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豐縣

南豐縣

南豐縣是江西省撫州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江西省的東部,撫州市南部,屬撫河流域,盱江中上游。地跨東經116°09′至116°45′,北緯26°51′至27°21′之間,南北長55公里,東西寬60公里。東靠武夷山脈,與黎川縣、福建省建寧縣毗鄰;南靠廣昌;西依雲山山脈同宜黃縣、贛州市寧都縣交界;北與南城相連。總面積為1920平方公里,轄5鄉7鎮1場,人口近30萬,多為漢族江右民系。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為吳、越、楚之屬地,漢為南城縣地,隸屬豫章郡。三國吳太平二年(257年)劃出南城縣南部置縣,因縣境內常產一莖多穗之稻,故初名豐縣,別號嘉禾。又以徐州有豐縣,故名南豐縣。春秋、戰國時期為吳、越、楚之屬地,漢為南城縣地,隸屬豫章郡。三國吳太平二年(257)劃出南城南部設定豐縣,時因徐州有豐縣,乃改稱南豐縣,別號嘉禾,屬臨川郡。南宋紹興八年(1138)劃出南丰南境三鄉置廣昌縣。元朝的至元十九年(1282)至明朝的洪武三年(1370)南豐升為直隸州。此後歷代雖有隸屬更迭,但境域無甚變更。1931~1934年,南豐縣大部分地域曾為紅色割據,建立過縣蘇維埃政權,屬江西省蘇維埃政府管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隸屬江西省第七行政區。1949年8月17日,南豐解放。劃撫州地區(2001年撤地設市改為撫州市)管轄。
1979年,設立洽村、朱坊公社(贛革發[1979]146號)。1985年3月15日,撤銷太和鄉,設定太和鎮(贛府廳字[1985]160號)。1984年4月15日,南豐縣撤銷白舍公社,設立白舍鎮和波羅鄉。白舍鎮管轄12個大隊;波羅鄉轄羅坊、鄱陽、陳坊、田東、方坑、珠湖、羅家、小石、磜民等9個大隊(贛府字[1984]84號)。
2000年,全縣轄3個鎮、14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60738人;其中:琴城鎮50163太和鎮21196白舍鎮15077橋背鄉24790市山鄉25681沙崗鄉5516三溪鄉9055洽灣鄉15012東坪鄉7121萊溪鄉16071桑田鄉13699太源鄉9104付坊鄉14581中和鄉10757波羅鄉7994洽村鄉7938西溪鄉6983(人)2001年3月2日,撤銷洽灣鄉、桑田鄉,設立洽清鎮、桑田鎮(贛民字[2001]94號批覆)。
2001年11月8日,撤銷橋背鄉,劃歸琴城鎮;撤銷沙崗鄉、市山鄉,合併組建市山鎮;撤銷西溪鄉、洽村鄉,合併組建紫霄鎮,鎮政府駐洽村;撤銷中和鄉、波羅鄉,劃歸白舍鎮(贛民字[2001]509號批覆)。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27.2萬人。

地理位置

南豐縣衛星地圖南豐縣衛星地圖

位於江西省的東部,撫州市南部,屬撫河流域,盱江中上游。地跨東經116°09′至116°45′,北緯26°51′至27°21′之間,南北長55公里,東西寬60公里。東靠武夷山脈,與黎川縣、福建省建寧縣毗鄰;南靠廣昌;西依雲山山脈同宜黃縣、贛州市寧都縣交界;北與南城相連。南豐縣始建於三國時期太平二年(公元257年),當時因縣境內常產嘉禾(指一莖多穗之稻,古時視為祥瑞象徵)故初名豐縣,別號“嘉禾”,但時又因徐州有豐縣,使冠以“南”字別之,稱為南豐縣。全縣總面積為1920平方公里,轄5鄉7鎮1場,人口近30萬。


行政區劃

2004年底,全縣轄7個鎮、5個鄉:琴城鎮、太和鎮、白舍鎮、市山鎮、洽灣鎮、桑田鎮、紫霄鎮、三溪鄉、東坪鄉、萊溪鄉、太源鄉、傅坊鄉。共有9個居委會、172個村委會。縣人民政府駐琴城鎮。
琴城鎮面積:73.2k㎡ 人口:78861人 郵編:344500 轄7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
太和鎮面積:198.7k㎡ 人口:22777人 郵編:344505 轄太和鎮居委會,10個村委會。
白舍鎮面積:342.9k㎡ 人口:36369人 郵編:344511 轄白舍居委會,32個村委會。
市山鎮面積:208.3k㎡ 人口:32427人 郵編:344500 轄24個村委會。
洽灣鎮面積:107.1k㎡ 人口:16074人 郵編:344502 轄11個村委會。
桑田鎮面積:102.2k㎡ 人口:15512人 郵編:344514 轄11個村委會。
紫霄鎮面積:291.1k㎡ 人口:14827人 郵編:344509 轄19個村委會。鎮政府駐洽村。
三溪鄉面積:126.4k㎡ 人口:9323人 郵編:344512 轄12個村委會。
東坪鄉面積:95.6k㎡ 人口:7768人 郵編:344501 轄8個村委會。
萊溪鄉面積:82.2k㎡ 人口:16787人 郵編:344500 轄10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八都。
太源鄉面積:114.2k㎡ 人口:9673人 郵編:344503 轄9個村委會。鄉政府駐老圩上。
傅坊鄉面積:169.1k㎡ 人口:15745人 郵編:344506 轄12個村委會。

自然資源

南豐縣南豐縣

氣候特徵:南豐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光能豐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17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928.2時,具有亞熱帶濕潤氣候特點。

南豐縣屬半山區丘陵地區,森林資源十分豐富。南豐現有林業用地136224公頃,活立木蓄積量為46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68.7%;水資源豐富,水能理論蘊藏量8.11萬千瓦。礦產資源豐富。經地質勘查和礦產普查,縣境內已知礦產有20多種,主要有瓷土石灰石等,其中主要以瓷土、粘土儲量多,品位佳,質量好,瓷土儲量1億噸左右,粘土儲量約5000萬噸。

南豐縣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蜜桔之鄉”。2003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為南豐蜜桔題詞:“南豐蜜桔是金牌”,並且取得了國家原產地域保護認定和A級綠色食品證書。近幾年來,全縣不斷加大開發力度,加快推進南豐蜜桔產業化經營。全縣蜜桔種植面積達26萬畝,總產量達2.82億斤。蜜桔加工產業以飛環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為龍頭,蜜桔銷售以夢龍果業、果業集團為龍頭。南豐國際蜜桔節的舉行,擴大了南豐蜜桔的影響,提高了南豐蜜桔的知名度,使南豐蜜桔遠銷國內外市場,成為農民實現增收的主要渠道。有甲魚南豐醃菜等特色產品。全縣主要以農業、食品工業為支柱產業。
南豐山清水秀,風景旖旎。旅遊景點豐富:軍峰聳翠,盱水拖藍,書岩映月,金潭石佛,還有深山平湖、湯尾溫泉、紫霄漂流等迷人的景觀。特別是軍峰聳翠:軍峰山位於縣城西部30公里處,主峰海拔1761米,為江南巨峰,風景秀麗,令人神往,大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妙;位於本縣紫霄鎮的紫霄漂流被譽為“江南第一漂”,吸引了眾多遊客。此外還有潭湖水庫,集雨面積44.3平方公里,林木蒼翠,波光粼粼,集灌溉、發電、養殖於一身,融農、牧、漁及旅遊於一體,綜合開發已成規模,是旅客泛舟垂釣的好地方。

區位交通

南豐區位處於廣東、福建、浙江、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的扇形輻射面上,是連結上述三省一市的重要交通樞紐。

向莆鐵路示意圖向莆鐵路示意圖
濟(南)——廣(州)高速公路(國編G35)、(南)昌——廈(門)一級公路(206國道)、南(豐)——建(寧)公路、(南)豐——杉(關)省道貫穿全境。(南)昌—福(州)鐵路以及正在規劃中的鷹(潭)—汕(頭)鐵路鐵路。未來南豐可以乘坐火車至南昌僅需1小時車程,至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福州、廈門等沿海大中城市僅需2—6個小時。向莆鐵路於2013年9月26日通車,途經南昌、撫州,南豐,打洞穿過武夷山進入福建,經建寧到福州、莆田,廈門。結束南豐縣沒有火車的歷史。

經濟概況

南豐發展提速,加快崛起。圍繞“創世界名牌果業,建綠色生態桔都”發展目標和“世界名果縣、區域明星縣、和諧發展縣”發展定位,近年來,樹立並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招商引資,大力實施“蜜桔立縣、工業強縣、開放興縣、商貿富縣、旅遊活縣”發展戰略,經濟社會保持了快速、穩定、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以南豐蜜桔為主的特色農業產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優勢更加彰顯;重工、扶工、富工氛圍濃厚,工業園區日益完善和豐滿,初步形成了醫藥化工製衣食品、包裝等支柱產業群,培育出桔王、桔都藥業,力山、力能、利豐化工,泰納科技、欣榮塑膠,匯源果汁、大自然啤酒等一批龍頭企業。
2007年,全縣實現國民生產總值31.7億元,同比增長14.9%;完成財政總收入2.02億元,增長43.4%,增收6112萬元;新引進工業項目17個,其中固投5000萬元以上項目7個、億元以上項目3個,實際利用縣外境內資金9.62億元、境外資金1610萬美元,分別增長25%、90.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5.05億元,增長49.4%,全省排名前移5位、達63位,工業占經濟總量的比重提高1.1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13.2億元,增長34.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804元,淨增776元。

2013年實現生產總值76.6億元,增長12.3%;財政總收入8億元,增長14.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9億元,增長15.9%;固定資產投資49.8億元,增長3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4億元,增長13.3%;實際利用外資2602萬美元,增長14.5%;出口創匯7968萬美元,增長19.2%。

2014年生產總值增長13.1%,達100億元;財政總收入增長20%,達11.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達67.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達1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達37億元;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達2678萬美元;出口創匯增長10%,達1.1億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達15429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5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8%以內。

第一產業

2013年新增精品示範園49個、達3萬畝,鮮果總產16億斤,等級果率82%。培育南豐蜜桔大產業初見成效,新增1戶蜜桔精深加工企業、開發4個新產品,前來體驗桔文化、桔生態、桔休閒的遊客絡繹不絕。因地制宜調優農業結構,糧食生產保持穩定;甲魚養殖增加2700畝、達7100畝,效益顯著提高;新增菸葉種植1500畝,白蓮、朗德鵝等產業穩中有升;全縣農業專業合作社304戶,桑田鎮西源村被評為全市唯一的“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農業農村工作連續9年榮獲省、市先進。

第二產業

2013年投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2.6億元,黃金工業園規劃1萬畝、首期6000畝,已啟動1000畝用地清表,園區發展開闢更廣闊的空間。多舉措、多形式引進工業項目,簽約5000萬元以上項目40個、億元以上項目24個。扶持重點企業達產達標、做大做強,落實工業發展基金9400萬元,金融機構工業貸款餘額增長41.9%、達6.2億元,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戶、達50戶,工業稅收突破億元大關、達1.44億元,年納稅1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新增6戶、達22戶。

歷史名人

南豐既孕育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還培育了江西黨團組織創始人趙醒儂;既發生過羅動天、江義、周八等領導的農民起義,也銘刻著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走過的戰鬥歷程。據史料記載:宋代南豐有進士212名,元、明、清三代南豐有進士156人、舉人557人、武舉58人。《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南豐籍名人62名;《中國文學家大辭典》收入南豐籍文學家27人。自宋至清,南豐名人著書607種,4092卷,其中不少列入《永樂大典》。

曾鞏:(1019~1083年)北宋文學家,以文章出類拔萃,文風溫醇典重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在許多地方任過地方官,他勤政愛民,公正廉明,深受當地百姓愛戴,死後被南宋理宗追封為“文定公”,後世遂稱“曾文定公”或稱“南豐先生”。

陳宗禮:(1203~1270年)南宋文學家,官至參政知事(副宰相),一生著述頗豐,府後贈開府儀同三司盱江郡侯,謚:“文定”。

危亦林:(1277~1347年)元代醫學家,著有《世醫得效方》20卷,是醫學史上著名的骨傷科專家,在國外也有相當影響。

謝文洊:(1615~1682年)清代著名理學家,主要著作有《明學遺書》56卷,《謝程山文體》18卷,均收入《四庫全書總目》。世人稱其為“程山先生”。

吳嘉善:(1819~1885年)近代著名外交家、數學家,所撰數學專著《長時期學廿一種》收入清朝大型數學專著《白芙堂算學叢書》。

吳宗慈:(1879~1951年)歷史學家、著名方誌學家。吳宗慈一生編寫了10餘部地方志專著。

趙醒儂:(1899~1926年)中國共產黨早期優秀黨員,江西革命先驅,江西地方黨團組織主要創始人,先後組織擔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南昌地方執行委員會委員長,中共南昌支部書記和中共江西地方執行委員會組織部長。1926年被國民政府殺害於南昌,時年27歲。

江含章:(1917~)曾任武漢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中國軍事科學院戰史研究部部長等職,授少將軍銜,副兵團級,1983年離休。幼時因生活貧困,15歲即輟學至南昌“源記”紗號學徒,1938年赴延安,畢業於抗日軍政大學。曾參加過百團大戰、延安保衛戰、解放青海戰,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榮獲三級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獨立功勳榮譽章各一枚。

包忠謀:(1924~)1948年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電機系,1948年至1951年在青島電廠、青島電業局任助理值班工程師和工會主席,1951年至1958年任水利電力工會全國委員會生產部秘書、副部長,1958年調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作,先後任科研處、教務處副處長、處長、副教務長、副校長。1978年至1981年主持完成建造同步輻射裝置的預製研究和物理設計任務,1982年獲中國科學院重大成果一等獎,1984年至1991年主持完成建造七五、八五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第一個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1994年分獲中國科學院科學進步特等獎和國家科學進步一等獎。

張僖(1917~)1937年12月參加革命,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全過程。曾任中國文聯副秘書長,中國作家協會黨組副書記、秘書長,中國作家出版社社長,參加了歷屆全國文代會的籌備工作,並歷任大會副秘書長。

名勝古蹟

南豐縣被譽為華夏桔都、儺舞之鄉、曾鞏故里,有2A級景區2個、全國農業示範點1處、國家森林公園1處、國家濕地公園1處、省級濕地公園2處、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1處,涵蓋8大主類、20個亞類、41個基本類型,總計139個資源單體,17個景區。既包括名山、名湖、儺舞、古鎮、古寺、古街、古窯、蜜桔等高等級原生性資源,又襄括了符合休閒生態旅遊發展需要的森林公園、萬畝生態桔園等隨著經濟發展和資源開發而出現的萌生性資源。
自然與人文資源兼備,比例為18:23。自然資源以地文景觀和水域景觀為主;人文資源以儺文化、桔文化為最大特色,主要有一山(軍峰山)、二寺(地藏寺、南台寺)、三館(曾鞏紀念館、康都會議紀念館、南豐蜜桔展覽館)、四湖(儺湖、潭湖、軍湖、琴湖)、五古(石郵儺文化古村、洽灣船形古鎮、琴城明清古街、琴城明清古城牆、白舍宋元古窯遺址)及清水灣溫泉等風景名勝。

民族民俗

民族分布

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漢族人口居多,另有14個少數民族192人,占總人口(267753)的0.074%。其中蒙古族72人,回族16人,藏族6人,維吾爾族5人,族9人,彝族6人,壯族13人,布依族4人,朝鮮族15人,滿族29人,侗族5人,瑤族2人,佤族1人,畲族9人。

民風風俗

插秧 南豐統稱栽禾。栽禾要求栽得快,株行距均勻整齊。每坵大田開插時,由栽禾能手先下田栽第一行禾,其他栽禾手左右跟隨,栽插進度居後者稱“關進豬仔籠”,旨在促其加勁追趕。栽禾時,三餐必備酒肉款待栽禾人,上午下午小休時,還備點心招待。

砍伐 上山砍伐木竹,一般在農曆四月或八月,砍杉樹要求砍口“上碗下碟”,即砍倒的樹身底端呈碗狀,樹蔸上象碟,中低沿邊平斜。砍竹須將蔸部竹節戳通,以利蓄水養鞭,竹木倒向要求蔸朝山下,以利溜放。伐木時禁忌甚多,各種工具均使用代用語,呼喚同伴不叫其名,只以口哨或拉長音調呼喊,結伴下山,稱作“班師”。

跳儺南豐儺舞班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起儺”開始活動,到元霄節後一至三日結束,謂之“收儺”(亦稱“完儺”、“園儺”、“介〈解〉儺”)。活動時,各儺舞班串村過堡,出入城鎮,早去晚歸,巡迴演出。鄉民需看儺舞,只要俟其經過時,放一串鞭炮歡迎,儺舞班即會進入廳堂或禾場表演。俗雲“一面鼓,一面鑼,爆竹一響就跳儺”。

龍舟賽 南豐盱江一帶村莊每逢端午節均舉行龍舟競賽,以瑤浦、水南、橋背等村為最。船裝木雕龍頭龍尾。16~20人劃漿,1人把舵稱艄公,敲鑼擂鼓,按節奏劃漿,口唱龍船調及讚詞,進行比賽。有的船身四周懸彩旗(清末還曾以銅錢編為魚鱗,貼在船舷,鱗光閃閃),上坐樂隊,更有甚者,船上裝有台閣,沿河游奏,稱彩龍船。

架花 禮花的一種,為一竹框紙糊大匣,內放多層小匣,點燃引線後,每隔數分鐘掉下一層小匣,但仍懸在大匣下,每層小匣有紙紮戲曲人物或口號、標語、祝詞等,助之煙花火爆,光如白晝,匣旁人物、字跡歷歷可見。1939年“七·七”抗戰二周年紀念、1945年慶祝抗戰勝利在體育場放過架花。新中國成立後,於1956年對私改造勝利完成、1959年國慶10周年、1983年國慶35周年、1999年國慶50周年、歷屆蜜桔節等大型慶典活動都放過架花。煙花字幕有“喜鵲銜梅”、“天女散花”、“滿天星”、“桔都明天更輝煌”等。

民間節慶

春節

從農曆十二月下旬起即進入過年準備階段,家家撣塵,擦洗家俱,張貼春聯,操辦年貨,二十三日夜祭送灶神,二十五日過小年,二十九或三十為除夕,是夜合家團聚吃年飯、放爆竹,點歲火,關“財門”後通宵守歲。初一早晨燃放鞭炮開“財門”,早餐作興素食,以圖吉淨,然後鄰里親友相互拜年,互道“恭喜發財”、“事事如意”、“添福添壽”等一類吉祥話,小輩對長輩拜年,得給孩童嬰兒賞賜“壓歲錢”。新中國成立後,這個傳統節日仍然保存,習俗相沿。法定假日三天,機關單位舉行“團拜”,組織各種文娛活動,組成慰問團向烈軍屬、敬老院老人和離、退休幹部拜年以及開展擁軍優屬等活動,充滿節日氣氛。自上世紀90年代後,每年春節前夕,縣委、縣政府領導通過電視向全縣人民拜年,鄉鎮及不少縣直單位領導也通過電視向轄區民眾或下屬拜年,表示新春祝福。2000年始,時興發簡訊拜年,用手機向對方傳送賀詞。

立春

為一年二十四節氣之始,有“新春大似年”之說,迄今仍以小白菜作春菜,並按時燃放爆竹迎春接福。

元宵

俗稱“過上元”,食湯圓、辦家筵、看龍燈,孩童玩龍頭、兔子、飛機燈;城鄉各處,夜間燈火輝煌,鑼鼓聲聲,鞭炮此起彼伏,人們情趣盎然,古有“除夕晚上的火,元宵夜間的燈”之說,俗稱“鬧元宵”。

春社

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春社,是舊時祭社神日子,傳說社公是主持一方風調雨順、人畜平安的土地神。農家紛紛採摘鼠麴草(俗稱禳供草)搗爛後摻入米粉中,製作禳供糍,供奉土地神。民國後,社祭活動漸廢,然做禳公糍的習俗,仍沿襲至今。

清明

古來民間有清明期間(前三後七),“具牲醴,展墓祭,復土除草,掛紙錢插柳,族眾醵錢聚族為會,祀廟社、家祠”的傳統習俗。至民國中期仍有於清明、冬至日聚族為會祭祖祠,在族祠內大擺筵席,族眾群相宴飲,統稱“食祠堂”。新中國成立後,清明掃墓、踏青的傳統習俗不衰,並賦予新內容,組織青少年祭掃革命烈士陵園,瞻仰革命遺址,進行革命傳統教育,舉行春遊和開展民眾性的植樹造林活動等。

浴佛節

農曆四月初八相傳為佛祖生日,俗稱浴佛節。民間婦女普遍作烏桐飯供佛,家家作烏米糕,揚塵打掃衛生,流傳“四月八,食塊鐵,食了鳥米糕,神鬼見了愁”、“佛生四月八,揚塵嫁瓦辣(泛指害蟲),嫁到深山去,永遠不回還”等諺語歌謠,古時有“買生放生”以體現佛道“好生之德”之善舉。

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戶戶貼門符,懸艾蒿,掛菖蒲,室內灑雄黃灑,以驅蚊滅瘴,小孩佩彩色香袋和蛋袋,家家裹粽子,吃包子,向長輩送節禮。縣城及盱江沿岸附近郊區盛行龍舟競賽活動,熱鬧非常。

中元

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叫過七月半),又稱“鬼節”。節日食蒸糍,辦家宴;早日夜晚,焚紙錢祭家祖,節日傍晚焚紙錢施捨孤魂野鬼。

中秋

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是民間一大傳統節日。節日裡,家人團聚會餐,親屬好友間均相互饋贈禮物,晚上備月餅、瓜果等賞月。舊時許多青少年喜在節日裡放風箏,節日晚上有燒瓦子塔焰火和請桌子神、笤帚神、牛仔神等遊戲,新中國成立後已少見。

重陽

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節,又稱“重九節”。重九登高,是縣城郊區人們的傳統習俗;鄉間則以蒸米糕、釀米酒歡度重陽。古代登高活動,在縣城河東南山,自清末始移至琴台門外烏石岡一獨自拔高的紅石山上(現建有自來水塔),因而得名登高山。節日裡,人們在酒宴後扶老攜幼、陪客伴友雲集山巔,有的帶些桔、柚之類果物向下拋擲,任人追逐撿拾,熱鬧非凡。該山現已劃為居民住宅建設區,登高之習俗亦已消失。

冬至

節日前後,人們紛紛上墳培土復蓋祖墓。此時,民間有家釀冬酒、醃製肉禽以備來春食用的傳統習俗。

民間忌諱

農曆大年初一至初三,忌踢門檻、掃地、抹灰、倒垃圾、挑水、劈柴、動用刀斧鋤、動土和打罵人等;“白露”節令時,忌人體各部位沾水;每天早間忌說夢、鼠、虎、鬼怪等;農曆無立春節氣為“啞年”,忌結婚、做屋、砌灶、遷居、發蒙等。

過年和立春日,出嫁女兒忌在娘家住宿;已婚女婿女兒忌在娘家同床,出嫁女兒忌在娘家分娩,產婦坐月子期間,房間忌外人入內,忌人踏門檻、倚門框。

每逢七、八日,忌辦喜慶和去親友家做客;年節喜慶時宰殺牲畜,忌說“殺”,應說“放”;幾戶同住一幢屋,忌在一年內連續舉辦幾樁婚嫁喜事;送客餞行忌說不吉利的話,在菇農家做客忌說“謝謝”;在船筏民家中吃飯忌說“翻”。

南豐儺舞

南豐儺舞,俗稱“跳儺”,是沿襲古代驅鬼逐疫的儀式“驅儺”,歷經漫歲月,不斷改革、創新,逐漸演變而成的民間舞蹈。追本溯源,從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開始,就有關於“儺”的記錄,殷墟甲骨卜辭中有“寇”字,是在室內以殳(古兵器)擊鬼之形。甲骨文中有關“舞”字的記載中有“魃”字,是一人頭戴假面具的形象;說明商代以前就有戴面具的驅鬼逐疫的儺祭舞蹈。以後《論語》、《呂氏春秋》、《周禮》都有記載。《後漢書·禮儀志》中有關儺儀的記敘較詳細。漢代張衡《東京賦》中也描寫了儺儀儺舞的情形。自漢至唐,儺舞都為驅疫鬼的一種祭祀性舞蹈。宋代後,儺舞增加了娛人成分,並逐漸向戲劇化方向發展。南豐儺舞因其動作簡樸、剛勁,保持較多的原始風格,故被《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江西卷》譽之為“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儺是歷史悠久的一種具有宗教性和藝術性的社會文化現象。南豐儺舞有“中國古代民間舞蹈活化石“之稱。據記載,漢初,長沙王吳芮傳儺於南豐西鄉一帶。唐開元八年(720年),南豐縣治遷今所,其時頒布的《大唐開元禮》,對南豐儺的傳播起到了促進作用;宋代是南豐儺的發展時期,宋室樂藝伎和流散藝人帶來京都的文化藝術,使南豐儺戲趨於成熟;明清兩代,南豐儺進一步完善,清後期,受戲曲影響,”鄉儺“進一步娛樂化,編演了許多新的儺舞節目。新中國成立前夕,南豐已有儺班上百個,散布於各鄉鎮。


隨著“鄉儺”的發展,內容和形式日益豐富。2005年底,全縣有130多個儺班,2000多個民間藝人,保留了100多個具有原生形態特徵的儺舞節目和100多種、2000枚儺面具,加上不同風格流派的儺伴奏音樂、服飾道具等,構成獨具特色的南豐儺文化。儀式舞主要有石郵等地的“驅疫舞“和上甘等地的”搜除舞“;娛樂舞則有近百個傳統節目,風格各異,內容豐富。
南豐儺舞包括俗自然保護區“跳竹馬“、跳和合“、跳八仙”等多種形態的面具舞。班隊多以自然村為單位,藝人均為農民。每年春節“起儺”,走村串戶演儺舞,娛神娛人,祝福納吉。
南豐儺文化的豐富厚實,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極大關注,南豐儺也成為研究中國儺文化的一個熱點。自1991年以來,已有數十批國內外專家學者來南豐觀儺和考察。中央電視台,江西、天津電視台及香港鳳凰衛視中文台等相繼拍攝儺文化專題片。1992年江西省文化廳正式命名南豐為江西“儺舞之鄉”,1996年國家文化部命名南豐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土特產品


南豐蜜桔:南豐蜜桔又稱金錢蜜桔、貢桔,系芸香科柑桔屬寬皮柑桔區乳桔類的一個品種,果實色、香、味兼優,尤以肉質柔嫩,化渣,汁多爽口。

南豐蜜桔自唐開元以來被歷代皇室列為“貢品”;1956年初史達林譽之為“桔中之王”;1962年、1985年及1989年三度被評為全國優質水果;1999年被評為“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南豐縣1988年被列為全國柑桔商品生產基地縣;1995年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蜜桔之鄉”。2003年,南豐蜜桔獲得國家原產地域保護認證和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2005年底,南豐蜜桔種植面積達2.33萬公頃,產量達2.5億公斤,產品遠銷全國各地、東南亞、歐盟等國內外市場,成為縣支柱產業,並由此帶動商貿、運輸、旅遊、包裝、加工等相關產業進一步發展。

南豐醃菜:又稱“儺菜”,系卷心芥菜經傳統工藝醃製加工而成。是南豐農家栽種、加工歷史較長的又一地方特色農產品。

“南豐醃菜”色、香、味獨特,味比泡菜鮮,質比榨菜脆,酸中帶甜,香氣誘人,具有生津開胃、助消化、振食俗之功效。在2000年江西首屆美食節上,用它製作的菜餚榮獲優秀獎。南豐醃菜在南豐縣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史,縣城內的琴城鎮果園村,縣郊的橋背村、瑤浦村、水南村以及萊溪鄉市山鄉的桔農都有在桔園內套種醃菜的習慣,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經驗,並形成了一套醃製醃菜的工藝。這些鄉村家家戶戶都能自己醃製醃菜,有不少農戶是生產加工醃菜的專業戶。他們每家都有一套土設備(主要是醃菜缸或池,竹蓋板),形成生產能力較大的醃菜加工家庭作坊。這些家庭作坊年產醃菜總量在10萬斤以上。現在南豐醃菜產業化經營的龍頭企業已有江豐蔬菜加工廠和荷源蔬菜加工廠等2家,建立南豐醃菜鮮菜生產基地3000多畝,帶動基地農戶2000多戶。企業和家庭作坊合作年加工生產南豐醃菜500多噸,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南昌等大中城市。

南豐甲魚:又稱腳魚,是本縣近10多年來一項農民致富的產業,縣城和郊區鄉鎮普遍養殖。用甲魚烹製的菜餚,營養豐富,是高級滋補品。

1992年,全縣總放養量近2000隻,1995年養殖範圍輻射到全縣各鄉鎮,養殖戶3410戶,放養水面1705畝,放養量達到26.4萬斤。2003年養殖面積仍維持在3400畝,年產蛋量2000萬枚,商品甲魚100萬斤,年產值6000萬元。1999年以前,主要銷往福建、浙江、上海、廣東四川東北三省,2000年以廣東、海南浙江為主,其它地方如福建、上海、湖南等都有銷售。

南豐泥爐:清光緒十三年(1887),南豐縣始產泥爐,有柴爐、炭爐等,曾統稱鹽爐,1953年更名為南豐泥爐。原料為粘性泥土,生產工序有煉泥、壓坯、刨皮、磨光、打底、底盤、包裝等。因式樣美觀,色澤乳白,承受力強,高溫不裂,經久耐用,產品暢銷省內外,頗負盛名,百餘年來一直為南豐一大特產。特別是上世紀70年代後,泥爐壓坯採用機械操作,爐壁飾以花鳥圖案,並創製出燒木炭的八角小蓋爐(小巧玲瓏,精美耐用,用後加蓋,炭用自熄),加之其他工藝均有一定改進,泥爐生產得到迅速發展,1979年以來,曾3次獲省人民政府頒發的優質產品證書。


豆腐皮:是南豐傳統三大特產之一,與蜜桔、泥爐齊名。由明代商販江志亮研製而成,距今已有六百餘年的歷史,也是省內外有名的土特產品。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豆腐之法……水浸、磨碎、除渣、蒸煮、就鑒收之”。過去都是家庭作坊式進行豆腐皮的生產加工,做豆腐者在豆漿點鹵時趁熱將面上凝結的豆皮揭起,晾乾即成。其產量甚微,南豐縣城鎮和農村加工豆腐皮的家庭作坊有數十家。

江西行政區劃

江西省,簡稱贛。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為省名,又因為江西省最大河流為贛江而得簡稱。

江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