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莎

廖莎

廖莎,活躍在螢屏和舞台上的民歌演唱家。中國和諧文化產業集團主席、湖南省政協委員。1959年出生於湖南長沙市,自幼天資聰穎、喜愛音樂,少年時代就嶄露歌喉,成為長沙市紅領巾歌舞團獨唱小童星。 現任中華母親講堂執行主任,為電視連續劇《新西遊記》配唱了主題曲《波若波羅蜜多心經》。

基本信息

簡介

基本資料:

廖莎 廖莎

廖莎於1980年調湖南廣播藝術團任獨唱演員。1981年就讀於中國音樂學院,師從著名聲樂教授張牧、金鐵林、姜家祥。在首都舞台上脫穎而出,受到廣大民眾的喜愛和各方面的關注。

個人榮譽:

1986年調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政歌舞團,任男女聲對唱、重唱演員。以其甜美的歌聲、精湛的表演、濃郁的民族風格,贏得了無數觀眾。“中國的月亮”深情優美,被評為全國廣播金獎;“太陽紅最紅,毛主席最親”盪氣迴腸,曾感動憶萬人民的心弦。

廖莎曾推出二盤個人專輯;葉茅也曾為大型電視連續劇《紅樓夢》、 《西遊記》錄製了“紅豆曲”和“唐僧抒懷”,均行腔自如,韻味十足,受到各界好評。

家庭與事業

葉茅、廖莎,我國著名的男女聲二重唱表演藝術家,他們於1955年先後(相差81天)出天於湖南省長沙市。他們自幼天資聰穎、喜愛音樂,少年時代就一同嶄露歌喉,成為長沙市紅領巾歌舞團男女獨唱的小童星。

事業經歷:

廖莎 廖莎

1972年,葉茅考入湖南省京劇團,廖莎於1980年調湖南廣播藝術團任獨唱演員。做為青梅竹馬的他們,於1981年一同就讀於中國音樂學院,師從著名聲樂教授張牧、金鐵林、姜家祥。1983年,他們開始根據自己的特色探索男女聲對唱、重唱藝術,在首都舞台上脫穎而出,受到廣大民眾的喜愛和各方面的關注。1986年一同調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政歌舞團,任男女聲對唱、重唱演員。他們以其甜美的歌聲、精湛的表演、默契的配合、濃郁的民族風格,贏得了無數觀眾。他們首唱的《中國的月亮》深情優美,被評為全國廣播金獎;他們演唱的《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盪氣迴腸,曾感動憶萬人民的心弦。他們二人的獨唱也各具特色,廖莎曾推出兩盤個人專輯;葉茅也曾為大型電視連續劇《紅樓夢》、《西遊記》錄製了《紅豆曲》和《唐僧抒懷》,均行腔自如,韻味十足,受到各界好評。

國外榮譽:

他們一同出訪過美國、日本、泰國、斯里蘭卡等國家和港澳地區,並於1989年在朝鮮舉行的第十三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捧回了金獎,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幸福佳話:

同一個家庭,同一項專業、同一個節目、同一首歌,葉茅、廖莎的名字始終聯繫在一起。同心同德,共同追求,是葉茅、廖莎奮鬥的目標。他們被人們看作是和諧的象徵,傳為幸福的佳話。

代表作

《瀏陽河》《中國的月亮》《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劉海砍樵》 《恩愛夫妻》《風雨真情》等。

其與葉茅出版的《四十首民歌聯唱》2、3、4、5。把民歌現代演唱藝術帶入最高峰。

創辦實業

金莎苑湘粵食府

放棄舞台新創業:

1995年,廖莎、葉茅夫婦主動放棄了舞台上的榮譽和前程,毅然開始了充滿艱辛的第二次創業。他們註冊了自己的文化公司,取名“和諧”。他們的第一樁生意就是利用自己的優勢資源——成雙成對的夫妻藝術照片,印刷了一批掛曆。這套民族風味的夫妻幸福圖給他們帶來了生意場上的“第一桶金”。

久居繁華京城,廖莎非常懷念小時候外婆烹製的各種美味,可是京城總是吃不到正宗的家鄉風味。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租到了一處合適的房子,不如乾脆拼一次,於是,一個正宗湖南口味的“莎莎米粉屋”開業了。

創業經歷:

“莎莎米粉屋”做了兩年,拼掉了許多競爭對手。幾經擴大裝修,最終發展為更具規模的莎莎苑湘粵食府。這家酒樓無疑是被顧客認可的,所以,又有了2002年的大製作——投資1000萬元的金莎苑萬壽路店,依然是做湘粵菜,更增添了泰國菜。其實葉毛和廖莎並沒有離開藝術,他們是在用歌唱家的激情和靈感在創造另一種藝術。離開了唱歌的小舞台,酒店就是他們的大舞台。

在金莎苑萬壽路店的舞台上,葉毛和廖莎營造了一種和諧,充滿美感的餐飲環境,強調的是綠色、生態、空氣、陽光、溫度、濕度及氧流量。金莎苑更是一座空中花園,一座觀景樓閣,一座陽光生態的玻璃園林。從透明的落地窗望出去,霓虹閃爍的長安街景盡收眼底。室內的陳設別具匠心,都是按照中西合璧的要求去做的。方柱的上部,是古色古香的馬車圖案,下半部卻是不鏽鋼的裝飾台座。一排排圖案精美的華表,下面的圓柱竟是金屬質感的。很多地方都用了亦真亦幻的玻璃,甚至通往洗手間的牆壁也用青色的厚玻璃裝飾。桌椅中也有玻璃和鐵藝的,每一台餐桌上都擺放著一個玲瓏的、造型別致的玻璃魚缸,裡面一條碧草,兩尾紅魚……這環境如此和諧美妙,不等到點菜,已經秀色可餐了。

提倡新餐飲品味食文化葉毛和廖莎把餐飲中原本講究的“色、香、味”發展為“色、形、意”。從此,飲食也被他們賦予了美感和生命。

“色、形、意”是三字真經,每個字里別有奧妙:“色”包括一香,香指的是聞著香,看著香,吃在嘴裡更香,比如一道竹香桂魚,能把竹香味和魚香味相得益彰。二味,意思是食味佳,百味調和,不可勝極;物味,芝蘭之室,大雅之堂;還要吃出人情味,心心相印,四海一家。三養:養身、養心、養品性。

第二個字是“形”。形的第一重含義是器,包括食器,美食雕琢,美器玲瓏;物器,美食之器,置於妙處;電器,科技文明,人工開物。第二重意義指的是序,包括座序,禮儀之邦,次序分明;食序,前後有序,科學得體;秩序,服務井井有條,一絲不苟。第三重含義是聲:人聲、菜聲、境聲,講究音聲相和,動靜相宜,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最後一個字是“意”。“意”下面幾個要素更為重要,一是“境”,講究的是用餐的環境、心境、意境;二是“趣”:包括情趣、樂趣、興趣,觸景生情,興趣盎然,回味無窮。比如油炸臭豆腐以綠色竹排來盛,墨魚燉肉用青色小水桶來裝,別有意趣;還有一個就是“名”,中華傳統文化講的是名不正則言不順,餐飲場所要注意菜名,場所名稱和服務名氣,久而久之則深入人心。那碗“南嶽長生肉”就是取此道。

放下,就是快樂金莎苑的企業文化是葉毛和廖莎精心策劃的產物。作為金莎苑標誌的主體造型是篆書的“莎”字,由清朝著名書法家鄧石如的書法修正而成。從形狀上看,這個字就像是兩個翩翩起舞的人,象徵著葉毛和廖莎的藝術人生。而標誌的外型孕育著內圓外剛的內涵,這也是湖南人的性格寫照。

廖莎信佛,佛的教義神髓充實了廖莎的內心,構築了廖莎的精神支柱和藝術構架。佛講究一切隨緣,廖莎就很推崇這個“緣”字,夫妻子女自是有緣,企業和員工也有緣,飯店和主顧也有緣——是一個“緣”字把世間萬物聯繫在一起。“緣”成就因果,“因順”則“緣隨”,“緣隨”則果成,把握現在,把握因緣,自然會有好的結果。

廖莎說,“我開飯店不在於掙多少錢,而在於我做了些什麼事,為社會做了哪些事。名與利,適當的時候要放下,放下之後才會感到輕鬆、快樂。”“莎”的本意是一種草,生長在水邊,不畏環境艱苦,頑強地生長。廖莎之所以取這個字,是想用它來表達一種樂觀向上、生生不息的強大生命力,它既是廖莎和葉毛個人的,也是金莎苑企業的生命力。

廖莎在廳堂里忙碌,到其他的桌前坐坐,夾幾箸時鮮的菜餚嘗嘗。開飯店的人一般很少能有正常的一日三餐,常常是飯不應時,廖莎和葉毛也是這樣。廖莎說她吃飯一是為了陪朋友,二是為了挑毛病。身經百“嘗”,廖莎已成行家。

創業成功:

葉毛、廖莎一手創辦的“金莎苑餐飲管理公司”於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十八日成立,金莎苑羊坊路店為國家四星級酒樓,經營面積2000多平方米,內設豪華包房23間,經營精品湘菜與粵菜,它以優質的產品品牌和服務品牌贏得了知名度和美譽度。 金莎苑萬壽路店為國家級五星級酒樓,經營面積3000多平方米,豪華包房22間,經營高檔粵菜、泰國菜及精品湘菜,它以“玻璃園林、空中花園”為主題,將飲食文化與舞台藝術融合為一體,裝潢時尚、風格獨特,成為閃耀在西長安街山的一顆餐飲明珠。

湖南大學教授

湖南大學是歷史悠久、聲譽斐然的著名大學,現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鄭善賢
袁玉梅
周炎濤
王玲[湖南大學教授]
劉宏立
孫山河
唐昌輝
吳方伯
黃政宇
陳治安[湖南大學教授]
陳范才
華旭剛
羅滇生
張陽[湖南大學教授]
許曦
陳久強
王昌衡
塗文戈
汪渢[湖南大學教授]
熊暉
晏班夫
黎之奇
李壽英
曾令宏
姜早龍
黃靚
仇一顆
金曉勤
張國強[湖南大學教授]
程露敏
楊明輝
許仕榮
鄒新軍
劉齊建
尹華偉
李剛[湖南大學教授]
杜運興
周晉[湖南大學教授]
劉光棟
袁賢訊
楊志昂
彭勃[湖南大學教授]
童樺
劉一江
霍希琴
聶利華
金波[湖南大學教授]
張望喜
龔建清
張浩江
戴瑜興
周芬
肖岩
陳政清
曹一家
張志田
周軍莉
邵旭東
尹雙鳳
吳朝陽[湖南大學教授]
何彥
何德良
張曉兵[湖南大學教授]
周海暉
羊小海
許新華
林偉英
劉婭莉
王玉枝
汪秋安
晁自勝
蔣健暉
蔡青雲
周小平[湖南大學教授]
余剛[湖南大學教授]
陳金華[湖南大學教授]
向建南
何鳳姣
胡艾希
歐陽紅林
蔡炳新
徐偉箭
安德烈[湖南大學教授]
鄧劍如
吳海龍[湖南大學教授]
曠亞非
陳宗璋
沈國勵
郭燦城
袁渭康
蘇永華[湖南大學教授]
劉桂秋
胡家文
陳增萍
陽衛軍
梁志武
李樹濤
譚澤[湖南大學教授]
郭棟才[湖南大學教授]
羅勝聯
聶舟
童柏棟
李金恆[湖南大學教授]
孟志強
滕召勝
黎福海
劉覺民[湖南大學教授]
熊芝耀
鄧建國[湖南大學教授]
章兢
王耀南[湖南大學教授]
周臘吾
袁果
劉光曄
方厚輝
沈征
姚建剛
羅隆福
余健[湖南大學教授]
彭敏放
黃守道
單波
李欣然
吳政球
何放龍
劉小燕[湖南大學教授]
王輝[湖南大學教授]
彭楚武
譚建豪
塗春鳴
張小剛[湖南大學教授]
劉國才[湖南大學教授]
李國希
賀擁軍
王連華
趙敬哲
譚陽紅
黃純
張志文[湖南大學教授]
舒興平
羅安
何怡剛
孫煒
羅建輝
汪夢甫
劉曉明[湖南大學教授]
黃立葵
李嘉[湖南大學教授]
李碩[湖南大學教授]
曾夢瀾
郭玉榮
許斌[湖南大學教授]
李正農[湖南大學教授]
尚守平
蔣德松
陳大川[湖南大學教授]
卜良桃
鄧鐵軍
曹文貴
陳昌富
趙明華[湖南大學教授]
張泠
張泉[湖南大學教授]
易偉建
吳慧英
楊昌智
霍靜思
柯水洲
文學章
李立峰[湖南大學教授]
黃幼華
吳紅華
姚守拙
劉霞
朱英浩
劉國榮
吳建新
方萍
李秋勝
龔光彩
廖莎
李念平
施周
祝志文
趙躍宇
史才軍
何益斌
方誌[湖南大學教授]
顏可珍
黎莉
閔小瑩
張桂芳
劉志文
陳友明
周福霖
馬克儉
俞汝勤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