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溪鎮

岳溪鎮

岳溪鎮位於重慶市開州區西南部,因四周山嶽環境,溪溝縱橫而得名。岳溪場始建於清代,民國20年間建鎮,在2005年鄉鎮區劃調整中,由原跳蹬鄉、龍安鄉、岳溪鎮三個鄉鎮合併而成。 該鎮距開州區城區65公里,萬州機場60公里,梁平火車站62公里,與本區的南門鎮、鐵橋鎮、巫山鎮及萬州區的彈子鎮、後山鎮、橋亭鄉接壤。政府駐岳溪鎮郵政街。 全鎮幅員面積186平方公里,轄23個村、1個居委會,230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76919人,常住人口47802人(2010年)。轄區內最高海拔1340米,最低海拔190米。

基本信息

城鎮簡介

岳溪鎮衛星圖 岳溪鎮衛星圖

岳溪鎮位於重慶市開州區西南部,距開州城區65千米。四周與萬州區彈子鎮、後山鎮、橋亭鄉、及本區的南門鎮、鐵橋鎮、巫山鎮接壤。面積186平方千米,人口7.17萬人。

轄岳溪場社區,岳溪、九亭、石坪、張家、沈家、插臘、胡家、子弟、龍安、三合、大屋、南家、龍王、桂坪、鳳凰山、先英、人和、沙河、培家、竹元、柏竹、雷坪、三元23個行政村,230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地岳溪鎮岳南大道。
最高海拔1340米,最低海拔190米。省道開(州)梁(平)公路過境。有巴渝三大古都之稱的“白御都”、善子竹海、龍安水庫、水磨灘、鯉魚城寨、頂子山、茨竹溝、雙堰塘森林渡假村等自然景觀和名勝。
[代碼]500234134:~001岳溪場社區 ~200岳溪村 ~201九亭村 ~202石坪村 ~203張家村 ~204沈家村 ~205插臘村 ~206胡家村 ~207子弟村 ~208龍安村 ~209三合村 ~210大屋村 ~211南家村 ~212龍王村 ~213桂坪村 ~214鳳凰山村 ~215先英村 ~216人和村 ~217沙河村 ~218培家村 ~219竹元村 ~220柏竹村 ~221雷坪村 ~222三元村

沿革

清末民國初屬浦里岳溪場甲,1930年置岳溪場鄉,1940年更名岳溪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85年建鎮。1997年,面積72平方千米,人口3.3萬,轄當壩、玉橋、雲頭、草嶺、九亭、月素、竹家、石坪、崔家、張家、長林、洪家、沈家、常樂、花園、子弟、安坪、安溝、葛藤、野池、雙鳳、插臘、王嶺、蒲柳24個行政村和岳溪場1個居委會。2004年,行政村調整為岳溪、九亭、石坪、張家、沈家、插臘、胡家、子弟8個行政村。
2005年8月區劃調整後的岳溪鎮:管轄原岳溪鎮、龍安鄉、跳蹬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86平方千米,人口71736人,鎮政府駐岳溪場。
附:龍安鄉位於開縣南部,距縣城94千米。公路與南(門)五(通)路連線。 [沿革]明代屬新浦上里,1930年置龍安場鄉,1940年更名龍安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7年,面積56平方千米,人口1.8萬,轄龍安、三寨、南家、雙寨、鐵林、巨家、石佛、白埝、大屋、柏林、鳳山、團結、番樹、小英、九龍、戰勝、桂坪、雙橋19個行政村。2004年,行政村調整為龍安、三合、大屋、南家、龍王橋、桂坪、鳳凰山7個行政村。2005年撤鄉併入岳溪鎮。
附:跳蹬鄉位於開縣西南部,距縣城72千米。縣道岳(溪)五(通)公路過境。 [沿革]1930年置跳蹬場鄉,1940年更名跳蹬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7年,面積58平方千米,人口1.7萬,轄先英、清星、聯合、黃岩、柿坪、黃壩、沙河、德安、竹園、五房、雷坪、雙碾、洞口、龍洞、柏竹、中寨、寨子、前進、大龍、法勝、培家21個行政村。2004年,行政村調整為先英、人和、沙河、培家、竹元、柏竹、雷坪、三元8個行政村。2005年撤鄉併入岳溪鎮。

鄉鎮簡介

2010年岳溪鎮被開縣確定為四個小城市之一,建設岳溪返鄉創業分園,並將岳溪鎮建成生態休閒邊貿小城市,構建以區域邊貿為重點,以電子電器照明及工業配套產品為基礎的產業體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四個現代化小城市,每個小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10平方公里左右,城區人口10萬人以上,城鎮化率65%,城區綠化率35%。打通快速聯結通道,將長沙、岳溪、臨江等小城市建設納入“萬開雲半小時城鎮群”整體打造。

岳溪鎮位於開縣西南部,浦里河上游,因四周山嶽環境,溪溝縱橫而得名,東與花林鄉、南門鎮接界,南鄰天城區、跳蹬鄉,北與花林鄉接壤。岳溪場始建於清代民國20年間建鎮。距開縣城65公里,重慶市區320公里,萬州50公里,地處低山丘陵帶,谷地寬敞,沿河多衝積壩,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素有開縣“糧倉”之美譽。全鎮幅員面積18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289畝(田13714畝,土14575畝),常年產糧14422噸,林地27189畝,轄24個村,1個居委會,358個社,總人口76919餘人,城鎮規劃區面積3.5平方公里,城鎮居民12000餘人。建設城區面積1.6平方公里,13條街道全部硬化,公路,廣電,影視,電話村村通,城鎮基礎設施功能配套完善,水電氣齊全。鎮黨委,政府非常重視小城鎮的發展工作。書記,鎮長親自主持制定城鎮發展戰略規則,徵用工業用地900畝,開辦工農業科技園區5個,吸引外資12000萬元,舉辦工商業16個,每年創經營收入9500萬元,實現稅收1200萬元。財政收入467萬元,人均純收入1050元,人均稅利負擔52元。文教衛生足以滿足全鎮人入學就醫的需求。

特別是在2007年來,領導治鎮有方,幹部齊心協力,促使各行各業繁榮興旺,迅猛發展。農民收入明顯增加,乾群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鎮村面貌日新月異。2001年,全鎮儲蓄餘額達1.56億元,是開縣蠶桑基地鎮和果品生產十強鎮。

岳溪鎮黨政一班人,結合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江總書記“七一”講話,提高了思想認識,狠抓了幹部作風的轉變,增強了幹群關係的融合。實行首問責任制,一站式辦公,簡化了辦事程式。全鎮乾群齊努力,投勞投資500多萬元,打通硬化出境幹道的交通瓶頸,連通了四方客商,同時出動人力和450萬元的資金,新修村級公路58公里,60米人行大橋4座,累計通車路程79公里,形成鎮、村、社三級公路網路,加強通訊事業的建設,開通程控電話,發展“江山電腦”為民提供農產品電子郵件信息傳送服務,致使岳溪鎮網際網路用戶已達20餘戶。岳溪鎮小城鎮建設基本完成一心三線(場鎮為中心,岳開,岳龍,岳善路),五個居民新村為輻射線的格局,已建成九橫三縱幾條主要街道,近來各方投資1325萬元,新建24米寬的糧園街250米,新增鈉光路燈106盞,新村國標二類公廁2座,場鎮道路硬化,綠化率達100%,集鎮交易額超過億元,已樹立起開縣西南物資集散地的形象。

岳溪鎮規劃

1.投資2500萬元,實施張家、英武、九亭的通達工程35公里;全面完成雷坪—柏竹—鐵橋公路硬化,配合完成岳溪—胡家公路硬化(Y015岳高路(岳溪至胡家)改建工程已開始招標代理抽取公示)、南門--岳溪公路油化(約2800萬元開始大修南門至岳溪鎮街道公路 已經開始招標)、岳溪--五通公路升級改造。 (已完工)

2.新修混凝土防滲渠堰5條12000米,恢復清淤整治渠堰3條12處4500米,保證了龍安水庫左右灌區2萬畝農田灌溉需求;技改山平塘50口,恢復蓄水8000方,保證灌溉1560畝;新建、改擴建人畜飲水池20口,完成蓄水2000立方米,安裝各類水管85公里,技改2個提水站、新修水渠1300米,解決了3000人吃水困難、保證灌溉2000畝.

3.完成小城市、農村電網全面改造, 完善小城市天然氣入戶工程;有序推進以建沼氣池,改灶、改廁、改圈為主要內容的“一建三改”工程,力爭今年建沼氣池300口,改灶、改廁、改圈達1200戶。

4.打造“信息高速公路”,實現電話、電視、網際網路“村村通”,確保信息網路互聯互通、數據共享、推進經濟社會信息化。

5.投資850萬元, 新建石坪、桂坪、龍王等12村個人飲項目等村人飲項目,完成水池18口,安裝水管118千米,解決了12500人、8500頭大牲畜的吃水問題。

6.建成張家、九亭、鳳凰山、沙河等13個美麗鄉村示範點,力爭實現“一村一點”和 “一村多點”全面開花的大好局面,啟動胡家生態旅遊產業園和龍安水庫森林度假村建設,建設一批觀光農業莊園。

7.開發建設好當壩小區、龔家壩小區,新增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硬化2條街道; 啟動岳南公園二期工程,完成岳溪、跳敦兩個污水處理廠建設,完成垃圾中轉站; 開工建設南濱路、北濱路3公里,對小城市的中心街、岳南街進行風貌改造。

交通規劃

主流媒體報導:南嶽路、岳胡路正式開工儀式 主流媒體報導:南嶽路、岳胡路正式開工儀式

1.實施張家、英武、九亭的通達工程35公里;

2.全面完成雷坪—柏竹—鐵橋公路硬化,

3.配合完成岳溪—胡家公路硬化(約2800萬元)、5.9號已經開工建設

4. 南門--岳溪公路油化(約2084萬元)已完工

5.岳溪--五通公路升級改造(2000萬元)己完工

六大環境舒適

岳溪鎮市民廣場開幕式 岳溪鎮市民廣場開幕式

今年以來,岳溪小城市以改善人居環境、容貌秩序和發展環境,加快建設美好新家園為重點,著力抓好六大工程 ,營造六大環境 ,打造一個生態、和諧、幸福、舒適的岳溪。

一是實施公共設施工程,營造設施環境。

投資2000萬元,實施岳溪中學、岳溪鎮中心國小擴建 4000 平方米;改造延伸南濱路,啟動北濱路建設4公里以上,建設濱河生態長廊,安裝休閒座椅50個、更換人行道地磚480平方米;啟動南環路和北環路建設,規劃修建一些錯落有致的花園房;油化岳南路4.5公里,硬化郵政路等2.8公里;對岳溪橋實行加寬改造,根治過境車輛造成擁堵的頑疾;完成投資4000萬元以上,完工垃圾中轉站、污水處理廠、岳南公園二期工程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不斷配套完善小城市功能;紮實推進風貌改造工程投入近300餘萬元對中心街的房屋進行了統一化的風貌整治,達到了整齊、整潔,規範的顯著效果。

二是實施亮化工程,營造靚麗環境。

按照“錯落有致,萬家燈火”的總體構想,投資120萬元,重點打造過境幹道岳南路,濱江路、岳溪橋、學海橋的景觀燈飾,扮亮城市主軸線;市民廣場、濱河廣場的照明設施進行提檔升級式改造,保證廣場正常照明,提升廣場檔次;新安裝龍鳳佳苑、龍環小區、新車站的路燈36個,消滅城區偏街小巷的照明死角;

整治廣告燈箱110個,按統一色調,確保和諧、美觀;通過設定多種光源組合變換,形成風格各異、層次分明、動靜結合、錯落有致的城市夜間景觀。

三是實施增綠工程,營造生態環境。

岳溪鎮濱河路 岳溪鎮濱河路

加大岳南公園的綠化建設,完成綠化500畝的任務。積極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鼓勵單位或個人“認養”公共綠地植樹活動,3月植樹節期間,全鎮共植樹 1.8萬 棵,單位或個人“認養”了 250 平方米的公共綠地和 320 棵樹;投資85萬元,完成岳南路、濱江路綠化景觀工程;綠化了市民廣場、濱河廣場景觀樹木桂花樹、香樟樹、黃槐樹120棵、草坪650平方米。

四是實施淨化工程,營造清潔環境。

新建6座公廁、1座轉運站,購置1部垃圾壓縮車和400個垃圾桶並對現有公廁全部進行維修改造,全面提升環衛設施檔次;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重點抓好市政維護、環境衛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園林綠化管護工作,。解決車亂停、人亂行及衛生髒、亂、差問題。同時,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進一步增強民眾自覺愛護家園和維護環境的城市意識,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營造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濃厚氛圍。

五是實施公共文化工程,營造人文環境。

建立了籃球、桌球、象棋、書法、舞蹈、腰鼓隊等8個興趣小組,由鎮文化站、學校和退休幹部牽頭,每天在廣場跳壩壩舞、交誼舞,每周一次紅歌比賽,兩周一次樂隊表演、每月一次籃球、桌球、象棋比賽。每月參與民眾達6000人次;成立農村文化發展基金會,發動和接受社會各界捐贈,並將捐贈所得作為農村文化事業經費中,用於開展文化活動和加強基層文化設施建設,鼓勵樂隊和興趣小組自己創新節目;實施文明素質提升工程,開展十個十星級文明戶、百個文明市民等評選活動;創縣級文明衛生城市。

六是實施和諧穩定工程,營造安全環境。

全面落實安全穩定是硬任務、是第一責任的要求, 重視基層網路、超前防範、嚴打整治和長效機制,建立健全鎮綜治維穩工作中心。建立了以鎮綜治辦、派出所為主體,岳溪鎮聯防隊和岳溪鎮維護治安志願者為輔助的治安防範網路。成立了10人以岳溪鎮公安、岳溪鎮安監、岳溪鎮城管等組成的城市巡邏隊,每天24小時在城市巡邏,嚴管、嚴查、嚴治各類治安複雜場所,在鎮重點單位和地段安裝了視屏監控系統。

基礎設施

全鎮投入資金210萬元,新修村級公路56公里,基本實現“村村通”,安排資金47.0萬元,維護整治鄉道32公里,村道400多公里,整改山坪塘58口,新修微型水利150處,新增容水量200萬方,恢復灌面3000畝,新建人飲工程15處,新修人飲池24口,解決了近5000人吃水困難問題。

黨政建設

2008年以來,岳溪鎮結合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更加注重機關隊伍建設,要求政府機關幹部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在工作中起表率作用。

重慶市開縣岳溪鎮初級中學校大門 重慶市開縣岳溪鎮初級中學校大門

一是要善於學習,爭當學以致用的表率。政府機關涉及到農村的方方面面,政治性、政策性、法律性都很強。確定每個月周末為集中學習日,每個黨委委員分期分批上一堂輔導課。要求機關幹部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認真學習各項規章制度,在工作中靈活運用,提高依法履職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要深入村、社,爭當改進作風的表率。要求機關幹部圍繞黨委的日程安排,駐村幹部經要經常深入村、社幫助民眾發展經濟,了解民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認真解決實際問題;政府內各視窗部門,民政、計生、合醫辦、維穩辦等單位,要徹底轉變工作作風,讓民眾辦事高興而來,滿意而歸為目標。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鎮。

三是要嚴於律己,爭當清政廉潔的表率。要求機關幹部要模範遵守上級有關黨風廉政建設的一系列規定和要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講黨性、重品形,保持良好的形象。

主要領導

黨委書記胡晏銘同志:主持黨委全面工作,分管武裝工作。

黨委副書記、鎮長吳清同志: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財政、金融、商貿、稅收、審計、兵役、物價、節能減排、後勤、機關事務管理工作。

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王本均同志:主持人大全面工作,分管黨建、工作督查工作,分管工會、共青團、婦聯工作。

黨委委員、副鎮長李華春同志:分管民政、老齡、殘疾、郵政、電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勞務經濟、保險工作。

黨委委員、副鎮長李志奎同志:分管農業、林業、畜牧、水利農機、扶貧、旅遊、科技、統計工作。

黨委委員、政法委書記、副鎮長陳衍奎同志:分管政法、綜治、社會穩定、信訪、安全、法制、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

副鎮長周幫亞同志:分管教育、衛生、招商引資及返鄉創業園區建設工作,牽頭負責全民教育、全民創業工作。

副鎮長朱傑同志:分管交通工作,協助分管小城市開發與管理、市政環衛建設與管理及風情名鎮、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牽頭負責戶籍制度改革工作。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譚修英同志:主管紀檢監察工作。

黨委委員、宣傳(統戰)委員李新生同志:負責宣傳思想、精神文明、統一戰線、民族宗教、僑務台務工作,牽頭負責全民創新工作。

黨委委員、組織委員譚強文同志:主管組織人事、行政代辦中心工作,分管文化、廣電、體育、文檔、信息、保密、機要工作,協助分管後勤、機關事務管理工作,牽頭負責全民健身工作。

黨委委員、武裝部長趙帆同志:主管武裝工作,分管小城市開發與管理、市政環衛建設與管理、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地質災害防治、電力、環保及風情名鎮、美麗鄉村建設工作。

農業生產

家益超市岳溪鎮分店 家益超市岳溪鎮分店

2005年建立了以水果、漁業、蔬菜集約種養業為龍頭的優質農產品示範區,實現土地合理流轉5400畝,發展規模種植大戶35戶,規模養植大戶150戶,公司制龍頭企業12家,成片集中建起了花椒園600畝、柿子園400畝、梨棗園300畝、柑桔園4000畝、葡萄園200畝、發展優質菸葉 1500畝,全鎮生豬出欄3.2萬頭、鮮魚80萬斤、家禽260萬隻。組織富餘勞動力18000多人外出務工和經商辦企業,獲得勞務收入7000萬元以上,規範完善74個專業合作社(其中綜合服務社9個),入社社員2400戶。

社會事業

岳溪鎮商貿城中心,內四層,有大型超市等。 岳溪鎮商貿城中心,內四層,有大型超市等。

認真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全鎮新創和保持縣級最佳文明單位4個,文明單位15個。岳溪國中新建教育大樓2000多平方米及學生食堂和1個足球場。全鎮計生率達90.3%。

集鎮建設

通過招商引資、高山移民、發展三產業實現新增城鎮人口1500人,新增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建成竣工了2000平方米的教育廣場,5000平方米的市民休閒廣場和380米的濱河大道。融資近1000萬元新建街道14條,全長4460米。新建了1萬平方米的商貿城。街道、廣場均進行了綠化、美化和亮化,常住人口15000人左右。新增綠化面積6000平方米,實現人均綠化面積0.85平方米,並實現集鎮垃圾無害化處理。

1994年被評為四川省文化先進鎮

1995-1998年連續4年被評為十強鄉鎮,被萬州區評為電話鎮

1999年-2000年,經濟綜合考評名列前茅

2000年,六好鄉鎮黨委,重慶市級試點小城鎮。

自然景觀

岳溪中學對面的學海橋 岳溪中學對面的學海橋

鎮境內有巴渝三大古都之稱的“白御都”、善子竹海、龍安水庫、水磨灘、鯉魚城寨、頂子山、茨竹溝、雙堰塘森林度假村等自然景觀和名勝。善子竹海山明水淨,1.27萬畝天然林、3000畝白夾竹和龍安水庫1200立方米的庫容和美麗景色都吸引了不少人前往參觀、遊覽,成為開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重慶鄉鎮(一)

主要是詳細介紹重慶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