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秋

劉桂秋

劉桂秋,男,1959年出生, 畢業於江蘇師範學院,現為江南大學人文學院教師,副教授。主要承擔“中國古代文學”、“中國民俗學”、“民俗學與中國飲食文化”和“大學語文”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個人學科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同時兼及中國民俗學、吳文化研究及中國近、現代學術史的個案研究。

基本信息

江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曾兩度獲得“無錫市優秀青年教師”的稱號,1993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2000年獲無錫教育學院第二屆“桃李獎”,近年來曾獲江南大學“三育人先進個人”、“師德標兵”等稱號。出版著作有《漢詩選譯》、《陸游詩詞選譯》、《吳地節日風俗》、《無錫時期的錢基博與錢鍾書》、《無錫名人》、《無錫國專編年事輯》等六部。參編著作有《歷代愛國詩選》、《無錫詞典》、《歷代小品大觀》、《中國文學大辭典》、《徐霞客與山水文化》、《無錫文庫》等六部。在《文史知識》、《名作欣賞》、《東南文化》、《民俗研究》、《尋根》、《船山學報》、《江南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中國古代文學、中國民俗學和近現代學術史研究等方面的學術論文六十餘篇。

瀋陽師範大學教授

女,滿, 1970年10月出生,遼寧綏中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09年遼寧省第五批“百千萬人才”中的千人層次人才。中國比較教育學會理事。 1993年畢業於瀋陽師範學院外語系獲英語語言與文學學士學位,並留校在大學外語部任教。2001年獲遼寧大學英語語言與文學碩士學位。2006年5月獲美國濱州印第安納州大學(IUP)課程教學論博士學位,畢業後在教育科學學院任教。2009年9月被派往黎巴嫩任瀋陽師範大學與聖約瑟夫大學合辦的孔子學院中方院長一年。回國後於2010年11月開始在外國語學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論和文化語言學。

劉桂秋副教授長期以來從事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工作,先後為外語部、教育科學學院及外國語學院的學生開設各類本科和研究生的課程。如:大學英語、英語寫作、專業外語、教學論、教育哲學、教育評價學、比較教育學、英語課程設計與案例研究等。

劉桂秋副教授在科研方面已經發表論文10多篇,其中《英語兒童文學讀物與國小英語教學》、《有效教學概念新探——綜合有效教學觀下的有效教學》及《美國社會—情感教育及啟示》都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副主編:Strategy & Practice for CET Four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及《現代英語短文菁華》(初級讀本)。參編:《中國小教師教育科研導論》。主持或參與各級各類科研立項,其中作為參與人6項;作為主持人,校級教改立項《瀋陽師範大學師範類本科學生課堂學習狀態及其調整策略研究》已經結題。在研項目兩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大學英語檔案袋評價的實驗研究》及遼寧省創新團隊項目《在職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機制及其效果研究:中美比較的視角》。

革命英雄

劉桂秋(1925~1969)祖籍膠縣官莊村,幼時因家境貧困,隨父流浪到膠縣胡家村落戶。青少年時期在村里參加青年抗日先鋒隊,1947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參加了膠縣戰鬥、孟良崮戰役和濟南戰役。1948年在淮海戰役中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又參加渡江戰役、解放南京等戰役。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1954年回國後,調空軍開原機場做後勤工作。1957年轉業至牟平縣人委辦公室工作。1962年1月調乳山縣工作,時值乳山縣煤建經營處乳山口組因煤炭吞吐量大,工作條件差,缺少工作人員,他不計較個人名利地位,毅然來到乳山口煤建組擔任了煤炭保管員。到任當天,放下行李,就同煤建組其他人一起參加煤場勞動。後來他發現煤炭因受風雨侵襲大量流失,便帶領全體煤建組工作人員整修煤場、煤垛,將煤炭流失減少至最低限度。每次下雨時,都堅守在煤垛上,保護煤炭不讓雨水沖走。因過度操勞身體患了重病,仍帶病工作,兩腿支撐不住,就扶著牆堅持下去。1964年夏,領導從其家信中得知他家中的房子需要修理,便催他回家幫助料理,他放心不下工作,執意不肯。領導無奈親自為他買好車票,批假10天,逼其回家。回家當夜遇上大雨,他怕大雨沖走煤炭,第二天一早便冒雨趕回單位。桂秋覺得自己是國家幹部,就應該為民眾服好務。旗桿石村殘廢軍人王祥義行動不便,他堅持常年按時為其送煤。為回響上級節約用煤號召。他一面組織人到集市盤節煤灶樣子,向民眾宣傳節約用煤,一面利用業餘時間到附近村莊幫助民眾改造爐灶,常工作至深夜,先後為附近民眾改好150多個爐灶。他個人生活非常儉樸,衣服總是補了再補,每次回家為了節省路費,從膠縣車站下車步行80餘里回家。但每遇上民眾有困難卻慷慨解囊相助。凡遇上遠路來乳山口買煤的民眾錢不夠,他立刻給墊上,有時遇上買煤的人多,有的民眾等久了沒飯吃,就自己掏錢買上熱飯送去。1968年冬,桂秋經檢查患了賁門癌,體重由70公斤下降至40公斤,他憑著頑強的毅力同疾病作鬥爭。單位同事和附近來醫院看望他的民眾,見他被病魔折磨的樣子都流下了眼淚,他卻振作精神對他們說:“人固有一死,不要為我難過,你們都很忙,不要再來看我了。”縣革委會決定要醫院不惜代價挽救他,桂秋得知後,拒絕醫生給他開貴重藥品。1969年2月24日,桂秋病逝。縣革命委員會作出向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好黨員劉桂秋學習的決定。

湖南大學教授

湖南大學是歷史悠久、聲譽斐然的著名大學,現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鄭善賢
袁玉梅
周炎濤
王玲[湖南大學教授]
劉宏立
孫山河
唐昌輝
吳方伯
黃政宇
陳治安[湖南大學教授]
陳范才
華旭剛
羅滇生
張陽[湖南大學教授]
許曦
陳久強
王昌衡
塗文戈
汪渢[湖南大學教授]
熊暉
晏班夫
黎之奇
李壽英
曾令宏
姜早龍
黃靚
仇一顆
金曉勤
張國強[湖南大學教授]
程露敏
楊明輝
許仕榮
鄒新軍
劉齊建
尹華偉
李剛[湖南大學教授]
杜運興
周晉[湖南大學教授]
劉光棟
袁賢訊
楊志昂
彭勃[湖南大學教授]
童樺
劉一江
霍希琴
聶利華
金波[湖南大學教授]
張望喜
龔建清
張浩江
戴瑜興
周芬
肖岩
陳政清
曹一家
張志田
周軍莉
邵旭東
尹雙鳳
吳朝陽[湖南大學教授]
何彥
何德良
張曉兵[湖南大學教授]
周海暉
羊小海
許新華
林偉英
劉婭莉
王玉枝
汪秋安
晁自勝
蔣健暉
蔡青雲
周小平[湖南大學教授]
余剛[湖南大學教授]
陳金華[湖南大學教授]
向建南
何鳳姣
胡艾希
歐陽紅林
蔡炳新
徐偉箭
安德烈[湖南大學教授]
鄧劍如
吳海龍[湖南大學教授]
曠亞非
陳宗璋
沈國勵
郭燦城
袁渭康
蘇永華[湖南大學教授]
劉桂秋
胡家文
陳增萍
陽衛軍
梁志武
李樹濤
譚澤[湖南大學教授]
郭棟才[湖南大學教授]
羅勝聯
聶舟
童柏棟
李金恆[湖南大學教授]
孟志強
滕召勝
黎福海
劉覺民[湖南大學教授]
熊芝耀
鄧建國[湖南大學教授]
章兢
王耀南[湖南大學教授]
周臘吾
袁果
劉光曄
方厚輝
沈征
姚建剛
羅隆福
余健[湖南大學教授]
彭敏放
黃守道
單波
李欣然
吳政球
何放龍
劉小燕[湖南大學教授]
王輝[湖南大學教授]
彭楚武
譚建豪
塗春鳴
張小剛[湖南大學教授]
劉國才[湖南大學教授]
李國希
賀擁軍
王連華
趙敬哲
譚陽紅
黃純
張志文[湖南大學教授]
舒興平
羅安
何怡剛
孫煒
羅建輝
汪夢甫
劉曉明[湖南大學教授]
黃立葵
李嘉[湖南大學教授]
李碩[湖南大學教授]
曾夢瀾
郭玉榮
許斌[湖南大學教授]
李正農[湖南大學教授]
尚守平
蔣德松
陳大川[湖南大學教授]
卜良桃
鄧鐵軍
曹文貴
陳昌富
趙明華[湖南大學教授]
張泠
張泉[湖南大學教授]
易偉建
吳慧英
楊昌智
霍靜思
柯水洲
文學章
李立峰[湖南大學教授]
黃幼華
吳紅華
姚守拙
劉霞
朱英浩
劉國榮
吳建新
方萍
李秋勝
龔光彩
廖莎
李念平
施周
祝志文
趙躍宇
史才軍
何益斌
方誌[湖南大學教授]
顏可珍
黎莉
閔小瑩
張桂芳
劉志文
陳友明
周福霖
馬克儉
俞汝勤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