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柑鄉

桔柑鄉

桔柑鄉位於武都區以東20公里處。東接外納鎮,西與漢王相鄰,南鄰磨壩藏族鄉,北與郭河、三河隔山相連。轄區內8個行政村,34個村民小組,2110戶,792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56人。總土地面積51.06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55人,總耕地面積7050畝。農作物以小麥、玉米、土豆為主,經濟作物以花椒、油橄欖、核桃、紅芪等為主。人均占有糧300多公斤,人均純收入達4500元。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桔柑鄉 桔柑鄉

桔柑鄉鄉鎮行政區域面積6700公頃,年末常用耕地面積543公頃,年末有效灌溉面積365公頃。轄村民委員會8個。鄉鎮總戶數2110戶,鄉鎮總人口7921人,鄉鎮從業人員4100人。隨著全區開發建設,桔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武罐高速、蘭渝鐵路穿境而過,桔柑有武罐高速出入口收費站,有蘭渝鐵路桔柑站,武九高速將與武罐高速在桔柑相接,桔柑現已成為東路片交通樞紐中心;轄區內有醫院、學校、郵政局、加油站、電站、超市、飯店、賓館、農村合作銀行2個等,還有正在建設的農貿市場,是小城鎮建設的好地處。

交通情況

通郵、通電的村8個,通電話的村8個,通公路的村8個,通有線電視的村8個,通自來水的村6個。

近年來,隨著全區開發建設,桔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武罐高速、蘭渝鐵路穿境而過,桔柑有武罐高速出入口收費站,有蘭渝鐵路桔柑站,武九高速將與武罐高速在桔柑相接,桔柑現已成為東路片交通樞紐中心;轄區內有醫院、學校、郵政局、加油站、電站、超市、飯店、賓館、農村合作銀行2個等,還有正在建設的農貿市場,是小城鎮建設的好地處。2008年汶川地震後,新建的桔柑大橋使桔柑村、東村、賀家坪村、趙家山社四個村社與212國道直接相同,方便了他們生產生活,解決了當地民眾過河難的問題。桔柑大橋更是使桔柑與磨壩鄉直接通車。在桔柑鄉黨委政府和全鄉民眾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至今全鄉各村鄉村公路通村公路全部修通,隨著賀家坪通村公路的硬化,曹家灣通村公路、東村朱元山通村公路於2014年、2015年相繼硬化,保證了道路的暢通,方便了民眾的生活。

產業結構

桔柑鄉依傍白龍江流域,氣候溫暖、濕潤,過去糧食作物生產是當地農民民眾的基礎產業,也是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隨著經濟的發展,鄉黨委歷屆領導班子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改變傳統觀念,在重視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和農業技術推廣的同時,大搞經濟作物建設,逐步形成了以花椒、油橄欖、蒜苗、冬播洋芋、反季節蔬菜為主的支柱產業,尤其是近幾年來,全鄉強化特產意識,民眾自育自栽,經過全鄉廣大幹部民眾真抓實幹,油橄欖栽種面積達3000畝,蒜苗種植面積達1200畝,更新冬播洋芋品種850畝,花椒種植面積達2000畝。全鄉農村經濟總產值達到1500萬元,同時桔柑鄉還狠抓科學管理,經常對民眾進行施肥、剪枝、病蟲害防治等知識的培訓,每村都有一些農民技術員,戶均有一個科技明白人。

科教文化

治窮先治愚,治愚抓教育,鄉領導班子把努力提高人民民眾的文化素質,大辦教育作為政府興鄉的路子,把大力發展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當作重中之重來抓,鄉黨委政府審時度勢,從可持續和長遠的發展規劃出發,抓好基礎教育,改善辦學條件,借全縣普初、普九的東風,在鄉財力十分緊缺的情況下,擠出資金動員民眾投工投勞,維修校舍使學生家長擺脫危房的困惑,同時鄉上還積極爭取項目,抓住機遇興修學校。為了使更多的農民掌握科學技術,鄉黨委政府認真組織了農業科技培訓班,培訓農民技術員706人,村組幹部80人,為農村培養了一批實用科技人才。

名優特產

有 花椒、油橄欖、桔子、柑子、核桃、花椒、杏等。

災後重建

災情發生以來,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市、區主要領導多次深入桔柑鄉指導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市長郭玉虎親自掛帥,頂烈日、冒酷暑深入村社、農戶調研,現場檢查指導重建工作,並通過召開民眾會議,具體協調解決困難問題,他一再強調要將賀家坪村建設成有規模的新農村示範點。市委常委、區委書記黃華明多次深入桔柑鄉賀家坪村,詳細了解民眾的生產生活情況,實地查看重建進度,指導工程建設,他鼓勵民眾在抓好生產自救的同時要樹立堅定的信心,不等不靠,重建美好家園。

重建房屋 重建房屋

該村從6月13日開始就投入到拆除危房、清理廢墟工作當中。桔柑鄉租用4輛鏟車和3輛翻斗車幫助民眾清理廢墟,平整地基,目前共清理廢墟8萬餘立方米。7月10日重建工作正式啟動,為了確 保工程物資供應,加快建設進度,鄉上專門成立了兩個物資調運保障組,由鄉長親自負責磚塊的調運,共在桔柑鄉聯繫了4個磚廠,並預付資金保證了重建工程用磚;財稅所長住在城裡多方協調,積極調運鋼筋、水泥。12個村民自籌資金購買了農用三輪車,加上村里原有的3輛,構成了一支由15輛三輪車組成的運輸大軍,確保了全村建築材料的拉運。截至目前,全村共備砂子4000多立方米,石頭2000立方米,磚塊20萬塊,鋼筋30噸,水泥70餘噸。

在重建工地上,桔柑鄉賀家坪全村男女老少齊上陣,處理地基,拉石頭備砂子,重建熱情空前高漲。全村分編了10個組,各組聯繫施工隊進村修建。大家循環幫建,通過集中有效地使用勞動力,不誤時,不窩工,重建工作進展迅速。重建中,村民們充分發揮舍小家顧大家的優良作風,促進了重建工作的順利進行。村民潘新榮將自己200多平方米的舊房基地讓出來,歸入到整村統一規劃。40多歲的黨員王建強,自災後重建以來,義務看管工地,並監管施工質量。已經倒好底圈樑,馬上準備砌磚的村民王買成滿懷信心地說:“我們受災了,市區領導對我們很關心,多次來看望我們,鄉上幹部一直住在村上幫助大家搞重建,我們一定不辜負各級領導的期望,克服困難,加快進度,把新家早日建成”。

隴南市的鄉鎮

隴南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邊陲,是甘肅唯一的長江流域地區,也是甘肅唯一的四大地理區域的南方地區。東連陝西,南接四川,北靠天水,西連甘南,為甘肅南下東出之要衝。總面積2.79萬平方公里。全市轄一區八縣,分別為武都區、成縣、徽縣、兩當縣、宕昌、文縣、康縣、西和縣、禮縣,有242個鄉鎮、3422個行政村,居住著漢、回、藏、滿、壯等23個民族。2010年8月12日凌晨以來隴南發生的特大暴雨,引發土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致使多處交通要道受損,電力、通信設施中斷,機關單位、廠礦企業和居民住房進水或倒塌。援助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讓我們了解一下隴南市的行政區劃和它的鄉鎮。
武都區
宕昌縣
文縣
禮縣
陳院鎮
洛塘鎮
成縣
碧口鎮
丹堡鄉
劉家坪鄉
玉壘鄉
范壩鄉
口頭壩鄉
尖山鄉
臨江鄉
梨坪鄉
舍書鄉
堡子壩鄉
石坊鄉
西和縣
店村鎮
馬河鄉
固城鄉
湫山鄉
上坪鄉
江口鄉
兩當縣
西坡鎮
伏家鎮
江洛鎮
泥陽鎮
嘉陵鎮
銀杏樹鄉
水陽鄉
栗川鄉
榆樹鄉
大河店鄉
徽縣
哈達鋪鎮
康縣
沙灣鎮[隴南市宕昌縣]
屯寨鄉
上丹鄉
蘇元鄉
三倉鄉
五庫鄉
郭河鄉
阿塢鄉
賈河鄉
車拉鄉
拋沙鎮
平洛鎮
石雞壩鄉
岸門口鎮
長道鎮
洛峪鎮
石堡鄉
稍峪鄉
馬元鄉
曬經鄉
太石河鄉
六巷鄉
陽壩鎮
祁山鄉
望關鄉
永坪鄉
寺台鄉
崖城鄉
羅壩鄉
大南峪鄉
洮坪鄉
迷壩鄉
王壩鄉
雷王鄉
龍林鄉
中壩鄉
沙金鄉
草坪鄉
雷壩鄉
肖良鄉
三峪鄉
灘坪鄉
碾壩鄉
站兒巷鎮
豆壩鄉
雲屏鄉
白楊鄉
太石鄉
銅錢鄉
黃渚鎮
紅川鎮
尚德鎮
安化鎮
小川鎮
麻沿河鄉
桔柑鄉
沙壩鎮
虞關鄉
佛崖鄉
盧河鄉
裕河鄉
外納鄉
鐔河鄉
八力鄉
中廟鄉
西高山鄉
木耳鄉
顯龍鄉
龐家鄉

何家堡鄉
磨壩藏族鄉
豆坪鄉
蒲池鄉
新城子藏族鄉
永寧鎮[甘肅省隴南市]
竹院鄉
三河壩鄉
甘江頭鄉
索池鄉
何壩鎮
石峽鎮
王磨鎮
韓院鄉
理川鎮
臨江鋪鄉
店壩鄉
鐵樓藏族鄉
好梯鄉
柏林鄉[武都區]
肖家鄉[文縣]
宕昌鎮
馬街鄉[武都區]
漢林鄉
南陽鎮[宕昌縣]
官亭鎮[宕昌縣]
隆興鄉[武都區]
龍壩鄉[武都區]
橋頭鄉[文縣]
官鵝藏族鄉
金木鄉
牛家鄉[宕昌縣]
中寨鄉[文縣]
南河鄉[宕昌縣]
漢源鎮[西和縣]
金廠鄉
馬營鄉[武都區]
姜席鎮
池壩鄉
大舍鄉
錦屏鄉[武都區]
西峪鄉
蘇合鄉
簸箕鄉
興隆鄉[西和縣]
琵琶鄉[武都區]
將台鄉[宕昌縣]
月照鄉[武都區]
十里鄉[西和縣]
大橋鄉[西和縣]
蒿林鄉
楓相鄉
盤底鄉
渭河鄉
坪埡鄉

鹽官鎮[禮縣]
石橋鎮[甘肅省禮縣]
白河鎮[禮縣]
寬川鄉[禮縣]
永興鄉[禮縣]
草河鄉
興化鄉[宕昌縣]
紅河鄉[禮縣]
城郊鄉[武都區]
秦峪鄉
化馬鄉[宕昌縣]
新寨鄉[宕昌縣]
獅子鄉[宕昌縣]
五馬鄉[武都區]
三河鄉[武都區]
大堡鎮[康縣]
西支鄉[武都區]
兩河鎮[康縣]
長壩鎮[康縣]
雲台鎮[康縣]
東江鎮[武都區]
漢王鎮[武都區]
透防鄉
兩水鎮[武都區]
龍鳳鄉[武都區]
玉皇鄉
宋坪鄉
甘泉鄉[武都區]
楊店鄉[兩當縣]
左家鄉
店子鄉[康縣]
魚池鄉[兩當縣]
張家鄉[兩當縣]
紙坊鎮[成縣]
泰山鄉[兩當縣]
金洞鄉[兩當縣]
角弓鄉
鐔壩鄉
大坪鄉[成縣]
支旗鎮
柳林鎮[徽縣]
魚龍鄉[武都區]
水泉鄉[成縣]
二郎鄉[成縣]
南康鄉[成縣]
熊池鄉
黃坪鄉[武都區]
高橋鄉[徽縣]
石門鄉[武都區]
化埡鎮
黃陳鎮
隴南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