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

陶文

古人在陶器上刻畫的文字元號,較有名的如半坡陶符、丁公陶文、高郵陶文等,另有學者指出陶文可能比甲骨文更早而成為中國最早的文字。有關高郵陶文的論文專著有:《談高郵龍虬莊陶片的刻劃陶文》(饒宗頤《江漢考古》1996年4期,又載《東南文化》1996年第4期)、《龍虬莊陶文的發現與殷商甲骨文之源》(張敏發表於台北《故宮文物月刊》第15卷第5期1997年8月)、《生命的頌歌———關於釋讀龍虬莊陶文的一封信》(周曉陸《東南文化》1998年第1期)、《龍虬莊陶文破譯》(劉志一《東南文化》1998年第1期)。

半坡陶符

於半坡遺址中出土的陶器和陶片上刻畫的符號,共27種。

半坡陶符半坡陶符

破解“半坡文字元號” ——不僅是確切的數字,而且可作為表達其它確切含義的數碼

1952年,在陝西西安的半坡村發現了距今6000年的30個文字元號,由於這些文字元號刻劃在陶缽口沿上,多年來一直沒有人能辨識出來,有的學者認為是漢字的起源,還有的學者認為不是漢字。

丁公陶文

丁公陶文丁公陶文

所謂“丁公陶文”指的是疑為山東龍山文化時期使用的文字,這種文字這是山東大學考古實習隊在鄒平縣丁公龍山文化遺址中發現的,文字整齊地刻在一件泥質磨光灰陶大平底盆底部殘片的器內面,計有5行11個字。這塊陶片長4.6-7.7、寬約3.2、厚0.35厘米。右起一行為3個字,其餘4行每行均為2個字。這些刻文筆畫流暢,獨立成字,刻寫有一定章法,排列也很規則,已經脫離了符號和圖畫的階段。全文很可能是一個短句或辭章。文字中

除一部分為象形字外,有的可能是會意字,表現了一定的進步性。

高郵陶文

江蘇考古新發現:高郵陶文早過甲骨文1000年

1993年挖掘的高郵龍虬莊遺址,曾經為199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1年6月,龍虬莊遺址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的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中央電視台網站刊載了題為《江蘇考古新發現:高郵陶文早過甲骨文1000年》的文章,接著,《北京日報》文藝周刊、網易、中國網、長江網、國際線上、考古成果、水信息網、非常東方、中國廣播網等網站也轉載了該報導。該報導全文如下:

人們普遍認為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字,然而,南京博物院館藏的國寶龍虬莊遺址陶文卻讓人產生暇想。南京博物院副所長莊天明表示,目前南京博物院珍藏的這一塊從江蘇省高郵龍虬莊遺址出土的陶文比甲骨文年代久遠上千年,該陶文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

據江蘇台報導,考古專家介紹,陶片圖文並茂,左邊的豎下來的4個字,看起來不成熟。甲骨文是已經成熟的文字,它可以組成辭彙表達完整的意思,該陶片上的文字卻不是很成熟,應該比甲骨文還要早很多年。另外甲骨文和該陶文均以直線條為主,所以,該陶文極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

自該陶文被發現以來,國內外很多古文字專家都對該陶文進行了研究,但至今為止還沒有能夠完整釋讀出來。據了解,目前我國甲骨文被辨認出來的文字只占三分之一,甲骨文之前的文字就更加難以辨認了。

這片從高郵龍虬莊遺址發掘出來的磨光泥質黑陶盆口沿殘片,只有4平方厘米大。殘片上刻有八個類似文字的刻畫符號,拓片如圖。左行四字,以直線為主,橫平豎直,結構有序,近似甲骨文;右行四字,類似動物側視圖形,第一個似獸,第二個像魚或鱉,第三個如蛇,第四個若鳥。如此圖文並茂的刻文陶片,在中國還是首次發現,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兩行刻於內壁的文字元號,筆畫纖細,技法嫻熟。考古學家從形體上推定高郵龍虬莊陶文為早於甲骨文的一個文字型系;從其文字組合來看,比較成熟,似成詞語,並已脫離了早期發現的如仰韻、良渚等遺存的單個位元組,更接近成熟的甲骨文,因而這些文字元號被有關古文字專家稱為"對探究中國文字的起源十分重要"。

據悉,高郵陶文拓片已收入《中國上古書法史》。有關高郵陶文的論文專著有:《談高郵龍虬莊陶片的刻劃陶文》(饒宗頤《江漢考古》1996年4期,又載《東南文化》1996年第4期)、《龍虬莊陶文的發現與殷商甲骨文之源》(張敏發表於台北《故宮文物月刊》第15卷第5期1997年8月)、《生命的頌歌———關於釋讀龍虬莊陶文的一封信》(周曉陸《東南文化》1998年第1期)、《龍虬莊陶文破譯》(劉志一《東南文化》1998年第1期)。現將高郵陶文的拓片及臨摹圖載於 此,供研究欣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