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店鎮

柴胡店鎮

柴胡店鎮位於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最南部,素有“梨鄉”之稱。該鎮總面積62.7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13.9公頃,人均占有耕地0.07公頃。下轄41個行政村,53個自然村。2006年末全鎮計有12427戶,總人口42600人。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圖)柴胡店鎮 柴胡店鎮在山東省內位置
(圖)柴胡店鎮 柴胡店鎮在中國位置

柴胡店鎮位於山東省南部,地處北緯34°50′至35°17′,東經116°48′至117°23′,東依沂蒙山區,南臨棗莊市薛城區,西瀕微山湖、與微山縣相連,北靠孔孟之鄉、和鄒城市接壤。全市總土地面積1485平方公里,境內東西寬45公里,南北長46公里。

地形地貌

(圖)地圖地圖

柴胡店鎮地處魯中南山區的西南麓延伸地帶,屬黃淮衝擊平原的一部分。地勢從東北向西南傾斜,依次為低山丘陵平原濱湖海拔最高點596.6米,最低點33.5米。低山丘陵區面積453.8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30.5%;平原區面積914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61.6%;濱湖區面積約117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7.9%。全市山脈呈東北至西南走向,東部和東南部為石灰岩山區,北部和東北部是花崗岩、片麻岩構成的砂頁岩石區。全市共有大小山頭453個,最高峰為蓮青山摩天嶺,高596.6米。其次為龍山,主峰高415米。被稱為古滕八景之一的“谷翠雙峰”,東峰高400米,西峰高408米,兩峰並起,其間洞壑玲瓏、虛谷相連。其他著名的山有小白山、染山、馬安山、谷山、吉山、孤山、南龍山、落鳳山等。

氣候條件

柴胡店鎮滕州市
柴胡店鎮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地區南部,季風型大陸性氣候明顯,大陸度為66.4%。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均日照2383小時,歷年平均氣溫13.6℃,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26.9℃;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1.8℃。全年平均年降水量773.1毫米,年降水量最高為1245.8毫米(1964年),最低為388.9毫米(1981年)。年平均降水日為81.8天,平均降雪日數7天。氣壓平均為1007.1百帕。年平均風速2.8米/秒,主導風向為東南風,頻率為12%。

物產資源

(圖)柴胡店鎮柴胡店鎮

礦產資源

柴胡店鎮是全國有名的能源基地、建材之鄉,河沙資源豐富,全是黃沙,粒度均勻,雜質少,表面積大,強度高,是很好的建築材料。此外,鋁釩土石英石花崗岩、白雲石、黑色膽石螢石等也有一定的儲量。

水資源

境內泉水眾多,據明代縣誌記有18泉,清代記有32泉,著名的有荊泉、羊莊泉群、魏莊泉群、馬莊古泉。荊泉為市區居民和工農業生產的主要源泉。馬莊古泉位於濱湖鎮馬莊村東北,豐水期日湧水量4838立方米,屬優質礦泉水,水中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微量元素。

生物資源

農作物品種資源有18科323個品種,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地瓜、高梁、穀子、小雜糧等,是全國著名的糧食精種高產基地。油料作物有花生、大豆、芝麻等。林果資源有46科144種。盛產野生中藥材。動物資源有62科145種,主要飼養牛、羊、豬、兔、雞、鴨、鵝、鵪鶉、肉鴿等,是全國著名的青山羊基地。

土壤資源

滕州土壤分為褐土潮土、棕壤、砂姜黑土、水稻土5個土類、12個亞類、22個土屬、90個土種。

歷史發展

(圖)柴胡店鎮柴胡店鎮

柴胡店一帶早在夏禹時就已形成村落。柴胡店處於古薛國東門外南北通衢要道旁,當時因有村人柴、胡二姓開設旅店而得名。解放後,鎮境為臨城縣六區,轄區包括今之薛城區陶莊鎮千山社區,區駐柴胡店。1952年,鎮境為薛城縣六區。1958年,與官橋合併,成立紅專人民公社,公社駐官橋,柴胡店為管理區。1962年6月,從官橋分出,另建柴胡店人民公社。1966年1月5日,改稱柴胡店區。1968年,又改為柴胡店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柴胡店公社為柴胡店鄉,同年11月,改鄉為鎮。

資源優勢

鎮內礦產資源豐富,以為主,蘊藏量達3362.7萬噸,鎮境內除劉村煤礦兩座礦井外,還建有省屬井亭煤礦。其它資源有青石、河沙等。鎮內水資源豐富,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地瓜、高粱、穀子次之,果產品以劉村酥梨、蘋果為主,遠銷全國各地,杏、桃、葡萄等次之,畜禽有牛、馬、驢、騾和豬、羊、兔、雞、鴨、鵝等。

自然環境

(圖)柴胡店鎮柴胡店鎮

柴胡店鎮依山傍水,美麗富饒。地貌東部為低山、丘陵,西部為平原。中西部平原上,古薛河、十字河、小魏河由北至南流貫境內入微山湖。東部山區屬泰沂山系魯中南山區西南麓延伸地帶,大小山頭,計有46座,主峰海拔287米。多數山嶺森林植被覆蓋良好,部分山頭為大面積裸岩,間有梯田隙地。1990-2004年,先後在穿過萬畝梨園的古薛河、十字河上興建了自控無絞翻板閘、漫水壩、迷宮堰、連拱壩等攔蓄水利工程,形成了集灌溉、補源、養殖、遊覽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人工湖,與東部黃連山旅遊風景區交相輝映。優越的自然環境,為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豐富的物產和茂盛的資源,使柴胡店成為一個獨具林果、煤炭和生態特色的魯南重鎮。

交通運輸 

柴胡店鎮不但地理位置優越,而且交通便捷。早在西周時,就有“東窮燕齊,南極吳楚”的大道在這裡經過,自古就“九省通衢”的美譽。如今,西臨104國道和微山湖港口及京杭大運河;京滬鐵路、京福高速公路、滕薛公路、濟棗公路縱貫南北;柴羊公路、柴張公路橫穿東西。境內已實現了村村通道路硬化工程,構成了外接水陸幹線、內連各村支線的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路。 

農業發展

柴胡店鎮畜牧業、林果業比較發達。以魯南牧工商公司為依託,通過典型帶動、示範引導,大力推進無公害標準化養殖業的發展,已建成標準化養殖基地3個。全鎮畜牧年存欄量達200萬頭(只),畜牧總產值已達6800萬元,撐起了農民增收的半壁江山。該鎮按照“以林興山、因果富民”的思路,大力實施了荒山綠化工程,促進林果產業化發展。全鎮林木覆蓋率36.8%。“黃連山水果”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國家商標局批准,現已開始申報認證全國無公害農產品。同時,黃連山柿子標準化生產技術研究被棗莊科技局列為全市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工業發展

(圖)柴胡店鎮柴胡店鎮

柴胡店鎮積極整合優勢,創新方式抓招商,抓項目。堅決落實“外商只管投資、其它一切由我們來做”的承諾,堅持大商小商一起招,內資外資一起引。不斷創新招商方式,挖掘招商潛力,科學整合人力資源和信息資源,重點引進科技含量高的非煤項目,最佳化了項目結構,提高了招商質量。截止目前,已有玻璃製品、機械製造、醫療器械、誠誼家紡、生態旅遊、綜合服務超市等19個項目落戶這個鎮,為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同時,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招商項目單一、科技含量低的問題,使柴胡店鎮的招商引資走向多元化。2006年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17.42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7.4億元。近年來,該鎮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形成了力源公司、建發建材有限公司、建樹玻璃製品有限公司等工業經濟群。

名勝古蹟

柴胡店鎮名勝古蹟眾多。有殷周古遺址、皇姑墳、古驛道、烽火台及清代居民建築群等,錯落有致地展布在西部平原。在東部千山山脈上,有奚仲墓、有為商朝立國撰寫綱領檔案《湯誥》而定天下的左相仲虺墓、有孔子得意門生冉求墓和龐大的漢墓群;還有唐摩崖石刻與歷代所建老君廟、老北宮、玉皇閣、呂祖閣寺廟建築群,以及古石寨等名勝古蹟。

土特名產

柴胡店鎮是著名的酥梨之鄉。種植酥梨歷史悠久,所產劉村酥梨被國家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年豐產量達2000萬公斤。

特色農產品:
蔬菜,柴胡,小麥,玉米,棉花,桑蠶,黃瓜,香菜,蟋蟀,韭菜,蠶繭,黃金梨,果品

歷史人物

7000多年前,先民們就已聚居在這裡繁衍生息,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北辛文化”,成為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4000年前,夏禹時的車正奚仲,就在這裡造車,推動了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2000年前,招賢納士的孟嘗君、脫穎而出的毛遂焚券市義馮諼等,都曾在這裡留下了光輝的足跡。清代音韻大師張井,在這裡編撰了《古韻發明》、《切字肆考》等“千古不朽之書”。

民風民俗

(圖)柴胡店鎮柴胡店鎮

民間具有廣泛實用性的一些民俗,如雕刻、遊藝、說唱、剪紙等藝術活動都能得以繼承和傳播。

嫁 娶

傳統婚禮

議婚。民國年間,男女十幾歲,父母即托媒說合,為兒女求親。只要年齡合適,門當戶對,生肖相合,便由家長作主,相約吉期,通啟定婚。定婚。男送禽鱗、糕點、美酒、布帛、首飾為彩禮,女回以鞋帽(或《尚書》與文房四寶)、禽鱗等物回聘。

請期(俗稱要“八字”)。至婚齡,男家先期遣人往女家索取女方生辰,非數往而不得。既得庚帖,便請人擇定婚期、進門時辰。嫁女。嫁前,多由姑嫂操持擺盒、裝櫃,交待婚儀事項,傳授新婚之道。屆時,嫁女梳網頭,裹棉衣、扎褲腿、赤襪底,外罩鳳冠霞帔,頭頂蒙臉紅子。嗚咽上轎出門。放炮啟程、兄弟扶轎,送至村外。

迎親。娶日,男方門庭掛紅結彩,親朋好友登門志賀。民國時,有錢人家多採用大娶儀式。新郎披紅戴花,穿緞靴,戴禮帽,乘坐綠網官轎,前有旗鑼傘扇喝道,後有人馬相隨。或迎親於途,或迎於女家。一般人家小娶,只新娘乘轎至夫家。新郎或迎於村口,或迎於門前。花轎到,放鞭炮,去轎頂,進大門,跨馬鞍,到院中。迎女客扶新娘出轎,坐於椅上,抬到香台前。

拜天地。香台上燃香燭,置糧斗,擺托盤。司儀贊禮,新人拜天地,拜畢,迎女客邊唱歌謠邊撤棗、栗入洞房。

坐帳入洞房,新人拜過床公床母,升床朝一定方向坐下。迎女客唱著歌謠,挑蒙臉紅子。隨後,新人飲交心酒,喝同心面。

鬧房。鄰里少年,群入洞房,戲謔喧鬧,俗謂之“吵喜”。子夜,仍有童稚潛伏窗下竊聽,人稱“聽房”。

上拜。翌日晨起,新人拜謁公婆。爾後,近門嫂輩用紅絲線為新人縛臉,俗謂之“開臉”。

叫對月。民初,此俗已大變,僅近日回門而已。婚後月內,娘家接送兩趟。接送時間,均由公婆決定。

現行婚俗

戀愛。50年代以來,青年人多自由戀愛,但大都需經人介紹相識,雙方通過接觸、觀察、了解,徵得家庭意見,最後自己作主。

定婚。農村青年男女一旦認為合適,雙方進城照一半身合影相,各執一張。即算相愛定情之物。此後,男方逢年過節,則向女方送節禮。女方即可出入男家,—般在婚儀前夕領取結婚證書,擬定婚禮日期。城鎮青年自由戀愛的較多。許定之前,男女要分別去對方家庭非正式做客。若無異議,婚事即定,叫人便到所在地政府領取結婚證書準備婚禮。

婚儀。60年代以前,農村婚儀仍循舊制,而後稍有變通。1966年以後數年,迎娶送嫁皆步行,使用紅旗和鑼鼓迎送。新人進門不拜堂,向毛澤東主席畫像鞠躬、致禮、祝禱、背語錄、合唱《東方紅》。隨後,撒喜糖、入洞房。婚禮若由村“文化大革命”小組包辦,新娘不得入洞房,要下地參加勞動。城鎮婚儀,多於“五一”或“國慶節”舉行,並多去北京上海旅遊結婚。此時,無論城鄉,嫁妝必備“紅寶書”。1970年以後,鄉村送嫁用排車、花席為棚。送親婆另坐排車隨後,兒童挎雞的習俗仍存。拜堂仍以敬毛主席像為先,再敬公婆。坐帳、拜上一如舊儀,婚事尚儉。城郊婚儀,新娘坐人力三輪車,戴墨鏡。送女客、挎雞童隨後而行,婚禮漸復舊儀。城鎮青年雖旅遊結婚,但歸來仍大宴賓客,吵喜遵循舊俗。1980年以後,城鄉迎娶競以乘小汽車為榮,少則二三輛,多則四五乘。搭彩棚,懸音箱,宴賓狂飲,喧囂達旦。結婚競尚奢侈。儀式漸趨繁瑣。

什物

(圖)柴胡店鎮柴胡店鎮

一 飲 具

民國年間,燒水有銅壺、錫壺、鐵皮壺。沖茶常用提系大瓷壺、紅泥壺或黑沙壺,配用小茶碗。普通人家沒有暖水瓶,常用瓷壺沖開水,外裹棉套或草囤,以此保溫。

50年代後,銅壺、錫壺日漸稀少,鍍鋅鐵皮壺和鋼精水壺為一般家庭普遍使用。60年代後,暖水瓶已為家庭必備暖水用具。農家常用竹編殼,塑膠殼和鐵欞殼的暖水瓶,茶壺,茶碗多厚壁粗瓷。近年來,多備塑膠方桶,用於下田提水。城鎮家庭喜歡噴花鐵殼暖瓶,茶具多為小型細瓷套具。現今多數人家購置了氣壓水瓶和涼水瓶套具。

酒具,常見有酒瓶、酒甌、酒杯和酒壺。舊時,壺多用銅或錫制,今多用瓷壺。錐形瓷質燙酒壺仍普遍使用。城鎮新婚家庭多備有高腳玻璃酒杯。近年,城裡人家多以塑膠桶沽啤酒,少數人家配有啤酒套具。

二 餐 具

餐具,主要有碗、筷、盤、碟、盆、勺。多備置於新家庭建立之初,或添置於新年前夕。民國年間,除富裕的人家,一般無成套餐具,多用粗瓷大白碗和黑瓷碗。勺有木勺、銅勺、鐵勺,匙有銅、瓷兩種,筷有竹、木兩種,竹筷最普遍。湯盆主要為黑瓷盆和紅瓦盆。

50年代以後,特別進入80年代以來,人們對餐具的使用日漸講究。湯勺、以鋁勺、鐵勺最普遍,多用素底薄壁白瓷碗,以描金烤花細瓷小碗為好。一般配有少量菜盤、菜碟、菜盆。匙有鋁、瓷、不鏽鋼幾種,筷箸仍以竹質為主。在單位食堂就餐的人員,常使用搪瓷飯盒、小盆、大口茶缸等。近年,城鎮新婚家庭,大多購置成套細瓷餐具。西餐餐具雖有出售,但購置者了了。

三 炊 具

炊具主要有鍋、鏊、刀、鏟、籠、篳等。菜刀、菜鏟、擦板、笊籬、桌案為家庭炊事必備用具,一般變化不大。家庭蒸餾食品,過去常用竹製篳盤,今多數家庭使用雙層鋼精鍋。幾年前淘糧食、洗菜,常用秫秸挺勒制的彎竿子和柳編卜籃筐,現為竹編和彩色塑膠小筐取代。鍪子有兩種,大的攤煎餅,小的烙單餅。

鍋與灶的變化較大。1960年以前,一般家庭至少備置兩口尖底鑄鐵鍋,大鍋做飯,小鍋做菜。灶多是磚砌或泥捏的燒柴鍋框,用風箱鼓風助燃。城鎮家庭現在多使用憋拉氣爐灶或蜂窩煤自燃灶,個別行業的職工家庭開始使用液化氣爐灶。城鎮家庭飯鍋以鋼精鍋為主,少數家庭備有平鍋、高壓鍋,鄉村一般仍使用舊式爐灶。燃料是柴、煤各半,冬季多用憋拉氣爐子。

四 臥 具

民國年間,一般家庭多使用雕花面子床,富裕人家則用雕花頂子床,也有使用棕屜、皮屜、麻屜等屜子床的,通常墊單苫鋪葦席。另有一種麥草睡包,元寶型,是傳統的小兒臥具。

70年代,臥具變化不大,人們也不甚講究。1978年以後,一般家庭普遍添置竹製或鋼管尼龍躺椅。城鎮時興鋼製雙人床和沙發。進入80年代,城鄉家庭添置沙發的日漸增多,三人多用沙發最受歡迎。新婚家庭,村民仍以雕花面子床為主,城鎮則以板式雙人床為主,普遍配置有沙發。席夢思高檔臥具亦在少數小家庭中出現。

五 家 具

民國年間,稍富裕的家庭備有八仙桌、太師椅、馬杌、衣箱、衣櫃、盆架條幾、三聯桌、大馬杌、圈椅等,材料以榆、槐、桐、柳為主,漆色以棗紅、栗色為主。

1949年至1970年,家具變化不大,之後,水泥預製家具始興。1978年後,一般家庭普遍添置大件家具,其中,以鑲鏡大衣櫥、高低櫃、菜櫥、書櫥為多。進入80年代,城鄉興起置辦家具熱潮。隨著南方木匠的大批來滕,和國外生產技術的引進,家具一改渾厚、肅穆、質樸的風格,呈現出做工精細、風格典雅、色調明快的特色。起初,盛行捷克式、鏡框式成套家具,以米黃色繪飾木紋為美。隨後,蠟殼板式組合家具出現,又使城鎮青年為之傾倒。電鍍摺疊椅、沙發、藤椅、竹椅盛銷城鄉。

六 日常用具

民國初,居民照明使用菜油燈,後以煤油燈為主。城鎮居民多用玻璃罩子燈、馬燈和土捻子燈,農村家庭多用土捻子燈。解放後,年代至今,大部分居民始用電燈,鄉村仍備油燈或臘燭以防停電。

汲水常用水桶、瓦罐、勾擔、井繩等物多數家中備有大水缸。70年代末,地下水下降。有的用深水機泵提水。城南鄉村多建水塔供水。平原村民多改用大油桶拉水,東部山鄉多置特製水桶,用獨輪車推水。

盛裝雜物的器具有叉子、箢子、挎籃、叉子筐頭。一般箢子是農村人家必備物什,主要用於盛糧或其他雜物,也是喜慶盛裝禮物的常用器具。

煎餅筐,家家必備,有荊條和麥草編織的兩種。近年,人們多使秫秸挺穿制的鍋拍疊放煎餅。另外,還有一種麥草編織的囤子,也是用來存放乾糧的用具。

農村居民盛糧習慣用瓦缸。大靛缸似乎成為衡量一個家庭是否富裕的標誌。50年代後,農婦常捏制泥缸以代之,爾後,又出現水泥缸。城鎮家庭多無大型盛物器具,糧面用門袋,雜物用包裝箱。

家庭盥洗,建國前以紅瓦盆為主,後漸以瓷盆、鑄鐵盆、搪瓷盆取代。現在,城鎮居民多使用搪瓷盆和塑膠盆。

喪 葬
一 傳統喪葬

人將死,移明間,兒女為之梳洗穿衣。逝後,停屍靈床,頭南腳北。墊白枕,束雙腳,白紙蒙身。燃長明燈,擺打狗餅,盛倒頭飯,立“影身草”。長子於扶擔登椅喊路,眾孝子放聲舉哀。繼以白紙封門、豎紙幡於戶外。請族人,跪尊長,乞議喪事。遣執事,赴親友送信報喪。當晚,孝子趨於野,登椅喊路,火焚“倒頭轎”。

將盛殮,先整容。含飯,綴錢,將死者生前喜愛玩物放置棺內,爾後蓋棺。若女喪,須娘家來人,敘死囚,稟貴囑。述喪儀,概無異議,方可成殮。

入殮後,漆棺木,男黑女紅,孝子晝夜守於側,早晚舉哀。親友接喪信,攜紙箔弔唁,撫慰喪主,孝子叩頭謝紙(給弔唁人行禮)。並為親友破孝。擇期出喪,再遣人散帖。

殯葬前兩日,報廟請魂。吹鼓樂前導,孝子擎幡隨行。又有專人潑灑漿水於後。故又謂之“攉湯”。

前一日夜,冥餞送魂。入夜客盡,鼓樂引路,孝子依次緩行。至村外路口,長子呼喚著死者,送靈位於紙轎中、登椅喊路,撒歲數燈,焚燒所備社耗。男喪,女兒出資扎紙轎;女喪,則扎一紙牛。

出殯上午,親友如期攜香燭、紙箔、葷供、帳條、輓聯、賻儀致吊。中午,宴賓、謝客。午後發引,家祭已畢,移棺於街。親友依次行禮祭。禮成,長子頂“老盆”,摔於棺首。棺起,哀聲大起。儀衛前導,鳴鑼開道,孝男隨棺緩行,孝女、孝眷頂“搭頭”,就地舉哀。

棺至族林墓前,孝子繞穴、親自清掃,下棺入穴。放長明燈、倒頭飯於穴內,立紙制金童玉女於棺前兩側,簇哀杖於棺後。而後,拱磚砌石成墓,築上為墳。

翌日,兒女眷屬上林祭掃,俗謂圓墳。五七、百日前,再祭掃於墓前。子女三年後除孝。其間,男穿白鞋,帽沿白邊;孝女穿白,扎白帶,衣鑲白邊。

喪葬因貧富有別,以上所述為中等之家發喪儀俗,富戶還要奢侈,講排場;舊社會貧窮人家無力富葬,人死後,只給至親報喪,三日後即行埋葬,如無力購置棺木,僅以席簿卷埋。

二 現行喪葬

“文化大革命”初期,傳統喪葬儀式被禁行,一般薄棺簡葬。親友多送花圈、輓聯。孝子穿白鞋,戴孝帽、佩黑紗,單位(或生產隊)開追悼會。會後,抬棺木於族林,掘穴深葬,不砌墓,不築墳。但圓墳、五七、百日祭奠一 如舊俗。此時,境內林地夷為平地,人們仍循族林舊制,依序土葬。數年之後,鄉村喪葬漸漸復舊,但“報廟”、扎“社耗”等舊儀式廢除,規模也小。

70年代初,推行火葬。公職人員及鄉村幹部帶頭力行,普通居民也逐漸回響。火葬前,穿衣、停屍、招魂、守靈、啟靈、報喪、祭儀,服孝、弔唁,一如舊儀。三日後火化,骨灰仍葬祖林。70年代後,人們仍把骨灰重置靈堂,罩以彩扎的樓閣,然後冥餞、發引、出殯,舊時葬禮儀式逐漸恢復。

1985年後,鄉村土葬舊習俗日趨恢復。人死後,連夜抬屍於族林,掘土墓深葬之。山鄉僻壤,更有築土為墳者。城鎮葬禮簡單、停屍三日即火化。骨灰葬於故土,或寄火化廠存放處,一般仍以入土為安。

三 特殊喪葬

中年人死亡,上有尊親,喪事從簡。停於偏房。僅送信不發帖,三日便葬。舊時,也有侯尊親故後合併發喪者、謂之“發老喪帶少喪”。

嬰兒夭折,稱之為”殤了”。俗以為催索前輩薛帳的“討債鬼”以穀草裹屍,於夜間拋至亂屍崗或荒郊野外。踅身疾走,須繞道輾轉回家。

少亡,也無停屍喪葬之儀,於午後由叔伯埋葬於林地角落,亦無棺木。

作奸犯科,死於非命者,俗以為恥,無葬禮,不弔唁祭奠。族人拒之入林,多葬於荒郊。

山東鄉鎮(一)

山東,古代為齊魯之地,位於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的中北段,這些優越的地理條件,在海上運輸和海洋資源開發利用上,都將大有作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