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漢字釋義]

一[漢字釋義]

一,音yī,(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壹”代,可讀“1"),漢字的基本筆畫,也可單獨成為漢字,基本釋義是最小的正整數。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構造

隸書 小篆 金文 甲骨文 骨刻文 隸書 小篆 金文 甲骨文 骨刻文

指事字,甲骨文、金文和篆文中都是畫的一橫,是古人的記數符號,可能是畫的一道,也可能是一個籌碼。隸變後楷書寫作“一”。為了漢字的書寫勻稱,後來另加聲符弋寫作“弌”。“一”作為部首不是從意義的角度設立的,而是作為一部分字的共有標誌,為便於查檢而定的,故在不同的字里其標誌的內涵也是不同的。

本義

漢字本義:“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弌,古文一。”———《說文·一部》。這是根據當時的社會思想所作的解說,是引申義。本義當為數字一,最小的正整數。

哲學本義:一指專、純,在人類哲學中占據主導意義。最早記錄於《管子》心術下:能專乎?能一乎?

釋義

阿拉伯數字1對應的中文漢字(票據一般使用“一”的大寫”壹“)。

數名,最小的正整數(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壹”替代)。

純,專:專~。~心~意。

全;滿:~生。~地水。

相同:~樣。顏色不~。

另外的:蟋蟀~名促織。

表示動作短暫,或是一次,或具試探性:算~算。試~試。

乃;競:~至於此。

部分聯成整體:統~。整齊劃~。

或者:~勝~負。

初次:~見如故。

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相當於簡譜中的低音“7”。

1.

阿拉伯數字1對應的中文漢字(票據一般使用“一”的大寫”壹“)。

2.

數名,最小的正整數(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壹”替代)。

3.

純,專:專~。~心~意。

4.

全;滿:~生。~地水。

5.

相同:~樣。顏色不~。

6.

另外的:蟋蟀~名促織。

7.

表示動作短暫,或是一次,或具試探性:算~算。試~試。

8.

乃;競:~至於此。

9.

部分聯成整體:統~。整齊劃~。

10.

或者:~勝~負。

11.

初次:~見如故。

12.

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相當於簡譜中的低音“7”。

數詞

1.指事。“一”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數詞,大寫作“ ”,最小的正整數,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數量。

2.含“一”的古文

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東漢·許慎《說文》

一也者,萬物之本也。——《淮南子·詮言》

抱一而天下試。——《老子》

故一人有事於四方。——《書·君奭》。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漢·賈誼《過秦論》

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公元92年六月,李存勖妻劉皇后聽信宦官誣告,殺死大臣郭崇韜,時謠言紛起,人心惶惶。屯駐在貝州(現河北省清河縣)的軍人皇甫暉勾結黨羽作亂,擁立指揮使趙在禮為帥,攻入鄴都(現河南省安陽市)。邢州(現河北省邢台市)、滄州駐軍相繼作亂)——宋·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3.又如:一境(一個地方);一絲(一根蠶絲);一碗水往平處端(辦事公正不偏袒);一拳正打在心窩(一下說到了要害處);一人做一人當(敢做就敢於承認,絕不連累別人);一客不煩二主(托一人能辦的事,就不再打擾第二個人);一動不如一靜(動不如靜好);一言抄百語(總而言之);一緣一會(天緣湊合);一路功名(仕途順利,官運亨通);一盤一盒(禮物);一清如水(靜悄悄地沒有人影);一毫不差(一點不差);一息懨懨(疾病纏身,氣息微弱)

4.序數的第一位

一戰而舉鄢、郢。(第一仗就攻下了楚國的重要城市鄢、郢。一戰,第一戰。指楚頃襄王二十年即公元前279年,秦將白起攻下楚國的鄢、郢二都的戰爭。舉,攻下。鄢,地名,在今湖北省宜城縣境。郢,地名,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境)。——《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5.又如:一緊二慢三罷休(指先緊後慢、最後不了了之的官場辦事作風);一來二去(經過一段時間的周折);一品鍋(一種裡面雜放雞鴨魚肉、山珍海味的“砂鍋”);一甲(科舉殿試第一至第三名,賜進士及第);一更;一品(猶言一等;第一等);一等一(第一等中的第一名)。

6.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數以外的零頭

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傳》

7.又如:一腳(動物身體的四分之一,一條腿的部分);丈一、丈二;百一;一份(整體分為若干份的一部分);一桿子(方言。猶言一部分);一得(得到一件或一個);一端(指物件的一頭)

8.表示動作一次或短暫 [single;only one]

一至楚——《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初一交戰——《資治通鑑》

撫尺一下——《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口技》

9.又如:一拿一個著(一下子就拿住);一氣一個死(氣得要命);一忽覺轉(一覺醒來);一時半霎(指時間極短);一個眼閃(一會兒工夫);一之為甚(一次已經過分了。用來勸人不要重犯錯誤)

10.某一個 。如:忽見一個從前方來;一天;一次;一夜(指某夜);一能(某一項專長或技能)

11.每;各。如:一桌十人;一日三餐

12.另;又。如:蟬一名知了。

形容詞

1. 全;滿

一肌一容(一:全部。指宮女的整個肌膚容貌)。——唐·杜牧《阿房宮賦》

傳一鄉——宋·王安石《傷仲永》

洞庭一湖——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長煙一空

歡動一城——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通計一舟——明·魏學洢《核舟記》

2. 又如:一罟(全部;一點不留);一是(全賃);一憑(任憑;完全憑仗);一抹(全部);一聽(聽任);一划(一派);一床(全部[樂器]);一力(竭力);一創(整個);一到處(到處;四處);一條提(全部;統統);一抹光(一律免除或不予追究);一到處(遍地里);一肩兒(所承擔的全部責任)

3. 相同;一樣。如:一個稿子(一模一樣);一便價(一式的;一律的);一似(好像;似同);一同(相同;一樣);一理(同一準則)

4. 齊一;聯合 。如:一繳過兒(一起);一搭兒(一答里。一起;一塊兒);一合兒(一同;一起);一就(一併;一起);一心(同心;齊心);一堆(一起;一塊);一淘(一道;一路;一派(一齊);一體(一起;一塊)

5.統一

以一中外之心,以色覬覦之望。——《子謙全傳》

六王畢,四海一——杜牧《阿房宮賦》

6. 又如:一正(統一法度政令);一匡(使得到匡正);一法(統一的法令);一是(猶言統一的標準);一量(統一度量);一統天下(統一全國)

7. 專一

用心一世——《荀子·勸學》

8. 又如:一德無暇(一心一意,沒有一點虛情假意);一心一計(一心一意)

9. 純一不雜。如:一青(猶純青);一抹黑(形容一團漆黑);一純(心地純一)

10. 獨。如:一目(獨眼);一取(獨取);一眼(一隻眼睛。特指獨存一眼);一尊(獨尊)。

副詞

1.都,一概

一匡天下——《史記·貨殖列傳》

2.又如:一划(一律);一回(一概);一弄(一切;全體);一抹光(全都包括在內);一往(一概;一律);一括(猶言總括);一是(一概)

3.很;甚。如:一無性天(非常虛偽);一力價(極力地);一撮兒(極其;百般)

4.始終。如:一象(一像。一向;從來);一起(一向;向來);一行(一向;一直);一了(一直;從來);一往(猶一向)

5.一經

誠一開口——《史記·魏公子列傳》

俗之一改——《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黃鶴一去不復返,——唐·崔顥《黃鶴樓》

祿山一出——宋·蘇軾《教戰守》

一出門——《聊齋志異·促織》

6.一但

一氣方伸,根而蘊者。——明·宋濂《看松庵記》

又如:一膺新命(一旦接受朝廷的任命);一覺(一旦);一頭(一旦);一投(方言。一等到;一旦)

7.猶一一。如:一略數(謂一一略舉);一聽(一一傾聽)

8.萬一;如果 。“他人一間女,能復自救邪?”—— 《漢書·霍光傳》。

名詞

1.初次,第一次;開始。如:一箭上垛(比喻旗開得勝,首次就達到目的);一生人(初次賣做奴婢的女子);一頭裡(原來;起先);一成(初次製成的);一回生(初見陌生);一見如舊(一見如故。初次相見意氣相投,有如故交);一初(開始;起初);一征(初次征戰);一聽(初聽)。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一字部】一 ·康熙筆畫:1 ·部外筆畫:0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為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又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又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又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又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為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又《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又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又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注》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又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注》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又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又姓,明一炫宗。

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又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奸易。

又《韻補》葉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姜匯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又葉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說文解字

【卷一】【一部】

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從一。弌,古文一。於悉切

說文解字注

(一) 惟初大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漢書曰。元元本本。數始於一。凡一之屬皆從一。一之形。於六書為指事。凡雲凡某之屬皆從某者、自序所謂分別部居、不相襍廁也。爾雅、方言所以發明轉注假借。倉頡、訓纂、?熹及凡將、急就、元尚、飛龍、聖皇諸篇。僅以四言七言成文。皆不言字形原委。以字形為書。俾學者因形以考音與義。實始於許。功莫大焉。於悉切。古音第十二部。○凡注言一部、二部、以至十七部者。謂古韻也。玉裁作六書音均表。識古韻凡十七部。自倉頡造字時至唐虞三代秦漢、以及許叔重造說文曰某聲、曰讀若某者。皆條理合一不紊。故旣用徐鉉切音矣。而又某字志之曰古音第幾部。又恐學者未見六書音均之書。不知其所謂。乃於說文十五篇之後。附六書音均表五篇。俾形聲相表裏。因耑推究。於古形、古音、古義可互求焉。

(弌) 古文一。凡言古文者。謂倉頡所作古文也。此書法後王、尊漢制。以小篆為質。而兼錄古文、籒文。所謂今敘篆文、合以古、籒也。小篆之於古、籒。或仍之。或省改之。仍者十之八九。省改者十之一二而已。仍則小篆皆古、籒也。故不更出古、籒。省改則古、籒非小篆也。故更出之。一二三之本古文明矣。何以更出弌弍弎也。葢所謂卽古文而異者。當謂之古文奇字。

讀法與變音

讀音為yī,其他音為變音。

“一”字獨用、作為詞或句子的最後一個字使用時,讀本調第一聲(陰平),如“一九”、“統一”、“一一得一”等。

“一”字用在第四聲(去聲)字的前面時,“一”變調,讀第二聲(陽平)。

常用詞有:“一個、一冊、一步、一次、一面、一夜、一陣、一日、一半、一片、一句、一份、一代、一路、一定、一切、一再、一向、一樣、一帶、一味、一概、一致、一貫、一部分、一會兒、一塊兒、一下子、一瞬間”等。

“一”字用在第一聲(陰平)、第二聲(陽平)、第三聲(上聲)字的前面時,“一”變調,讀第四聲(去聲)。

常用詞有:“一回、一種、一本、一張、一根、一條、一頭、一口、一層、一排、一把、一聲、一方,一人、一支、一年、一生、一身、一邊、一起、一齊、一直、一點兒”等。

方言及外語讀法

粵語:jat1

客家話:[沙頭角腔] jit7 [客語拼音字彙] yid5 [海陸豐腔] rit7 [寶安腔] jit7 [客英字典] jit7 [台灣四縣腔] jit7 [梅縣腔] jit7 [東莞腔] jit7 [陸豐腔] jit7

湘語:yí

潮州話:zêg8(chêk) ig4(ik)【揭陽】êg4

吳語:yih、yiq

贛語:yí

閩南語:it、tsit、ji

莆仙語:ih5

關中話:yi、yao

河湟話:yɿ、yao(表示國語里 zi ci si、zhi chi shi里的“舌尖元音”)

西南官話:yi、yao、ie、

河南話:yi、yao

雲南話:yì、yao

漢語上古雅言擬音:qlig、iet、ʔjit

漢語中古廣韻音:yit

藏語:ji

日語吳音:iqi

日語漢音:icu

韓語:il

越南語:nhất

英文 One

德語:eins

法語:un,une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qliɡ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於悉質A質A入聲三等開口眞A入五質ʔi̯ĕtʔiĕtʔjetʔiɪtʔitʔityiqjitit數之始也物之極也同也少也初也又虜三字姓後魏書一那婁氏後改為婁氏於悉切三

蒙古字韻

字頭八思巴字八思巴字(修正)八思巴字(其他形式)音譯音譯(修正)音譯(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ꡗꡞ Yiʔji入聲

中原音韻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齊微齊齊微入聲作上聲齊齒呼i
齊微齊齊微入聲作去聲齊齒呼i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益悉二質入聲

分韻撮要

字頭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八賓稟嬪陰入數之始

相關成語

一模一樣 、一字一淚、 一字一板、 一針一線、 一朝一夕 、一張一弛、 一唱一和、 一草一木、 一簞一瓢、

一薰一蕕、 一死一生、 一五一十、 一絲一毫、 一德一心、 一來一往、 一心一意、 一琴一鶴、一丘一壑、 一舉一動、一石二鳥、 一身二任、 一窮二白 、一清二楚、 一清二白、 一來二去、 一乾二淨等等

人類文化

萬物之始

在人類文化中,“一”被賦予了萬物之始的意義:“惟初太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從一”——(《說文解字》)。

英文中也以“The Great One”(偉大的一,太一)指代聖經中的上帝耶和華。

在哲學上,尤其是《老子》中,一更加廣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 )就是其中一例。一乃萬物之始:古代哲人把一作為萬物之始,叫做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簡單地說,一在道家的思想中,就是萬物的初始,相當於一個零的概念,但是又能衍生萬物的一個綜合體,也就是所謂的太極。在陰陽的互動會衍化成兩儀,但是最終又會再交合成太極,回歸於最初的一。這種思想就類似於人們常說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並且數千年來對中華民族一直都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而且,在中國的古代的神中有東皇太一,作為一位主神。在屈原的《離騷》中就有關於東皇太一的詩歌。

道教教義

道教教義,與“道”相當。《道樞‧真一篇》稱芸芸萬物“其變化之源,始生於一,終復於一,所以歷萬變而不窮”。《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宋林希逸注云:“一者,道也。”《太平經》稱“一者,乃道之根也,氣之始也,命之所系屬,眾心之主也”。認為採用守一之法,可以得到天地開闢之要諦,不僅可以求得自身的長生,而且可以實現太平之世。葛洪《抱朴子內篇‧地真》也認為“人能守一,一亦守人”。“守一”不僅能夠長生,而且“白刃無所措其銳,百害無所容其凶,居敗能成,在危獨安”,可以“行萬里,入軍旅。涉大川,不須卜日擇時,……終不復值殃咎地”。

守一之法又分為守真一﹑守玄一兩種。《道樞‧真一篇》稱,真一者,“在乎氣液”,“鍊氣液以生龍虎,合龍虎以成變化,使九還七返,混一歸真”,可得長生之根。道教內丹家引申為“真水”,以其“積氣生液,積液生氣”﹑“氣液相生”之故也。“玄一”者,“與真一同功”,“守玄一復易於守真一”,並且可以得到“分形之道”。《抱朴子內篇‧地真》又云:“真一有姓字長短服色目,玄一但此見之。……守玄一,並思其身,分為三人,三人已見,又轉益之,可至數十人,皆如己身。”《老子想爾注》亦謂“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崑崙,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耳”。因此,“一”僅指為“氣”,“一不在人身”,“一在天地外,人在天地間,但往來人身中耳,都皮里悉是,非獨一處”。守一者指“教人守誡不違”。如果不行其誡,即為失一。

氣功學解釋

一又指內丹。《道教丹鼎門》秘訣:“九九歸一。”一,即指所成之丹。《抱朴子內篇-地真卷十八》:“一,有姓字服色,男長九分,女長六分。或在臍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絳宮金闕中丹田也,或在人雙眉之間,卻行一寸為明堂,二寸為洞房,三寸為上丹田也。”

道教大辭典

1、道教教義重要概念。

本為先秦道家哲學內容重要範疇。指天地萬物產生形成,正常運作的普遍本質,其意義等同於“道”。

《道德經·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王侯得一以為天貞。”《韓非子·揚權》:“道無雙,故曰一。”《淮南子·詮言訓》:“一也者,萬物之本也,無敵之道也》”又《道德經·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莊子·天地》:“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列子·天瑞》:“一者,形變之始也。”這些均為道教傳承、衍化,形成其教義重要概念。

早期道經《老子想爾注》:“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是將“一”與“道”等同,認為道教教祖太上老君即“道”的化身。《太平經·修一卻邪法》:“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氣之始也,命之所系屬,眾心之主也。”認為“一”同“道”一樣,是天、地、人萬物的根本。東晉葛洪著《抱朴子·地真》又進一步解釋:“一能成陰生陽,轉步寒暑。春得一以發,夏得一以長,秋得一以收,冬得一以藏。其大,不可以六合階;其小,不可以毫芒比也。”既然“一”與“道”同,故修道者必須修“抱一”或“守一”之法。抱一之法,源出《道德經·十章》:“載營魄抱一。”《五符經》:“知一者無一不知也,不知一者無一能知也。一者至貴無偶之號也。”認為人身藏魂魄神,只有魂魄相合、神形相依,才能長生。故修道者必須無視無聽,守持神魂,不使其為聲色財貨所累遷,即“守一”。《太平經·守一明之法》說:“守一明之法,長壽之根也。”並具體講述了多種守一之法。《抱朴子·地真》中專言守一,稱“人能守一,一亦守人”,守一有成者,“白刃無所措其銳,百害無所容其凶,居敗能成,在危獨安也”。道教經典中,又將“守一”之法分為“守真一”與“守玄一”。是道教視“一”和“道”、“玄”相通的結果。《抱朴子·地真》有“守一存真,乃能通神”、“真一有姓字長短服色,玄一但自見之”的說法。

《雲笈七籤》卷五十六《元氣論·序》:“夫自然本一,大道本一,元氣本一。一者,真正至元純陽一氣,與太無合體,與大道同心,自然同性。”又卷六十一《五廚經氣法》“東方一氣和泰和”原註:“得一者,記憶體一氣以養精神,外全形生以為車宅,則一氣沖用與自身中泰和和也,故云得一。如此修身養神之道,皆含於泰和矣。”道教經典把人身心肺肝等魂神人格化或偶像化,各有服色姓名,“男長九分,女長六分”,因而“守一”就衍化為存想體內五臟百脈諸神。認為如此才能消災免禍,益壽延年,與神相通,長生久視。

2、內丹名詞。

說法有三:其一,道之子,萬物之母,天地之根,先天一氣。《脈望》卷七:“一者,道之子。道炁一動而生水,故一為天地之根,萬善之長。”《性命圭旨·性命雙修萬神圭旨第四節口訣》:“一者何物也?就是那未發之中,不二之一,即前所謂先天一氣是也”。其二,丹田異名。《性命圭旨·性命雙修萬神圭旨第二節口訣》:“釋之歸一者,歸此本體之一也。”其三,丹田神異名。《抱朴子內篇·地真》:“一,有姓字服色,男長九分,女長六分,或在臍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絳宮金闕中丹田也;或在人兩眉間卻行一寸為明堂,二寸為洞房,三寸為上丹田也。”

原文

一帆一槳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一俯一仰一場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作者簡介

陳沆(hàng),清文學家。原名學濂,字太初,湖北蘄水(今浠水)人,嘉慶進士,官終四川道監察御史。

注釋及譯文

俯:頭低下。 仰:臉向上。

在煙波浩淼的碧波之上,遠遠只見一漁舟盪漿而來,漁翁手持釣鉤,釣得魚來滿心歡喜。真是碧空如洗,皓月當頭,秋色滿江。

賞析

《一字詩》中用了十個“一”字,真是錯落有致,含義不俗,有“獨”、“一”、“滿”、“全”等多種意思。每個“一”都具有鮮明的形象,寫人狀物,繪聲繪色,很有詩情畫意。

集錦

1、 一株垂柳一扁舟,一林黃葉一林秋。一湖碧水一明鏡,一輪明月一鄉愁。

2、 一口之家一口張,一年饑饉一年荒。一碗熱湯一碗涼,一雙淚眼一雙瘡。

3、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季冬涼一季春。一年更比一年好,一地鹽鹼一地金。

4、 一陣秋風一絲愁,一片雪花一點憂。一盤餃子一碗湯,一次經歷暖心腸。

5、 一山一水一釣鉤,一日清閒一日愁。一帆一槳渡一客,一輪明月一歸舟。

6、 一座山來一座廟,一口鐘來一個罩。一個和尚一經書,一把木魚一人敲。

7、 一山一水一灣綠,一樹一枝一朵花。一人一面永不落,一村一院一柴扉。

一聲輕叩一嬌娘。一杯清茶一絲意,一聲回問一世悔。

8、 一季秋雨一山紅,一水黃花一飄蓬。一世情緣一夜冷,一場殘夢一場空!

9、 一紙空文一盞燈,一場寒雨一陣風。一縷相思一行淚,一水茫茫一孤鴻。

10、一把瑤琴一長亭,一山霜雪一夜風。一卷老書一殘墨,一壺濁酒對孤燈。

11、一彎冷月一清影,一莖寒梅一錦箏。一點歸帆一孤客,一隻孤雁一飄蓬。

12、一水蒼茫一孤鴻,一山風雨一簫情。一窗幽夢一簾影,一室寂寥淚朦朧。

13、一柄紈扇一流螢,一部新書一香茗。一夜殘笛一聲漏,一方幽塘一浮萍。

14、一庭秋風一山黃,一地落花一夜霜。一硯殘墨一支筆,一腔熱血伴燈涼。

15、一道殘陽一雲帆,一杯冷酒一花箋。一聲鴉啼一殘夢,一身離愁度華年。

16、一山一水一雲舟,一汀蘭芷一沙鷗。一行歸雁一堤柳,一人獨吟一山秋。

17、一抹斜月一小樓,一簾幽夢一淚眸。一屏一鍵一杯酒,一詞一話寄離愁。

18、一山一寺一老僧,一硯一茶一孤燈。一心念佛求新悟,一人獨對一卷經。

19、一花一柳一魚磯,一抹斜陽一鳥飛。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黃葉一僧歸。

20、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桿頭一隻鉤。一水一拍似一唱,一翁獨釣一江秋。

21、一片白雲一葉舟,一座孤橋一彎悠。一位佳人一目休,一笛楊柳一江秋。

22、一山一水一世界,一天一地一懷中。一花一草一春夢,一雨一霧一陣風。

23、一年一月一晃過,一光一陰一匆匆。一歌一詞一彈唱,一喜一憂一曲終。

24、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英文

一:one

詞典釋義

[數]

onenum.一個;(數字)一;(基數)一,第一

same adj.同一的;相同的,同樣的

also adv.也;同樣;並且

otherwise adv.否則;另外;別的方式

[副]

(一旦; 一經)once adv.一旦;曾經;一次,一趟;一倍

as soon as一…就…;一經

[名]

[音]a note of the scale in gongchepu, corresponding to 17 in numbered musical notation

語法說明

one

One / ones is used to avoid repeating a countable noun, but there are some times when you should not use it, especially in formal speech or writing. one/ones用以避免重複可數名詞,但有時候,尤其在正式談話或書面語中,不應使用:

1 After a possessive ( my , your , Mary’s , etc.), some , any , both or a number, unless it is used with an adjective. 在表示所有關係的詞(如my、your、Mary's 等)、some、any、both或數字之後不用one/ones,除非與形容詞連用:

‘Did you get any postcards?’ ‘Yes, I bought four nice ones.’

“你買明信片了嗎?”“買了,我買了四張很精美的。”

I bought four ones.(X)

2 It can be left out after superlatives, this , that , these , those , either , neither , another , which , etc. 在形容詞最高級、this、that、these、those、either、neither、another、which等詞後可省略one/ones:

‘Here are the designs. Which (one) do you prefer?’ ‘I think that (one) looks the most original.’

“圖樣在這裡 。你喜歡哪(一)張?”“我認為那張看上去最有創意。”

3 These ones and those ones are not used in NAmE , and are unusual in BrE . 北美英語不用these ones和those ones,英國英語也很少用:

Do you prefer these designs or those?

你喜歡這些圖樣還是那些?

4 It is never used to replace uncountable nouns and is unusual with abstract countable nouns. one/ones不用以取代不可數名詞,與抽象可數名詞連用也很少見:

The Scottish legal system is not the same as the English system

is better than

…as the English one.

用The Scottish legal system is not the same as the English system(蘇格蘭法制與英格蘭法制不同)勝於... as the English one。

同義詞辨析

a (an) one 【導航詞義:一個】

a (an) indef. art. 一個

〔辨析〕

通常用於單數可數名詞之前,泛指某類人或事物中的一個。

〔例證〕

My friend needs a bilingual dictionary.

我的朋友需要一本雙語詞典。

Would you like a sandwich?

要來份三明治嗎?

There is a bird sitting in the tree.

樹上臥著一隻鳥。

〔小貼士〕

a 用於讀音以輔音開頭的單詞前;an 用於讀音以元音開頭的單詞前。

a ewe/hero/tiger/UFO

一頭母羊/一位英雄/一隻老虎/一個不明飛行物

an Englishman/hour/idea/SOS

一個英國人/一個小時/一個主意/一個呼救信號

one num. 一,一個

〔辨析〕

強調數量的概念,說明是一個而不是兩個或三個。

〔例證〕

One million means a lot to me.

一百萬對我來說是個大數目。

Plant one tree per hour.

每小時種一棵樹。

〔小貼士〕

a 和 one 都可與 hundred,thousand,million 等詞搭配。a hundred,a thousand 和 a million 多用於口語,而 one hundred,one thousand 和 one million 多用於正式場合。

單詞集錦

數詞

one 一

ten 十

hundred 百

thousand 千

ten thousand 萬

million 百萬

ten million 千萬

one hundred million 億

billion 十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