十分形象地描述了當時樂陵棗樹栽培的盛況和金秋季節成熟的棗樹掛滿枝頭的豐收景象。

樂陵金絲小棗樂陵金絲小棗

樂陵金絲小棗品質優異,掰開半乾的小棗,可清晰的看到由果膠質和糖組成的縷縷金絲粘連於果肉之間,拉長1—2寸不斷,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金絲小棗因此而得名。小棗一般為橢圓形和鵝卵形,平均個重5—7克。它核小皮薄,果肉豐滿,肉質細膩,鮮棗呈鮮紅色,肉質清脆,甘甜而略具酸味;乾棗果皮呈深紅色,肉薄而堅韌,皺紋淺細,利於儲存和運輸。樂陵小棗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可滋補身體和輔助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肺虛咳嗽,貧血等病症的功能。

改革開放以後,是發展小棗的黃金時代,樂陵市委市政府為發展小棗生產,制定了“地隨樹走”,樹上樹下一起承辦的生產責任制。1989年決定每年9月1日為“中國樂陵金絲小棗節”,融經濟貿易,文化藝術和參觀旅遊於一體,為弘揚棗文化,發展小棗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主要特點

樂陵金絲小棗樂陵金絲小棗

金絲小棗是山東、河北的名優品種。由於山東樂陵栽培較集中且歷史悠久,技術經驗豐富,產品聞名國內外,故稱為“樂陵金絲小棗”。與其他品種比較,金絲小棗具有如下特點:
(1)風味甘美,乾鮮皆優:用金絲小棗製成的乾棗含糖量76一80%,無苦辣味,出乾率55%;鮮棗肉質細脆,甘甜而略具酸味,可溶性固形物34~38%,每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500毫克以上。生食脆而多計,滋補保健。
(2)肉厚核小,出乾率高:鮮棗的可食部分占95~96%以上,肉核比20~25:1;於棗肉核比10--12:1,乾制率55%。製成的乾棗深紅色,外觀美,果皮薄而韌,抗擠壓,耐貯運。
(3)栽培容易,產量高:金絲小棗根系廣遠而淺,很易產生根櫱苗,通過保存免耕很快能繁育出大量的棗苗。而且金絲小棗的抗鹽鹼能力強,在樂陵、無棣土壤pH7.8~8.2以上,總鹽量在0.3~0.4%時仍能較好地生長結果;引種到南方PHS5.5~6.0的酸性土上也生長良好。
在加強土肥水管理的前提下,定植後5年畝產可達100公斤鮮棗的產量水平。利用金絲小棗的豐產特性,1978年山東果樹研究所和樂陵園藝場創畝產鮮棗1365公斤的全國高產記錄。
(4)品種類型繁多,容易選出優良類型:據調查,金絲小棗的類型多達20餘個,它們在果形、品質及早實性方面差別很大。通過芽變選種可選出早熟優質的良種例如,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已從金絲小棗中選出了金絲新1號,新2號和3號,嫁接第二年平均殊產0.75公斤,第三年平均株產3.2公斤。在管理中只噴赤黴素不用“開甲”便能豐產,而且能保持原金絲小棗的品質,果實大小均勻,特級果率70%以上。

區位優勢

樂陵金絲小棗德州市地圖

樂陵自古以來就是魯西北重要的商賈重地之一,也是魯西北主要的特色農業旅遊勝地。
樂陵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於公元前202年置縣,1988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現轄8鎮4鄉4個街道辦事處,1089個行政村,總面積1172平方公里,人口65萬,是魯北最大的縣(市)之一。
樂陵市區位優勢明顯,位於冀魯兩省交界處,北靠京津,南接濟南,東臨渤海,西連津浦鐵路,素有“齊燕要塞”、“魯冀樞紐”之稱,是山東省的北大門和主要進京門戶。境內有省級公路4條,幹線公路19條,分別與京滬鐵路德州站、京福高速公路黃驊港、濟南機場相接,目前,由溫州萬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直升機場正在籌建之中,預計年底可建成通航。
深秋來到樂陵,最迷人的便是那無邊的蒼翠和點綴其間的“瑪瑙石”了。清代詩人吳泰龐曾在《同登樂陵城晚眺》中寫下“六月鮮荷連水碧,千家小棗射雲紅”的佳句。樂陵物產豐富,尤其以盛產營養豐富、品質獨特的“樂陵金絲小棗”而享譽海內外,素有“百里棗鄉”的美稱,是國家命名的“中國金絲小棗之鄉”。目前,全市100萬畝宜棗耕地全部實現了棗農間作化,棗樹總株數達2500萬株,人工林覆蓋率達90%左右,居世界第一位,年產乾棗2億斤,是全國最大的金絲小棗生產、加工、出口基地。

品質特點

樂陵金絲小棗樂陵金絲小棗

其栽培始於商周,興於魏晉,盛於明清,距今已有3000餘年歷史。樂陵小棗品種繁多,有金絲小棗、無核小棗、圓鈴棗、脆棗、躺棗、梨棗、磨盤棗等23個品種。品質最好、產量最大、分布最廣的是金絲小棗。
金絲小棗的品質特點:樂陵金絲小棗品質優良,皮薄肉厚,核小色美,肉細汁多。曬乾的金絲小棗掰開後,常能看見果肉間有縷縷金絲,有時能拉長一、二寸。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中形象地寫道*“豐肌細核,膏多肥美,為天下第一”。

樂陵立足資源優勢,大力實施“棗樹富民戰略”,目前,全市100萬畝宜棗地全部實現了棗糧間作化,全市棗樹達到2500萬株,年產乾棗達1.2億斤.棗樹種植面積、乾棗年產量、出口量均居全國第一位,成為名副其實的百里棗鄉,是國家定點的小棗出口創匯基地,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金絲小棗之鄉”。

營養醫藥價值

樂陵金絲小棗樂陵金絲小棗

“樂陵金絲小棗”鮮果肉質乳白略帶淺綠,質地緻密細脆、濃甜微酸,風味口感好,素有“棗中之王”的稱號,具有舒筋活血、散淤生新、開脾潤肺、增強肌體免疫力、降低膽固醇等功能, 《本草綱目》記載:“乾棗潤心肺、止咳、補五臟、治虛損、除腸胃癖氣”;北魏孫思邈所著《齊民要術》中記載“青州有樂氏棗,豐肌細核,膏多肥美,為天下第一”。
金絲小棗的營養成份:據化驗分析,金絲小棗含糖量高達70%一80%,每百克乾棗可產生熱量308千卡;每百克乾棗含蛋白質1.5克,相當於蘋果的5-10倍;每百克乾棗含維生素C700毫克,相當於蘋果的100倍,被稱為“活維生素丸”。此外,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18種胺基酸和豐富的鈣、磷、鉀、鐵等微量元素。每百克棗可產生熱量308千卡,常食金絲小棗有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肺虛咳嗽貧血、失眠、肝炎、營養性水腫、高血壓等疾病的功能。當地有句諺語“一日吃仨棗,終年不見老”,可見其營養價值。
金絲小棗的藥用價值:金絲小棗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果肉、果核、樹皮都是中醫常用藥。當地有句民諺說*“一日吃仨棗,終年不見老”。我國傑出的醫學家張仲景在《傷寒論》113例經方中,就有63例用了棗。

歷史及現狀

樂陵金絲小棗樂陵金絲小棗

金絲小棗的歷史沿革:樂陵金絲小棗的栽培始於商周,興於魏晉,盛於明清,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據《戰國策》介紹,蘇秦遊說六國時,曾向燕文候提出過發展金絲小棗的建議,可惜未能引起重視。明清兩代,樂陵小棗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特別是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後,為使久經戰亂的農業生產得到恢復發展,曾頒詔天下:“棗、柿豐年可賣缺,歉年可以為食”倡導當地民眾大栽棗樹。明萬曆十九年,樂陵知縣王登庸也主張“教民樹藝,勸民種棗”。《山東通志》記載:清嘉慶年間,樂陵知縣張大成“立棗林書院,延名師主講”,對樂陵小棗的發展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者實行“三光”政策,樂陵大批棗樹被毀,到1943年全縣棗樹不足30萬株。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樂陵小棗得到了新的發展。到1950年,全縣棗樹又發展到80萬株,年產乾棗239萬公斤。1960年,樂陵向蘇聯、阿爾巴尼亞等國和國內十多個省、區的65個縣市供應棗苗達170萬株,樂陵小棗在國內外許多地區也得到發展。1965年2月,當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先念同志來樂陵視察工作期間,鼓勵因地制宜地發展小棗生產,為樂陵金絲小棗產業的長足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金絲小棗產業現狀:近幾年,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棗樹富民”戰略,先後出台了“人隨地走,地隨樹走,誰種誰有,50年不變”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棗樹種植規模迅速擴大。目前,全市棗糧間作面積達60萬畝,棗樹總株數由過去的400萬株猛增到2000多萬株,年產乾棗突破1億公斤,棗產業年總收入突破10億元,僅此一項,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00元以上。1990年,八旬高齡的李先念同誌喜聞棗鄉變化,欣然為棗鄉題詞:“因地制宜,艱苦奮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今年,新一屆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整合小棗加工企業、推行標準化生產的新思路,註冊了“樂陵小棗”商標,並正在積極申請“原產地域保護”和“綠色食品標誌”。

相關產品

樂陵金絲小棗...十萬畝棗林

金絲小棗的傳統食品:千百年來,勤勞、智慧的棗鄉人民,以小棗為原料,研究、開發出許多精美食品。像棗切糕、棗發糕、棗粽子、棗花捲、棗泥、棗醬、棗炒麵、醉棗等,不下幾十種。傳說乾隆皇帝出巡江南,途經樂陵,品嘗了棗泥做的油炸糕以後,讚不絕口,特別選送進宮中當做御膳食品。

金絲小棗加工業及棗製品:目前,全市小棗深加工企業已發展到100多家,共研製開發小棗深加工產品八大系列、140多個品種,像阿膠蜜棗、紅棗蓮子羹、烏棗、棗晶、棗露等,很受消費者歡迎,市場上十分走俏,遠銷日本、南韓、新加坡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由開元紅棗業食品有限公司研製、開發的“中華蜜酒”,曾多次在國內外優質名牌產品評獎中獲獎,被譽為“蜜酒皇后”,並被收入《世界名牌》系列叢書。
金絲小棗的棗林景色景點:近年來,我們依據渾然天成的棗林風光,發展旅遊觀光農業,建成了30萬畝的棗園風景區。風景區內,田園結合,田中有園,園中有村,村中有園,園、林、村錯落有致,風光旖旎,景色別致。先後開發出“李先念題詞碑”、“乾隆御賜棗王牌”、“母子樹”、“百棗園”、“結義園”、“棗林幽徑”等20多處旅遊景點

樂陵棗文化

樂陵金絲小棗中國金絲小棗標誌

中國樂陵金絲小棗節

1989年10月,根據樂陵市政府提議,市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決定:在每年9月中旬適當時機舉辦“中國樂陵金絲小棗節”,以此作為實施“紅棗工程”,擴大對外開放的又一重要決策。自此,市委、市政府本著“文化搭台、經貿唱戲,擴大開放、加快發展的原則,每年舉辦集經濟貿易、文化藝術、參觀旅遊於一體的“中國樂陵金絲小棗節暨經貿洽談會”。每年8月份,市委、市政府組建籌委會,籌備棗節期間的各項事宜。棗節期間,市委、市政府舉辦新聞發布會、經貿洽談會及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

相關詩歌

樂陵金絲小棗樂陵金絲小棗

北京陶然書畫院副院長李克英
商周播種魏晉興,鼎盛時期在明清。
樂陵飛度三千載,金絲小棗久聞名。

曹州書畫院副院長張劍萍
金絲小棗寰宇宙,果嬖洞庭橘猶遜。
鍾靈蘊秀慕樂陵,天下誰人不識君。

北京陶然書畫院鄭旭光
樂陵聖地棗花香,滿樹紅鈴隨風揚。
遊人絡繹賞美景,心曠神怡醉他鄉。

國防部鄭正
百芳諸艷譜不載,盛開喜伴柳榆槐。
微風彩蝶翩翩去,絢日群蜂紜紜來。
花香不眉色香微,木匠編織軸柱材。
長堤沃原望不盡,須教畫筆妥安排。

榮譽報導

樂陵金絲小棗樂陵金絲小棗

樂陵金絲小棗入選北京奧運會推薦果品

大眾網樂陵訊:樂陵富金絲小棗和無核金絲小棗2007年12月30日雙雙被選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推薦果品。

中國國際林業產業協會、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等單位舉辦的“中國國際林業產業博覽會”,旨在選擇優秀、綠色、有中國特色的果品為2008年奧運會服務。

“樂陵金絲小棗”獲得原產地域保護

2005年2月28日從山東省質監局獲悉,國家質檢總局近日發出公告,批准對“樂陵金絲小棗”實施原產地域保護,這意味著我國產量最大、經濟價值最高的棗樹品種獲得原產地域保護。 
據了解,金絲小棗是中國古老的名優棗樹品種,乾果呈深紅色,皺紋少而細淺,果皮光亮,果形飽滿,肉質肥厚,富有彈性,口感細膩、清甜,絲色金黃透明。近年來,金絲小棗的產量占全國棗總產量的30%左右,是我國產量最大、經濟價值最高的棗樹品種。 
“樂陵金絲小棗”獲得原產地域保護,是山東繼“霑化冬棗”、“煙臺紅葡萄酒”、“龍口冬粉”、“煙臺蘋果”、“平陰玫瑰”之後第六個通過原產地域保護的產品。今後,在樂陵金絲原產地域範圍內的生產者,如使用“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誌”,須向設在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樂陵金絲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申報機構提出申請,經初審合格,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方可使用樂陵金絲“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誌”。

山東特產

“特產是一種商品,更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山東也是工農業大省。特產豐富。 山東省為中國的一個省簡稱魯。位於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的中北段。內全境東西寬約700千米 ,南北長約420千米,面積15.33萬平方千米。近年來山東亦成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