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安鎮

本詞條為消歧義詞條,在中國,共有3處鄉鎮叫做龍安鎮,分別是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龍安鎮;2、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興業縣龍安鎮;3、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龍安鎮。

龍安鎮龍安鎮
本詞條為消歧義詞條,在中國,共有4處鄉鎮叫做龍安鎮,分別是1、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龍安鎮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龍安鎮;2、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龍安鎮;3、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興業縣龍安鎮;4、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龍安鎮。

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龍安鎮

龍安鎮龍安鎮棉花產業
龍安鎮地處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西南部,東連日峰鎮,南接社苹鄉西城鄉宏村鎮,西鄰南豐縣太源鄉,北靠黎川縣中田鄉。龍安鎮政府駐地龍安距黎川縣城15公里。龍安鎮於2001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與原東堡鄉合併建立龍安鎮,龍安鎮設一個居民委員會,11個村委會,123個村小組,現有總戶數3820戶,人口15695人,其中男性8345人,女性7350人,全部為漢族,非農業人口766人,龍安鎮總面積15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23090畝,其中水田22010畝,旱地1080畝,山地面積147640畝,其中有林地132869畝,荒山147771畝。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龍安曾設區,1958年區改社(人民公社),管轄範圍包括龍安、中田、東堡。62年社隊規模調整,又劃成龍安、中田、下村三個公社和紅嶺(東堡)墾殖場,1968年上述四個鄉級單位又合併成龍安公社,1972年中田公社劃出另成建制,80年東堡公社劃出另成建制,2001年東堡鄉與龍安鄉合併建立龍安鎮。

地名由來

龍安鎮地名的來由,龍安的後龍山是一座石山,未修公路前,山中間一條彎彎曲曲通向鄰村的天然石板路,路伸山嶺兩側各有一處石縫噴泉積蓄而成的小水池、池水清澈見底,猶如騰飛中的一條小蛟龍頭上兩隻炯炯有神的眼睛,老百姓稱之為龍眼睛。美妙動聽的傳說不翼而飛,皇帝得知山旯旮里竟有騰飛的蛟龍,不免心中暗暗產生不安和懼怕,總覺得一旦蛟龍修成正果,轉世成人,將出現新的真龍天子,與自己爭奪皇位,危害國家安全,於是,皇帝金口銀牙傳出聖旨,抬這條蛟龍安置在當地,為老百姓造福,龍安便成為永續使用的地名。

資源產業

龍安鎮龍安鎮柑桔
龍安鎮地勢西南高,東北低,中間較平坦,龍安河灘穿境而過,最高點為下葉村嶂下組壽峰山嶺,海拔680米,最低點為桃口村澄潭村小組,海拔102米,境內大部分屬丘陵山區,中亞熱帶濕潤性氣候,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水田成片,土壤肥沃,適宜農作物生長。耕地可種水稻白蓮、蔬菜和其他經濟作物。龍安鎮山地面積廣闊,林木蔥翠茂盛,植被良好,主要野生動物資源有野豬山羊穿山甲五步蛇等。主要植物資源有松、杉樹、香樟梨木等,豐富的木竹資源為發展木竹加工業提供了有利條件。水資源也十分豐富,龍安河流域境內建有下布下村、超陂、白石灣紅衛、向陽6個小型水力發電站,其他大小溪流,山塘水庫縱橫密布,可供發展水產養殖業,現有養殖水面1630畝。龍安鎮境內山川秀麗,景色優美,西南部群山連綿,層巒疊翠,山腳下疏密相間的村莊,或依山傍水,茂林修竹環繞;或田園襯展,阡陌縱橫。鎮政府駐地龍安,人煙稠密,街巷網列,新建街道為寬闊的水泥路面,兩旁商店鱗次櫛比,整潔美觀,行人熙來攘往,一幢幢樓房色彩紛呈,錯落有致,新建的農貿市場買賣興隆,生機蓬勃。

龍安鎮通過深化農村改革,調整產業結構,逐步改變了過去單一糧食生產的格局,農林牧副漁得到全面發展,黃花梨水蜜桃蜜桔板栗等果木種植面積達3000多畝。龍安鎮的食用菌久負盛名,年產食用工力600萬筒,盛產茶薪菇、香菇、草菇和木耳。龍安的米酒色香味具佳,純正濃厚,遠近聞名,飲後耐人尋味。農業歷來為龍安鎮國民經濟的主體,農業人口占龍安鎮人口總數的93.7%。2005年龍安鎮工農業生產總值8560萬元,比2004年增長9.5%,財政收入221萬元,比2004年增長9%,農民人均收入達2102元,比上年增長6.5%。

基礎設施

龍安鎮龍安鎮
龍安鎮地處江西省省道豐杉公路中段,為附近幾個鄉鎮物資交流中心,也是閩贛交界地物資集散點之一,每5日一個圩,一到圩日,黎川縣各鄉鎮和南豐、南城以及周邊福建省的客商匯集這裡,採購農副產品和推銷各自商品,邊際貿易異常活躍。龍安鎮曾為黎川縣出入南昌,撫州的必經之路,交通十分方便,龍安鎮11個村村村實現通公路、通電、通程控電視,龍安鎮已安裝電話1600多部。鎮所在地設有中心衛生院一所,有醫務人員13名,醫療設施較為先進,民眾看病較為方便;設初級中學一所,在校師生900餘人、國小10所,在校師生1800餘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以上。龍安鎮鎮村兩級辦起十二個地面衛星接收站,龍安鎮鎮所在地龍安已與黎川縣有線電視台聯網,可收看20多套電視節目,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較為豐富。

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興業縣龍安鎮

龍安鎮興業縣龍安鎮
龍安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興業縣南端,東與賣酒鄉交界,南跟玉州區仁東鎮相連,西同大平山鎮接壤,北和洛陽鄉相領。龍安鎮鎮政府所在地距離興業縣城21公里,距離玉林市城區18公里。龍安鎮現有15個村委會,34個自然村,217個村民小組,2002年末總人口3.9萬多人。龍安鎮土地總面積99平方公里。轄區內建有金雞沖、旺沖、六霍三座小(一)型水庫,常年有效蓄水量860萬立方米。生活和生產用水用電基礎滿足需求。龍安鎮實現村村通四級公路,村村通程控電話和閉路電視,移動通信網路覆蓋龍安鎮,村村建有鋼筋混凝土結構村委辦公樓,80%的村建有人畜飲水引水工程。占地4.5萬平方米的圩鎮開發區已初具小城鎮規模。

2002年國民生產總值達17457萬元,其中農業增加值6677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5309萬元,第三產業增加5471萬元,財政收入19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23元,農林牧漁全面發展,盛產優質稻、水果、魚類、生豬、雞鴨、木材等。龍安鎮現有荔枝、龍眼、李子等優質果樹2.2萬多畝,速豐林2萬多畝。有久負盛名產品的反季節蘿蔔美稱雪花蘿蔔,肉嫩潔白,甜順爽口;淮山、質地上乘,既是美食佳肴,又是保健良藥;三華李,味道可口,甜酸適度,為嶺南區特佳果。龍寶養殖瘦肉豬豬年出欄1萬多頭,廣龍養殖公司養殖“參茸雞”,科技含量高,年出欄5萬多羽。鄉鎮企業有造紙、製藥、服裝、建材、高嶺土等65家企業,註冊個體商戶648產,龍安鎮現有普通中學2所,國小15所,在職中國小教師328人,在校學生5128人。

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龍安鎮

龍安鎮鄰水縣龍安鎮
龍安鎮位於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縣境北部。東與三古鄉王家鎮,西與柑子鎮,北與太和鄉新鎮鄉,南與冷家鄉觀音橋鎮接壤。地跨北緯30°28′,8″-30°28′34″,東徑107°01′54″-107°08′18″。總面積55.43平方公里,有12個村,88個村民小組,人口20300人,主要民族漢族。龍安鎮鎮境水源充裕,物阜民豐,交通便利。龍王路東西縱貫全境。西距210國道3公里、達渝高速公路柑子鋪出口2公里。鎮境東部為銅鑼山,山地、深丘占總面積的70%。主峰萬峰山,海拔1054米,是銅鑼山脈最高峰。御臨河縱貫西部淺丘,河曲處多為沖積平壩,如羅家壩趙家壩河堰壩汪家壩等。老馬河至御臨河入口處,海拔303米。為龍安鎮最低點。山區森林密布,盛產松、杉、柏木和雜木。森林面積2.2萬畝,植物種類紛繁。荒山面積15000餘畝,成片分布於岩腳灣,賴家溝一帶。煤炭、菱鐵礦蘊藏豐富,採煤、冶鐵歷史悠久。廣安鋼鐵公司設於鎮境老馬河。韭菜坡煤礦年產原煤3萬噸以上。耕地面積15045畝,山區為山地黃壤,丘陵地區為紫色土,河畔多見沖積土,人均耕地0.79畝。全年氣候溫和,雨量適中;盛產優質水稻,良種蔬菜,優質柑桔,畜禽產品。御臨河出產豐富的 野生魚類,如鯉、鰱、青包黃辣丁甲魚等,是享譽川東的農業強鎮,經濟重鎮,文化古鎮和旅遊大鎮。

經濟發展

龍安鎮萬峰山

龍安鎮內有初級中學1所,中心國小2所(轄10所村國小)。2003年龍安鎮在校學生3566人,教職工151人,鎮內有衛生院1所,村甲級醫療站6個,醫療點12個,敬老院1所,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室12個。2003年龍安鎮工農業總產值實現13444.6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6823.8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6620.8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84元,財政收入520萬元,糧總產量7446噸,油料產量431噸,生豬出欄17800頭,小家禽出攔22.62萬隻,計畫生育達到96%。農業結構調整及農業產業化。重點建成了“六大基地”。在岩屋、渡槽、倒河等村建成優質臍橙基地1507畝,柑桔3000畝。在白龍、河堰等村建成優質西瓜基地2000畝,在夜光、騎虎、萬峰等村建成優質蔬菜基地900畝。在平壩8個村建成優質水稻基地,5600畝。在白龍、糧鐵等村建成優質畜禽基地。在二環山各村建立優質林產品基地。場鎮建設和旅遊資源、場鎮現有常住人口2800餘人,新建農貿市場1700平方米,硬化街道8600平方米。自來水廠總容量16000立方,用戶1500 戶。村村通有線電視入戶達70%,農村電網改造達50%。中國移動通訊基站2個,中國聯通通訊基站1個,移動通訊網路覆蓋龍安鎮,安裝程控電話500門。萬峰山地勢高峻,植物種類繁多,至今仍有保護完好的亞熱帶原生林、次生林500畝,可建設風光獨特的森林公園。御臨河龍安電站至甘家橋段,水流平穩,水域廣闊,沿岸風景秀麗,可建設水上樂園。

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龍安鎮

鄉鎮簡介

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龍安鎮位於平武縣境中部,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東靠古城鎮、西臨舊堡鄉、南接徐塘鄉、北壤木皮藏族鄉,距綿陽市167公里。龍安鎮幅員面積184.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5萬畝(其中:水田3879畝、地21374畝、人均耕地面積1.56畝)。退耕還林面積17895畝,天然林面積12046公頃。平武縣龍安鎮,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轄鎮,縣府駐地。1940年置平安鎮,1954年改城關鎮,1981年更名龍安鎮。面積160平方公里,人口3.2萬。南(坪)瀘(州)省道過境。轄枕頭坪、匯口、三溪溝、廟壩、楊家河、莫魚溝、義佛山、兩岔河、四竹埡、虹金、兩河堡、鐵龍堡、東皋、大坪、長河、曲水、高壩、石人、青玉、安國、安場21個村委會和西街、報恩寺、政府街、人民東路4個居委會。鄉鎮企業有建材廠和建築、旅遊、飲食服務等業。農業主產玉米、水稻、小麥、油菜籽。境內古蹟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報恩寺。有北山、龍池坪森林公園等自然景觀。

行政轄區

枕頭坪村匯口村三溪溝村廟壩村楊家河村莫魚溝村義佛山村兩岔河村虹金村兩河堡村鐵龍堡村東皋村大坪村長河村曲水村高壩村石仁村青玉村安國村安場村

人口狀況

龍安鎮轄21個村、143個社,4個社區居委會,26個居民小組,1個辦事處(長桂辦事處)。總戶數11705戶、35231人。其中:農業戶5679戶、20186人。城鎮6026戶、人口15045人。勞動力人口10250人。

中國小校

平武縣龍安鎮東皋村國小

平武縣龍安鎮中學校

平武縣龍安鎮北山國小

平武縣龍安鎮四竹埡國小校

平武縣龍安鎮大坪村村國小

平武縣龍安鎮安國村國小

平武縣龍安鎮文教辦

平武縣龍安鎮曲水村村小

平武縣龍安鎮枕流中心國小校

平武縣龍安鎮匯口中心國小校

平武縣龍安鎮涪江國小

平武縣龍安鎮石人村國小

平武縣龍安鎮長桂中心國小

平武縣龍安鎮青玉村國小

平武縣龍安鎮高壩村國小

援建情況

坐落在箭樓山南麓、涪江北岸蟠龍壩上的龍安鎮,是平武縣城的所在地,具有800多年建城史,成都至九寨溝的環線旅遊公路從縣城穿過。這座現代建築與歷史古蹟交相輝映的川北名鎮,在5·12地震中受損嚴重,學校、醫院、行政辦公設施大部分被毀壞。作為對口援建龍安鎮的石家莊市,一方面在老城區重建損毀的建築,力求保持原有的歷史風貌;一方面擴大城區面積,建設富有現代氣息的新區。龍安鎮地震前占地面積是1.3平方公里。經過石家莊市一年多的援建,城市面積已經擴大到2.79平方公里,涪江第一城初具規模。新平武中學占地6.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有2200多名學生、200多名教師。新學校建有一棟行政辦公樓、三棟教學樓、四棟公寓、一個國標操場,此外,食堂、多功能廳、圖書室、實驗室、語音室、多媒體廳等設施一應俱全。“設施這樣完備的學校,在全省都不多見。”平武中學副校長楊陽感慨萬千,“河北援建者將平武中學向前推進了20年。”兩年來,石家莊共援建龍安鎮3個醫院(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4所學校(平武中學、縣職業中學、縣教師進修學校、縣幼稚園),這些項目都是按8度設防、9度加強的標準建設的。縣中醫院建在河灘新造地上,為確保全全,施工時採用了隔震技術,“這是一項國內先進技術,可以緩衝地震危害2-3度,其作用相當於汽車的彈簧板。”楊志乾形象地說。目前,除縣職業中學和縣教師進修學校在5月底交工外,其他項目都已交付使用。除學校、醫院這些民生工程外,石家莊還援建了龍安鎮的基礎設施,包括6公里長的市政道路、7座橋樑和縣城供排水系統。“通過援建,龍安鎮實現雨污分流。這裡所有的市政路都是瀝青路面,並且全部綠化亮化。我們還幫助龍安進行了水環境治理和景觀打造。現在的龍安已經是一座既有古城風韻,又具現代氣息;既特色鮮明,又功能完備的現代化小城。”

參考資料

平武生活網:http://www.pw0816.com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