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濟寺

惠濟寺

惠濟寺又名仙人洞,位於寧武縣城西北45公里處的涔山鄉小石門村。惠濟寺凌空飛“掛”於高約百米的絕壁之上,幽幽黑洞穿行其間,使慕名來觀者大開眼界。它與聞名中國的渾源縣懸空寺堪稱山西懸空建築之“雙珠”。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樓、玉皇殿、方丈室等古建築。寺廟創建於唐,重構於宋,金、元、明、清歷代屢有修葺。是難得保存的相對完好的中國古代寺廟,其文物價值和歷史價值都難以估量。是不可多得的歷史遺產。

基本信息

簡介

惠濟寺惠濟寺內景觀
惠 濟 寺 (第二批省保)

時代:

地址:原平市東北15公里練家崗村

寺創建於唐,重構於宋,金、元、明、清歷代屢有修葺。

寺坐北朝南,由山門、文殊殿、鐘樓、伽藍殿、大佛殿及東西廊廡等建築組成,占地面積2135平方米。是難得保存的相對完好的中國古代寺廟,其文物價值和歷史價值都難以估量。是不可多得的歷史遺產。

結構

惠濟寺惠濟寺全景
惠濟寺面積為八間,進深兩間,分上下兩層。主殿三間居於中部,下層主殿內有壁畫,內容為釋、道、儒三教聖像,像前置有隔扇,隔扇前為供奉活動之地,左右各為一間住屋。右住屋的石壁上有一黑洞,高約一米,可由此通向寺東絕壁上的另一小廟。今小廟已毀,僅留支撐寺廟的懸柱一根,稍有風吹動,即左右搖擺不定,當地人稱之為“扒拉柱”。金安寺上層主進深兩間,均為通天柱(5.1米)。余間皆進深兩間。前有走廊,走廊前又有木板伸出,為棧橋式殿內有閣,內畫玉皇像。線條流暢,比例適當,工藝相當精細。下層面闊八間,其中主殿三間。主殿,前置望柱七根,裝有木欄板。整個建築之前部均懸於空中,下用十餘根木柱支撐,結構奇特,十分險峻。上層面闊五間,主殿三間,主殿進深兩間,余皆進深一間。前均置走廊,供人登高望遠。

布局

惠濟寺惠濟寺內的石碑
中國古代寺廟的布局大多是正面中路為山門,山門內左右分別為鐘樓、鼓樓,正面是天王殿,殿內有四大金剛塑像,後面依次為大雄寶殿和藏經樓,僧房、齋堂則分列正中路左右兩側。大雄寶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龐大的建築,“大雄”即為佛祖釋加牟尼。因而中國佛寺不論規模地點,其建築布局是有一定規律的:平面方形,以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本寺主供菩薩殿——法堂——藏經樓這條南北縱深軸線來組織空間,對稱穩重且整飭嚴謹。惠濟寺的全寺布局則不一樣,天王殿後面,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樓、玉皇殿、方丈室等均在一條平行線上,屬於華北園林建築風格。這也與它依山就勢的地理位置有關,無法縱向延伸,只能橫向發展。慧濟寺里有一處龍泉,其意義頗似觀音淨瓶里的淨水,很多人都希望能沾上一點淨水,與佛結緣。

景觀

惠濟寺惠濟寺內佛像
文殊殿為康清熙五十三年(1714年)重建,面寬、進深各三間,平面近方形,單檐懸山頂。殿內佛壇上保存彩塑18尊,兩山牆繪壁畫20餘平方米

大佛殿為宋代遺構,面寬五間,進深八椽,單檐歇山頂,磚建月台寬大。殿內使用減柱造,金柱上用大雀替承內額,其上四椽栿與前後乳栿搭交。柱頭斗栱五鋪作雙下昂,里轉六鋪作出三抄,後尾置於順梁下,明間補間鋪作出45度斜昂。殿內佛壇上塑佛、菩薩、脅侍、童子、金剛等,為宋塑佳作。兩壁千佛閣記憶體有157尊宋代木雕,雕工精細,刀法有力。殿內後壁奉曹氏姥塑像一尊。

寺中庵,奉曹氏姥,相傳唐時建寺,曹氏布施汲水,每日一缸,供建設用,工竣而坐化。後人念其功德,建庵祀之。

佛殿

惠濟寺觀音玉雕
大圓通殿,是惠濟寺的主殿,建於清康熙年間,“圓通”是觀音的代名詞,其意是“不偏倚,無阻礙”,圓滿通達。大圓通殿即觀音菩薩正殿,在佛教經典中,觀音是耳根通(一根通)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通。觀音菩薩能聽到苦難的呼救聲,便能眼觀,故名觀音。大圓通殿是單層重檐的木結構建築,頂蓋黃色琉璃瓦,飛檐翹角,莊重典雅,是典型的清初建築風格。大圓通殿兩旁端坐著32座觀音應身像,展示了觀音在十方世界以不同身份出現的各種形象。再加上中間供奉的觀音佛身,共33身。這裡還有一座白的觀音,很多人拜完以後,都會摸一摸玉觀音的腳。

由來

惠濟寺惠濟寺內文物
始建於唐,宋重建,金元明清屢有修葺。始建於唐,宋重建,金元明清屢有修葺。有山門,觀音殿,鐘樓,伽藍殿,東西廊廡,大佛殿等建築,殿內塑像俱存。其中大佛殿歷史最古,建築結構及其塑像藝術尚保存宋代風格。殿身寬五間,深八櫞,單檐歇山式屋頂,柱頭施五鋪作斗拱承托出檐及梁枋。殿內金柱四根,分布兩側,平面小八角,猶存唐宋古制。金柱上用大雀替承內額, 上用四櫞狀與前後乳袱搭交,突破唐宋結構舊規,向擴大殿內方向變化。佛壇上泥塑佛,菩薩,脅待,童子,金剛等 比例適度,線條和諧,面形圓潤,衣飾流暢,脅侍菩薩下肢紗羅透體,塑工之巧,當為宋金佳作。

經歷

惠濟寺惠濟寺景觀
北宋元佑初,高僧忠境將惠濟院改建為惠濟寺。明代洪武年間,太祖朱元璋駕幸湯泉鎮,因避諱湯字,遂將湯泉鎮改稱香泉鎮,惠濟寺也因此一度易名為香泉寺。清代道光年間,邑人毛麟、蘇兆奎兩人又在惠濟寺內創辦了一座英華書院,從此伴隨惠濟寺陣陣鐘磬聲的,除了善男信女無聲的禱告外,又多了一片抑揚頓挫的子曰詩云。寺廟與書院如此緊密的結合,在中國是不多見的。鹹豐年間,這座千年古剎毀於太平天國時期的戰火中。

歷史

惠濟寺古樹
現存主殿是文殊殿,為宋代重建,殿內仍保留有唐柱兩根。前柱四根呈八字形,稍向內傾,且保留有唐代建築風格。此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前有廊子,並有磚鋪月台,殿內兩柱上懸掛對聯一副:福殿巍峨山接三清法界,天香縹緲如游九府神宮。

殿內彩塑,造型優美,姿態生動,衣紋流暢,比例勻稱,為目前宋塑中罕見珍品。兩壁千佛閣內的宋代木雕,現存有157尊,其中有十尊三頭六臂,雕工精細,刀法有力,真可謂藝術大作。殿內有壁畫,內容為菩薩救難,色彩以石綠和鐵青色為主,筆工古樸。

在殿內壁角,有一曹姑姑坐化像,其外部泥塑,其內確有人體骨骼。據傳在建此廟時,此地有曹氏姥願以汲水為布施,每清晨汲水一缸,則足夠工人一日之用,竣工後而曹氏姥便坐化。於是,在寺中別修一庵塑像祀之,以其有功於寺。

南京惠濟寺

惠濟寺位於南京市浦口區湯泉鎮北約400米處,周圍山環水復,風光旖旎,頗有幽深隧遠的文化意境。惠濟寺,舊為湯泉禪院。南朝劉宋時,武帝劉裕萬乘來游;蕭梁時,昭明太子蕭統亦在此讀書,附近原有一昭明太子濯足沐洗過的溫泉,後人稱“太子湯”。北宋初年,湯泉禪院易名為惠濟院。熙寧年間,漳南道人昭慶來此隱居,不久其友孫莘老、秦少游、釋參寥三人結伴來訪,秦少游為此寫出了傳頌千古的《游湯泉記》。

北宋元年佑初,高僧忠境將惠濟院改建為惠濟寺。明代洪武年間,太祖朱元璋駕幸湯泉鎮,因避諱“湯”字,遂將湯泉鎮改稱香泉鎮,惠濟寺也因此一度易名為香泉寺。清代道光年間,邑人毛麟、蘇兆奎兩人又在惠濟寺內創辦了一座“英花書院”從此伴隨惠濟寺陣陣鍾馨聲的,除了善男信女無聲的禱告外,又多了一片抑揚頓挫的子曰詩云。寺院與書院如此緊密結合,在全國是不多見的,鹹豐年間,這座千年古剎毀於太平天國時期的戰火中。

惠濟寺遺址現在為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建成對遊人開放的遺址公園。公園內供人觀賞的主要文物有礎石、碑刻和古木。礎石有兩類、一類是覆盆上雕有纏枝牡丹、葡萄、蓮花等紋飾,流露出富貴、興旺、祥和的寓意,從柱礎形制及雕花枝法分析,應是南唐湯泉禪院或宋初惠濟院的遺物,且為後來的惠濟寺沿用;另一類是覆盆式素麵柱礎,時代略晚,有可能是惠濟寺元佑三年(1088年)所建轉輪藏殿的遺物。

惠濟寺舊存碑刻極多,其中年代最早、且負盛名是南唐所立《湯泉禪院之碑》,該碑為青石質地,下承龜趺,碑首半圓,上有蟠龍浮雕,碑額篆題“湯泉禪院之碑”六字,筆力雄壯遒勁,是為名家手跡。碑文系南唐文苑名流、官至光政殿學士承旨的韓熙載所撰。此碑在“文革”期間被炸成數段,現文物部門已收集到其中5塊,儘管碑文漫漶,只剩10餘字堪可辨識,但作為稀見的南唐時代的碑刻文字,畢竟是彌足珍貴的,此外,記載建惠濟寺轉輪藏殿並供奉銀函葬佛舍利事跡的北宋元佑三年刻石及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重建觀音寶殿、清康熙二年(1663年)修大雄寶殿的題名刻石,更是後人探知惠濟寺千年興衰的實物見證。

除文物遺址外,最令人矚目的還屬寺內三棵堪稱稀世之珍的古銀杏樹,它們迄皆有1400多年的樹齡,是南京地區現存最早的古銀杏樹,相傳均為南朝蕭梁時期昭明太子蕭統在此讀書時手植。

三棵銀杏樹中的長者名為“千年垂乳”,樹高20.2米,樹徑7.45米,須七個成年人方可合抱,樹枝上共有七支下垂的乳癭,最大的乳癭長2.18米,乳癭根部直徑為30厘米,周長約90厘米,這七支乳癭宛如一位飽經滄桑的母親身上的巨大懸垂在裸露而蒼老的軀幹上,使人產生無限的景仰和神秘感,“千年垂乳”之名,也即是由此而來。

仲者名叫“撐天覆地”,樹高24.7米,樹徑7.4米,因樹幹高撐天空,遮天蔽地而得名,每逢夏天,濃密的樹蔭覆蓋地面半畝有餘,可供千人納涼,此樹在“文革”期間曾遭無端砍伐,現在的規模已經大不如前了。

叔者喚作“雷擊復甦”,樹高23.9米,樹徑4.7米,此樹與前兩棵樹的最大不同在於,其樹幹挺直高聳,宛若一柱擎天,顯得傲岸而突兀,清鹹豐年間,一場驚雷擊毀了此樹的半邊軀幹,數年後竟然又奇蹟般地慢慢復甦。現樹幹中空,如果緊貼當年被雷劈過的部位向上觀望,還可窺到“一線天”的景象,令人嘖嘖稱奇。

已故著名書法家,當代草聖林散之先生對故鄉的這三棵千年古銀杏樹憐愛有加,曾作500餘字的長詩《古銀杏行》為之讚頌,並刻碑立於寺內。

惠濟寺內的這三棵銀杏樹歷千年風雨依舊生機盎然,應與湯泉鎮地下富含硫磺碳酸氣的溫泉不無關係。湯泉鎮素以“溫泉之鄉”聞名,鎮上的溫泉泉眼多達七、八處,除早年廢棄的太子湯外,尚有五柳泉、川塘、珍珠泉、湯湖堰、菱角坑等,其泉水不僅可以療癬,還被當地居民用於灌溉禾苗等農作物。惠濟寺之在湯泉,可謂得天獨厚,可游可賞。

轉載請註明出自人間佛教-佛友之家 http://www.365ago.com/bbs/,本貼地址:http://www.365ago.com/bbs/viewthread.php?tid=1016

交通路線:

1,南京市區---三橋——寧合高速公路——湯泉出口處下來——湯泉鎮——惠濟寺。

2,南京市區--大橋——浦珠路——浦口轉盤右拐往珍珠泉方向行至一天新開的大道左拐——往星甸方向開——老山森林公園——湯泉鎮——惠濟寺

傳統節日

惠濟寺惠濟寺內古井
二月二”,俗稱“青龍節”,又叫“龍抬頭日”,是漢族許多地區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北一帶有“灑水引龍”的習俗,即往茶壺裡放上幾枚錢幣,在河邊或井上灌上水,沿途滴灑,留下一條水跡,回家後把壺裡剩下的水和錢幣倒在缸里,認為這樣可以引回錢龍,一年之內發財致富。晉東南一帶有“灑灰引龍”的習俗,即用灶灰灑一條彎彎曲曲的線,從門外引到屋內、繞水缸再灑一圈,認為這樣可以引回錢龍,招來福祥。晉南不少地方出於對龍的敬畏,形成了不少禁忌,例如“二月二”這一天不許到河邊、井上挑水。到河邊、井上勞作時不許喧譁和弄出聲響,以免驚動青,破壞了風調雨順的好年景。

忻州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忻州位於山西省北中部,該區扼"晉陽北路門戶",四周環山,地域遼闊,為秦晉高原的一部分,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就發生在這裡。目前已形成以煤炭,冶金,機械,化工,電力為主體的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農業生產也有相當基礎,成為全省重要的糧油產區之一。 該地區文化歷史悠久,自然旅遊資源多面廣,峻峭奇特,人文旅遊資源古老獨特,佛教聖地,革命革址,文物古蹟較多且名揚中外。
景點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 | 南茹八路軍總部舊址 | 平型關戰役遺址 | 西河頭地道 | 徐向前故居 | 閻錫山舊居 | 阿育王塔 | 白佛堂 | 邊靖樓 | 岱嶽殿 | 貂嬋故里 | 汾源天池 | 公主寺 | 公孫杵臼墓 | 古城代縣 | 關帝廟 | 關王廟 | 管涔山風景區 | 圭峰寺 | 海潮庵 | 洪福寺 | 護城樓 | 惠濟寺 | 金安寺 | 金洞寺 | 靜居寺石窟 | 歷代長城 | 林泉寺 | 蘆芽山 | 娘娘灘 | 寧武關 | 偏關 | 普濟橋 | 三關 | 三聖寺 | 雁門關 | 石徑禪院 | 壽寧寺 | 宋氏牌樓 | 台駘廟與支鍋奇石 | 天涯山 | 五峰山 | 忻口遺址 | 忻州城樓 | 忻州古城 | 秀容書院 | 岩山寺 | 楊忠武祠 | 迤西洞 | 禹王洞 |元好問墓 | 趙杲觀 | 忠烈祠 | 朱氏牌樓 | 五台山 | 管涔山情人谷景區 | 趙杲觀 | 汾源水利風景區 | 五寨自然保護區 | 馬營海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