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泉[湖南大學教授]

張泉[湖南大學教授]

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中國製冷學會空調熱泵委員會,委員;數據中心冷卻節能與新技術套用發展高峰論壇(系列會議:2018年,長沙,2019年,杭州),大會發起人;中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聯盟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姓名:張泉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0年5月
職位:教授,博士生導師
最高學位:工學博士
專業: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
張泉張泉

教育經歷

2005.09-2003.10,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公派博士後研究
2003.07-2003.02,東北師範大學,日本語學習
2002.05-1997.09,湖南大學,工學博士(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
1995.05-1992.09,湖南大學,工學碩士(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
1992.07-1988.09,同濟大學,工學學士(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

工作經歷

2007.05-至今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
2006.10-至今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
2002.05-2006.10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
1999.07-2002.05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講師
1998.05-1999.07湖南大學環境系,講師
1995.05-1998.05湖南大學環境工程系,助教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1)CFD與COMIS的集成化模擬技術
(2)多區域自然通風的流動機理與改善;
(3)室內空氣品質-化學污染源特性與淨化技術;
(4)空調系統的最佳化與設計.

社會兼職

(1)2007-至今,國際權威雜誌《AtmosphericEnvironment》,通訊審稿人;
(2)2007-至今,國際權威雜誌《BuildingandEnvironment》,通訊審稿人;
(3)第二十二屆《國際製冷大會》,特約審稿人;
(4)中國建築學會《建築熱能通風空調》學術期刊,編輯;
(5)2005-至今,《暖通空調》核心雜誌,通訊審稿人;
(6)2007-至今,《安全與環境》核心雜誌,通訊審稿人;
(8)2006-至今,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室內環境與健康分會,委員;
(9)第五屆“節能與居住建築環境”國際學術研討會(TheFifthInternationalWorkshoponEnergyandEnvironmentofResidentialBuildings),組委會秘書長;
(10)第三屆“建築環境與公共健康”國際學術會議(TheThi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BuiltEnvironmentandPublicHealth),組委會秘書長;
(11)2006-至今,湖南省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庫成員;
(12)2006-至今,教育部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庫成員;
(13)2007-至今,廣東省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庫成員;
(14)2002-至今,湖南省政府招投標專家庫成員。

主持縱向項目

(1)建築室內化學污染控制與改善關鍵技術研究,“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2006BAJ02A08,2006-2010,契約經費,69萬;(排名第一)
(2)居住區風環境與室內自然通風關鍵技術研究,“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2006BAJ02A06,2006-2010,契約經費,277.5萬;(第二負責)
(3)自然通風與室內化學污染物的傳播與控制,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教技司[2007]209號,2008-2010,契約經費,50萬;(排名第一)
(4)室內空氣污染的控制關鍵技術研究,國家人事部研究項目,2008-2009;(排名第一)
(5)基於居民行為特徵的室內空氣品質模擬及控制策略研究,國家留學回國人員基金,教外司留[2006]331,2006-2007,3萬;(排名第一)
(6)A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toCurriculumDevelopmentinSustainableBuiltEnvironment,歐盟國際合作項目,CN/Asia-Link/012(93-520),契約經費,460萬元,2005-2007;(專家組成員)
(7)建築室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模擬及控制策略研究,湖南省建設廳研究項目,湘建科[2006]23,契約經費,2萬,2006-2007;(排名第一)
(8)典型建築室內環境的模擬及評價系統研究與開發,湖南大學育英計畫,契約經費,15萬,2005-2007;(排名第一)
(9)湖南省民用建築室內環境的調查研究,契約經費,4萬元,湖南省建設廳研究項目,2002-2004;(第二負責)

論文發表

發表學術論文51餘篇,國外期刊、國內權威、核心刊物論文21篇;國際學術會議論文18篇;SCI:3篇,EI:12篇,ISTP:9篇,三大檢索總計:24篇次。
副主編《高層建築設備設計》專業書籍1本;參編專業書籍及教材3部,《中國暖通空調製冷資訊》、《高層建築設備施工》、《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英語》教材。
實用新型專利2項,ZL01249759.2、ZL01249760.6。
2002,01-2007,08年間發表的主要論文
1. QuanZhang,GuoqiangZhang,StudyonTVOCsconcentrationdistributionandevaluationofinhaledairqualityunderare-circulatedventilationsystem,BuildingandEnvironment2007,42(3),pp1110-1118(SCI/EI)
2. JieHan,GuoqiangZhang,QuanZhang,JinwenZhang,JianlongLiu,LiweiTian,CongZheng,JunhongHao,JianpingLin,YanhuiLiu,Demetrios.J.Moschandreas,Fieldstudyonoccupants’thermalcomfortandresidentialthermalenvironmentinahot-humidclimateofChina,BuildingandEnvironment,doi:10.1016/j.buildenv.2006.06.028,2007.(SCI/EI)
3. CongZENG,GuoqiangZHANG,WeiYANG,QuanZHANGetal.ThermalComfortInvestigationinClassroomsinsubtropics.IndoorandBuiltEnvironnment,2007,availableonline.(SCI/EI源刊)
4. KeWang,QuanZhang,GuoqiangZhang,YanliShi,TianfuDeng.Theresearchofairflowandindoorairqualityofaresidenceheatingbycharcoalbasininruralregion,J.Cent.SouthUniv.Technol.,DOI:10.1007/s11771−007−0087−z.(SCI)
5. TianfuDeng,QuanZhang,GuoqiangZhang,Thestudyandsimulationofvisualtechniqueoftheindoorairquality,BuildingSimulation2007,Beijing.
6. 張泉,袁昊,張國強,鄧天福,室內人體移動過程對熱舒適的影響研究,《湖南大學學報》,2007,34(8),1-5.(EI源刊)
7. YUANHao,ZHANGQuan,ZHANGGuoqiang.StudyoftheTVOCsinhalationdosesofthemovingandtheseatedpersonsindoors.Journalof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2007,NewSeries,204-206.(EI源刊)
8. YANGWei,ZHANGGuoqiang,ZHANGQuan.AstudyofindoorairqualityandthermalcomfortinofficesinHunan.Journalof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2007,NewSeries,201-203.(EI源刊)
9. CHENYouming,LIXiangqian,ZHANGQuanetal.Investigationoftheaccurancyofcalculationmethodsforconductiontransferfunctionsofbuildingconstruction.Journalof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2007,NewSeries,192-198.(EI源刊)
10. YuanHao,QuanZhangetal.Studyonevaluationofinhaledairqualityregardingthemovingbehaviorunderare-circulatedventilationsystem.ProceedingsoftheAandWMAIndoorEnvironmentalQuality:Problems,ResearchandSolutionsConference,2006,p316.(EI:071710563893)
11. TianfuDeng,QuanZhang,GuoqiangZhang,JianguoPeng,HaoYuan.Simulationofthethermalenvironmentandmoisturedistributioninalargespacebuildinginsummer.ProceedingsoftheAandWMAIndoorEnvironmentalQuality:Problems,ResearchandSolutionsConference,2006,p315.(EI:071710563892)
12. 袁昊,張泉等.室內環境中人體暴露的CFD模擬仿真.湖南大學學報(增刊),2006,33(3),p67-70.
13. DengTianfu,ZhangQuan,ZhangGuoqiang,YuanHao.CFDSimulationandMeasurementValidationofAirDistributionatHunanInternationalExhibitionCenter.MaximizingBuildingEnergyEfficiencyandComfort,2006.
14. 張泉,袁昊,張國強.人體移動對建材VOCs散發影響的研究.《建築熱能通風空調》,2006,25(5),p44-50.(核心)
15. QuanZhangandS.Katoetal(2005),InvestigationofIndoorTVOCConcentrationDistributionundertheTwoTypicalVentilationModes(PartII),AcceptedbyConferenceofIndoorair2005,Beijing.(ISTPBDJ55).
16. XYLiu,GQZHANG,ZMXIONG,QuanZHANG.Modelingthesizedistributionofindoorsuspendedparticulatematterwithoutdoorparticulatematterparameters.Proceedings:IndoorAir,2005,1786-1791.(ISTPBDJ55)
17. ZhangQuan,S.Katoetal(2005),PredictionofIndoorTVOCsConcentrationDistribution(partIII)WithDifferentRatiosofFreshAirandReturnair,ConferenceofArchitecture,Japan,2005.
18. ZHANGQuan,ZHANGGuoqiang,WANGYing,TANGGuoan.TheResearchofKeyApplicationofGroundWaterSourcePumpSysteminHotspringHotel.The4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HVAC,2003,583-587.(ISTPBY35C)
19. ZHANGQuan,ZHANGGuoqiang,CHENZaikang,WANGTaoji.AnExplorationoftheDevelopingHistoryandExistingProblemsofHVACCAD.Proceedingsofthe4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HVAC,2003,307-310.(ISTPBY35C)
20. ZhangQuanandS.Katoetal(2005),PredictionofIndoorTVOCsConcentrationDistributionwithaFluctuantTemperatureoftheOutWallunderaMixingVentilationSystem(PartIV),ConferenceofAirConditioning,Japan,2005.(InEnglish).
21. 張泉,張國強,陳在康.基於網際網路的暖通CAD資料庫的開發研究,《暖通空調》,2004,34(6),p103-106.
22. 張泉,張國強,陳在康.網際網路環境下的HVACCAD組件模組開發方法研究,《湖南大學學報》,2003,30(5),p583-587.
23. 林堯林,張國強,彭建國,張泉.基於網際網路和層次分析法的空調冷熱源系統決策系統,《暖通空調》,2002,32(5),93-95.(EI:02497258393)

主持的空調項目設計

1.中國書院博物館的恆溫恆濕的空調系統設計(嶽麓書院旁),5000m2;
2.石門人民醫院的空調系統的設計,20000m2;
3.湖大留學生公寓空調系統的方案設計,30000m2;
4.張家界市人民醫院的空調系統設計,10000m2;
5.平江縣人民醫院的空調系統設計,8000m2;
6.株洲智超超市的空調系統設計,20000m2;
7.國防陀螺生產基地的恆溫恆濕的空調系統設計,15000m2;
8.衡陽市電力局大樓的空調系統設計,9000m2;
9.科文大廈空調系統的改造設計,30000m2;
10.太空花園的空調系統設計,3000m2;
11.長邵培訓中心的空調系統設計,5000m2;
12.京電花園地下車庫的防火排煙,4000m2;

獲獎與獎勵

1.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教技司[2007]209號,國家教育部;
2.2007年,建築節能基礎理論與區域供冷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國家教育部,(排名第三);
3.2006年,南方地區建築節能與室內環境控制集成技術研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湖南省人民政府,(排名第三);
4.2007,人體移動對室內環境的影響研究,湖南大學,優秀碩士論文指導教師;
5.2004,湖南大學“育英”計畫入選人員,湖南大學;
6.2003,湖南省農業科學研究院建築項目設計,項目設計優秀獎三等獎,湖南省建設廳,空調設計負責人;
7.2001,基於網際網路的暖通空調CAD水系統的研究與開發,優秀論文二等獎,中國建築學會暖通空調專業委員會,(排名第一);
8.2001,學會活動積極分子,湖南省土建學會暖通空調學術委員會;
9.1998,面向對象技術在暖通CAD機房中的套用,優秀論文二等獎,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排名第一);
10.1998,湖南大學青年教師教案展,一等獎,湖南大學,(排名第一);

教學及其他

承擔了《空氣調節用製冷技術》、《工業通風》、《空調潔淨技術》等課程的本科生、教學、同時也承擔了本科生畢業設計、課程設計、以及生產實習等教學環節;同時,承擔了研究生的《空調潔淨技術》的研究生的教學任務。
2003-2006年,曾在日本東京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印度BharatiVidyapeeth大學學習、訪問和開展合作研究

湖南大學教授

湖南大學是歷史悠久、聲譽斐然的著名大學,現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鄭善賢
袁玉梅
周炎濤
王玲[湖南大學教授]
劉宏立
孫山河
唐昌輝
吳方伯
黃政宇
陳治安[湖南大學教授]
陳范才
華旭剛
羅滇生
張陽[湖南大學教授]
許曦
陳久強
王昌衡
塗文戈
汪渢[湖南大學教授]
熊暉
晏班夫
黎之奇
李壽英
曾令宏
姜早龍
黃靚
仇一顆
金曉勤
張國強[湖南大學教授]
程露敏
楊明輝
許仕榮
鄒新軍
劉齊建
尹華偉
李剛[湖南大學教授]
杜運興
周晉[湖南大學教授]
劉光棟
袁賢訊
楊志昂
彭勃[湖南大學教授]
童樺
劉一江
霍希琴
聶利華
金波[湖南大學教授]
張望喜
龔建清
張浩江
戴瑜興
周芬
肖岩
陳政清
曹一家
張志田
周軍莉
邵旭東
尹雙鳳
吳朝陽[湖南大學教授]
何彥
何德良
張曉兵[湖南大學教授]
周海暉
羊小海
許新華
林偉英
劉婭莉
王玉枝
汪秋安
晁自勝
蔣健暉
蔡青雲
周小平[湖南大學教授]
余剛[湖南大學教授]
陳金華[湖南大學教授]
向建南
何鳳姣
胡艾希
歐陽紅林
蔡炳新
徐偉箭
安德烈[湖南大學教授]
鄧劍如
吳海龍[湖南大學教授]
曠亞非
陳宗璋
沈國勵
郭燦城
袁渭康
蘇永華[湖南大學教授]
劉桂秋
胡家文
陳增萍
陽衛軍
梁志武
李樹濤
譚澤[湖南大學教授]
郭棟才[湖南大學教授]
羅勝聯
聶舟
童柏棟
李金恆[湖南大學教授]
孟志強
滕召勝
黎福海
劉覺民[湖南大學教授]
熊芝耀
鄧建國[湖南大學教授]
章兢
王耀南[湖南大學教授]
周臘吾
袁果
劉光曄
方厚輝
沈征
姚建剛
羅隆福
余健[湖南大學教授]
彭敏放
黃守道
單波
李欣然
吳政球
何放龍
劉小燕[湖南大學教授]
王輝[湖南大學教授]
彭楚武
譚建豪
塗春鳴
張小剛[湖南大學教授]
劉國才[湖南大學教授]
李國希
賀擁軍
王連華
趙敬哲
譚陽紅
黃純
張志文[湖南大學教授]
舒興平
羅安
何怡剛
孫煒
羅建輝
汪夢甫
劉曉明[湖南大學教授]
黃立葵
李嘉[湖南大學教授]
李碩[湖南大學教授]
曾夢瀾
郭玉榮
許斌[湖南大學教授]
李正農[湖南大學教授]
尚守平
蔣德松
陳大川[湖南大學教授]
卜良桃
鄧鐵軍
曹文貴
陳昌富
趙明華[湖南大學教授]
張泠
張泉[湖南大學教授]
易偉建
吳慧英
楊昌智
霍靜思
柯水洲
文學章
李立峰[湖南大學教授]
黃幼華
吳紅華
姚守拙
劉霞
朱英浩
劉國榮
吳建新
方萍
李秋勝
龔光彩
廖莎
李念平
施周
祝志文
趙躍宇
史才軍
何益斌
方誌[湖南大學教授]
顏可珍
黎莉
閔小瑩
張桂芳
劉志文
陳友明
周福霖
馬克儉
俞汝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