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壽英

李壽英,男,1977年5月出生,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風工程與橋樑工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空氣動力學會風工程和工業空氣動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2005年8月畢業於同濟大學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博士學位;2002年3月畢業於石家莊鐵道學院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1998年畢業於石家莊鐵道學院交通土建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2005年5月進入湖南大學工作。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赴美國University of Notre Dame進行為期一年的學術交流,合作導師為A. Kareem。參與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1項、東南大學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1項、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平台基金項目1項。主持完成國內100多項大型工程結構的抗風研究和諮詢工作,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SCI收錄8篇,EI收錄40多篇。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性別: 男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民族: 漢

籍貫:江西萍鄉

職稱:教授

出生年月:1977.5

工作單位: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聯繫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山,

410082科研方向

1、斜拉橋拉索風雨激振機理及控制措施研究;

2、高層建築結構風荷載研究;

3、大跨空間結構風荷載及等效靜力風荷載研究;

4、CFD技術在結構風工程中的套用研究。

教育工作經歷

2016年12月晉升教授。

2014年12月被聘為博士生導師;

2010年10月~2011年9月赴美國University of Notre Dame進行為期一年的訪學;

2007年7月晉升副教授;

2005年5月進入湖南大學工作;

2005年8月畢業於同濟大學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博士學位;

2002年3月畢業於石家莊鐵道學院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

1998年畢業於石家莊鐵道學院交通土建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

學術科研領域

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1項;東南大學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1項;主持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平台基金項目1項。主持完成國內100多項大型工程結構的抗風研究和諮詢工作,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SCI收錄8篇,EI收錄40多篇。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1578234):懸索橋吊索多索股氣動干擾機理及其參數最佳化研究,項目負責人,2016-2019;

2.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 計畫:2015CB057700):“特大跨橋樑安全性設計與評定的基礎理論研究”,參與第2子課題工作,2015-2019;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0708035):斜拉橋拉索風雨激振機理的精細化研究,項目負責人;

4.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斜拉橋拉索風雨激振的機理研究,項目負責人;

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自然科學類的基礎研究與交叉學科發展基金:強風和強雨共同作用下超高層建築的氣動穩定性及其對策研究,項目負責人;

6. 東南大學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裹冰斜拉索的馳振穩定性研究,項目負責人;

7. 湖南省高校創新平台開放基金項目:強風和強雨共同作用下超高層建築的氣動穩定性及其對策研究,項目負責人。

文章發表

(1) S. Y. Li, T. Wu, S. K. Li, and M. Gu, “Numerical Study on the Mitigation of Rain-wind Induced Vibrations of Stay Cables with Dampers”, Wind and Structures, 2016, 23(6): 615-639.

(2) S. Y. Li, T. Wu, T. Huang, Z. Q. Chen, “Aerodynamic stability of iced stay cables on cable-stayed bridge”, Wind and Structures, 2016, 23(3): 253-273.

(3) S. Y. Li, Z. Q. Chen, W. F. Sun, and S. K. Li,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Quasi-steady and Unsteady Self-excited Aerodynamic Forces on Cable and Rivulet”,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ASCE, 2016, 142(1).

(4) S. Y. Li, Z. Q. Chen, T. Wu, and A. Kareem, “Rain-Wind Induced In-Plane and Out-of-Plane Vibrations of Stay Cables”,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ASCE, 2013, 139(12): 1688-1698.

(5) S. Y. Li, Z. Q. Chen, G. C. Dong, and J. H. Luo, “Aerodynamic stability of stay cables incorporated with lamps: a case study”, Wind and Structures, 2014, 18(1): 83-101.

(6) S. Y. Li, Z. Q. Chen, S. K. Li,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n rain-wind induced vibration of a continuous stay cable with given rivulet motion”, Wind and Structures, 2014, 19(5): 481-503.

(7) M. Gu, X. Q. Du, S. Y. Li,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imulations on wind–rain-induced vibration of 3-D rigid stay cables,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009, 320, 184-200.

(8) Wu, T., Kareem, A., and Li, S. Y., “On the excitation mechanisms of rain–wind induced vibration of cables: Unsteady and hysteretic nonlinear features.”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013, 122, 83-95.

(9) S. Y. Li, M. Gu,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Flow around Stay Cables with and without Fixed Artificial Rivulets,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2006, 31(3), 307-310.

(10) Li Shouying, Chen Zhengqing, Liu Guangdong, Experimental Study of Wind Loading on a Concave Roof,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6: 2102-2106.

(11) LI Shou-ying, GU Ming. A theoretical model of rain-wind induced vibr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continuous stay cable with quasi-moving rivulet. ICWE12, Cairns, Australia, 2007, pp.887-894.

(12) LI Shouying, CHEN Zhengqing, GU Ming, Liu Guangdong. Theoretic Analysis of Rain-wind Induced Vibration of Stay Cable: A Coupled Two-mass Oscillator with Three Degrees-of-Freedoms. ICWE12, Cairns, Australia, 2007, pp.2543-2550.

(13) Li Shouying, Duan Shujin, Li Yunfeng, Bearing Capacity of Pin-connected Steel Structure, Proceeding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nhancement and Promotion of Computing Methods fo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2001.

(14) Duan S.J., Li S.Y., Jia H.M. and Liang Z.Y. 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 of pin-connected steel structures, ISEC-02, Steel Structures Session No.064, Rome, Italia, Sep., 2003.

(15) 肖春雲,李壽英,陳政清.懸索橋雙吊索尾流馳振的失穩區間研究.中國公路學報,2016, 29(9): 53-58.

(16) 李壽英,王世峰,陳政清,阻尼器對懸索橋吊索扭轉振動控制效果的數值研究,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 43(11):7-12.

(17) 李壽英,肖春雲,范永鋼,陳政清,方形截面超高層建築全風向氣動阻尼的試驗研究,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 42(7): 9-15.

(18) 李壽英,鍾衛,纏繞螺旋線斜拉索氣動性能的數值模擬,振動工程學報,2014, 27(4): 488-496.

(19) 李壽英,孫文峰,陳政清,拉索和水線非定常氣動自激力的試驗研究,土木工程學報,2014, 47(4): ;84-91.

(20) 李壽英,鍾衛,陳政清. 纏繞螺旋線斜拉索氣動性能的試驗研究,土木工程學報,2013, 46(7): 108-115.

(21) 李壽英,孫文峰,陳政清. 基於強迫振動裝置的拉索和水線氣動力的試驗研究,中國公路學報,2013, 26(2): 85-93.

(22) 鄒雲峰,李壽英,牛華偉,陳政清,雙曲冷卻塔等效靜力風荷載規範適應性研究,振動與衝擊,2013, 32(11): 100-105.

(23) 李壽英,黃韜,葉繼紅,覆冰斜拉索馳振穩定性的理論研究,振動與衝擊,2013, 32(1): 122-127.

(24) 李壽英,陳政清. 來流紊流度對斜拉索風雨激振影響的理論研究,土木工程學報,2012, 45(6): 132-138.

(25) 李壽英,黃韜,葉繼紅,覆冰斜拉索氣動力的試驗與數值研究,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 39(8): 1-6.

(26) 李壽科,李壽英,陳政清,大跨屋蓋風壓場的本徵正交分解與重構適應性研究, 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 38(6): 20-26

(27) 李壽英,陳政清. 超高層建築風致回響及等效靜力風荷載的試驗與理論研究. 建築結構學報, 2010, 31(2): 32-37.

(28) 李壽科,李壽英,陳政清,開合屋蓋體育場風荷載特性試驗研究,建築結構學報,2010, 31(10): 17-23.

(29) 李壽科,李壽英,陳政清,黃韜,大跨開合式屋蓋峰值風壓的試驗研究,振動與衝擊,2010, 29(11): 66-72.

(30) 李壽英,顧明,陳政清. 運動水線三維連續彈性拉索風雨激振理論模型. 湖南大學學報, 2009, 36(2): 1-7.

(31) 田永勝, 李壽英, 陳政清. 體育場雙挑篷風荷載干擾效應的試驗研究. 振動與衝擊, 2009, 28(3): 136-143.

(32) 李暾, 陳政清, 李壽英. 拉索表面材料對風雨激振的影響研究, 工程力學, 2009, 26(7): 47 - 53.

(33) 李壽英, 陳政清. 泉州中芸洲海景花園建築群體的干擾效應研究. 建築結構學報, 2008, 29(2): 19-24.

(34) 李壽英, 陳政清, 顧明. 斜拉橋拉索風雨激振的兩質量三自由度理論模型. 土木工程學報, 2007, 40(10): 60-66.

(35) 李壽英,顧明,陳政清. 阻尼器對拉索風雨激振的控制效果研究,工程力學,2007, 24(8): 1-8.

(36) 李壽英,顧明,陳政清. 準運動水線三維連續彈性拉索風雨激振理論模型,工程力學,2007, 24(6): 7-12.

(37) 李壽英, 陳政清. 斜拉橋拉索安裝亮化燈具的風致穩定性研究. 工程力學, 2008, 25(Sup. I): 94-98.

(38) 李壽英,陳政清,顧明. 斜拉索風雨激振中拉索和水線之間的耦合運動. 振動與衝擊, 2008, 27(10): 1-5.

(39) 李壽英, 王曉, 陳政清, 劉光棟. 某骨架支承式膜結構屋蓋的等效靜力風荷載研究, 建築結構, 2008, 38(5): 113-125.

(40) 顧明,李壽英,杜曉慶,斜拉橋拉索風雨激振機理的研究,空氣動力學學報,2007, 25(2): 169-174.

(41) 顧明, 杜曉慶, 李壽英. 斜拉橋三維連續拉索風雨激振理論模型和回響研究,振動工程學報,2007, 20(5): 473-479.

(42) 呂振利,李壽英,陳政清. 泉州中芸洲海景國際花園風荷載試驗研究,建築科學,2007, 23(7):68-71.

(43) 陳政清, 楊群, 李壽英, 李瑜. 鋼管混凝土拱橋管節點有限元分析. 鋼結構. 2007, 22(10): 38-41.

(44) 李壽英,顧明.斜、直圓柱繞流的CFD模擬,空氣動力學學報,2005,23(2): 222-227.

(45) 李壽英,顧明. 帶固定人工水線三維斜拉索繞流的CFD模擬,同濟大學學報,2005,33(5): 590-594.

(46) 李壽英,顧明. 帶固定人工水線拉索繞流的CFD模擬,同濟大學學報,2004,32(10): 1334- 1338.

(47) 李壽英,陳政清,黃磊,祝志文,義烏游泳館屋蓋風荷載的試驗研究,湖南大學學報,2007, 34(5): 10-14.

(48) 文峰,李壽英,劉慕廣,段樹金. 橫撐布置方式對鋼管混凝土拱橋動力特性的影響,國防交通工程與技術,2007, 5(2): 43-45.

(49) 李壽英, 陳政清, 段樹金. 城市中心開敞式膜結構屋蓋的風荷載試驗研究. 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2006, 19(4): 6-11.

(50) 李壽英,段樹金,趙新安.銷接鋼結構的承載力,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2001,14(1): 41-44.

(51) 段樹金,李壽英,劉嘉武. 六四梁單元分析及對六四梁拼組結構強度設計的討論.鐵道工程學報,2002,(2): 34-37.

(52) 段樹金,李壽英,賈紅梅.銷接鋼結構的壓曲穩定分析.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 2002, 15(4): 19-22.

湖南大學教授

湖南大學是歷史悠久、聲譽斐然的著名大學,現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鄭善賢
袁玉梅
周炎濤
王玲[湖南大學教授]
劉宏立
孫山河
唐昌輝
吳方伯
黃政宇
陳治安[湖南大學教授]
陳范才
華旭剛
羅滇生
張陽[湖南大學教授]
許曦
陳久強
王昌衡
塗文戈
汪渢[湖南大學教授]
熊暉
晏班夫
黎之奇
李壽英
曾令宏
姜早龍
黃靚
仇一顆
金曉勤
張國強[湖南大學教授]
程露敏
楊明輝
許仕榮
鄒新軍
劉齊建
尹華偉
李剛[湖南大學教授]
杜運興
周晉[湖南大學教授]
劉光棟
袁賢訊
楊志昂
彭勃[湖南大學教授]
童樺
劉一江
霍希琴
聶利華
金波[湖南大學教授]
張望喜
龔建清
張浩江
戴瑜興
周芬
肖岩
陳政清
曹一家
張志田
周軍莉
邵旭東
尹雙鳳
吳朝陽[湖南大學教授]
何彥
何德良
張曉兵[湖南大學教授]
周海暉
羊小海
許新華
林偉英
劉婭莉
王玉枝
汪秋安
晁自勝
蔣健暉
蔡青雲
周小平[湖南大學教授]
余剛[湖南大學教授]
陳金華[湖南大學教授]
向建南
何鳳姣
胡艾希
歐陽紅林
蔡炳新
徐偉箭
安德烈[湖南大學教授]
鄧劍如
吳海龍[湖南大學教授]
曠亞非
陳宗璋
沈國勵
郭燦城
袁渭康
蘇永華[湖南大學教授]
劉桂秋
胡家文
陳增萍
陽衛軍
梁志武
李樹濤
譚澤[湖南大學教授]
郭棟才[湖南大學教授]
羅勝聯
聶舟
童柏棟
李金恆[湖南大學教授]
孟志強
滕召勝
黎福海
劉覺民[湖南大學教授]
熊芝耀
鄧建國[湖南大學教授]
章兢
王耀南[湖南大學教授]
周臘吾
袁果
劉光曄
方厚輝
沈征
姚建剛
羅隆福
余健[湖南大學教授]
彭敏放
黃守道
單波
李欣然
吳政球
何放龍
劉小燕[湖南大學教授]
王輝[湖南大學教授]
彭楚武
譚建豪
塗春鳴
張小剛[湖南大學教授]
劉國才[湖南大學教授]
李國希
賀擁軍
王連華
趙敬哲
譚陽紅
黃純
張志文[湖南大學教授]
舒興平
羅安
何怡剛
孫煒
羅建輝
汪夢甫
劉曉明[湖南大學教授]
黃立葵
李嘉[湖南大學教授]
李碩[湖南大學教授]
曾夢瀾
郭玉榮
許斌[湖南大學教授]
李正農[湖南大學教授]
尚守平
蔣德松
陳大川[湖南大學教授]
卜良桃
鄧鐵軍
曹文貴
陳昌富
趙明華[湖南大學教授]
張泠
張泉[湖南大學教授]
易偉建
吳慧英
楊昌智
霍靜思
柯水洲
文學章
李立峰[湖南大學教授]
黃幼華
吳紅華
姚守拙
劉霞
朱英浩
劉國榮
吳建新
方萍
李秋勝
龔光彩
廖莎
李念平
施周
祝志文
趙躍宇
史才軍
何益斌
方誌[湖南大學教授]
顏可珍
黎莉
閔小瑩
張桂芳
劉志文
陳友明
周福霖
馬克儉
俞汝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