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舍鎮

白舍鎮

白舍鎮是撫州市南豐縣下轄鎮,位於南豐縣南部偏西,西連紫霄鎮,南鄰廣昌縣,自北按順時針方向,依次與三溪鄉、市山鎮、桑田鎮、太和鎮、傅坊鄉接壤。是兩縣五鎮一鄉的交匯中心,由原白舍鎮、波羅鄉、中和鄉合併而成,是江西省一百個重點鄉鎮之一。昌廈一級公路穿境而過。白舍鎮“未置縣之先有鎮”,自古為通粵必經之地,鄉民多於此開設客舍,又當地盛產瓷土,故而得名“白舍”。總面積333.5平方公里。轄32個村委會。一個居委會。226個村民小組。全鎮9918戶,40496人(均為漢族江右民系),其中非農業人口312戶,1064人,鎮區3282戶,9886人。耕地面積5.0498萬畝。山林面積36.12萬畝。果園面積6.2萬畝。享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稱。

基本信息

自然地理

白舍鎮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南部偏西,是南豐縣的南大門,毗鄰廣昌縣,與付坊太和桑田三溪紫霄六個鄉鎮相鄰。是兩縣五鎮一鄉的交匯中心,由原白舍鎮、波羅鄉中和鄉合併而成,是江西省一百個重點鄉鎮之一。昌廈一級公路穿境而過。白舍鎮“未置縣之先有鎮”,自古為通粵必經之地,鄉民多於此開設客舍,又當地盛產瓷土,故而得名“白舍”。總面積333.5平方公里。轄32個村委會。一個居委會。226個村民小組。白舍鎮7657戶。3.6萬餘人。其中鎮區總面積148公頃。人口8100人。耕地面積5.0498萬畝。山林面積36.12萬畝。果園面積6.2萬畝。享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稱。鎮域鷹瑞高速公路出口連通白舍鎮鎮區,昌廈一級公路穿境而過,區域優勢明顯,交通便利。至2011年底修建村級公路里程52.7公里;2008年白舍大橋通車,河西河東兩片實現連線;2012年擴建飛龍大道連線白舍大橋與鷹瑞高速公路的引道工程,擴建白舍大道,與鷹瑞高速公路形成互通,集鎮交通網基本形成。

行政區劃

鎮轄白舍、豐江、晗頭、茶亭、望天、三坑、下陂、瑤陂、張家、池渡、下甘、上甘、陳坊、田東、坊坑、鄱陽、羅坊、羅家、小石、際民、珠湖、姜源、河東、周源、石源、古竹、鄒坊、中和、橋口、楊林、際下、橋頭,3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31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白舍村,距縣城25公里。

城鎮建設

白舍鎮立足實際,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循序漸進抓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06年建設了羅坊村紅衛村小組、茶亭村茶亭村小組白舍村鋪前村小組、小石村陂頭村小組、姜源村豐山村小組等8個新農村示範點,村容村貌煥然一新。2007年,又啟動了第二批新農村示範點,小石村曾家村小組、小石村吳家村小組、小石村寨下村小組、際下村際下村小組、望天村竹子山村小組、周源村新源村小組等6個新農村建設點。

白舍未置縣先有鎮,曾有“百鋪街”美譽。白舍鎮按照把白舍鎮打造成“僅次於縣城的中心集鎮”目標,高起點,大手筆抓好白舍集鎮建設,集鎮面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從2003年以來,白舍鎮黨委、政府從硬化、美化、亮化、綠化入手,建設了一條長800米,寬9米的白舍飛龍大道,並完善了供排水等基礎改造;啟動了白舍大橋建設工程,加強了河東、河西經濟聯繫,提升了白舍整體經濟實力;擴建了鎮農貿市場,進一步提高了集散功能。此外還新建了白舍鎮公安派出所、計生服務所等一批公共服務設施,硬化了鄉村公路。

經濟發展

白舍鎮走出了一條“優農固鎮、強工富鎮、商貿活鎮、城建塑鎮”三路。農業上,形成了水稻、南豐蜜桔、白蓮三分天下的格局,農業生產結構日超合理,工業上,重點培育了嘉禾膠合板廠、紅磚廠、再生造紙廠仿古家俱廠、農機廠等企業,商貿上、建立了占地800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和一條農民街,擁有攤位120餘個,店門80個,每圩成交額10萬元;城建上,近三年共投入資金1200萬元,用於科技、文化、衛生、交通、通訊、市場等設施建設,先後興建鎮醫院住院部、郵電大樓、營業所、信用社、農貿市場、商品住宅樓、15幢中國小教學樓以及寬34米的白舍千米大道。同時,白舍鎮正憑藉昌廈公路建設為契機,最佳化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拓寬小城鎮布局帶動鄉鎮企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使如今的古鎮煥發出勃勃生機,以嶄新的姿態闊步邁入二十一世紀。1998年鄉鎮企業總產值8436萬元,工業總產值2823萬元。1998年農業總產值3458萬元。2011年工業總產值6950萬元,農業總產值30330萬元,財政收入210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467元。

白舍鎮黨委、政府著力從源頭上和根本上預防和減少不穩定因素的產生,緊緊圍繞建立與和諧社會相適應的維穩工作機制這一重心,通過深入探索,建立健全了暢通的社會民意表達、合理利益協調、有序的社會流動管理、科學的公共安全保障、有效的治安防控管理、完善的維護穩定工作等六大維穩工作機制;切實加強領導,組建了鎮維穩領導小組、調解委員會、法律援助服務中心、綜治與調解委員會等鎮村兩級維穩工作機構;注重宣傳引導,白舍鎮利用報刊上發表文章、張貼和分發宣傳資料等方式,大力宣傳綜治維穩工作;引導廣大民眾學法、懂法、守法。由於組織領導到位、工作機制到位,綜治維穩工作呈現喜人局面。白舍鎮成功調處各類糾紛73起,基本做到了“糾紛調解不出鎮”。在全民學法活動中,93%的村民參加了學習,民眾守法意識明顯增強,沒有發生一起群體性事件和刑事案件,白舍鎮安全生產形勢較去年有了明顯好轉。

全鎮工業經濟發展迅速,個體工商業比較活躍,為鎮域經濟發展增強後勁。著力在招商引資上做足文章,制定落實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最佳化招商環境,先後引進了潘渡水電站、蘭鑫有機肥加工廠、機制磚廠等。現有個體私營企業230個,其中:初具規模的有聖峰果業有限公司、巨通糧食加工廠,年銷售收入均達3500萬元以上。鄱陽的香扇加工專業村也初具雛形。

社會事業

白舍鎮白舍鎮
重點抓好了教育發展,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先後投資21.7萬元興建了羅家希望國小教學樓,投資6.5萬元興建了波羅希望國小廁所、瑤陂國小廁所等附屬設施建設,投資0.9萬元維修了中和國小教學樓,投資4.3萬元維修白舍中心國小教學樓及自來水安裝,挖掘民間資金建設了南豐縣一流的集鎮幼稚園;其次,推進和深化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投資3萬元購置了電腦複印機等現代化辦公用品,配備了計生服務專用車,先後選派計生人員30人次參加縣、市人口和計生信息化建設培訓。開展了“四上門、四到位”活動,做好了育齡婦女的優質服務。嚴格依法行政,完善組織網路和工作載體,促使各項計畫生育指標達到上級計生部門標準要求,計生工作整體水平穩步推進;再次,創新綜治維穩工作,建立了鎮、村每周一次的日常排查工作制度,重大情況報告和“零”報告制度,領導幹部接待日制度,成立了農民訴求中心。2006年白舍鎮共排查矛盾糾紛53起,調處46起,調處率達86%。另外,進一步健全了農村衛生服務醫療保障體系,積極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2006年,白舍鎮參合率已達87.6%。啟動了白舍醫院門診大樓建設,現已基本完工,即將投入使用,極大地改善了民眾就醫條件。同時,解決了鄱陽重石、橋頭村橋頭村小組及豐山移民新民等人畜飲水問題,建立健全了重大疫情防治體系,重大疫情防控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此外,認真做好了民政救濟工作,確保各類救濟、救災款按時足額發放到位。

所轄村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