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頓道

彌頓道

彌敦道(英語:Nathan Road)位於香港九龍,連線旺角與尖沙咀這兩個主要商業區,是香港最著名的街道之一。是九龍區最主要的幹道。彌敦道原名羅便臣道,1887年,彌敦道的範圍只是南至中間道,北至柯士甸道。1904年,港督彌敦爵士大力發展九龍半島,擴闊彌敦道成為一條主要大道,並延長至窩打老道。在1909年3月19日,香港政府決定把該道路更名為彌敦道,以紀念擴建該路的港督彌敦爵士。

基本信息

彌頓道彌頓道
彌敦道(英語:Nathan Road)位於香港九龍,連線旺角與尖沙咀這兩個主要商業區,是香港最著名的街道之一。道路南至梳士巴利道,北接長沙灣道,經過佐敦及油麻地一帶,是九龍區最主要的幹道。彌敦道早於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之時已開始興建。道路原名羅便臣道,以紀念當時港督羅便臣。1887年,彌敦道的範圍只是南至中間道,北至柯士甸道。1904年,港督彌敦爵士大力發展九龍半島,擴闊彌敦道成為一條主要大道,並延長至窩打老道。在1909年3月19日,為避免此路與香港島的同名街道混淆,香港政府決定把該道路更名為彌敦道,以紀念擴建該路的港督彌敦爵士

基本簡介

彌頓道彌頓道地圖位置
路段總長度: 3.6公里
車速限制: 50公里/小時
行車線數量: 六線雙程(3線雙程分隔)
所在地區: 油尖旺區
起點: 深水埗大埔道長沙灣道及界限街交界
終點: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
行人專用區: 行人專用區
道路命名日期: 1909年3月19日
道路舊名資料: 羅便臣道(Robinson Road)
道路動工日期: 1860年夏季
通車日期: 不詳 彌敦道(英語:Nathan Road)位於香港九龍,連線旺角尖沙咀這兩個主要商業區,是香港最著名的街道之一。道路南至梳士巴利道,北接長沙灣道,經過佐敦及油麻地一帶,是九龍區最主要的幹道。全長約3600米。港鐵荃灣線觀塘線太子站至尖沙咀站段均通過此路底下。
彌敦道一直是九龍鬧市上一條主幹街道,由尖沙咀地區的疏利士馬利道開始,貫通了官涌、油麻地、旺角而到遠深水桋地區,夾道兩邊的屋宇,門牌編到八百多號。論 長度、寬闊和熱鬧,一向都在港九名列前茅。這條彌敦道,是英國人在九龍半島上闢建得最早的一條道路,大概是一八六零年,那時間距英國占據香港島後不過十九 年。英國又迫清朝簽訂《北京條約》,要將從九龍半島南部尖端的尖沙咀起,包括了昂洲小島在內的一片四平方英里的土地,也由英國占領。當時和兩廣總督辦理占 據手續的,是港督赫科來斯 羅便臣。占據後,就在九龍開工修建這第一條主幹道路,且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羅便臣道。當時港島半山區上,還沒有今日的羅便 臣道,就先有了這條九龍羅便臣道了。
開闢於一百多年前的九龍羅便臣 道,還是十分簡陋而狹隘的道路,直到一九零四年,另來了彌敦做港督,他於是發行公債來籌錢修築廣九鐵路,又安裝水錶收取水費,還花耗人力物力去翻修擴展九龍羅便臣道,不但把路面放寬到當時屬於創舉的闊度,使人耳目一新,還不惜工本地在路的兩旁,遍種上路樹,使本來荒涼的舊路,頓改舊觀。同時又把這條九龍羅 便臣道,改為彌敦道,沿用到今天。當年所遍植在彌墩道兩邊的樹木,雖曾起過美化與遮陰作用,但若干年後,路樹長得更大時,卻又被大加砍伐,只剩下了油麻地、尖沙咀那兩區部分路邊,仍留有一些路樹。彌敦道的殘餘路樹,再經過日軍侵占三年八個月中的砍伐,又為了行走雙層巴士而修砍,所剩下的就更稀少了。
彌敦道位於香港九龍半島,連線旺角與尖沙咀這兩個主要商業區,是香港最著名的街道之一。道路南至梳士巴利道,北接長沙灣道,經過佐敦及油麻地一帶,是九龍區最主要的幹道。 2008年5月2日上午,北京奧運聖火在香港傳遞開始,在香港本土特色很濃的彌敦道,塞滿了各方前來的“聖火團”,其中大多是來自國內的朋友。彌敦道是由尖沙咀伸展至九龍半島以北的界限街,讓人感覺它很長。 從尖沙沮捷運站上來後往佐敦的方向走是該街最為繁忙的地段,珠寶金行(周生生謝瑞麟周大福等)、電器行、藥材店……入夜後的彌敦道更美,各式霓虹燈招牌耀眼的閃爍著,擁來嚷往的人流穿梭如鯽。

歷史發展

彌頓道1910彌頓道舊街
道路原名羅便臣道,以紀念當時港督羅便臣。1887年,彌敦道的範圍只是南至中間道,北至柯士甸道。1904年,港督彌敦爵士大力發展九龍半島,擴闊彌敦道成為一條主要大道,並延長至窩打老道。在1909年3月19日,為避免此路與香港島的同名街道混淆,香港政府決定把該道路更名為彌敦道,以紀念擴建該路的港督彌敦爵士
1911年,英國皇儲喬治五世加冕為英皇。為紀念此事,香港政府將剛落成由窩打老道至亞皆老街的新路命名為加冕道。1926年,加冕道延長至界限街,而香港政府決定將加冕道和彌敦道合併為彌敦道。
最初將彌敦道擴闊成一條可作六線行車的大道,並在路的兩旁種滿大樹時,九龍半島仍然是人煙稀少的地區。當時的人稱彌敦道為愚蠢的彌敦(Nathan's Foo)。但事實證明了彌敦爵士的遠見。在1960年代以前,彌敦道是兩旁種滿大樹的林蔭大道。後來大部份的樹木因為阻礙雙層巴士行走而被鋸去,現在只剩下九龍公園一小段仍然留有當年種下的大樹。

現狀計畫

彌頓道尖沙咀段彌敦道於2007年6月完成綠化工程
由於彌敦道一帶是人流密集的地區,該處由早到晚都是車水馬龍,亦經常發生交通意外,因此香港政府除了設立交通黑點警告牌,提醒途人及駕駛者注意交通安全外,亦在沿路興建行人隧道。2005年10月31日,運輸署建議改善彌敦道的交通安全問題,提出3個方案,包括擴大部分人行道及實施部分特別交通管制措施;限制機車、私家車及貨車使用該段道路,及擴闊部分人行道;或設立巴士專用線,將整段彌敦道由三線改為兩線行車,以擴大兩邊人行道。運輸署將展開公眾諮詢。

旅遊提示

彌頓道彌頓道街區夜燈
在這裡的小店鱗次櫛比、摩肩接踵,而且每間店內的貨品都能讓人挑到眼花花,繁華而擁擠的大街,兩旁林立的高樓大廈,把街道擠成了狹窄的深谷,大商場、小店鋪、銀行、舞會、各式招牌上的霓虹燈齊放,把夜幕裝扮成一個令人眩目的五彩世界。 車水馬龍,匯集成各種膚色的人流。 融入其中,立即變成了無根無底無思維的浮萍,腳不沾地的一任熙來攘去。
彌敦道總督以超出常人的遠見,立排眾議,在荒涼的土地上修起了這條大街,大街果然帶來了尖沙咀區域的繁盛,成為百年發展歷程的見證。文化中心由太空館、演藝場館、藝術館三部分組成。 三座宏偉的建築各具特色,太空館外形呈米色半球形,演藝場館設計的非常現代化,藝術館則是香港第一座純粹作為博物館的密封式建築。 它們有致地擺放在大理石鋪就的華麗廣場上,呈現出濃濃的文化意韻,共同營造著港島這個融合多元文化的獨特形象,一洗商都——文化沙漠在我意念中的留痕,使鬱積焦躁的心智還原於平靜。 文化中心的里側是酒店區:喜來登、新世界中心、香格里拉、美麗華、海景假日、麗晶、馬哥孛羅、香港大酒店,多不勝數。 撼動心魄的是氣派非凡的半島酒店,他建得最早,於1928年建成,仍是世界十大酒店之一,也是香港新十景之一,名副其實的香港標誌性建築。 文化中心外側便是著名的維多利亞港灣,聯接太平洋印度洋的世界級天然良港,承接第一位港督、又送走最後一位港督的歷史驛站,航船遠去,水波不興,復歸平緩而寧靜。 的堂皇大廈,對岸香港本島上的萬家燈火,連同一鉤彎月都映進海水裡,幽深,秀美,一百年,容顏不改。 香港同胞的一百年卻經歷了世上少有的東西兩種文化的撞擊、對抗、交融、吸收、改造、整合的曲折歷程,承受了中華民族最深重的屈辱。 西方侵入不僅在於經濟上的掠奪,更在於文化上的強加,以西方的思想觀念、教育方式施之於斯民。因為香港同胞具有中國文化千萬年來凝結成的堅韌不拔的精神,具有中國文化堅定自己、吸納外來文化精華的博大和包容,最終形成的只能是民族文化和香港特點基礎上的中外文化雜交體,那種有根基、有枝葉、有輸出也有輸入、更通達更富有生機的文化,這是回歸後的香港,驟經雞瘟、風暴、金融危機三大災難而不衰,堅定的走向未來的旗幟和資本。

行游指南

彌頓道彌敦道上的柏麗購物大道
購物:彌頓道及鄰近購物點,由1904年上任港督彌敦下令興建,由尖沙咀海旁伸展至九龍半島以北的界限街,兩旁商業和住宅大廈林立,佐敦至尖沙咀一段更逐漸成為購物區,入夜後遊人如鯽,各式霓虹招牌閃爍耀眼,令人目眩。傳統香港人購物的場所,價格合理,商業布局與四川北路相接近,以線狀為主,商業發展則形成塊狀開發趨勢,每一塊都有各自的商業特色和功能。位於信和中心一側(彌敦道580A)的“潮流特區”如有時間一定要去!那裡是青少年潮流玩物的翹首,各式前衛服裝店、日本經典卡通精品店、電影海報專營店、球鞋店、流行配飾店等個性色彩撲鼻,那裡可說是這一街區人流最多的“商場大哥大”。

另:彌敦道南端有大型購物中心柏麗大道,裡邊擠滿了各色專賣店,內地遊客傾心的品牌服裝、皮具首飾和化妝品都能在這裡買到。

交匯道路

以下道路依由北至南的順序排列:

太子段

旺角段

油麻地段

美頓街 鹹碧街 窩打老道
文明里 石壁道 永星里
眾坊街 加士居道 甘肅街
北海街

佐敦段

尖沙咀段

金巴利道 加連威老道 金馬倫道
堪富利士道 海防道 加拿分道
么地道 北京道 中間道
梳士巴利道

兩旁的主要建築物(由北至南):

相關詞條

洪卓立歌曲

歌曲:彌敦道
歌手:洪卓立
專輯:《Go》
彌敦道
作詞:頡臣
作曲:謝杰
演唱:洪卓立
街邊太多人與車
繁華鬧市人醉夜
害怕下班等很久的車
排隊兼帶雨遮
一經信和暴雨瀉
沿著長龍又不想貼近些
擦過的肩發現看見那熟悉嘴臉
沉默對望在這幾秒
亦有簡單問好不過少
然後再次說告別
像重遇那天
多少往事甜在心頭
夜雨觸花這景致令我憂愁
望見她的身影已無法占有
我未有想過絕望看她走
分手兩字情絕不留
為愛傷心的聲線變了懷舊
愛不轟動了什麼都嫌少
最終這片段完了
專心看車外遠境
嘈雜人群極知多惹塵埃
我卻走失遍尋腳印欠命中指引
如若結局是可改變
願我好好愛她逼切點
重遇再散也夠絕
但嫌路太短
多少往事甜在心頭
夜雨觸花這景致令我憂愁
望見她的身影已無法占有
我未有想過絕望看她走
分手兩字情絕不留
為愛傷心的聲線變了懷舊
愛不轟動了什麼都嫌少
心酸往事停在心頭
夜雨觸花這景致令我憂愁
望見她的身影已無法占有
我是再不要絕望看她走
即使告別仍舊守候
但我傷心的聲線已變懷舊
愛不轟動了什麼都燃燒
最終這片段完了
街邊太多人與車
繁華鬧市人醉夜
害怕下班等很久
懷念很久也不夠

香港旅遊景點列表

地區名 景點名

香港 島

維多利亞海灣 | 海洋公園 | 星光大道 | 太平山 | 動植物公園[香港香港島]| 赤柱 | 尖沙咀 | 北角 | 赤柱警署 | 淺水灣 | 銅鑼灣 | 跑馬地賽馬場 | 香港大學 | 茶具博物館 | 皇后像廣場 | 蘭桂坊 | 維多利亞公園 | 中環廣場| 凌霄閣 | 上環 | 中銀大廈 | 太古廣場 | 灣仔 | 聖約翰大教堂 | 皇后大道西 | 午炮 | 樓梯街 | 香港公園 | 香港動植物公園 | 西港城 | 虎豹別墅 |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 集古村 | 香港賽馬博物館 | 半山區電梯住宅巡禮 | 軒尼詩道 | 荷李活道 | 香港西區 | 南灣 | 馮平山博物館 | 香港仔郊野公園 | 羅屋民俗館 | 香港仔 | 鴨利洲大橋 | 警隊博物館 | 文武廟 | 香港禮賓府 | 嚤囉上街及樂古道 | 鐘樓[香港香港島] | 徐氏藝術館 | 香港醫學博物館

九龍

紅勘 | 九龍城 | 彌頓道 | 太空館 | 九龍公園 | 宋城 | 柏麗大道 | 旺角 | 尖東海濱 |紅墈高山劇場 | 黃大仙廟 | 荃灣 | 九龍寨城公園 | 香港體育館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香港啟德機場 | 沙田馬場 | 香港科學館 | 鯉魚門 | 香港文化中心 | 西貢 | 雀仔街 | 吐露港旺角 | 香港藝術館 | 天后廟 | 九龍清真寺 | 李鄭屋古墓 | 曾大屋

新界

上水 | 清水灣 |大埔 | 元朗 | 屯門 | 粉嶺聯和墟 | 大帽山 | 落馬洲 | 車公廟 | 流浮山 | 鹿頸 | 吉慶圍 | 新界林村許願樹 | 米埔野生動物保護區 | 新田大夫第 | 新娘潭瀑布 | 香港鐵路博物館 | 萬佛寺 | 三棟屋博物館 | 青山禪院 | 三門仔 | 竹林禪院 | 望夫石 | 青松觀 | 圓玄學園

離島

香港迪斯尼樂園 | 南丫島 | 離島風景旅遊 | 大嶼山 | 長洲 | 青馬大橋 | 坪洲島 | 馬灣 | 海蝕洞 | 蒲台群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